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续资治通鉴

作者:清·毕沅编著2025-08-12 22:38

卷三十八【宋纪三十八】起屠维大荒落八月,尽玄黓涒滩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明道元年(辽重熙元年)

收展目录
收回目录

  春,正月,壬申朔,辽太后御正殿,受辽主与群臣朝。

  乙亥,以知江陵府会稽杜衍为河北都转运使。初,命衍守荆南,殿中侍御史郭劝言衍清直,当留中朝,不听。会河北乏军费,乃命衍往经度之,不增赋于民而用足。

  丁丑,辽主如雪林。

  癸巳,诏:“案举官奏劾所部官吏而反为所讼者,自今无得受理。

  二月,癸卯,监修国史吕夷简上《三朝宝训》三十卷。

  庚戌,以知许州、定国节度使张士逊为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丁卯,以真宗顺容李氏为宸妃。是日,宸妃薨。妃始生帝,皇太后即以为己子。帝即位逾十年,妃默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帝不自知妃所出也。疾革,乃进位,年四十六。

  始,宫中未治丧,宰相吕夷简朝奏事,因曰:“闻有宫嫔亡者。”太后矍然曰:“宰相亦预宫中事邪?”引帝偕起。有顷,独坐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何与?”夷简曰:“臣待罪宰相,内外事无不当预。”太后怒曰:“相公欲离间我母子邪?”夷简曰:“太后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则丧礼宜从厚。”太后悟,遽曰:“李宸妃也,且奈何?”夷简乃请治丧皇仪殿,用一品礼殡洪福寺。又谓内侍罗崇勋曰:“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有司希太后旨,言岁月未利。时有诏欲凿宫城垣以出丧,夷简遽求对,太后揣知其意,遣崇勋问之,夷简言:“凿垣非礼,丧宜自西华门出。”太后复遣崇勋曰:“岂意卿亦如此!”夷简曰:“臣位宰相,理当廷争。太后不许,臣终不退。”崇勋三反,太后犹不许。夷简正色谓崇勋曰:“宸妃诞育圣躬,而丧不成礼,异日必有受其罪者,莫谓夷简今日不言也!”崇勋惧,驰告,太后乃许之。

  三月,壬申朔,辽命尚父、漆水郡王迪礼复为特里衮。

  辽太后自摄政,即追封其曾祖为兰陵王,父为齐王,诸弟皆王之,萧氏奴为团练、防御、观察、节度使者至四十馀人。燕民无赖者多占名乐工,为萧氏奴。

  戊子,始行《天圣编敕》。

  太常博士安丘明镐,初为蕲州幕职,知州邓馀庆贪暴不法,州事皆镐持正之。薛奎领秦州、益州,皆辟镐自随。于是镐罢益州同判,还朝,赐对,帝问辅臣以镐所能者,奎曰:“镐有文学,沈鸷能断大事,愿陛下亟用之。”己丑,命镐权开封府推官,寻即真。

  江、淮旱。戊戌,诏虑系囚,流以下降一等,杖、笞释之。

  己亥,除婺、秀州丁身钱。

  是春,辽主大蒐。太后虑辽主怀齐天皇后鞠育之恩,因其出蒐,遣人驰至上京弑后。后曰:“我实无辜,天下共知,待我浴而后就死,可乎?”使者退,比复至,则后已殂矣,时年五十。因杀其左右百馀人,以庶人礼葬。

  夏,四月,戊午,知棣州王涉,坐冒请官地为职田,配广南牢城。

  六月,殿中侍御史冀人张存上疏言:“陛下嗣统以来,延纳至言,罔有忌讳,函夏之人,共思谠直。自前秋诏罢百官转对,去冬黜降御史曹修古等,昨又闻进士林献可因奏封事远窜岭南,人心惶惑,中外莫测。臣恐自今忠直之言,与理乱安危之几,蔽而不达。”因历引周昌、硃云、辛庆忌、辛毘事以广帝意。

  秋,七月,乙酉,参知政事王曙罢为资政殿学士,知陕州,以疾自请也。

  辛卯,以门下省为谏院,徙旧省于右掖门之西。先朝虽除谏官而未尝置院,及陈执中为谏官,屡请之,置谏院自此始。

  辽主猎于平地松林。

  八月,辛丑,以三司使、兵部侍郎晏殊为枢密副使。丙午,以晏殊参知政事。

  辽主驻刺河源。是日,皇子洪基生。

  甲寅,以杨崇勋为枢密副使。

  戊午,诏国子监重修七十二贤堂,其左丘明而下二十一人,并以本品衣冠图之。

  壬戌,修文德殿成。是夜,大内火,延及崇德、长春、滋福、会庆、崇徽、天和、承明、延庆八殿。帝与皇太后避火苑中;癸亥,移御延福宫。

  甲子,以宰相吕夷简为修葺大内使,枢密副使杨崇勋副之。

  乙丑,诏群臣直言阙失。

  先是大内火,百官晨朝而宫门不开。辅臣请对,帝御拱宸门,百官拜楼下,宰相吕夷简独不拜,帝问其故,曰:“宫庭有变,群臣愿一望清光。”帝举帘见之,夷简乃拜。

  丁卯,大赦。诏:“营造殿宇,宜约祖宗旧制,更从减省。”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