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林僧宝传
- ▪ 序
- ▪ 重刻禅林僧宝传序
- ▪ 禅林僧宝传引
- ▪ 卷一
- ▪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
- ▪ 卷二
- ▪ ▪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
- ▪ 卷三
- ▪ ▪ 汝州风穴沼禅师
- ▪ ▪ 汝州首山念禅师
- ▪ ▪ 汾州太子昭禅师
- ▪ 卷四
- ▪ ▪ 福州玄沙备禅师
- ▪ ▪ 潭州罗汉琛禅师
- ▪ ▪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
- ▪ 卷五
- ▪ ▪ 潭州石霜诸禅师
- ▪ ▪ 邵武龙湖闻禅师
- ▪ ▪ 筠州九峰虔禅师
- ▪ ▪ 吉州禾山殷禅师
- ▪ 卷六
- ▪ ▪ 云居宏觉膺禅师
- ▪ ▪ 澧州洛浦安禅师
- ▪ 卷七
- ▪ ▪ 天台韶国师
- ▪ ▪ 筠州九峰玄禅师
- ▪ ▪ 南康云居齐禅师
- ▪ ▪ 瑞鹿先禅师
- ▪ 卷八
- ▪ ▪ 圆通缘德禅师
- ▪ ▪ 南塔光涌禅师
- ▪ ▪ 洞山守初禅师
- ▪ ▪ 南安岩严尊者
- ▪ 卷九
- ▪ ▪ 龙牙居遁禅师
- ▪ ▪ 永明智觉禅师
- ▪ ▪ 云居简禅师
- ▪ 卷十
- ▪ ▪ 龟洋忠禅师
- ▪ ▪ 瑞龙璋禅师
- ▪ ▪ 重云晖禅师
- ▪ ▪ 林阳端禅师
- ▪ ▪ 双峰钦禅师
- ▪ ▪ 九峰诠禅师
- ▪ 卷十一
- ▪ ▪ 洞山聪禅师
- ▪ ▪ 雪窦显禅师
- ▪ ▪ 天衣怀禅师
- ▪ 卷十二
- ▪ ▪ 荐福古禅师
- ▪ 卷十三
- ▪ ▪ 福昌善禅师
- ▪ ▪ 大阳延禅师
- ▪ 卷十四
- ▪ ▪ 神鼎□禅师
- ▪ ▪ 谷山崇禅师
- ▪ ▪ 慧林圆照本禅师
- ▪ 卷十五
- ▪ ▪ 衡岳泉禅师
- ▪ ▪ 法华举禅师
- ▪ 卷十六
- ▪ ▪ 广慧琏禅师
- ▪ ▪ 翠岩芝禅师
- ▪ 卷十七
- ▪ ▪ 投子青禅师
- ▪ ▪ 浮山远禅师
- ▪ ▪ 天宁楷禅师
- ▪ 卷十八
- ▪ ▪ 大觉琏禅师
- ▪ ▪ 兴化铣禅师
- ▪ 卷十九
- ▪ ▪ 馀杭政禅师
- ▪ ▪ 西余端禅师
- ▪ 卷二十
- ▪ ▪ 言法华
- ▪ ▪ 华严隆禅师
- ▪ 卷二十一
- ▪ ▪ 慈明禅师
- ▪ 卷二十二
- ▪ ▪ 黄龙南禅师
- ▪ ▪ 云峰悦禅师
- ▪ 卷二十三
- ▪ ▪ 黄龙宝觉心禅师
- ▪ ▪ 泐潭真净文禅师
- ▪ 卷二十四
- ▪ ▪ 仰山伟禅师
- ▪ ▪ 东林照觉总禅师
- ▪ 卷二十五
- ▪ ▪ 云居佑禅师
- ▪ ▪ 大沩真如□禅师
- ▪ ▪ 隆庆闲禅师
- ▪ ▪ 云盖智禅师
- ▪ 卷二十六
- ▪ ▪ 圆通讷禅师
- ▪ ▪ 净因臻禅师
- ▪ ▪ 法云圆通秀禅师
- ▪ ▪ 延恩安禅师
- ▪ 卷二十七
- ▪ ▪ 金山达观颖禅师
- ▪ ▪ 明教嵩禅师
- ▪ ▪ 蒋山元禅师
- ▪ 卷二十八
- ▪ ▪ 法昌遇禅师
- ▪ ▪ 杨岐会禅师
- ▪ ▪ 白云端禅师
- ▪ 卷二十九
- ▪ ▪ 大通本禅师
- ▪ ▪ 报本元禅师
- ▪ ▪ 禾山普禅师
- ▪ ▪ 云居佛印元禅师
- ▪ 卷三十
- ▪ ▪ 宝峰英禅师
- ▪ ▪ 保宁玑禅师
- ▪ ▪ 黄龙佛寿清禅师
- ▪ 补禅林僧宝传(舟峰庵沙门庆老撰)
- ▪ ▪ 五祖演禅师
- ▪ ▪ 云岩新禅师
禅师名元琏者闽人也。得法於首山念禅师。住汝州广慧寺。琏褊颅广颡、瞻视凝远。望见令人意消。尝谓众曰:我在先师会中。见举竹篦子问省驴汉曰。唤作篦子即触。不唤作篦子即背、作么生。省近前掣得。掷地上云。是什么。先师云瞎。省从此悟入。我道省驴汉。悟即大杀悟、要且未尽先师意旨。遮个说话、须是到此田地、方相委悉。情见未忘者、岂免疑谤。又见智门纲宗歌曰。胡蜂不恋旧时窠、猛将那肯家中死。曰祚兄消许多气力作么。我寻常说禅、如手中扇子。举起便有风、不举一点也无。既称宗师、却以实法与人。好将一把火照看。与么开口、面皮厚多少。岩头云、若以实法与人。土也消不得。知么、究取好。莫面面相觑、在此作么。内翰秘书监知郡。杨亿大年问曰。承云一切罪业、皆因财宝所生。劝人疏於财利、况南众生、以财为命。邦国以财聚人。教中有财法二施、何得劝人疏财乎。琏曰:幡竿尖上铁笼头。大年曰:海坛马子似驴大。琏曰:楚鸡不是丹山凤。大年曰:佛灭二千年、比丘少惭愧。大年尝书寄内翰李公维。叙师承本末、其词曰。病夫夙以顽舂、获受奖顾。预闻南宗之旨、久陪上国之游。动静咨询、周旋策发。俾其刳心之有诣、墙面之无惭者。诚出席间床下矣。矧又故安公大师、每垂诱导。自双林影灭、支履西归。中心浩然、罔知所旨。仍岁沈痼、神虑迷恍。殆及小间再辩方位。又得云门谅公大士、见顾蒿蓬。谅之旨趣、正与安公同辙。并自庐山归宗云居而来。皆是法眼之流裔。去年假守兹郡、适会广慧禅伯。实嗣南院念、念嗣风穴。风穴嗣先南院、南院嗣兴化兴化。嗣临济、临济嗣黄蘖。黄蘖嗣先百丈海、海嗣马祖。马祖嗣让和尚、即曹□之长嫡也。斋中务简、退食多暇。或坐邀而至、或命驾从之。请叩无方、蒙滞俱释。半岁之後、旷然弗疑。如忘忽记、如睡忽觉。平昔碍膺之物、暴然自落。积劫未明之事、廓尔现前。固亦决择之洞分、应接之无蹇矣。重念先德、率多参寻。如雪峰九度上洞山、三度上投子。遂嗣德山。临济得法於大愚、终承黄蘖。云岩蒙道吾训诱、乃为药山之子。丹霞承马祖印可、而作石头之裔。在古多有、于理无嫌。病夫今继绍之缘、实属於广慧、而提激之自、良出於鳌峰也。忻幸忻幸。大年所叙、详悉如此。岂欲自著於禅林乎。予恨其手编传灯录。至首山之嗣、独载汾阳。而不录广慧机语、何也。
赞曰:广慧机缘语句。虽不多见、然尝一脔知鼎味。大率如刀斫水不、见痕缝。真可谓作家宗师也。平生说法、如云雨。暮年止得一杨大年。鲁国儒生、何其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