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十八帝逸史
- ▪ 第一回 杏花细雨走青骢 凤目蛾眉归绛帐
- ▪ 第二回 守信施威拳术惊人 匡胤泄忿便壶钻孔
- ▪ 第三回 推心置腹三雄结义 轻歌妙舞双美献技
- ▪ 第四回 入教坊佳人垂巨眼 赋长征壮士起雄心
- ▪ 第五回 奋神威深宵斗恶煞 遇异僧萧寺延嘉宾
- ▪ 第六回 指迷途老僧赠偈语 遇机会太祖入戎行
- ▪ 第七回 遇盟兄太祖投军 战敌兵李筠中计
- ▪ 第八回 选先锋教场举石狮 取雄关城壕跃骏马
- ▪ 第九回 跃龙马大破唐军 递雁帛勉励旧友
- ▪ 第十回 刀光血影富豪灭门 割肉剜心佳人雪恨
- ▪ 第十一回 乘风飞驶渡淮河 淡月无光劫敌寨
- ▪ 第十二回 软玉温香荒酒色 奇花异卉绕楼台
- ▪ 第十三回 金樽檀板度良宵 玉骨冰肌葬火窟
- ▪ 第十四回 彩球飞去龙凤配合 哀诏颁来车驾上宾
- ▪ 第十五回 观天察象惑军心 筑坛受禅登大位
- ▪ 第十六回 点绣选美人民悲号 偎红倚翠天子风流
- ▪ 第十七回 静香轩孀妇怀春 兴庆坊公主再醮
- ▪ 第十八回 图大事光义挥金 乱宫闱惠妃纵欲
- ▪ 第十九回 秋千架上惊魂荡魄 芍药圃前蜜爱轻怜
- ▪ 第二十回 李筠孤忠报周朝 刘氏抗节感太祖
- ▪ 第二十一回 立约言密藏金柜 收边境平定荆南
- ▪ 第二十二回 奇珍异宝?宫冷 箫鼓画船锦江秋
- ▪ 第二十三回 杨柳海棠梁州曲 冰肌玉骨洞仙歌
- ▪ 第二十四回 红锦褥中藏艳骨 白杨树下见幽魂
- ▪ 第二十五回 粉香花气莲池曲 檀板金樽柳枝词
- ▪ 第二十六回 铁如意指挥三军 金凤钗手剔孤灯
- ▪ 第二十七回 鲜花宝炬供张仙 玉碎香消中冷箭
- ▪ 第二十八回 玉堂珠殿兴土木 炼汞烧丹费心机
- ▪ 第二十九回 霞裾云幄启巫风 斗虎抵象残民命
- ▪ 第三十回 星流天雨兆灭亡 白雪阳春歌宛转
- ▪ 第三十一回 舞伎歌童开夜宴 杏朱梨粉觑晓窗
- ▪ 第三十二回 陶学士馆中遇美 李国主池畔垂纶
- ▪ 第三十三回 金莲花上观妙舞 红罗亭中逼承恩
- ▪ 第三十四回 小周后秘制帐中香 李后主始创北苑妆
- ▪ 第三十五回 十万水军歼采石 一曲离歌别江南
- ▪ 第三十六回 疑怪物英雄初诞 宴父老豪杰还乡
- ▪ 第三十七回 烛影斧声留疑案 见机纳土献版图
- ▪ 第三十八回 庆生辰钱衛亡身 赐药酒李煜绝命
- ▪ 第三十九回 遭疑忌皇子自刎 修宿怨妹丈殉边
- ▪ 第四十回 沙河口曹彬败绩 陈家谷杨业捐躯
- ▪ 第四十一回 讨蜀乱宦官掌兵 战夏寇小将却敌
- ▪ 第四十二回 寇准片言立储君 吕端独力立帝位
- ▪ 第四十三回 康保裔血流战阵 杨延昭冰冻坚城
- ▪ 第四十四回 鼓乐喧阗拜天书 典礼辉煌封泰岱
- ▪ 第四十五回 小贩儿骤膺武职 花鼓女正位昭阳
- ▪ 第四十六回 移山陵王曾劾奸 结女巫丁谓获罪
- ▪ 第四十七回 服衮冕太后谒庙 宠美人仁宗拒谏
- ▪ 第四十八回 侵边疆元昊入寇 违节制任福尽忠
- ▪ 第四十九回 增岁币富弼奉使 进词曲柳永获谴
- ▪ 第五十回 狭路相逢褰帏一笑 中宫饮宴肇祸三更
- ▪ 第五十一回 承大统旁支入继 议崇封聚讼盈廷
- ▪ 第五十二回 行新法误用怪僻人 引刑律狡脱谋夫女
- ▪ 第五十三回 进图画郑侠谏主 咏诗句苏轼贬官
- ▪ 第五十四回 进贤臣朝政清明 黜奸党人民悦服
- ▪ 第五十五回 绍述事众奸佞登朝 恃宠爱刘美人进谗
- ▪ 第五十六回 兴冤狱皇后修行 生太子贤妃正位
- ▪ 第五十七回 黜邪任贤政治清明 继志述事朝纲紊乱
- ▪ 第五十八回 郑贵妃宫中专宠爱 张天师殿上显神通
- ▪ 第五十九回 信方士大筑宫观 导微行私入青楼
- ▪ 第六十回 皇帝吃醋借端逐词人 女子观灯乘机窃金盏
- ▪ 第六十一回 艮岳成山禽飞鸟舞 睦州肇乱财尽民穷
- ▪ 第六十二回 贪小利背盟纳降将 请内禅刺臂上血书
- ▪ 第六十三回 罢战议和益炽寇氛 去忠留奸竟犯众怒
- ▪ 第六十四回 促进兵老将捐躯 通蜡书宰相误国
- ▪ 第六十五回 挖目脔肉庸臣结果 割须弃袍老贼逃生
- ▪ 第六十六回 赴敌营万民挽驾 立异姓二帝蒙尘
- ▪ 第六十七回 贪生怕死皇帝作俘虏 应天顺人蕃王继大统
- ▪ 第六十八回 诵唐诗遗恨渡河 幸浙省迁都避寇
- ▪ 第六十九回 英雄美人成眷属 保母宫女殉殇儿
- ▪ 第七十回 吴嫔御雕弧退兵 梁夫人桴鼓助战
- ▪ 第七十一回 兀术悬赏出江口 岳飞引军复建康
- ▪ 第七十二回 充内间夫妇同归 誓报国弟兄著绩
- ▪ 第七十三回 复襄汉岳家军施威 保江淮韩太尉克敌
- ▪ 第七十四回 平水寇单骑赴贼巢 请终丧结庐傍母墓
- ▪ 第七十五回 勇吴力障陇蜀 智刘计守顺昌
- ▪ 第七十六回 诏班师千秋遗恨 坏长城三字沉冤
- ▪ 第七十七回 受册封迎还母后 贪富贵假冒帝姬
- ▪ 第七十八回 刺奸相义士丧命 遇行者太师惊心
- ▪ 第七十九回 伏冥诛报应昭彰 立皇嗣择人付托
- ▪ 第八十回 弑君主篡夺大位 杀嫡母灭绝人伦
- ▪ 第八十一回 陈家岛将军奏捷 采石矶书生立功
- ▪ 第八十二回 惊溃变苻离丧师 能和议燕京订约
- ▪ 第八十三回 赏花玩月膝下承欢 笛韵箫声池边奏乐
- ▪ 第八十四回 怀妒意金盒献手 请过宫玉阶流血
- ▪ 第八十五回 浙江亭宰相待罪 重华宫寿皇崩驾
- ▪ 第八十六回 钻狗窦尚书拜寿 悦龙颜贵妃献媚
- ▪ 第八十七回 启兵端北伐丧师 降敌国西蜀谋变
- ▪ 第八十八回 玉津园权奸伏诛 斡难河蒙古崛起
- ▪ 第八十九回 迁汴京远避强梁 渡淮水妄思开拓
- ▪ 第九十回 授节钺降盗加官 擅立储皇子抱屈
- ▪ 第九十一回 史弥远姑息养奸 郑清之力主讨贼
- ▪ 第九十二回 弃汴京金人避寇 攻蔡州宋主报仇
- ▪ 第九十三回 赵制使议复中原 蒙古主兵伐南宋
- ▪ 第九十四回 贤阃巾延揽人才 太学生维持名教
- ▪ 第九十五回 丧大将天变频仍 逐宰臣人心共愤
- ▪ 第九十六回 嗣汗位改革制度 拘行人结怨邻邦
- ▪ 第九十七回 史天泽奉命讨叛贼 宋度宗下拜留权臣
- ▪ 第九十八回 困襄阳五年坚守 蹂江右三道进兵
- ▪ 第九十九回 文天祥倡议浮海 谢太后举国降虏
- ▪ 第一百回 二帝归魂空支残局 三忠殉国结束全书
却说李好义徒众七十四人,乘夜来至伪宫,等到天色微明,司阍的人开了门。好义打头闯入,大呼:“奉朝廷密诏,以安长史为四川宣抚使,令我们讨贼,有敢抗拒的,加以灭族之罪。”吴曦的卫兵,约有一千余人,闻得朝廷有诏书到来,一齐抛弃兵刃,四散而去。杨巨源同了好义,乘马捧诏,口称奉了使命,直进内室,来至寝门。吴曦刚要开门逃走,李贵举刀拦住道:“叛贼往哪里走。”随手一刀,砍中吴曦面颊,还忍着痛,直扑李贵,一同倒地。王换急举利斧,砍入吴曦腰内,李贵方得从地跃起,用刀砍下吴曦首级,好义提了首级,驰报安丙。丙即出厅,宣读诏书,人民欢呼!声动天地。安丙又使人持了吴曦首级,抚定城中,尽收吴曦党羽,一一斩首。当下推安丙权四川宣抚使,杨巨源参赞军事,函吴曦首级,及违制法物,与所受之金人册印,一齐赍送临安。安丙自称矫制平贼,应受处分。总计吴曦僭逆,只得四十一日。首级到了都城,入献太庙,并徇市三日,有诏诛吴曦妻子,夺曦、?官爵,迁吴?子孙出蜀存庙祀。
吴?在曦十余岁时,曾向他询问志向,吴曦已有背逆不臣的言语,吴?大怒,以脚蹴之,仆于火炉里面,面目焦黑,家中人皆称他为吴巴子。后来调任赵蜀,出塞校猎,至月上始返,偶然抬头,见月中有个人影,也骑着马,拿着鞭子,和自己的形状一般无二。向左右询问,可见月中人影?左右皆称尽都瞧见,所说的状貌,且与吴曦所见并无二致。因此私念道:“我命中注定大贵,月中必是我的前身了。”遂即扬鞭,对定月中的人,作拱揖状,月中人也扬鞭答礼,所以叛逆之谋愈加坚决。从事郎钱巩之,夜间梦见吴曦,向神祠祈祷,用银杯为?,方掷于地。神已起立,向曦说道:“公有何疑,事情已交付于安子文了。”曦尚未解,神又道:“安子文之才,足以办理此事。”巩之醒后,大为奇诧!入告于曦,曦以子文为安丙之字,即召安丙为丞相长史,岂知竟为安丙所图。
宋廷自得四川平逆之报,遂遣人至金军,商议通好。仆散揆决意要罪首谋,因此议仍未决。即而仆散揆病殁,金主乃命左丞相完彦宗浩继任,与宋议和。韩?胄因屡次使命,均未议成,遂征求使才,得萧山丞、方信儒,命为国信所参议官,前赴金营。
信儒到了濠州,金将纥石烈子仁,要他缚送首谋,信儒不肯答应。纥石烈子仁竟将他捆绑了,置于狱中,命兵士露刃环守,断绝了饮食,逼他答应五项条款。信儒神色不动,徐徐答道:“反俘归什尚可答应,缚送首谋,从来无此办法。至于称藩割地,更非臣子所敢言了。”纥石烈子仁大怒道:“你不要性命么?”信儒道:“我奉使出国门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纥石烈子仁倒也无法可施,只得解了信儒之缚,令他赴汴,去见完颜宗浩。完颜宗浩也坚执五项条款。信儒与他急辩,说得完颜宗浩无言可答,只得给了回书,令他返报宋廷,决定和战事宜。
信儒带了书信回来,朝廷又添派了林拱辰为通谢使,同了信儒,赍带国书誓草,且许通谢钱一百万缗,再赴汴京,见了完颜宗浩。宗浩怒道:“你不能曲折建树,即带了誓书到来难道不怕死么?”信儒绝不为动。旁边的将士也说道:“这不是犒军可以了事的,须得另议条款。”信儒道:“岁币不可再增,所以把通谢钱作代。现在贵国得步进步,我惟有以一死报国。”正在争论之际,恰值安丙出兵,收得了大散关。完颜宗浩遂命信儒持复书回去。书中说是若能称臣,即在江淮间取中为界,若欲世为子国,即尽割大江为界,并斩首谋来献,添岁币五万两匹,犒师银一千万两,方允议和。
信儒回至临安,晋谒韩?胄。?胄询问金帅有何言语,信儒道:“金人要求五项条款:一割两淮;二增岁币;三索归附人;四要犒军费,那第五条却不敢明言。”?胄道:“但说不妨。”信儒徐徐说道:“五是要太师的头颅。”?胄不禁变色,拂袖径起;奏请宁宗,削夺信儒官秩三级,居住临江军。一面仍议出后,撤回两淮宣抚使张岩,以赵淳为两淮置制使,镇守江淮。
自停止和议,重行宣战之议起。那江淮一带的百姓,已受过涂炭,死于锋镝者,不计其数;听得还要再战,人心未免惊恐起来。礼部待郎史弥远,便以危急情形入陈,请诛韩?胄以安国家。这史弥远乃是史浩之子,以淳熙十四年举进士第,累迁至礼部侍郎,兼任资善殿直谏。?胄欲启兵端,史弥远力持反对,奏言不可轻战。至是重又请诛?胄,宁宗不从。
杨后却与史弥远暗中交通,且因与韩?胄,夙有嫌隙,欲乘机报复,遂嘱皇子荣王?,弹劾?胄。那荣王?,为燕王德昭九世孙,本名与愿,庆元四年,丞相京镗等,因宁宗未育皇嗣,请循高宗朝故事,择宗室子为养子。宁宗即将与愿召育宫内,赐名?,封卫国公;开禧元年,立为皇子,晋封荣王。
荣王?奉了杨后之命,等候宁宗退朝,当面禀称韩?胄,轻启战衅,将危社稷。宁宗反加以呵叱,说他无知。杨后又从旁竭力陈说,宁宗仍是游移不决。杨后道:“宫廷内外,谁人不知?胄奸邪,不过畏其势力,不敢明言。陛下如何不悟呢?”宁宗道:“恐怕未确,且待朕查明,再为处置。”杨后又道:“陛下深居九重,何从密察此事,非托懿戚不可。”宁宗心内总因?胄威权过重,倘若不能制服,反为不美。杨后看透此意,便密言道:“别的懿戚恐不可靠,何不委任妾兄杨次山,与机警的大臣妥为商议。成则固妙,即使不成,也无人知道。”宁宗方才点头许可。
杨后深恐事机泄漏,急召杨次山入宫,密嘱他结合朝廷大臣,阴图?胄。次山知道史弥远与杨后是有首尾的,出宫之后,遂转告弥远。弥远暗召钱象祖入都。象祖从前入副枢密,只因谏阻用兵,忤了?胄之意,谏居信州;此时得了史弥远的招呼,连夜入都,与弥远秘密商议,弥远又与礼部尚书卫湿,著作郎王居安,前右司郎官张,会同定议。旋又通知参政李璧,璧亦赞成。但是史弥远往来各处,互相商议。外间已有人疑心,报告?胄。?胄至都堂议事,对李璧说道:“闻有人欲变局面,参政知道么?”李璧闻言,不禁面色微变,连忙镇定心神,故作闲暇之状,徐徐答道:“恐无此事。”等?胄退归,慌忙报告弥远,弥远大惊!又与张商议,张道:“事已势不相立,有何顾忌。只将?胄杀了,诸事自然了当。”史弥远闻言,不禁咋舌道:“君毕竟是将种,故作此语。”
原来弥远虽奉杨后之命,甚是畏惧,虽往暗中图谋,并无杀死?胄之心,乃闻张之言,其意始决;乃禀命杨后,于半夜调取虎符,密传兵卒,保卫宫廷。又请杨后传出御批,由弥远交于钱象祖。象祖乃以御批,召主管殿前公事夏震,命他统兵三百,秉势诛奸。夏震奉了御批,遂遣部将郑发、王斌,率兵伏于六部桥,阴图?胄,突出邀截。
是夕,?胄三夫人满头花,正在庆祝生辰。张素与?胄为通家至好,故意移庖?胄私第,佯送寿筵,以疏其防,与?胄猜枚行令,征歌选舞,欢饮通宵。这日夜间,?胄的私党周筠,已有风闻,密函告变。?胄饮酒已醉,开函看了,摇首笑道:“谁敢图我。这痴呆汉,又来乱言了。”随手将密函于烛烬上焚去。到了天明,径自驾车入朝。周筠又拦车谏阻。?胄发怒道:“谁敢为乱,他难道不要性命么?”遂登车而行。将至六部桥,见前面有禁军排列,便问有何事故?夏震挺身应道:“有诏罢太师平章军国事,特令震赍诏前来。”?胄道:“既有诏命,我为何不知。莫非有人假传诏命么?”夏震不由分说,指挥郑发王斌等,引了禁军,拥了?胄之车,竟由玉津园夹墙内,把?胄拖出了车。夏震立即取出御批,宣诏道:
韩?胄久任国柄,轻启兵端,使南北生灵枉罹凶害,可罢平章军国事。陈自强阿附充位,可罢右丞相。
夏震还未读毕,夏挺已举铁鞭,向?胄背上力击。
哪知?胄因预防刺客,身裹软缠,中了一鞭,虽然倒地,仍未受伤,夏挺乃以铁鞭力捣阴囊,方才身死。当?胄被禁军拥往玉津园时,宁宗闻信,忙出御批,命殿司速往追回韩太师。杨后连忙出阻,手持御批,且泣且言道:“陛下若下旨追回他,妾请先死于此。”宁宗始?泪而止。后人有诗一首,咏此事道:
夜半中宫调虎符,软缠能敌铁鞭无?
九重尚礯追回泪,去国谁怜赵汝愚。
当夏震率兵邀截?胄,史弥远等在朝门守候消息,久未得信,恐事不成,惊惶异常!几欲易服而逃。恰值夏震驰马前来,报告事已了当。于是众皆大喜!互相称庆!陈自强心内甚是不安,钱象祖从怀中出御批,付自强道:“韩太师与丞相皆已罢职了。”自强道:“我有何罪,竟至罢职。”象祖道:“你不瞧御批说是阿附充位么?”自强方才无言可说,怏怏而去。史弥远、钱象祖入见宁宗于延和殿,奏称韩?胄已经伏诛。宁宗尚不相信,台谏论列?胄罪状,还不加批答。过了三日,方知?胄真个死了,方敢下诏,暴?胄之罪,颁示中外;并籍没?胄家产,抄出物件,皆属舆服等物,其家中寝榻、青?帐后,皆以罗木包围,以防刺客。所有各种珍宝,均为宠妾张、王二人捣毁,因此二妾坐徒。?胄虽有四妾十婢,并未生育。养子韩胄,流配沙门岛。陈自强窜永州;苏师旦伏诛于韶州;郭倪、邓友龙、郭?皆安置于远州。张岩、许及之、叶适、薛叔似、皇甫斌、均坐?胄私党落职,连李璧亦至降官。
先是韩?胄尝与赵师?,同赵南园山庄,偕行至东村别墅,宛然如乡村景象,遥见林薄中有个牧童唱歌而来,细听其词道:朝出耕田暮饭牛,林泉风月共悠悠;九重虽窃阿衡贵,争得功名到白头。
赵师?听得他歌词,含着讥刺之意,遂呵叱道:“平章在此,谁敢唐突!”牧童悠然而逝,遂即不知所往。?胄深为惊异!因与师?追寻牧童踪迹,行过树林,未及数武。忽然有一茅芦,二人相偕入内,并无人迹,只有屏上写着两句诗道:
玉津园内行天讨,怨血空啼杜宇红。
那字迹有碗口大小,写得龙蛇飞舞,墨迹淋漓,还是刚才书成的。前后搜寻,又无人影,不明白这两句诗内的意思,也就抛将开去;相偕回来,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及至?胄被诛于玉津园,方才明白这两句诗,竟是预先示兆的。后人也有一诗,咏此事道:
唐突平章是牧童,朝耕暮饭唱林风;寻诗赵尹偏多事,屏上空题杜宇红。
?胄既诛,宁宗乃立荣王?为皇太子,改名为洵;以钱象祖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卫湿、雷孝友参知政事,史弥远同知枢密院事,林大中签书院事,杨次山晋开府仪同三司,赐玉带。夏震升会福州观察使。改元嘉定,决意与金议和。先是遣右司郎中王,如金军,请依靖康故事,以伯父礼事金,增岁币为三十万,犒军钱三百万贯。金将完颜匡,仍要索韩?胄苏师旦首级。王答称和议定后,当丞首以献。完颜匡遂转奏金主。金主命匡移书宋廷,索?胄首,并改犒军钱为银三百万两。完颜匡奉到诏命。
恰值宋丞相钱象祖致书金军,说是韩?胄已经伏诛。完颜匡召王礍入内,问道:“韩?胄贵显已有多少年了?”王礍道:“已十余年,平章国事仅二年余。”完颜匡又道:“今日可能除去此人么?”王礍尚未知?胄已诛,只得答称主人英明果断,除去此人,并非难事。完颜匡笑道:“韩?胄已伏诛了,你回去可速送首级来罢。”王礍应允而回,入奏此事。
宁宗命朝臣会议,吏部尚书楼钥道:“和议为重,奸恶既已伏诛,还可惜一个头颅,不使速成呢?”于是廷议遂决,命临安府开礍棺,取首级。开棺之后,取了首级,竟将?胄之尸,用芦束缚,浅土瘗于其母魏国夫人墓旁。后来有人过此,见其尸体,尚半露于外。权奸结果,也算惨酷的了。苏师旦的首级,也由韶州递到,遂函了两人首级,一并付金。到了金部,金主御应天门,建黄麾,设杖钺,受了两个首级,然后悬竿通衢示众,并令士庶纵观。过了三日,方才添首藏于库内。乃与王礍订定和约,共计四款:
一、两国境仍如前。二、嗣后宋以侄事伯父礼事金。三、增岁币为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四、宋纳犒师银三百万两与金。
和约已订,金主召完颜匡等班师回国,交还侵地。
王礍南返,诏以和议告成,晓谕天下。以钱象祖为左丞相,史弥远为右丞相,雷孝友知枢密院事,楼钥同知枢院事,楼机参知政事。钱象祖不久即行免职。史弥远以母丧去位;不过一年,有诏起复,自此史弥远便独专政柄。
嘉定三年,金主礎殂,无子,群臣立世宗第七子,卫绍王永济嗣位,尊故主礎为章宗。永济因章宗遗诏,妃嫔里面有两人得孕,生男当立为储贰,深恐帝位摇动,即令仆散端任平章政事,秘密商议。仆散端诈称先帝承御贾氏,当于十一月分娩,现已过期;范氏产期,应在正月,今医生诊视,胎形已失,自愿削发为尼。永济即以贾氏无娠,范氏损胎,布告国内。元妃李氏,承御贾氏,因有违言,为永济鸩死,托言暴病而亡。任仆散端为右丞相,以酬其功,人民因此不服;又值蒙古部长成吉思汗崛然兴起,甚是勇悍,侵犯金国边境,竟有些招架不住。
原来,金国的东北方面,斡难河旁,杭爱山下的蒙古部落,自哈不勒汗,受金册封为蒙兀国王,传到曾孙手里,名字叫铁木真,便是后来元朝的太祖。他的始祖,名为乞颜,在阿儿格乃兖山下,辟地居住,传了数十代,到了朵奔巴延手里,其妻阿兰郭干,生了两个儿子,朵奔巴延便一病死了。阿兰郭干忽梦金甲神人与他交媾,又连接生下三个儿子,最小的一个,取名勃端儿,生得状貌魁梧,勇力绝人,后来子孙蕃昌,遂各自为部,聚族而居。五传至哈不勒,便是受金封的蒙兀国王了。其孙名也速该并吞邻部,威势日盛,其妻诃额伦,生产一子,初下地时,手握凝血,坚如赤石。那也速该,恰巧攻取塔塔儿部,擒了酋长铁木真,得胜回来,闻报生了儿子,便取名为铁木真。后来也速该为塔塔儿部仇人谋死。铁木真长大了,非但为父报仇,并且东征西讨,并吞了不少的部落。邻近的乃蛮部最为强悍,也为铁木真灭了,杀死酋长太阳汗,因此远近部落,尽皆畏惧!情愿尊奉他为成吉思汗。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