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续资治通鉴

作者:清·毕沅编著2025-08-13 02:22

卷一百七十五【宋纪一百七十五】起柔兆执徐八月,尽屠维协洽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明圣安孝皇帝宝祐五年(蒙古宪宗七年)

收展目录
收回目录

  春,正月,丁亥朔,以赵葵为少保、宁远军节度使、京湖宣抚大使、判江陵府兼夔州策应大使,进封卫国公;贾似道知枢密院事,职任依旧;吴渊参知政事;李曾伯湖南安抚大使、知潭州。

  辛卯,帝曰:“吴渊奏腹幹支径颇详。”程元凤言:“昨准宣谕,盐井、铧铁山等险隘,已答刂蒲择之疾速措置。”

  乙巳,雷。

  丙午,禁奸民作白衣会,监司、郡县官失觉察者坐罪。

  丁朱,诏以雷发非时,减徒流以下罪。戊申,帝谓侍臣曰:“狱讼淹延,亦能上干阴阳之和,宜速与疏决。”

  辛亥,以吴渊薨,辍视朝。

  蒙古主左右谗皇弟呼必赉得中土心,蒙古主信之,遂遣阿勒达尔行省事于京兆,刘太平佐之,钩考诸路财赋,置局关中,推集经略、宣抚官吏,下及征商,锻炼罗织,无所不至,曰:“俟终局日,入此罪者,惟刘嶷、史天泽以闻,馀悉诛之。”皇弟闻之不乐,姚枢曰:“帝,君也,兄也;大王为皇弟,臣也。事难与校,远将受祸。莫若尽王邸、妃主自归朝廷,为久居谋,疑将自释。”从之。

  蒙古董文蔚既城光化、枣阳,储糇粮,会攻襄阳、樊城,南据汉江,北阻湖水,卒不得渡。文蔚夜领兵于湖水狭隘处,伐木拔根,立于水,实以薪草为桥,顷之即成。至晓,兵悉渡,围已合,城中大惊。文蔚复统军前行,夺外城,襄阳守将高达力战于白河,乃还。

  二月,戊午,以贾似道为两淮安抚大使。

  壬戌,筑思州三隘。

  乙丑,左正言戴庆炣言:“数十年来,诸处戎帅,专肆贪婪,逼令军人营运。愿申警戎帅,严与禁戢军债。”从之。

  己巳,帝曰:“溪蛮为敌所有,欲窥伺邕、宜,可不预备?”程元凤曰“去秋已闻此言,屡令徐敏子严为防拓,又行不邕、宜,守险要以备不虞。”

  癸酉,贾似道奏涡口筑城。

  丁丑,布衣余一飞、高杞陈襄阳备御策,命京湖宣抚使赵葵行之。

  三月,癸巳,帝曰:“闻近畿颇有剽窃,所当禁缉。”程元凤曰:“此帅宪责也。”

  己酉,诏曰:“朕闻政平讼理,则民安其业;告讦易俗,则礼义兴行。近有司受词,多是并缘为奸,延及无辜,摊赖缗钱,动以五计。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其耳目所接者,已悉蠲放,馀令御史台觉察以闻。”

  夏,四月,庚申,朝献景灵宫。

  丙寅,以并侑高宗,奏告天地、宗庙、社稷。

  丁卯,高达以白河战功,进右武大夫、遥郡防御使,王登进官一等,直秘阁。

  壬申,帝曰:“李遇龙奏杨礼舍苦竹隘而守吉平,北兵有占筑苦竹之谋,宜谕蒲择之急为进守计。”程元凤曰:“向来段元鉴克复此隘,极为不易,杨礼不应轻弃。令择之急作措置,毋为敌所据。”

  蒙古兵攻苦竹隘,诏京湖调兵应援。

  闰四月,己丑,程元凤等上《中兴四朝志传》、《皇帝玉牒》、《日历》,元凤等各进官二等。

  壬辰,李遇龙奏蒙古兵窥剑门,将筑堡塞,蒲择之以朱禩孙监诸司军,自以制司兵继之。

  乙未,以谢奕昌为少保、保宁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

  戊戌,程元凤等上进编修《吏部七司条法》。

  己亥,帝曰:“赵葵行边,如郢之增浚城壕,运粮于襄,有三年之积,措置可谓合宜。”又曰:“葵近奏已调援蜀兵三千。”程元凤言:“昨令调遣五千,今恐未足用。”帝曰:“已令增调矣。”壬子,赵葵乞增兵十万,分布淮、蜀、沿江、京湖,程元凤请从之。

  五月,壬午,录行在建康系囚,杖以下释之。

  诏:“夏贵城筑荆山,克期集事,升正任刺史。”

  六月,蒲择之师还。甲午,帝曰:“西蜀尚未能取,失此机会。然剑门之赏,不可不从厚,庶可激劝。“寻诏:“择之进官二等,馀升转有差。”

  丁酉,同签书枢密院事马天骥罢。

  癸卯,出封桩库十八界楮币二十万贯赈都民,三衙诸军亦如之。

  是月,蒙古主谒太祖行宫,祭旗鼓。

  蒙古乌兰哈达以云南平,请依汉故事,以西南夷悉为郡县;从之。加乌兰哈达大元帅,还镇大理。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