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续资治通鉴

作者:清·毕沅编著2025-09-26 19:46

卷八十一【宋纪八十一】起著雍执徐七月,尽上章郭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祐四年(辽大安五年)

收展目录
收回目录

  春,正月,癸未,范百禄等使还,入对,复言”“修减水河,有害无利,愿罢其役,那移工料,缮筑西堤,以护南决口。”顷之,乃诏罢回河及修减水河。

  辽主如鱼儿泺。

  甲申,以夏人通好,诏边将毋生事。

  左司谏韩川罢为集贤校理,权发遣颍州,以数言胡宗愈不听故也。

  甲午,高丽贡于辽。

  是月,知邓州蔡确复观文殿学士。

  二月,甲辰,司空、同平章军国事、申国公吕公著卒,年七十二。太皇太后见辅臣曰:“邦国不幸,司马相公既亡,吕司空复逝。”痛悯久之。帝亦悲感,即诣其家临奠,赠太师,谥正献。

  公著自少讲学,即以治心养性为本,平居无疾言遽色,于声利纷华,泊然无所好。识虑深敏,量弘而学粹,苟便于国,不以利害动其心。与人至诚,不事表暴。其好德乐善,出于天性,士大夫有以人物为意者,必问其所知,与其所闻参互考实,以待上求。神宗尝谓执政曰:“吕公著之于人材,其言不欺,如权衡之称物。”每帝前议政事,尽诚去饰,博取众人之善以为善,至其所当守,毅然不可回夺也。王安石博辨骋辞,人莫敢与抗,公著独以精识约言服之。安石尝曰:“疵吝每不自胜,一诣长者,不觉消释。”其敬服如此。

  庚戌,白虹贯日。

  乙卯,夏国主遣使来谢封册。

  壬戌,御迩英阁,诏讲读官讲《尚书》,读《宝训》。司马康讲《洪范》至“乂用三德”,帝问曰:“止此三德,为更有德?”康对曰:“皋陶所陈有九德,如‘柔而立,刚而塞,强而义’等语是也。”先是帝恭默未言,起居舍人王岩叟喜闻德音,欲因以风谏,退而上言:“陛下既能审问之,必能体而行之。三德者,人君之大本,得之则治,失之则乱,不可须臾去也。三数虽少,推而广之,足以尽天下之要。”岩叟尝侍讲,奏曰:“陛下宫中何以消日?”帝曰:“并无所好,惟是观书。”对曰:“圣学须在积累,积累之要,在专与勤。屏去它事,始可谓专,久而不倦,始可谓勤。”帝然之。

  三月,癸酉,辽主命析津、大定二府精选举人以闻。辽自清宁后,五京、诸州各建孔子庙,颁《五经》传疏,至是复下诏谕学者当穷经明道。

  甲戌,苏颂等奏撰进《汉唐故事分门增修》,诏以《迩英要览》为名。

  己卯,作浑天仪。

  胡宗愈罢为资政殿学士、知陈州,以刘安世屡劾其罪状故也。

  太史局奏:“宋以火德王天下,今所造浑仪名水运,甚非吉兆。”诏以元祐浑天仪象为名。其后翰林学士许将等请即象为仪,并为一器,从之。

  刘安世言:“去冬迄今春,雨雪愆期,夏苗将槁,秋种未布,伏望特罢宴乐,以示闵雨之意。”丁亥,诏罢春宴。

  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轼,罢为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轼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历言:“今功罪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夏人寇镇戎,杀掠几万人,帅臣掩蔽不以闻,朝廷亦不问。恐浸成衰乱之渐。”当轴者恨之,赵挺之、王觌攻之尤甚。轼知不见容,请外,故有是命。

  己丑,诏:“自今大礼毋上尊号。”

  辛卯昼,有流星自东北向西北急流,至浊没。

  乙未,罢幸琼林苑、金明池。

  夏,四月,甲辰,辽以知奚六部大王事尼噶为本部大王。

  乙巳,吕大防等以久旱求罢,不允。

  丁未,太保、司徒兼中书令、中太一宫使、济阳郡王曹佾卒。

  佾性和易,美仪度,神宗每咨访以政,然退朝,终日语不及公事。神宗谓大臣曰:“曹王虽用近亲贵,而端拱寡过,善自保,真纯臣也。”进对,未尝名。

  戊申,罢大礼使及奏告宰执加赐。

  先是知汉阳军吴处厚言:“蔡确昨谪安州,不自循省,包蓄怨心,尝游车盖亭,赋诗十章,内二章讥讪尤甚。”奏至,左司谏吴安诗首闻其事,即弹论之;梁焘、范祖禹、王岩叟、刘安世等,交章乞正确罪。壬子,诏令确具析闻奏,仍委知安州钱景阳缴进确元题诗本。

  始,确尝从处厚学赋,及作相,与处厚有隙。王珪欲除处厚馆职,为确所沮,处厚由是恨确,故笺释其诗上之。士大夫固多疾确,然亦由此畏恶处厚云。

  辽主猎于北山。

  戊午,分经义、诗赋为两科试士,罢明法科。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