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春秋
- ▪ 卷一孟春纪
- ▪ ▪ 五曰:
- ▪ ▪ 孟春纪
- ▪ ▪ 本生
- ▪ ▪ 重已
- ▪ ▪ 贵公
- ▪ 卷二仲春纪
- ▪ ▪ 仲春纪
- ▪ ▪ 贵生
- ▪ ▪ 情欲
- ▪ ▪ 当染
- ▪ ▪ 功名
- ▪ 卷三季春纪
- ▪ ▪ 季春纪
- ▪ ▪ 尽数
- ▪ ▪ 先己
- ▪ ▪ 论人
- ▪ ▪ 圆道
- ▪ 卷四孟夏纪
- ▪ ▪ 孟夏纪
- ▪ ▪ 劝学
- ▪ ▪ 尊师
- ▪ ▪ 诬徒
- ▪ ▪ 用众
- ▪ 卷五仲夏纪
- ▪ ▪ 仲夏纪
- ▪ ▪ 大乐
- ▪ ▪ 侈乐
- ▪ ▪ 适音
- ▪ ▪ 古乐
- ▪ 卷六季夏纪
- ▪ ▪ 季夏纪
- ▪ ▪ 音律
- ▪ ▪ 音初
- ▪ ▪ 制乐
- ▪ ▪ 明理
- ▪ 卷七孟秋纪
- ▪ ▪ 振乱
- ▪ ▪ 禁塞
- ▪ ▪ 孟秋纪
- ▪ ▪ 荡兵
- ▪ ▪ 怀宠
- ▪ 卷八仲秋纪
- ▪ ▪ 爱士
- ▪ ▪ 仲秋纪
- ▪ ▪ 论威
- ▪ ▪ 简选
- ▪ ▪ 决胜
- ▪ 卷九季秋纪
- ▪ ▪ 季秋纪
- ▪ ▪ 顺民
- ▪ ▪ 知士
- ▪ ▪ 审己
- ▪ ▪ 精通
- ▪ 卷十孟冬纪
- ▪ ▪ 孟冬纪
- ▪ ▪ 节丧
- ▪ ▪ 安死
- ▪ ▪ 异宝
- ▪ ▪ 异用
- ▪ 卷十一仲冬纪
- ▪ ▪ 仲冬纪
- ▪ ▪ 至忠
- ▪ ▪ 忠廉
- ▪ ▪ 当务
- ▪ ▪ 长见
- ▪ 卷十二季冬纪
- ▪ ▪ 士节
- ▪ ▪ 介立
- ▪ ▪ 诚廉
- ▪ ▪ 不侵
- ▪ ▪ 季冬纪
- ▪ 卷十三有始览
- ▪ ▪ 应同
- ▪ ▪ 去尤
- ▪ ▪ 听言
- ▪ ▪ 谨听
- ▪ ▪ 务本
- ▪ ▪ 谕大
- ▪ ▪ 有始
一曰:
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以寒暑日月昼夜知之,以殊形殊能异宜说之。夫物合而成,离而生。知合知成,知高知生,则天地平矣。平也者,皆当察其情,处其形。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上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
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其量角、亢、氏。东方曰苍天,其星房、心、尾。东北曰变天,其屋箕、斗、牵牛。北方曰交天,其星婺女、虚、危、营室。西北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昴、毕。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参、东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东南曰阳天,其星张、翼、轸。
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 兄代允)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泅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何谓九山?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歧山,太行,羊肠,孟门。
何谓九塞?太汾,冥厄,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何谓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华,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隔,赵之巨鹿,燕之大昭。
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何谓六川?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通谷六,名川六百,陆注三千,小水万数。凡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亦五亿有九万七千里。
极星与天俱游,而无极不移。
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江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当枢之下无昼夜。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众耳目鼻口也,众五谷寒暑也,此之谓众异。[众异]则万物备也。天斟万物,圣人览焉,以观其类。解在乎天地之所以形,雷电之所以生,阴阳村物之精,人民禽兽之所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