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林僧宝传
- ▪ 序
- ▪ 重刻禅林僧宝传序
- ▪ 禅林僧宝传引
- ▪ 卷一
- ▪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
- ▪ 卷二
- ▪ ▪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
- ▪ 卷三
- ▪ ▪ 汝州风穴沼禅师
- ▪ ▪ 汝州首山念禅师
- ▪ ▪ 汾州太子昭禅师
- ▪ 卷四
- ▪ ▪ 福州玄沙备禅师
- ▪ ▪ 潭州罗汉琛禅师
- ▪ ▪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
- ▪ 卷五
- ▪ ▪ 潭州石霜诸禅师
- ▪ ▪ 邵武龙湖闻禅师
- ▪ ▪ 筠州九峰虔禅师
- ▪ ▪ 吉州禾山殷禅师
- ▪ 卷六
- ▪ ▪ 云居宏觉膺禅师
- ▪ ▪ 澧州洛浦安禅师
- ▪ 卷七
- ▪ ▪ 天台韶国师
- ▪ ▪ 筠州九峰玄禅师
- ▪ ▪ 南康云居齐禅师
- ▪ ▪ 瑞鹿先禅师
- ▪ 卷八
- ▪ ▪ 圆通缘德禅师
- ▪ ▪ 南塔光涌禅师
- ▪ ▪ 洞山守初禅师
- ▪ ▪ 南安岩严尊者
- ▪ 卷九
- ▪ ▪ 龙牙居遁禅师
- ▪ ▪ 永明智觉禅师
- ▪ ▪ 云居简禅师
- ▪ 卷十
- ▪ ▪ 龟洋忠禅师
- ▪ ▪ 瑞龙璋禅师
- ▪ ▪ 重云晖禅师
- ▪ ▪ 林阳端禅师
- ▪ ▪ 双峰钦禅师
- ▪ ▪ 九峰诠禅师
- ▪ 卷十一
- ▪ ▪ 洞山聪禅师
- ▪ ▪ 雪窦显禅师
- ▪ ▪ 天衣怀禅师
- ▪ 卷十二
- ▪ ▪ 荐福古禅师
- ▪ 卷十三
- ▪ ▪ 福昌善禅师
- ▪ ▪ 大阳延禅师
- ▪ 卷十四
- ▪ ▪ 神鼎□禅师
- ▪ ▪ 谷山崇禅师
- ▪ ▪ 慧林圆照本禅师
- ▪ 卷十五
- ▪ ▪ 衡岳泉禅师
- ▪ ▪ 法华举禅师
- ▪ 卷十六
- ▪ ▪ 广慧琏禅师
- ▪ ▪ 翠岩芝禅师
- ▪ 卷十七
- ▪ ▪ 投子青禅师
- ▪ ▪ 浮山远禅师
- ▪ ▪ 天宁楷禅师
- ▪ 卷十八
- ▪ ▪ 大觉琏禅师
- ▪ ▪ 兴化铣禅师
- ▪ 卷十九
- ▪ ▪ 馀杭政禅师
- ▪ ▪ 西余端禅师
- ▪ 卷二十
- ▪ ▪ 言法华
- ▪ ▪ 华严隆禅师
- ▪ 卷二十一
- ▪ ▪ 慈明禅师
- ▪ 卷二十二
- ▪ ▪ 黄龙南禅师
- ▪ ▪ 云峰悦禅师
- ▪ 卷二十三
- ▪ ▪ 黄龙宝觉心禅师
- ▪ ▪ 泐潭真净文禅师
- ▪ 卷二十四
- ▪ ▪ 仰山伟禅师
- ▪ ▪ 东林照觉总禅师
- ▪ 卷二十五
- ▪ ▪ 云居佑禅师
- ▪ ▪ 大沩真如□禅师
- ▪ ▪ 隆庆闲禅师
- ▪ ▪ 云盖智禅师
- ▪ 卷二十六
- ▪ ▪ 圆通讷禅师
- ▪ ▪ 净因臻禅师
- ▪ ▪ 法云圆通秀禅师
- ▪ ▪ 延恩安禅师
- ▪ 卷二十七
- ▪ ▪ 金山达观颖禅师
- ▪ ▪ 明教嵩禅师
- ▪ ▪ 蒋山元禅师
- ▪ 卷二十八
- ▪ ▪ 法昌遇禅师
- ▪ ▪ 杨岐会禅师
- ▪ ▪ 白云端禅师
- ▪ 卷二十九
- ▪ ▪ 大通本禅师
- ▪ ▪ 报本元禅师
- ▪ ▪ 禾山普禅师
- ▪ ▪ 云居佛印元禅师
- ▪ 卷三十
- ▪ ▪ 宝峰英禅师
- ▪ ▪ 保宁玑禅师
- ▪ ▪ 黄龙佛寿清禅师
- ▪ 补禅林僧宝传(舟峰庵沙门庆老撰)
- ▪ ▪ 五祖演禅师
- ▪ ▪ 云岩新禅师
禅师名晓聪、生杜氏、韶州曲江人。少依云门寺得度。头骨然、一帔阅寒暑。周游荆楚、饫厌保社。与众作息、无有识之者。在云居时、传僧伽在维扬。於是禅者立问曰。既是泗州僧伽、因什么扬州出现。聪婆娑从旁来。众戏使对之。聪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众目笑之。莲花峰祥庵主、闻此语惊曰。云门儿孙犹在耶。夜敷坐具、望云居拜之。丛林遂知名。至洞山依诠禅师。大中祥符二年。诠移住栖贤、以聪继席。果嗣文殊应真禅师。真见圆明密、云门四世孙也。聪见僧来有所问。辄□目视之曰。我击虎术汝不会去。一日自荷柴登山。僧逆之问曰。山上住、为什么山下担柴。答曰山上也要柴烧。云居舜老夫、时年少。聪使乞食鄂渚。有居士问、古镜未磨时如何。曰黑如漆。曰磨後如何。曰照天照地。居士笑曰:道人不自洞山来耶。舜默惭、驰归举似聪。聪代前语曰:此去汉阳不远。代後语曰:黄鹤楼前鹦鹉洲。舜因悟其旨。聪示众曰。一大藏教是个之字。祖师西来是右字□或作手□。作么生是正义。良久曰:天晴盖却屋、趁闲打却禾。输纳王租了、鼓腹自高歌。手植万松於东岭、而诵金刚般若经。山中人名其岭、曰金刚。方植松、而宝禅师至。时亲自五祖来。聪问、上岭一句作么生道。宝曰:气急杀人。聪拄呵曰。从何得此随语生解阿师。见问上岭、便言气急。佛法却成流布。宝请代语。聪曰:何不道、气喘杀人。逍遥问、岭在此。金刚在什么处。聪指曰:此一株松、是老僧亲栽。初比部郎中许公式、出守南昌。过莲华峰、闻祥公曰。聪道者在江西、试寻访之。此僧人天眼目也。许公既至。闻聪住山家风、作诗寄之曰。语言浑不滞、高蹑祖师踪。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镜分金殿烛、山答月楼钟。有问西来意、虚堂对远峰。天圣八年六月八日示疾。持不食七日。集道俗曰:法席当令自宝住持。因与门人叙透法身说偈曰。参禅学道莫忙忙。问透法身北斗藏。余今老倒□羸甚。见人无力得商量。唯有锄头知我道。种松时复上金刚。言卒而化。又七日□维。得五色舍利、塔於西阿。
赞曰:聪答所问两句耳。而莲华祥公、便知是云门儿孙。古人验人、何其明也如此。予留洞山最久。藏中有聪语要一卷。载云水僧楚圆请益。杨亿大年百问语。皆赴来机、而意在句语之外。圆即慈明也。初受汾阳、祝令更见聪。故慈明参扣馀论、尚获见之。呜呼、聪为莲华峰汾阳所知。则其人品要。当从玄沙、棱道者辈中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