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素问
- ▪ 黄帝内经素问序
- ▪ 卷第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 卷第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 ▪ 阴阳别论篇第七
- ▪ 卷第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 ▪ 五藏生成篇第十
- ▪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 ▪ 卷第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 ▪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 ▪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 ▪ 卷第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 ▪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 ▪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 ▪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 ▪ 卷第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 ▪ 卷第十七
- ▪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 ▪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 卷第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 ▪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 ▪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 ▪ 卷第十九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 ▪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 ▪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 ▪ 卷第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 ▪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 ▪ 卷第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 ▪ 刺法论七十二
- ▪ 本病论七十三
- ▪ 卷第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 ▪ 卷第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 ▪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 ▪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 ▪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 ▪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 ▪ 卷第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 ▪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 ▪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 ▪ 卷第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 ▪ 卷第六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 ▪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 ▪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 ▪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 ▪ 卷第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 ▪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 ▪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 ▪ 血气形态篇第二十四
- ▪ 卷第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 ▪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 ▪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 ▪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 ▪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 ▪ 卷第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 ▪ 刺热篇第三十二
- ▪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 卷第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 ▪ 刺疟篇第三十六
- ▪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 ▪ 咳论篇第三十八
- ▪ 卷第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 ▪ 腹中论篇第四十
- ▪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 ▪ 卷第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
- ▪ 痹论篇第四十三
- ▪ 痿论篇第四十四
- ▪ 厥论篇第四十五
- ▪ 卷第十三 病能篇第四十六
- ▪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 ▪ 脉解篇第四十九
- ▪ 卷第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 ▪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 ▪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 ▪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 ▪ 针解篇第五十四
- ▪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黄帝问曰:诊要何议岐伯对曰:正月、二且,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明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放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前,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瘤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剩,法其所在。
着刺复分,脉乱气微,人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寿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各分,邪气著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夏利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堕。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夏制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欧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眼,服而有见。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饰者五日死,中后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易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檄著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条例吃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模病,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限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党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光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阻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隐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明终者,中热嗑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