- 云笈七签第一部
- ▪ 序
- ▪ 卷一道德部
- ▪ ▪ 总叙道德
- ▪ 卷二 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
- ▪ ▪ 混元
- ▪ ▪ 空洞
- ▪ ▪ 混沌
- ▪ ▪ 混洞
- ▪ ▪ 劫运
- ▪ ▪ 太上老君开天经
- ▪ 卷三道教本始部
- ▪ ▪ 道教所起
- ▪ ▪ 三宝杂经出化序
- ▪ ▪ 道教序
- ▪ ▪ 道教三洞宗元
- ▪ ▪ 左乙混洞东蒙录
- ▪ ▪ 灵宝略纪
- ▪ ▪ 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
- ▪ 卷四道教经法传授部
- ▪ ▪ 上清源统经目注序
- ▪ ▪ 灵宝经目序
- ▪ ▪ 上清经述
- ▪ ▪ 三皇经说
- ▪ ▪ 道教相承次第录
- ▪ ▪ 玄都九真盟科九品传经录
- ▪ 卷五经教相承部
- ▪ ▪ 中岳体玄潘先生
- ▪ ▪ 雷平山真人许君
- ▪ ▪ 仙人临沮令许君
- ▪ ▪ 真系──陇西李渤述
- ▪ ▪ 晋茅山真人杨君
- ▪ ▪ 宋庐山简寂陆先生
- ▪ ▪ 齐兴世馆主孙先生
- ▪ ▪ 梁茅山贞白陶先生
- ▪ ▪ 唐茅山升真王先生
- ▪ ▪ 茅山玄静李先生
- ▪ ▪ 王屋山贞一司马先生
- ▪ 卷六 三洞经教部
- ▪ ▪ 第二太平者三一为宗
- ▪ ▪ 第三太玄者重玄为宗
- ▪ ▪ 三洞(并序)
- ▪ ▪ 三洞品格
- ▪ ▪ 七部(并序)
- ▪ ▪ 四辅
- ▪ ▪ 第一太清者太一为宗
- ▪ ▪ 第四正一者真一为宗
- ▪ ▪ 十二部
- ▪ ▪ 三十六部
- ▪ 卷七 三洞经教部·本文
- ▪ ▪ 玉箓
- ▪ ▪ 玉篇
- ▪ ▪ 玉札
- ▪ ▪ 丹书墨箓
- ▪ ▪ 玉策
- ▪ ▪ 福连之书
- ▪ ▪ 自然之字
- ▪ ▪ 四会成字
- ▪ ▪ 琅简蕊书
- ▪ ▪ 石碽
- ▪ ▪ 琅虬琼文
- ▪ ▪ 白银之编
- ▪ ▪ 赤书
- ▪ ▪ 火炼真文
- ▪ ▪ 金壶墨汁字
- ▪ ▪ 琼札
- ▪ ▪ 紫字
- ▪ ▪ 题素
- ▪ ▪ 玉字
- ▪ ▪ 文生东
- ▪ ▪ 说三元八会六书之法
- ▪ ▪ 云篆
- ▪ ▪ 八体六书六文
- ▪ ▪ 符字
- ▪ ▪ 八显
- ▪ ▪ 玉字诀
- ▪ ▪ 皇文帝书
- ▪ ▪ 天书
- ▪ ▪ 龙章
- ▪ ▪ 凤文
- ▪ ▪ 玉牒金书
- ▪ ▪ 石字
- ▪ 卷八 三洞经教部·经释
- ▪ ▪ 第七章
- ▪ ▪ 第八章
- ▪ ▪ 第九章
- ▪ ▪ 第十章
- ▪ ▪ 第十一章
- ▪ ▪ 第三十五章
- ▪ ▪ 第三十六章
- ▪ ▪ 第三十七章
- ▪ ▪ 第三十八章
- ▪ ▪ 第三十九章
- ▪ ▪ 释《太上大道君洞真金玄八景玉箓》
- ▪ ▪ 第一章
- ▪ ▪ 第二章
- ▪ ▪ 第三章
- ▪ ▪ 第四章
- ▪ ▪ 第五章
- ▪ ▪ 第六章
- ▪ ▪ 释《三十九章经》
- ▪ ▪ 第二十一章
- ▪ ▪ 第二十二章
- ▪ ▪ 第二十三章
- ▪ ▪ 第二十四章
- ▪ ▪ 第二十五章
- ▪ ▪ 第二十六章
- ▪ ▪ 第二十七章
- ▪ ▪ 第二十八章
- ▪ ▪ 第二十九章
- ▪ ▪ 第三十章
- ▪ ▪ 第三十一章
- ▪ ▪ 第三十二章
- ▪ ▪ 第三十三章
- ▪ ▪ 第三十四章
- ▪ ▪ 释《除六天玉文三天正法》
- ▪ ▪ 释《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 ▪ ▪ 第十二章
- ▪ ▪ 第十三章
- ▪ ▪ 第十四章
- ▪ ▪ 第十五章
- ▪ ▪ 第十六章
- ▪ ▪ 释《石精金光藏景录形经》
- ▪ ▪ 释《太上九赤斑符五帝内真经》
- ▪ ▪ 第十七章
- ▪ ▪ 第十八章
- ▪ ▪ 第十九章
- ▪ ▪ 第二十章
- ▪ ▪ 释《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金玄八景玉箓》
- ▪ ▪ 释 《太上神州七转七变天经》
- ▪ ▪ 释《神虎上符消魔智慧经》
- ▪ ▪ 释《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
- ▪ ▪ 释《回元九道飞行羽经》
- ▪ ▪ 释《九灵太妙龟山元录》
- ▪ ▪ 释《大有八禀太丹隐书》
- ▪ ▪ 释《七圣玄记回天九霄经》
- ▪ ▪ 释《曲素诀辞五行秘符》
- ▪ ▪ 释《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
- ▪ 卷九 三洞经教部·经释
- ▪ ▪ 释《洞玄太极隐注经》
- ▪ ▪ 释《七经》(并序)
- ▪ ▪ 释《四十四方经》
- ▪ ▪ 释《外国放品经》
- ▪ ▪ 释《隐地八术》
- ▪ ▪ 释《洞玄智慧大诫经》
- ▪ ▪ 释《洞玄通微定志经》
- ▪ ▪ 释《三九素语》
- ▪ ▪ 释《紫凤赤书》
- ▪ ▪ 释《灵飞六甲》
- ▪ ▪ 释《元始洞玄灵宝赤书五篇真文》
- ▪ ▪ 释《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 ▪ ▪ 释《太上仓元上箓》
- ▪ ▪ 释《太上太素玉箓》
- ▪ ▪ 释《太上神虎玉符》
- ▪ ▪ 释《太上金虎符》
- ▪ ▪ 释《太上金篇虎符》
- ▪ ▪ 释《太上玉清神虎内真隐文》
- ▪ ▪ 释《太上三元玉检布经》
- ▪ ▪ 释《洞真太上九真中经》
- ▪ ▪ 释《洞真玉晨明镜金华洞房雌一五老宝经》
- ▪ ▪ 释《洞真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 ▪ ▪ 释《太霄琅书》
- ▪ ▪ 释《太微黄书》
- ▪ ▪ 释《太上金书秘字》
- ▪ ▪ 释《玄真文赤书玉诀》
- ▪ ▪ 释《紫度炎光神玄经》
- ▪ ▪ 释《胎精中记》
- ▪ ▪ 释《洞真中黄老君八道秘言经》
- ▪ ▪ 释《洞神秘箓》
- ▪ ▪ 释《八素真经》
- ▪ 卷十 三洞经教部·经
- ▪ ▪ 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
- ▪ 卷十一 三洞经教部·经二
- ▪ ▪ 上有章第二
- ▪ ▪ 口为章第三
- ▪ ▪ 黄庭章第四
- ▪ ▪ 心部章第十
- ▪ ▪ 肝部章第十一
- ▪ ▪ 肾部章第十二
- ▪ ▪ 脾部章第十三
- ▪ ▪ 胆部章第十四
- ▪ ▪ 天中章第六
- ▪ ▪ 至道章第七
- ▪ ▪ 中池章第五
- ▪ ▪ 心神章第八
- ▪ ▪ 梁丘子注释叙
- ▪ ▪ 上清章第一
- ▪ ▪ 上清黄庭内景经
- ▪ ▪ 务成子注叙
- ▪ ▪ 释题
- ▪ ▪ 诵黄庭经诀
- ▪ ▪ 脾长章第十五
- ▪ ▪ 上睹章第十六
- ▪ ▪ 灵台章第十七
- ▪ ▪ 三关章第十八
- ▪ ▪ 若得章第十九
- ▪ ▪ 呼吸章第二十
- ▪ ▪ 琼室章第二十一
- ▪ ▪ 常念章第二十二
- ▪ ▪ 肺部章第九
- ▪ 卷十二 三洞经教部·经三
- ▪ ▪ 治生章第二十三
- ▪ ▪ 隐影章第二十四
- ▪ ▪ 五行章第二十五
- ▪ ▪ 高奔章第二十六
- ▪ ▪ 玄元章第二十七
- ▪ ▪ 仙人章第二十八
- ▪ ▪ 紫清章第二十九
- ▪ ▪ 百谷章第三十
- ▪ ▪ 心典章第三十一
- ▪ ▪ 经历章第三十二
- ▪ ▪ 肝气章第三十三
- ▪ ▪ 肺之章第三十四
- ▪ ▪ 隐藏章第三十五
- ▪ ▪ 沐浴章第三十六
- ▪ ▪ 太上黄庭外景经──务成子注
- ▪ ▪ 序
- ▪ ▪ 上部经第一
- ▪ ▪ 中部经第二
- ▪ ▪ 下部经第三
- ▪ ▪ 推诵《黄庭内景经》法
- ▪ 卷十三 三洞经教部·经四
- ▪ ▪ 六腑万神章第十七(此章十句,七十言)
- ▪ ▪ 勿泄天神章第十八(此章八句,五十六言)
- ▪ ▪ 太清中黄真经(并释题)
- ▪ ▪ 三虫宅居章第九(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 ▪ ▪ 九仙真气章第十(此章十二句,八十四言)
- ▪ ▪ 胎息真仙章第十一(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 ▪ ▪ 释题
- ▪ ▪ 内养形神章第一(此章五句,三十五言)
- ▪ ▪ 五牙咸恶章第三(此章六句,四十二言)
- ▪ ▪ 烟霞净志章第四(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 ▪ ▪ 百窍关连章第五(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 ▪ ▪ 长存之道章第六(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 ▪ ▪ 咸美辛酸章第七(此章十句,七十言)
- ▪ ▪ 谷实精华章第八(此章六句,四十二言)
- ▪ ▪ 太极真宫章第十三(此章七句,六十三言)
- ▪ ▪ 九气真仙章第十四(此章十句,七十言)
- ▪ ▪ 太微玄宫章第十五(此章八句,五十六言)
- ▪ 卷十四 三洞经教部·经五
- ▪ ▪ 黄庭遁甲缘身经
- ▪ ▪ 肺脏图
- ▪ ▪ 脾脏图
- ▪ ▪ 肾脏图
- ▪ ▪ 心脏图
- ▪ ▪ 肝脏图
- ▪ ▪ 胆脏图
- ▪ 卷十五 三洞经教部·经六
- ▪ ▪ 倍
- ▪ ▪ 物
- ▪ ▪ 目
- ▪ ▪ 蠢然
- ▪ ▪ 生
- ▪ ▪ 胜
- ▪ ▪ 顺
- ▪ ▪ 契
- ▪ ▪ 象
- ▪ ▪ 黄帝阴符经叙
- ▪ ▪ 昌
- ▪ ▪ 身
- ▪ ▪ 机
- ▪ ▪ 藏
- ▪ ▪ 静
- ▪ ▪ 人
- ▪ ▪ 安
- ▪ ▪ 神
- ▪ ▪ 圣
- ▪ ▪ 命
- ▪ ▪ 黄帝阴符经──张果注解
- ▪ ▪ 天机经(解《阴符》也)
- ▪ 卷十六 三洞经教部·经七
- ▪ ▪ 高虚清明天生神章第八
- ▪ ▪ 无想无结无爱天生神章第九
- ▪ ▪ 太极真人颂二首
- ▪ ▪ 梵监须延天生神章第三
- ▪ ▪ 寂然兜术天生神章第四
- ▪ ▪ 波罗尼密不骄乐天生神章第五
- ▪ ▪ 洞元化应声天生神章第六
- ▪ ▪ 灵化梵辅大生神章第七
- ▪ ▪ 郁单无量天生神章第一
- ▪ ▪ 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生神章第二
- ▪ 卷十七 三洞经教部·经八
- ▪ ▪ 太上老君内观经
- ▪ ▪ 洞玄灵宝定观经
- ▪ ▪ 老君清净心经
- ▪ 卷十八 三洞经教部·经九
- ▪ ▪ 第三神仙
- ▪ ▪ 第四神仙
- ▪ ▪ 第五神仙
- ▪ ▪ 第六神仙
- ▪ ▪ 老子中经(上)(一名《珠宫玉历》)
- ▪ ▪ 第一神仙
- ▪ ▪ 第二神仙
- ▪ ▪ 第七神仙
- ▪ ▪ 第八神仙
- ▪ ▪ 第九神仙
- ▪ ▪ 第十神仙
- ▪ ▪ 第十一神仙
- ▪ ▪ 第十二神仙
- ▪ ▪ 第十三神仙
- ▪ ▪ 第十四神仙
- ▪ ▪ 第十五神仙
- ▪ ▪ 第十六神仙
- ▪ ▪ 第十七神仙
- ▪ ▪ 第十八神仙
- ▪ ▪ 第十九神仙
- ▪ ▪ 第二十神仙
- ▪ ▪ 第二十一神仙
- ▪ ▪ 第二十二神仙
- ▪ ▪ 第二十三神仙
- ▪ ▪ 第二十四神仙
- ▪ ▪ 第二十五神仙
- ▪ ▪ 第二十六神仙
- ▪ ▪ 第二十七神仙
- ▪ 卷十九 三洞经教部·经十
- ▪ ▪ 老子中经(下)(一名《珠宫玉历》)
- ▪ ▪ 第二十八神仙
- ▪ ▪ 第二十九神仙
- ▪ ▪ 第三十神仙
- ▪ ▪ 第三十一神仙
- ▪ ▪ 第三十二神仙
- ▪ ▪ 第三十三神仙
- ▪ ▪ 第三十四神仙
- ▪ ▪ 第三十五神仙
- ▪ ▪ 第三十六神仙
- ▪ ▪ 第三十七神仙
- ▪ ▪ 第三十八神仙
- ▪ ▪ 第三十九神仙
- ▪ ▪ 第四十神仙
- ▪ ▪ 第四十一神仙
- ▪ ▪ 第四十二神仙
- ▪ ▪ 第四十三神仙
- ▪ ▪ 第四十四神仙
- ▪ ▪ 第四十五神仙
- ▪ ▪ 第四十六神仙
- ▪ ▪ 第四十七神仙
- ▪ ▪ 第四十八神仙
- ▪ ▪ 第四十九神仙
- ▪ ▪ 第五十神仙
- ▪ ▪ 第五十一神仙
- ▪ ▪ 第五十二神仙
- ▪ ▪ 第五十三神仙
- ▪ ▪ 第五十四神仙
- ▪ ▪ 第五十五神仙
- ▪ 卷二十 三洞经教部·经十一
- ▪ ▪ 太上飞行九神玉经(一名《金简内文》)
- ▪ ▪ 羽章
- ▪ ▪ 步天纲
- ▪ ▪ 倒行法
- ▪ ▪ 反行法
- ▪ 卷二十一天地部一
- ▪ ▪ 三界宝箓
- ▪ ▪ 中四天
- ▪ ▪ 后四天
- ▪ ▪ 四梵三界三十二天
- ▪ ▪ 上四天
- ▪ ▪ 总序天
- ▪ 卷二十二天地部二
- ▪ ▪ 登山住止安居审地吉凶法
- ▪ ▪ 东方呵罗提国
- ▪ ▪ 中央太和宝真无量国
- ▪ ▪ 总说天地五方
- ▪ ▪ 九地三十六音
- ▪ ▪ 朝礼诀法
- ▪ ▪ 北方旬他罗国
- ▪ ▪ 上方元精青沌自然国
- ▪ ▪ 高上九玄三十六天内音
- ▪ ▪ 洞渊九地三十六音内铭
- ▪ ▪ 南方伊沙篸国
- ▪ ▪ 西方尼维罗绿那国
- ▪ 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
- ▪ ▪ 总叙日月
- ▪ ▪ 三奔录
- ▪ ▪ 奔辰
- ▪ ▪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 ▪ ▪ 峨嵋山北洞中石室户枢刻石书字
- ▪ ▪ 太上郁仪日中五帝讳字服色
- ▪ ▪ 太上结璘月中五帝夫人讳字服色
- ▪ ▪ 太素真人受太帝君日月诀法
- ▪ ▪ 大方诸宫服日月芒法
- ▪ ▪ 太上玄真诀服日月法
- ▪ ▪ 服日子三五七九玄根气法
- ▪ ▪ 服日月气法
- ▪ ▪ 又法
- ▪ ▪ 又法
- ▪ ▪ 太一游日服日月法
- ▪ ▪ 求月中丹光夫人法
- ▪ ▪ 服日月六气法
- ▪ ▪ 金仙内法
- ▪ ▪ 存思日月法
- ▪ ▪ 向日取嚏法
- ▪ ▪ 双景翼形隐道
- ▪ ▪ 食竹笋(鸿脯附)
- ▪ ▪ 奔日
- ▪ ▪ 奔月
- ▪ 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
- ▪ ▪ 总说星
- ▪ ▪ 二十八宿
- ▪ ▪ 北斗九星职位总主
- ▪ ▪ 太上空常飞步录
- ▪ 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
- ▪ ▪ 七童卧斗法
- ▪ ▪ 太上招五辰于洞房飞仙秘道
- ▪ ▪ 升斗法
- ▪ ▪ 卧斗
- ▪ ▪ 存二十四星法
- ▪ ▪ 飞登木星之道
- ▪ ▪ 飞登火星之道
- ▪ ▪ 飞登金星之道
- ▪ ▪ 飞登水星之道
- ▪ ▪ 飞登土星之道
- ▪ ▪ 奔辰飞登五星法
- ▪ 卷二十六十洲三岛部
- ▪ ▪ 十洲(并序)──东方朔集
- ▪ ▪ 祖洲
- ▪ ▪ 瀛洲
- ▪ ▪ 玄洲
- ▪ ▪ 炎洲
- ▪ ▪ 长洲
- ▪ ▪ 元洲
- ▪ ▪ 流洲
- ▪ ▪ 生洲
- ▪ ▪ 凤麟洲
- ▪ ▪ 聚窟洲(沧海岛附)
- ▪ ▪ 三岛
- ▪ ▪ 昆仑
- ▪ ▪ 方丈(扶桑附)
- ▪ ▪ 蓬丘
- ▪ 卷二十七洞天福地部
- ▪ ▪ 十大洞天
- ▪ ▪ 三十六小洞天
- ▪ ▪ 七十二福地
- ▪ 卷二十八二十八治部
- ▪ ▪ 二十四治(并序)
- ▪ ▪ 天师所立四治
- ▪ 卷二十九禀生受命部一
- ▪ ▪ 禀受章
- ▪ ▪ 太上九丹上化胎精中记
- ▪ ▪ 解胎十二结法
- ▪ 卷三十禀生受命部二
- ▪ ▪ 帝一混合三五立成法
- ▪ ▪ 九真中经天上飞文
- ▪ ▪ 大洞回风混合帝一之法
帝真华府命元,真灵化凝之气。
清明重霄上,合期庆云际。玉章散冲心,孤景要灵会。焕落景霞布,神矜靡不迈。玉条流逸响,从容虚妙话。灵音振空 洞,九玄离幽裔。感爽无凝滞,去留如解带。明识生神章,高 游无终败。玄景曜云衢,迹超神方外。应感无方圆,聊以运四 大。研心稽首诵,众圣共称快。
帝真神府命元,自然玄照之气。
无结固无情,玄玄虚中澄。轮化无方序,数来亦叵乘。谁云无色平,峨峨多丘陵。冥心纵一往,高期清神徵。良遇非年 岁,劫数安可称?浮爽缘故条,反胎自有恒。灵感洞太虚,飞 步霄上冰。津趣鼓万流,潜凝真神登。无爱固无忧,高观稽首 升。
大道虽无心,可以有情求。伫驾空洞中,回盼翳沧流。净明三界外,萧萧玉京游。自无玄挺运,谁能悟冥陬?落落天汉 澄,俯仰即虚柔。七玄散幽夜,反胎顺沉浮。冥期苟潜凝,阳 九无虞忧。亲此去来会,时复为淹留。外身而身存,真仙会良 俦。
亹亹玄中趣,湛湛清褵波。代谢若旋环,椿水不改柯。静心念至真,随运顺离罗。感应理常通,神适逮自徂。淡游初无 际,繁想洞九霞。飞根散玄叶,理反非有它。常能诵玉章,玄 音彻霄霞。甲申洪灾至,控翮王母家。永享无终纪,岂知年劫 多?
帝真魂命元,长灵明仙之气。
须延总三云,玄元始气分。落落大范布,华京翠玉尊。明梵飞玄景,开度长夜魂。游爽赴期归,气气反故根。太帝号阳 堂,字曰八灵君。九关回禄道,胎气生上元。陵梵度命籍,太 一辅精延。泥丸敷帝席,三部八景分。魂生摄游气,九转自成 仙。琅琅九天音,《玉章》生万神。三遍列正位,气参八辰门。 玄关遏死户,灵镇津液源。应会感灵数,明道潜回轮。庆此婴 儿蜕,稽首赞洞文。
帝真魄命元,砀尸冥演由之气。
寂然无色宗,兜术抗大罗。灵化四景分,万条翠朱霞。游魄不顾反,一逝洞群魔。神公摄游气,飘飘练素华。荣秀椿劫 期,乘运应灵图。空洞生神章,琼音逸九霞。一唱万真会,骞 爽合成家。九转景灵备,郁郁曜玉葩。兜术开大有,一庆享祚 多。上圣回帝驾,婴儿欻以歌。不胜良晨会,一切稽首和。
帝真藏府命元,五仙中灵之气。
翻翻五帝驾,飘飘玄上门。游步黄华野,回灵骄乐端。采集飞空景,旧爽多不存。太微回黄旗,无英命灵幡。摄召长夜 府,开度受生魂。公子辅黄宁,总录具形神。玉章洞幽灵,五 转天地分。气炼元藏府,紫户自生仙。数周众真会,启阳应感 繁。玉女灌五香,圣母庆万年。三界并欢乐,稽首礼天尊。
帝真灵府命元,高真冲融之气。
应声无色界,霄映冠十方。回化轮无影,冥期趣道场。灵驾不待辔,朗然生神章。空洞谅无崖,玄爽亦为强。练胎反本 初,长乘飞玄梁。蕲畜丧天真,散思候履常。斩伐胞树滞,心 游超上京。愿会既玄玄,悟我理兼忘。界福九天端,交礼地辰 良。混化归元一,高结元始玉。稽道俦灵运,长谢嚣尘张。
帝真元府命元,高仙洞笈之气。
玄会统无崖,混气归梵辅。务猷运灵化,潜推无寒暑。乘数构真条,振袂拂轻羽。琼房有妙韵,泛登高神所。圆轮无停 映,真仙森列序。上上霄衢邈,洞元深万巨。秀叶翳翠霞,停 荫清泠渚。遨玩怡五神,繁想啸明侣。五难缘理去,冲心自怡 处。爽魂随本根,亹亹空中处。七诵重关开,豁滞非神武。运 通由中发,高唱稽首举。
灵宝洞玄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一名《三宝大有金书》)
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天宝丈人,则天宝君之祖气也。丈人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气, 后至龙汉元年化生天宝君。出书时号高上大有玉清宫。灵宝君 者,则洞玄之尊神。灵宝丈人,则灵宝君之祖气也。丈人是赤 混太无元无上玉虚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气,后至龙汉 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 都玉京七宝紫微宫。神宝君者,即洞神之尊神。神宝丈人,则 神宝君之祖气也。丈人是冥寂玄通元无上玉虚之气,九万九千 九百九十万气,后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宝君。经二劫至上皇元年 出书时,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宫。此三号虽年殊号异,本同一 也,分为玄、元、始三气而治三宝,皆三气之尊神,号生三气, 三号合生九气。九气出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无光无像, 无形无名,无色无绪,无音无声。导运御世,开辟玄通。三色 混沌,乍存乍亡。运推数极,三气开光。气清高澄,积阳成天。 气结凝滓,积滞成地。九气列正,日月星宿,阴阳五行,人民 品物,并受生成。天地万化,自非三元所育,九气所导,莫能 生也。三气为万物之根,故三合成德,天地之极也。人之受生 于胞胎之中,三元育养,九气结形,故九月神布气满,能声。 声尚神具,九天称庆。太一执符,帝君品命,主箓勒籍,司命 定筭,五帝监生,圣母卫房,天神地祇,三界备守。九天司马 在庭东向读《九天生神宝章》九过。男则万神唱恭,女则万神 唱奉;男则司命敬诺,女则司命敬顺。于是而生。九天 司马不下命章,万神不唱恭诺,终不生也。夫人得还生于人道, 濯形太阳,惊天骇地,贵亦难胜;天真地神,三界齐临,亦不 轻也。当生之时,亦不为陋也。所以能爱其形,保其神,贵其 气,固其根,终不死坏而得神仙,骨肉同飞上登三清,是与三 气合德,九气齐并也。但人得生而自不能尊其气,贵其形,宝 其命,爱其神,自取死坏,离其本真耳。《九天生神章》乃三 洞飞玄之气,三合成音,结成灵文;混合百神,隐韵内名,生 气结形自然之章。天宝诵之以开天地之光,灵宝诵之以开九幽 长夜之魂,神宝诵之以制万灵,太一诵之以具身神,帝君诵之 以结形,九天诵之以生人,学士诵之以升天,鬼灵闻之以升迁, 凡夫闻之以长存,幽魂闻之以开度,枯朽闻之以发烟,婴孩闻 之以能言,死骸闻之以还人。三宝神奥,万品生根,故非鬼神 所知,凡夫所闻也。夫学上道,希慕神仙,及得尸解,灭度转 轮,终归仙道。形与神同,不相远离,俱入道真,而无此文, 则胞胎结滞,死气固根;真景不守,生气无津;九户阂塞,体 不生神,徒受一形。若寄气而行;学得此法,可坐致自然。三 宝尊重,九天至真,秘之大有九,重金格紫阳玉台,自非天地 一开,其文不出。元始禁书,非鬼神所闻。窃之者风刀万劫, 魂死无生。依科奉法,形神同仙。三元宫中宿有金名紫字,刻 书来生应为三清神仙之人,当得此文。有其缘会,当赍金宝, 奉师效心,依科盟受。闭心奉行,慎勿轻泄,风刀考身。修行 之法,千日长斋,不关人事,诸尘漏尽,夷心默念,清心执戒。 入室东向叩齿九通,调声正气,诵咏宝章。诵之一过,声闻九 天;诵之二过,天地设恭;诵之三过,三界礼房;诵之四过, 天王降仙;诵之五过,五帝朝真;诵之六过,魔王束身;诵之 七过,星宿停关;诵之八过,幽夜光明;诵之九过,诸天下临, 一切神灵莫不卫轩。一过彻天,胞原宣通;二过响地,胎结解 根;三过神礼,魂门练仙;四过天王降仙,魄户闭关;五过五 帝朝真,藏府清凉;六过魔王伏诺,胃管生津;七过星宿朗明, 孔窍开聪;八过幽夜显光,三部八景,整具形神;九过诸天下 临,三关、五脏六腑、九宫、金楼玉室十二重门、紫户玉蠙, 三万六千关节,根原本始一时生神。九遍为一过。一过周竟, 三界举名五帝友,别称为真人。十过通气,制御万灵,魔王保 举,列上诸天。百过通神,坐致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 千过通灵,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东西。万过道备,驰骋 龙驾,白日登晨。
元始天尊时静处闲居,偃息云宫黄房之内,七宝帏中。熙夷养素,空碧炼真;耽咀洞惠,俯研《生神》;理微太混,啸 朗九天。是时飞天大圣无极神王,玉辅上宰四协侍晨,清斋建 节,侍在侧焉。恁琼颜而妙感,仰灵眸而开衿,窃神章而踊跃, 餐天音而蒙生,敢乘机而悟会,冒灵盼而披心。于是飞天大圣 无机神王前进作礼,稽首而言,上白天尊:
“贱臣幸会,得仰侍灵轩,不以短狭,叨濯冥津。重悟凝玄,位登神王。总御生死,领括天仙。赏监七觉,远览遐方。 雍观上宰,对司侍晨。方当乘机应会,履九太阳,洞理阴符, 抚掌兆民。大运将期,数终甲申。洪流荡秽,凶灾弥天。三官 鼓笔,料别种人。考筭功过,善恶当分。自赤明以来至 上皇元年,依元阳玉匮,受度者应二十四万人。开皇以后数至 甲申,诸天选叙,仙曹空废,官僚不充,游散职司,皆应选人。 依元阳玉历,当于三代更料有心积善建功、为三界所举、五帝 所保、名在上天者,取十万人以充其任。又当别举一十二万人 以充储官。如此之例:或以宿名玄图;或骨像合仙;或以灭度, 因缘转轮;或以笃好三宝,善功彻天;或供养师宝,为三官所 称;或修斋奉戒,功德积感;或施散财宝,建立道堂;或救恤 穷乏,载度天人;或为三师建功充足,天官有名。考筭 簿录,三官相应,皆逆注种名,上下有别,毫分无遗。又九幽 之府被东华青宫九龙符命,使拔九幽玉匮男女死魂,宿名有善、 功德满足、应受开度者,取三十二万人以充。甲申驱除之后, 开大有之民。当此之时,生死交会,善恶分判,得过者真为乐 哉!然三官相切,文墨纷纭,龙门受会,鸟母督仙,万圣显驾, 昼夜无闲。功过平等,使生死无偏,此之昏闹,亦臣之忧矣。 大期既切,触事阙替,恒恐一旦受罹公门。伏闻天尊造大慈之 化,垂怜苍生;开九天之奥以济兆民。明科有禁戒,非贱臣所 可参闻。然大数有期,甲申垂终,运度促急,大法宜行。使有 心者得于考筭之中闻于法音,开示于视听,劝化于未悟 者也。缘兹上陈,惧触天颜,愿见哀愍,赐所未闻。”
于是天尊抚机高亢,凝神遐想。仰诵洞章,啸咏琳琅。良久,忽然叹曰:“上范虚漠,理微大幽,道达重玄,气冠神霄, 至极难言,妙亦难超。子既司帝位,受任神王。飞天翼于琼阙, 四宰辅于明轮。遐盼极览,领综无穷,雍和万化,抚料苍生。 今大运启期,三五告辰,百六应机,阳九激扬,洪泉鼓波,万 灾厉天。四宫选举,以充种民。三代昏乱,善恶宜分,子当劳 心兆庶,疲于三官兴废之际,事须开能,今以相委,其勉之焉 !宝书妙重,九天灵音,施于上圣,非鬼神所闻。明真有格, 四万劫一行。今冒禁相付,子秘之矣,慎勿轻传!”登命九天 司马侍仙玉朗,开紫阳玉笈云锦之囊,出《九天生神玉章》。 四辅别位,五老监真,太一命辰,玉帝唱盟,一依俯仰。明真 具典,南向长跪以付飞天无极神王。法事既毕,诸天复位。
天尊重告飞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飞玄之气,三会成音结成真文。混合百神,隐韵内名。故太一试观,摄生十方, 领会洞虚,启誓丹青。自无亿劫,因缘宿名帝图,不得参见。 得眄篇目,九祖同仙。当采择其人应为仙者,七百年中,清斋 千日,赍金缯誓心,依盟以传。慎之则享祚,漏之则祸臻。享 祚则福延九祖,德重山海;招祸则考流亿劫,痛于毒汤,风刀 相刑。可不慎之焉!”
帝真胞命元,元一黄演之气。
混合空洞气,飞爽浮幽寥。延康无期劫,眇眇离本条。苦魂沉九夜,乘晨希阳翘。大有通玄户,郁单降晨霄。黄云凝灵 府,阴阳气象交。胞元结长命,恶根应化消。桃康合精延,二 帝秀玉飘。灌溉胞命门,精练神不凋。九天命灵章,生神神自 超。元君遏死路,司马诵洞谣。一唱万真和,九遍诸天朝。稽 首恭劫年,庆此荣旧苗。
帝真胎命元,洞冥紫户之气。
无量结紫户,气尊天中王。开度飞玄爽,凝化轮空洞。故根离昔爱,缘本思旧宗。幽夜沦遐劫,对尽大运通。帝真始明 精,号曰字元阳。婴儿史伯华,结胎守黄房。斩根断死户,熙 颐养婴童。禅善导灵气,玄哺飞天芳。华景秀玉质,精练自成 容。务玄育尚生,罗列备明堂。太虚感灵会,命我《生神章》。 一唱动九玄,二诵天地通。混合自相和,九遍成人功。大圣庆 元吉,散华礼太空。诸天并欢悦,一切稽首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