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林僧宝传
- ▪ 序
- ▪ 重刻禅林僧宝传序
- ▪ 禅林僧宝传引
- ▪ 卷一
- ▪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
- ▪ 卷二
- ▪ ▪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
- ▪ 卷三
- ▪ ▪ 汝州风穴沼禅师
- ▪ ▪ 汝州首山念禅师
- ▪ ▪ 汾州太子昭禅师
- ▪ 卷四
- ▪ ▪ 福州玄沙备禅师
- ▪ ▪ 潭州罗汉琛禅师
- ▪ ▪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
- ▪ 卷五
- ▪ ▪ 潭州石霜诸禅师
- ▪ ▪ 邵武龙湖闻禅师
- ▪ ▪ 筠州九峰虔禅师
- ▪ ▪ 吉州禾山殷禅师
- ▪ 卷六
- ▪ ▪ 云居宏觉膺禅师
- ▪ ▪ 澧州洛浦安禅师
- ▪ 卷七
- ▪ ▪ 天台韶国师
- ▪ ▪ 筠州九峰玄禅师
- ▪ ▪ 南康云居齐禅师
- ▪ ▪ 瑞鹿先禅师
- ▪ 卷八
- ▪ ▪ 圆通缘德禅师
- ▪ ▪ 南塔光涌禅师
- ▪ ▪ 洞山守初禅师
- ▪ ▪ 南安岩严尊者
- ▪ 卷九
- ▪ ▪ 龙牙居遁禅师
- ▪ ▪ 永明智觉禅师
- ▪ ▪ 云居简禅师
- ▪ 卷十
- ▪ ▪ 龟洋忠禅师
- ▪ ▪ 瑞龙璋禅师
- ▪ ▪ 重云晖禅师
- ▪ ▪ 林阳端禅师
- ▪ ▪ 双峰钦禅师
- ▪ ▪ 九峰诠禅师
- ▪ 卷十一
- ▪ ▪ 洞山聪禅师
- ▪ ▪ 雪窦显禅师
- ▪ ▪ 天衣怀禅师
- ▪ 卷十二
- ▪ ▪ 荐福古禅师
- ▪ 卷十三
- ▪ ▪ 福昌善禅师
- ▪ ▪ 大阳延禅师
- ▪ 卷十四
- ▪ ▪ 神鼎□禅师
- ▪ ▪ 谷山崇禅师
- ▪ ▪ 慧林圆照本禅师
- ▪ 卷十五
- ▪ ▪ 衡岳泉禅师
- ▪ ▪ 法华举禅师
- ▪ 卷十六
- ▪ ▪ 广慧琏禅师
- ▪ ▪ 翠岩芝禅师
- ▪ 卷十七
- ▪ ▪ 投子青禅师
- ▪ ▪ 浮山远禅师
- ▪ ▪ 天宁楷禅师
- ▪ 卷十八
- ▪ ▪ 大觉琏禅师
- ▪ ▪ 兴化铣禅师
- ▪ 卷十九
- ▪ ▪ 馀杭政禅师
- ▪ ▪ 西余端禅师
- ▪ 卷二十
- ▪ ▪ 言法华
- ▪ ▪ 华严隆禅师
- ▪ 卷二十一
- ▪ ▪ 慈明禅师
- ▪ 卷二十二
- ▪ ▪ 黄龙南禅师
- ▪ ▪ 云峰悦禅师
- ▪ 卷二十三
- ▪ ▪ 黄龙宝觉心禅师
- ▪ ▪ 泐潭真净文禅师
- ▪ 卷二十四
- ▪ ▪ 仰山伟禅师
- ▪ ▪ 东林照觉总禅师
- ▪ 卷二十五
- ▪ ▪ 云居佑禅师
- ▪ ▪ 大沩真如□禅师
- ▪ ▪ 隆庆闲禅师
- ▪ ▪ 云盖智禅师
- ▪ 卷二十六
- ▪ ▪ 圆通讷禅师
- ▪ ▪ 净因臻禅师
- ▪ ▪ 法云圆通秀禅师
- ▪ ▪ 延恩安禅师
- ▪ 卷二十七
- ▪ ▪ 金山达观颖禅师
- ▪ ▪ 明教嵩禅师
- ▪ ▪ 蒋山元禅师
- ▪ 卷二十八
- ▪ ▪ 法昌遇禅师
- ▪ ▪ 杨岐会禅师
- ▪ ▪ 白云端禅师
- ▪ 卷二十九
- ▪ ▪ 大通本禅师
- ▪ ▪ 报本元禅师
- ▪ ▪ 禾山普禅师
- ▪ ▪ 云居佛印元禅师
- ▪ 卷三十
- ▪ ▪ 宝峰英禅师
- ▪ ▪ 保宁玑禅师
- ▪ ▪ 黄龙佛寿清禅师
- ▪ 补禅林僧宝传(舟峰庵沙门庆老撰)
- ▪ ▪ 五祖演禅师
- ▪ ▪ 云岩新禅师
禅师名普闻。唐僖宗太子。生而吉祥、眉目风骨。清真如画、不茹荤。僖宗锺爱之。然以其无经世意。百计陶写之终不回。闻霜华之风、梦寐想见。中和元年、天下大乱、僖宗幸蜀。亲王宗室皆逃亡、不相保守。闻断发逸游、人无知者。造石霜、诸与语叹异曰。汝乘愿力而来乃生帝王家。脱身从我、火中芙蓉也。闻夜入室、恳曰。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诸曰:勿谤祖师。曰天下宗旨盛大、岂妄为之耶。诸曰是实事。曰师意如何。诸曰待案山点头、即向汝说破。闻俯而惟曰:大奇。汗下再拜、即日辞去。至邵武城外、见山郁然深秀。问父老、彼有居者否。曰有一苦行、隐其中。闻拨草、望烟起处独进。苦行见至、欣然让其庐曰。上人当兴此。长揖而去、不知所之。闻饭木实饮谷而住十馀年。一日有老人来拜谒。闻曰:丈夫家何许、至此何求。老人曰:我家此山、有求於师。然我非人龙也。以疲堕行雨不职。上天有罚、当死。赖道力可脱。闻曰: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虽然汝当易形来。俄失老人所在。视座榻旁、有小蛇尺许。延缘入袖中屈蟠。暮夜风雷挟坐榻。电盅砰雨射、山岳为摇振。而闻危坐不倾。达旦晴霁、垂袖蛇堕地而去。顷有老人至、泣泪曰。自非大士之力。为血腥秽此山矣。念何以报厚德。即穴岩下为泉曰。他日众多无水、何以成丛林。此泉所以延师也。泉今为湖、在半山、号龙湖。邦人闻其事、富者施财、贫者施力。翕然而成楼观。游僧至如归。湖之侧有神、极灵祸福。此邦民俗畏敬之。四时以牲飨祭。闻杖策至庙、与之约曰。能食素持不杀、戒乃可为邻。不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山不可居乎。是夕邦之父老、梦神告语曰。闻禅师为我受戒、我不复血食。祭我当如比丘饭足矣。自是神显异迹、护持此山。闻将化、令击钟集众、跏趺而坐。说偈、我逃世难来出家。宗师指示个歇处。住山聚众三十年。对人不欲轻分付。今日分明说似君。我敛目时齐听取。於是敛目安坐、寂然良久。撼之已化矣。塔于本山、谥圆觉禅师。史不书名、但书僖宗二子。建王宸、益王升。然亦失其母氏位、及薨年月。传不书、闻受业受具所。读偈曰:我逃世难来出家。疑石霜亦其落发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