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素问
- ▪ 卷第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 ▪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 ▪ 黄帝内经素问序
- ▪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 ▪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 ▪ 卷第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 卷第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 ▪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 卷第十七
- ▪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 卷第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 卷第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 ▪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 ▪ 阴阳别论篇第七
- ▪ 卷第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 ▪ 五藏生成篇第十
- ▪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 ▪ 卷第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 ▪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 ▪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 ▪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 ▪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 ▪ 卷第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 ▪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 ▪ 卷第六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 ▪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 ▪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 ▪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 ▪ 卷第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 ▪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 ▪ 卷第十九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 ▪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 ▪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 ▪ 血气形态篇第二十四
- ▪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 ▪ 卷第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 ▪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 ▪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 ▪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 ▪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 ▪ 卷第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 ▪ 刺热篇第三十二
- ▪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 卷第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 ▪ 刺疟篇第三十六
- ▪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 ▪ 咳论篇第三十八
- ▪ 卷第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 ▪ 腹中论篇第四十
- ▪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 ▪ 卷第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
- ▪ 痹论篇第四十三
- ▪ 卷第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 ▪ 痿论篇第四十四
- ▪ 厥论篇第四十五
- ▪ 卷第十三 病能篇第四十六
- ▪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 ▪ 脉解篇第四十九
- ▪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 ▪ 卷第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 ▪ 刺法论七十二
- ▪ 本病论七十三
- ▪ 卷第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 ▪ 卷第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 ▪ 卷第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 ▪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 ▪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 ▪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 ▪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 ▪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 ▪ 针解篇第五十四
- ▪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 ▪ 卷第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 ▪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 ▪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 ▪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搞炼喝喝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部中出血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付,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渐洒渐,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路上。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足少阻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隔而处,其病难已。足厥阻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癌状,非瘤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慢慢,刺足厥明。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朋。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吗,鸣已汗出,刺足太阳。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背痛宛转,大便难,目购为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卧出血。疟发身方热,刺阶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疟脉满大急,刺背前,用中针傍五倍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惠,灸胶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陆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剩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尤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丢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都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光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光刺部中出血。先手臂病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脏疾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歌癌痛甚,按之不可,名曰附髓病,以像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