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绣云阁
- ▪ 第一回 聚仙台诸真论道 虚无子四境游神
- ▪ 第二回 遵师言投生择地 游冥府奉命提魂
- ▪ 第三回 三缄观剧遇狐狸 七窍乘舟见毒龙
- ▪ 第四回 访友人误入仙庄 遇苏子巧生魔障
- ▪ 第五回 背福海三妖丧命 遇不情七窍迷心
- ▪ 第六回 迷女色师提入梦 临渤海怪亦充仙
- ▪ 第一百七回 骂野道戎兴迩室 寻贵宦妖遇鬼头
- ▪ 第一百八回 鬼缝中地祗送食 茅蓬里夫妇认亲
- ▪ 第七回 望红灯误认兰若 游绿野忽遇仙亭
- ▪ 第八回 率野鬼石村排阵 遇柳精泥郭为神
- ▪ 第九回 朝元洞六魔扰世 灵根寺三道传功
- ▪ 第十回 黄河岛赤鲤为害 泥丸国白凤衔珠
- ▪ 第十一回 盗电光三缄负疾 游白马万里思亲
- ▪ 第十二回 奉父母诚感天地 读诗书道易功名
- ▪ 第一百九回 任采薪夫妇受苦 思死路鬼物频临
- ▪ 第一百十回 逃庐外虎狼相逼 寄贤母残毒交加
- ▪ 第一百十一回 紫阳山持斧遇道 李妪宅悟道谈元
- ▪ 第十三回 查良缘三请月老 得王爵四失云卿
- ▪ 第十四回 谪辽阳情伤毒役 过秦岭念切慈亲
- ▪ 第十五回 遇杜公山亭养疾 逢匈奴塞外看羊
- ▪ 第十六回 羊奔涧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 ▪ 第十七回 转后洞折磨苦甚 诉前言赎取情深
- ▪ 第十八回 化仙府凭空试法 出辽阳选地为家
- ▪ 第一百十二回 收鬼物老妪试道 从赤鲤妖部生嫌
- ▪ 第一百十三回 毒龙洞赤鲤变色 慈航殿虎仆为殃
- ▪ 第十九回 集诸仙洞中议道 化田翁郭外谈玄
- ▪ 第二十回 冒三缄题诗访友 引七窃入阁言情
- ▪ 第二十一回 过裙山邀入洞府 离沐水错认归途
- ▪ 第二十二回 弃道心皆由巧辩 崇儒学幸服青衿
- ▪ 第二十三回 纯阳观求桃卜卦 聚阴台遇鬼门神
- ▪ 第二十四回 仙缘庄梦友谈道 磐涧谷有怪为邻
- ▪ 第一百十四回 虾精倏尔来解说 蚌母又复遇途间
- ▪ 第一百十五回 通天岭夫妇同处 绣云阁仙凡分看
- ▪ 第一百十六回 见仙子甚厌凡体 遇郝相又动凡心
- ▪ 第一百十七回 劝归都仍享爵秩 游幻境尚自痴迷
- ▪ 第一百十八回 贬塞外遭逢不偶 遇老道拯救归亭
- ▪ 第一百十九回 走万星途遇赤鲤 思七窍杀动虾精
- ▪ 第一百二十回 灵宅子暗施诡谲 紫霞仙预识机关
- ▪ 第一百二十一回 集群妖大展法术 祭宝剑又复前仇
- ▪ 第一百二十二回 老猿公败遇仙子 穿云剑收入长虹
- ▪ 第一百二十三回 长虹山诛及四恶 道祖宫遣发四星
- ▪ 第一百二十四回 收灵宅道祖发落 投仙师妖魄阻行
- ▪ 第一百二十五回 传大道功分深浅 游幻境心见高低
- ▪ 第一百二十六回 试众子频施妙道 独二翠得遇心魔
- ▪ 第一百二十七回 幻境中许多变化 幽室内最见心性
- ▪ 第一百二十八回 坠孳海悲道空修 望儿孙是心甚切
- ▪ 第一百二十九回 仁厚村重逢蔡女 云溪镇又见故巢
- ▪ 第一百三十回 二光并试分道法 双蜂同往悟前因
- ▪ 第一百三十一回 空灵洞并陷凤春 金丹河同沉老道
- ▪ 第一百三十二回 到石穴前非痛悔 游玉女故辙仍循
- ▪ 第一百三十三回 遇熊鹿邀去野马 呼达诀迷归狄山
- ▪ 第一百三十四回 玉镜中难迷八道 晶光内又试三鲸
- ▪ 第一百三十五回 人道中分班统试 妖部内共烛同心
- ▪ 第一百三十六回 蓬庐中倏生彪虎 仙府内仰若奇珍
- ▪ 第一百三十七回 独仙根能知仙道 教弟子重试弟心
- ▪ 第一百三十八回 遣彩鸾空中捧诏 登八镜座里谈元
- ▪ 第二十五回 蚌女精花中献媚 江清道元外谈情
- ▪ 第二十六回 讨毒龙西方请佛 诛水怪东海兴兵
- ▪ 第二十七回 战蛟王连江失计 收蚌女乌泽复仇
- ▪ 第二十八回 白鹿洞雪中三顾 黄梁梦榻上重逢
- ▪ 第二十九回 入静境神能治性 居闹市念已无尘
- ▪ 第三十回 珠光女魂遇灵宅 郝丞相姻结探花
- ▪ 第一百三十九回 奏上皇群真拜舞 祈师尊同入上乘
- ▪ 第一百四十回 换骨池妖部入浴 脱物壳人体长存
- ▪ 第一百四十一回 朝上皇通明拜舞 封仙品人物同沾
- ▪ 第三十一回 仙妖配海南上任 父母没磐涧居丧
- ▪ 第三十二回 易俗形拜师立髻 出梓里逐日云游
- ▪ 第三十三回 集锦村妇女遭害 落花渡龙子宣淫
- ▪ 第三十四回 集春山狐鬼斗法 凤仪阁师弟降魔
- ▪ 第三十五回 困冤魔云衣赐宝 过集春鬼首拜门
- ▪ 第三十六回 铁马溪仁施凤女 铜头鬼力战龙宾
- ▪ 第一百四十二回 送绣云王母懿诏 接玉旨上帝仁恩
- ▪ 第三十七回 收龙子龙君设宴 除道士道署停官
- ▪ 第三十八回 挽道心勤施苦口 游东岳得遇神仙
- ▪ 第三十九回 收人妖全凭舌战 教毒虎本此仁心
- ▪ 第四十回 碧玉山蕉精夺纛 葫芦井金镜迷人
- ▪ 第四十一回 收二翠凤春作梗 酿五毒龙子救民
- ▪ 第四十二回 三贤庄道止雪雹 五里村法伏虹腰
- ▪ 第四十三回 入阴罗山猿寄信 奔阳关野马谈妖
- ▪ 第四十四回 停云阁谈元伏虎 侍郎院讲义还官
- ▪ 第四十五回 灵宅洞群妖毕集 北凤山二翠同修
- ▪ 第四十六回 过桃溪突遇野鬼 游梅峡又见人妖
- ▪ 第四十七回 紫泉洞獐妖避席 赤水江鳖怪离宫
- ▪ 第四十八回 湖心亭与人说鬼 江月镇化世弹琴
- ▪ 第四十九回 过富山暗服芝草 行朱郭假冒土神
- ▪ 第五十回 游南海莲飞水面 充白帝霞卷空中
- ▪ 第五十一回 诛白蟒群妖助战 游南岳独自归乡
- ▪ 第五十二回 灵宅子使妖入彀 赤鲤精剖案如神
- ▪ 第五十三回 太仓洞凌虚寄信 八卦台道祖分功
- ▪ 第五十四回 遇谷神恨殄天物 逢社令恶坏人心
- ▪ 第五十五回 釜形山黄祜为害 鼎月桥白檖生花
- ▪ 第五十六回 椒花子过岭遇鳖 螭蛛儿结网遮天
- ▪ 第五十七回 海潮峰驱龟出洞 云飞岭见鬼燃灯
- ▪ 第五十八回 映月潭老龙献绂 宿云渡野鹿指迷
- ▪ 第五十九回 南龙郡妖害三缄 北雁山诗警七窍
- ▪ 第六十回 讲法台群仙显法 剖奇案七窍惊奇
- ▪ 第六十一回 祈雨泽神通旱魃 保节妇法遣榴姑
- ▪ 第六十二回 绝尘山妖收吉了 登天阁道伏阴魔
- ▪ 第六十三回 重圆山乐道为霸 三壑峡弃海称雄
- ▪ 第六十四回 落雁江大战弃海 飞龙岭义聚妖兵
- ▪ 第六十五回 破莲田道友团聚 诛虾族龙女争光
- ▪ 第六十六回 游文笔得遇乐道 至武库戏战金光
- ▪ 第六十七回 设筵席二翠为主 望桑梓三缄思归
- ▪ 第六十八回 归桑梓建祠睦族 离磐涧传道称师
- ▪ 第六十九回 聚仙台议传妙道 海口镇骤遇水精
- ▪ 第七十回 水精王兴兵复仇 金轮将对敌投师
- ▪ 第七十一回 北海关花精问道 南龙郡圣旨升官
- ▪ 第七十二回 离北关误入槐市 布阴风搬及诸真
- ▪ 第七十三回 锦霞大破阴风阵 绣雾同登道岸舟
- ▪ 第七十四回 梦花轩精收阿醋 种草阁仁化盗儿
- ▪ 第七十五回 集恶村厉鬼排阵 居货镇仙子劝淫
- ▪ 第七十六回 梨花岛大战毒虎 杏子山义聚群妖
- ▪ 第七十七回 战野牛苦无收伏 发慈悲幸遣菩萨
- ▪ 第七十八回 显佛法贪狼俯首 归旧洞诸道重圆
- ▪ 第七十九回 试道行设庄以待 收异士谈虎而醒
- ▪ 第八十回 元冥关卖道求友 梭儿峡除暴伏强
- ▪ 第八十一回 梦觉园舌擒淫妇 金花库言破财奴
- ▪ 第八十二回 平海怪君心宠爱 入龙宫玩好难名
- ▪ 第八十三回 离龙宫回国缴旨 败虎阵入洞兴戎
- ▪ 第八十四回 游碧玉是非颠倒 选北海道友重逢
- ▪ 第八十五回 化儿童赤松试道 登仙座道祖谈功
- ▪ 第八十六回 九头怪出户班师 八境宫假言传道
- ▪ 第八十七回 擒九头紫霞请宝 破万顷降虚来临
- ▪ 第八十八回 白兔庄农人说怪 西村地老丈谈妖
- ▪ 第八十九回 男女妖全凭舌伏 牛虎斗又遇天仙
- ▪ 第九十回 阴锁亭预排阵势 古佛刹得遇须无
- ▪ 第九十一回 破万鬼灵宅失利 擒一鼠绣雾遭殃
- ▪ 第九十二回 入绣都化及陈茂 到蛇岭边转匪人
- ▪ 第九十三回 天鱼池荷妖买道 走马岭黄蝶为仇
- ▪ 第九十四回 遣仙鹤指明去路 恨艳冶排设色坑
- ▪ 第九十五回 铁旗山老道赐宝 银瓶同酒鬼复仇
- ▪ 第九十六回 铜臭阵耗星吐气 烈焰关忍汉标名
- ▪ 第九十七回 万星台师徒聚首 群仙会议论传功
- ▪ 第九十八回 弃海归途遇灵宅 三缄登岭见紫霞
- ▪ 第九十九回 养胎婴猿精窃精 收金钟道士拜门
- ▪ 第一百回 收吴子三缄巧辩 设西天万佛奇谈
- ▪ 第一百一回 施妙法灵宅缩首 奏元功圣旨颁行
- ▪ 第一百二回 数次化身勤指点 几番形变巧提撕
- ▪ 第一百三回 试道法离奇可羡 讲仙踪曲折堪思
- ▪ 第一百四回 化卖镜妖术解迷 导游冥仙子力劝
- ▪ 第一百五回 门屏内巧献瑞宝 睡梦中误认龙宫
- ▪ 第一百六回 游都外倏逢复礼 入部衙故意谈妖
- ▪ 第一百四十三回 拜圣人夸及仙子 排御驾送归绣云
弃海欲复椒花子之仇,一气奔入壑中,大声吼曰:“螭蛛妖狗,快快出洞,受爷一枪。如不出时,吾将狗穴打破,定把群妖诛尽,不留遗种。”叫骂半日,影响毫无。弃海直抵洞门,螭蛛伤已养好,提抢上鹿,大怒出穴与弃海战。弃海见彼枪法不乱,躲过身儿,以待螭蛛掉转身来,暗将定海神针突然抛去。螭蛛知此神针利害,飞身而走。奔海海云乘定,驱着神针,追得螭蛛无路可奔。螭蛛无奈,飞起千万丝纶,遮定神针,东走西窜,偶得小小石穴,躲入其中。神针入穴不能,一一飞回。弃海仍归壑内,刺毙小妖数十,然后与椒花子相会,详述复仇之盲。述罢,挽手乘风,竟投海岛。
不逾一刻,海岛已至,导入洞府,设筵待之。二人席间言及三缄,相向而泣。泣已,弃海曰:“椒道兄自碧玉分散,汝在何处安身?”椒花子曰:“仍归本洞住居半载,因念师身,云游四方,以访消息。行至湖心亭内,爱其地甚幽雅,可习道功,遂住此亭。遇一乞儿孝心颇好,奈家如水洗,无供亲之费。吾助彼力,到处与人治鬼驱邪,乞儿从此富足。寻将乞儿别却,访师踪迹,不意路过是岭,得受螭蛛之害焉。”弃海曰:“吾自分别以来,在赤水江中驱去鳖怪,即此洞内炼习功夫,日日念及吾师,兼怀道兄道弟,心中闷甚。乘得海云四处遍游,不料云车转至齐云岭上,与兄相晤,何莫非天假之缘乎?”椒花子曰:“若非道兄来此,吾命休矣。”弃海曰:“而今师之行踪不知所往,汝可在吾洞内同修大道,漫漫打听师信,庶不使孤寂生愁也。”椒花子曰:“兹已知汝在此,吾再云游以访之,如得师消息,即来报汝。汝身虽未出庭户,耳目已周四境,岂不比尔我在洞一事无知之为愈乎?”弃海曰:“汝言固是,但须多住几日,以慰吾心。”椒花子曰:“者到无妨。”自是日在洞中谈论为乐。
一日,蚌女瑞光领得海兵来报:“海潮洞内龟王犯境,蚌兵累败,龟王此际兵扎黄沙岸上,势如破竹。今特命奉龙仙,星夜奔来,禀及太子,祈太子早为设策,以退龟王。”弃海闻之,遂命瑞光:“领本部兵将扎在沙岸,与龟兵对垒。待吾海兵点齐,即刻前来,一同剿杀。”瑞光得令,将兵撤转,来至黄沙岸上,直向龟营对面扎定。龟孙龟子见得蚌兵对面扎营,当领龟兵数千,绕营力战。瑞光抵死相斗,斗到日西,方始收兵。时近更三,龟兵复至四面攻打。瑞光燃起海火,相拒一夜,竟到天晓龟兵乃退。瑞光势难支持,又命飞文禀及太子。弃海见文告急,即同椒花子乘风而来。瑞光迎入营中,将对敌情形一一详述。弃海曰:“椒道兄可与龟兵一战,试试道法何如。”椒花子诺,手持双剑,直抵龟营。龟王闻之,手执月斧,奔出营外,与椒花子对立而吼曰:“何方野道,敢与龟老子较量高下?”椒花子曰:“吾乃东海大将军,兹特领兵前来,讨汝逆贼。”龟王曰:“吾兴兵讨蚌者,非为争夺东海,乃复老鳖之仇耳。”椒花子曰:“老鳖叛逆龙君,龙君下旨剿除逆党,是诛所当诛也。汝乃龟属,与鳖何涉,而行此叛逆,岂非自寻死路乎?”龟王不服,举起月斧,与椒花子战于半空。酣战多时,椒花子忽然败下,望前飞奔。龟王追近身旁,急以两手抱之,椒花子股锥运动,力刺彼腹。龟王一声大叫,倒下风车。瑞光方欲上前举枪刺杀,早被龟兵拥卫负入营中。
椒花子得胜归营,弃海喜曰:“道兄法力一施,已令龟兵丧胆矣。”瑞光曰:“龟王而今受伤难起,可乘此势攻彼营寨,不然龟王伤好,养成羽翼,又费一番挞伐之劳。”弃海曰:“如此时不可失,椒花道兄仍去战之,俾彼见汝生畏,畏则必败,不至刺杀不休。”椒花子曰:“龟王胆敢兴兵,部下岂无能将。倘彼得伤不出,别遣能将接战,吾若弗胜,道兄急宜救之。”虑得是,胜而不骄,行兵要着。弃海曰:“者是自然,毋须汝嘱。”
椒花于是乘风讨战于营外。只听龟营内大吼三声,出一伟人,身长丈许,头大如斗,睛似龙目,手提碗粗木棍,如飞而来,并不交言,向椒花子头上一棍打来。椒花子倒退数武,将身躲过,伟人乘势又复一棍。椒花子知难对敌,败归营中。弃海惊曰:“汝何退战之速耶?”椒花子曰:“龟营内来大将一员,力猛身长,勇难名状,吾不能敌,因此败回。”弃海曰:“何物老魅助龟为虐,瑞光前去与彼试之。”瑞光领命,飞身而前。刚与伟人战至三合,伟人连击数棍,瑞光亦不能敌,奔败回营。弃海曰:“是物果不虚传也,待吾敌之。”于是紧束盔铠,手执定海花枪,出了营门,化为龙头虎须,身长二丈,大声吼曰:“龟营中有何能将,快快出阵受吾一枪。”言此举枪向地一击,黄沙飞至半天。伟人见之,已畏惧十分,勉强上前,连打十余棍,弃海毫不一动,如击石然。伟人骇甚,将棍细视,皆如钉刺痕跟,心中暗暗惊讶不已。弃海曰:“汝击吾棍,吾不汝畏,待吾刺汝一枪。”甫举枪刺去,伟人支持不住,飞奔入营。
弃海乘机杀入营中,持枪乱刺,龟营大溃。蚌兵齐齐掩杀,龟兵四散逃走。弃海与椒花子向彼败路追之,诛死龟兵不计其数。蚌兵得胜,愈加追逐,龟王奔逃无地,竟向海潮蜂头坠于洞中,隐身不出。
弃海追至,不见龟王形影,命瑞光兵卒遍处搜寻。独上峰头,挺立四顾,见得左壁有黑烟一缕,绕崖而升。弃海思曰:“是妖在此无疑矣。”遂与椒花子同向崖左,远远望去,见一洞门,门外石台坐一女子。”弃海持枪趋至,举手欲刺,女子跪地位曰:“妖王饶命。”弃海曰:“汝将龟王放出,吾便饶汝,否则吾枪一举,汝命难存。”女子曰:“妖王不知,妾名独翠,乃是山老獐次女。自父母亡后,常被龟王占娶,妾守贞操,抵死不从。蓉花不从黄枯,獐女不从龟王,妖女尚多节烈,人类何寥寥乎?龟王已绝娶妾念矣。前日老龟逆龙君命,与蚌兵大战,老龟败绩,逃来数十龟兵扶助龟王。龟王为彼竦动,色心复起,昨命鹿姑来洞,述龟王语曰:‘妾如从彼,则万事甘休,如其不从,龟王领兵前去,待仇复后,归必遣兵束妾。’妾闻是说,日夜愁思,是以独坐洞门,打算脱逃计耳。”弃海曰:“如是汝不必虑。龟王已为吾等所败,追至此地,倏然不见,汝可知彼巢穴在于何所乎?”独翠曰:“在此峰顶对下一小小壑中。彼之行为极其奸诈,洞门荆棘密密遮护,不似他洞露于外面,人所共窥。”古今逆党,不怕出没不测,终必有人出首,一网打尽,何苦乃尔!弃海曰:“既知龟王巢穴,吾必诛其命而不容。”独翠曰:“如得妖王除去此山大害,则群妖戴德矣。但是洞左右皆空,约可通至半山之内,彼所恃者即在此也。”
弃海访得实迹,乘风至顶,由顶下壑,播开荆棘,露出洞门,大声吼曰:“龟王速降,免汝一死,若拒傲不出,吾将左右石穴塞定,看汝如何得逃?”龟王在洞,与龟类商曰:“吾穴虚实彼已深悉,将安恃乎?不如降之,以免涂炭。”龟类曰:“可。”龟王出谓弃海曰:“汝曰暂退,吾愿投降。”弃海闻言,与椒花子退至山顶,龟众来此跪地求饶。弃海曰:“汝识吾否?”龟王曰:“不识。”弃海曰:“吾乃龙宫太子龙宾也;汝岂未闻吾名乎?”龟王曰:“久已闻之,然海内妖部传言,太子业已从师修道,不在水国。吾误听鳖类刁弄,触犯尊颜,还祈大施仁恩,饶吾蚁命。”弃海曰:“欲吾饶命,汝宜远避此山。”龟王曰:“只要太子施仁,吾即远徙。”弃海曰:“汝速移洞他适,倘迟片刻,定不汝饶。”龟王幸得不诛,忙回洞中,统领龟子龟孙,同至峰头叩首拜辞,向西奔去。龟王去后,群妖咸集,拜舞欢欣。弃海吩谕数言,仍与椒花子携手回洞。
不知不觉,又住月余。椒花子曰:“长住于此,何知外事,吾暂辞去,入世一游,如得师音前来报汝。”弃海曰:“道兄云游,吾不敢阻,但得师消息,求速报知。”椒花子曰:“吾自知得,不烦道弟叮咛。”弃海即设厚筵,为之祖饯。椒花子饮罢,与弃海连床一夕。次早,辞谢上道前行,弃海送至十里程途,洒泪而别。
椒花子自别弃海,遍游市镇,正值隆冬之际,鹅毛乱剪,密雪漫空。椒花子久在市廛,厌其烦嚣,复向村庄云游而去。游至富仁庄内,遇一唐姓老叟,名号世贵,好道人也,见椒花子道门装束,与之交谈道旨。椒花子略言一二,此老慕之,迎入庄中,朝日谈论。闲暇无事,又向村郭游行,或时观山,暗数山形之叠翠,或时玩水,细指水面之文章。得是叟以为周旋,几忘寻师心念矣。
又说蜻飞子自辞三服,云游四境,不惟师音弗得,而且椒花子以及诸友未遇一人。日日寻访,力已倦甚。偶来飞云阁。息足其间。是夜坐至更深,忽见佛前灯光照耀。蜻飞子曰:“阁内无僧无道,灯光胡来,或者村民见阁无人,夜静至此,燃灯供佛欤?且待明宵着意视之。”次夜坐于阁之中殿,待至更许,渺无有入庙燃灯者。刚转阁东,殿内倏然生辉,如同白昼。蜻飞突出,见得三人手捧灯光,至于佛前拜跪不已。蜻飞子曰:“汝村人耶?”三人曰:“吾非村人,乃鬼属也。”蜻飞子曰:“汝既为鬼,何以燃灯供佛?”鬼曰:“吾等在世,原属阁外居民。因于每岁元宵,约集村邻,设立灯会,众议吾三人为首。吾三人尔诈我虞,瞒却灯油,分回自用。死入阴府,判吏照册算之,共计一百七十余斛,阎摩怒甚,罚以宰手剜心之罪。罪满,仍来此阁燃灯,必将瞒数燃清,方了是案。”世之为神会首者,欺瞒一事,断断不可。蜻飞子曰:“阳世作为,阴府必书于册,真用心宜正大也。”言毕,三鬼将灯燃点,出阁渺然。
椒花子前为老叟扳留,住了数月,因心闷倦,固辞他往,东奔西走,亦至飞云阁外十里许之建月阁中。他日无事,村外闲游,游到月上三竿,不觉已至云飞阁前。瞥见三人捧灯而至,椒花子究询所以,三鬼亦以告蜻飞子之言告之。椒花子曰:“如汝所言,是阁殆无住持欤?”三鬼曰:“是阁颓靡不堪,又为淫雨所剥,窗棂莫蔽风雨,阁之内外苔藓满地,久矣人迹绝无矣,安有住持耶!”椒花子曰:“往来行人有住(往)于是者乎?”三鬼曰:“昨夜有一道士住居其中,未知今晨去与否也。”椒花子曰:“如是吾明夜来阁,汝宜早燃灯光以待。”三鬼唯唯,椒花子仍归建月阁而居焉。
是夜三鬼将灯燃后,蜻飞子呼而嘱曰:“汝于明夜迟来燃灯,吾将一入市廛,化人为善,须持二三日方可返之。”三鬼应声而退。次日,蜻飞子访得富川镇人烟凑集,客商甚夥,遂入此市,日则苦口劝化,夜投古刹栖身。椒花子于傍晚时来在云飞阁,果见鸳鸯瓦解,窗棂颓坏。至夕三鬼捧灯来此,已近四更。椒花子曰:“吾谕汝早燃灯光,胡许久乃至?”三鬼曰:“阁中道士命吾迟来,吾故不敢傲之。”椒化子曰:“命汝迟来者何故?”三鬼曰:“以彼暂出化人未归也。”椒花子曰:“是道模样若何?”三鬼曰:“与道长形像二而一焉。”椒花子曰:“彼言何日始归耶?”三鬼曰:“不过二三日耳。”椒花子一一问确,在阁住之。住满三日,不见道士归来,已拟诘朝另行异地。
鼍更再报,蜻飞子自市归阁,阁前遇及三鬼而询曰:“阁内有人否?”三鬼曰:“有一道士在焉。”蜻飞子忙忙然入,见一道者趺坐习功,暗从灯下细细视之,乃椒花子也。蜻飞子喜出望外,思欲即晤,未知道心何如、假意上前,大声吼曰:“何方野道,敢夺吾阁?”言尚未毕,直向椒花子一剑打来。椒花子以双骨铜刀隔定。二人战于阁中,酣战移时,两相退下。蜻飞子曰:“汝属野方外道,敢与吾斗,吾念汝不识不知,放汝他行,二次毋许来此。”椒花子曰:“汝言吾为野方外道,汝真野方外道也。吾乃命奉道祖,阐道于世三缄仙官弟子,汝岂未之闻耶?”蜻飞子曰:“汝师三缄,吾师亦属三缄,未见有此顽弟。”椒花子曰:“汝亦三缄弟子,究何道号?”蜻飞子曰:“吾乃乐道是也。”椒花子闻得乐道二字,上前谛视曰:“汝非乐道,乃蜻飞兄耶。”蜻飞子曰:“然。”二人于是携手大哭。哭已,椒花子曰:“汝自分散后,栖身何地?”蜻飞子详述一遍,椒花子亦将分散情事缕晰言之。蜻飞子曰:“弃海知在赤水江头,三服已在紫泉洞内,至二狐、乐道、蛛虎、蛛龙、西山、护道、野马,以及吾师踪迹,未审所之。椒花道兄如何居处?”椒花子曰:“师踪寻遍,不知何日乃得相逢。吾二人偶遇于此,亦不幸之幸也,不如权在此阁居住,缓缓寻访师身。”晴飞子颔(额)之。
自是朝日在阁,苦习道功,暇则二人同游村外。韶光易逝,倏忽已住月余。晴飞一日谓椒花子曰:“今日无事,吾有一地,可愿同游乎?”椒花子曰:“所游何地,可试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