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绣云阁
- ▪ 第一回 聚仙台诸真论道 虚无子四境游神
- ▪ 第二回 遵师言投生择地 游冥府奉命提魂
- ▪ 第三回 三缄观剧遇狐狸 七窍乘舟见毒龙
- ▪ 第四回 访友人误入仙庄 遇苏子巧生魔障
- ▪ 第五回 背福海三妖丧命 遇不情七窍迷心
- ▪ 第六回 迷女色师提入梦 临渤海怪亦充仙
- ▪ 第七回 望红灯误认兰若 游绿野忽遇仙亭
- ▪ 第八回 率野鬼石村排阵 遇柳精泥郭为神
- ▪ 第九回 朝元洞六魔扰世 灵根寺三道传功
- ▪ 第十回 黄河岛赤鲤为害 泥丸国白凤衔珠
- ▪ 第十一回 盗电光三缄负疾 游白马万里思亲
- ▪ 第十二回 奉父母诚感天地 读诗书道易功名
- ▪ 第十三回 查良缘三请月老 得王爵四失云卿
- ▪ 第十四回 谪辽阳情伤毒役 过秦岭念切慈亲
- ▪ 第十五回 遇杜公山亭养疾 逢匈奴塞外看羊
- ▪ 第十六回 羊奔涧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 ▪ 第十七回 转后洞折磨苦甚 诉前言赎取情深
- ▪ 第十八回 化仙府凭空试法 出辽阳选地为家
- ▪ 第十九回 集诸仙洞中议道 化田翁郭外谈玄
- ▪ 第二十回 冒三缄题诗访友 引七窃入阁言情
- ▪ 第二十一回 过裙山邀入洞府 离沐水错认归途
- ▪ 第二十二回 弃道心皆由巧辩 崇儒学幸服青衿
- ▪ 第二十三回 纯阳观求桃卜卦 聚阴台遇鬼门神
- ▪ 第二十四回 仙缘庄梦友谈道 磐涧谷有怪为邻
- ▪ 第二十五回 蚌女精花中献媚 江清道元外谈情
- ▪ 第二十六回 讨毒龙西方请佛 诛水怪东海兴兵
- ▪ 第二十七回 战蛟王连江失计 收蚌女乌泽复仇
- ▪ 第二十八回 白鹿洞雪中三顾 黄梁梦榻上重逢
- ▪ 第二十九回 入静境神能治性 居闹市念已无尘
- ▪ 第三十回 珠光女魂遇灵宅 郝丞相姻结探花
- ▪ 第三十一回 仙妖配海南上任 父母没磐涧居丧
- ▪ 第三十二回 易俗形拜师立髻 出梓里逐日云游
- ▪ 第三十三回 集锦村妇女遭害 落花渡龙子宣淫
- ▪ 第三十四回 集春山狐鬼斗法 凤仪阁师弟降魔
- ▪ 第三十五回 困冤魔云衣赐宝 过集春鬼首拜门
- ▪ 第三十六回 铁马溪仁施凤女 铜头鬼力战龙宾
- ▪ 第三十七回 收龙子龙君设宴 除道士道署停官
- ▪ 第三十八回 挽道心勤施苦口 游东岳得遇神仙
- ▪ 第三十九回 收人妖全凭舌战 教毒虎本此仁心
- ▪ 第四十回 碧玉山蕉精夺纛 葫芦井金镜迷人
- ▪ 第四十一回 收二翠凤春作梗 酿五毒龙子救民
- ▪ 第四十二回 三贤庄道止雪雹 五里村法伏虹腰
- ▪ 第四十三回 入阴罗山猿寄信 奔阳关野马谈妖
- ▪ 第四十四回 停云阁谈元伏虎 侍郎院讲义还官
- ▪ 第四十五回 灵宅洞群妖毕集 北凤山二翠同修
- ▪ 第四十六回 过桃溪突遇野鬼 游梅峡又见人妖
- ▪ 第四十七回 紫泉洞獐妖避席 赤水江鳖怪离宫
- ▪ 第四十八回 湖心亭与人说鬼 江月镇化世弹琴
- ▪ 第四十九回 过富山暗服芝草 行朱郭假冒土神
- ▪ 第五十回 游南海莲飞水面 充白帝霞卷空中
- ▪ 第五十一回 诛白蟒群妖助战 游南岳独自归乡
- ▪ 第五十二回 灵宅子使妖入彀 赤鲤精剖案如神
- ▪ 第五十三回 太仓洞凌虚寄信 八卦台道祖分功
- ▪ 第五十四回 遇谷神恨殄天物 逢社令恶坏人心
- ▪ 第五十五回 釜形山黄祜为害 鼎月桥白檖生花
- ▪ 第五十六回 椒花子过岭遇鳖 螭蛛儿结网遮天
- ▪ 第五十七回 海潮峰驱龟出洞 云飞岭见鬼燃灯
- ▪ 第五十八回 映月潭老龙献绂 宿云渡野鹿指迷
- ▪ 第五十九回 南龙郡妖害三缄 北雁山诗警七窍
- ▪ 第六十回 讲法台群仙显法 剖奇案七窍惊奇
- ▪ 第一百七回 骂野道戎兴迩室 寻贵宦妖遇鬼头
- ▪ 第一百三十九回 奏上皇群真拜舞 祈师尊同入上乘
- ▪ 第一百四十回 换骨池妖部入浴 脱物壳人体长存
- ▪ 第六十一回 祈雨泽神通旱魃 保节妇法遣榴姑
- ▪ 第六十二回 绝尘山妖收吉了 登天阁道伏阴魔
- ▪ 第六十三回 重圆山乐道为霸 三壑峡弃海称雄
- ▪ 第六十四回 落雁江大战弃海 飞龙岭义聚妖兵
- ▪ 第六十五回 破莲田道友团聚 诛虾族龙女争光
- ▪ 第六十六回 游文笔得遇乐道 至武库戏战金光
- ▪ 第一百四十一回 朝上皇通明拜舞 封仙品人物同沾
- ▪ 第一百四十二回 送绣云王母懿诏 接玉旨上帝仁恩
- ▪ 第六十七回 设筵席二翠为主 望桑梓三缄思归
- ▪ 第六十八回 归桑梓建祠睦族 离磐涧传道称师
- ▪ 第六十九回 聚仙台议传妙道 海口镇骤遇水精
- ▪ 第七十回 水精王兴兵复仇 金轮将对敌投师
- ▪ 第七十一回 北海关花精问道 南龙郡圣旨升官
- ▪ 第七十二回 离北关误入槐市 布阴风搬及诸真
- ▪ 第七十三回 锦霞大破阴风阵 绣雾同登道岸舟
- ▪ 第七十四回 梦花轩精收阿醋 种草阁仁化盗儿
- ▪ 第七十五回 集恶村厉鬼排阵 居货镇仙子劝淫
- ▪ 第七十六回 梨花岛大战毒虎 杏子山义聚群妖
- ▪ 第七十七回 战野牛苦无收伏 发慈悲幸遣菩萨
- ▪ 第七十八回 显佛法贪狼俯首 归旧洞诸道重圆
- ▪ 第七十九回 试道行设庄以待 收异士谈虎而醒
- ▪ 第八十回 元冥关卖道求友 梭儿峡除暴伏强
- ▪ 第八十一回 梦觉园舌擒淫妇 金花库言破财奴
- ▪ 第八十二回 平海怪君心宠爱 入龙宫玩好难名
- ▪ 第八十三回 离龙宫回国缴旨 败虎阵入洞兴戎
- ▪ 第八十四回 游碧玉是非颠倒 选北海道友重逢
- ▪ 第八十五回 化儿童赤松试道 登仙座道祖谈功
- ▪ 第八十六回 九头怪出户班师 八境宫假言传道
- ▪ 第八十七回 擒九头紫霞请宝 破万顷降虚来临
- ▪ 第八十八回 白兔庄农人说怪 西村地老丈谈妖
- ▪ 第八十九回 男女妖全凭舌伏 牛虎斗又遇天仙
- ▪ 第九十回 阴锁亭预排阵势 古佛刹得遇须无
- ▪ 第九十一回 破万鬼灵宅失利 擒一鼠绣雾遭殃
- ▪ 第九十二回 入绣都化及陈茂 到蛇岭边转匪人
- ▪ 第九十三回 天鱼池荷妖买道 走马岭黄蝶为仇
- ▪ 第九十四回 遣仙鹤指明去路 恨艳冶排设色坑
- ▪ 第九十五回 铁旗山老道赐宝 银瓶同酒鬼复仇
- ▪ 第九十六回 铜臭阵耗星吐气 烈焰关忍汉标名
- ▪ 第九十七回 万星台师徒聚首 群仙会议论传功
- ▪ 第九十八回 弃海归途遇灵宅 三缄登岭见紫霞
- ▪ 第九十九回 养胎婴猿精窃精 收金钟道士拜门
- ▪ 第一百回 收吴子三缄巧辩 设西天万佛奇谈
- ▪ 第一百一回 施妙法灵宅缩首 奏元功圣旨颁行
- ▪ 第一百二回 数次化身勤指点 几番形变巧提撕
- ▪ 第一百三回 试道法离奇可羡 讲仙踪曲折堪思
- ▪ 第一百四回 化卖镜妖术解迷 导游冥仙子力劝
- ▪ 第一百五回 门屏内巧献瑞宝 睡梦中误认龙宫
- ▪ 第一百六回 游都外倏逢复礼 入部衙故意谈妖
- ▪ 第一百八回 鬼缝中地祗送食 茅蓬里夫妇认亲
- ▪ 第一百九回 任采薪夫妇受苦 思死路鬼物频临
- ▪ 第一百十回 逃庐外虎狼相逼 寄贤母残毒交加
- ▪ 第一百十一回 紫阳山持斧遇道 李妪宅悟道谈元
- ▪ 第一百十二回 收鬼物老妪试道 从赤鲤妖部生嫌
- ▪ 第一百十三回 毒龙洞赤鲤变色 慈航殿虎仆为殃
- ▪ 第一百十四回 虾精倏尔来解说 蚌母又复遇途间
- ▪ 第一百十五回 通天岭夫妇同处 绣云阁仙凡分看
- ▪ 第一百十六回 见仙子甚厌凡体 遇郝相又动凡心
- ▪ 第一百十七回 劝归都仍享爵秩 游幻境尚自痴迷
- ▪ 第一百十八回 贬塞外遭逢不偶 遇老道拯救归亭
- ▪ 第一百十九回 走万星途遇赤鲤 思七窍杀动虾精
- ▪ 第一百二十回 灵宅子暗施诡谲 紫霞仙预识机关
- ▪ 第一百二十一回 集群妖大展法术 祭宝剑又复前仇
- ▪ 第一百二十二回 老猿公败遇仙子 穿云剑收入长虹
- ▪ 第一百二十三回 长虹山诛及四恶 道祖宫遣发四星
- ▪ 第一百二十四回 收灵宅道祖发落 投仙师妖魄阻行
- ▪ 第一百二十五回 传大道功分深浅 游幻境心见高低
- ▪ 第一百二十六回 试众子频施妙道 独二翠得遇心魔
- ▪ 第一百二十七回 幻境中许多变化 幽室内最见心性
- ▪ 第一百二十八回 坠孳海悲道空修 望儿孙是心甚切
- ▪ 第一百二十九回 仁厚村重逢蔡女 云溪镇又见故巢
- ▪ 第一百三十回 二光并试分道法 双蜂同往悟前因
- ▪ 第一百三十一回 空灵洞并陷凤春 金丹河同沉老道
- ▪ 第一百三十二回 到石穴前非痛悔 游玉女故辙仍循
- ▪ 第一百三十三回 遇熊鹿邀去野马 呼达诀迷归狄山
- ▪ 第一百三十四回 玉镜中难迷八道 晶光内又试三鲸
- ▪ 第一百三十五回 人道中分班统试 妖部内共烛同心
- ▪ 第一百三十六回 蓬庐中倏生彪虎 仙府内仰若奇珍
- ▪ 第一百三十七回 独仙根能知仙道 教弟子重试弟心
- ▪ 第一百三十八回 遣彩鸾空中捧诏 登八镜座里谈元
- ▪ 第一百四十三回 拜圣人夸及仙子 排御驾送归绣云
紫霞回得仙府,招聚诸弟子曰:“毒龙真人久归正轨,已列道祖门下。虚无子脱胎三缄,三界皆知,未审彼被何仙竦思,欲将三缄吞噬,又(反)逞道法,与吾弟子力斗云头,吾甚恨之,誓必剿除,以为异日之阻道者鉴。然吾除及此怪,不令诸真得知,必有议吾毒待妖部,而以吾为不仁者。兹命尔弟子,高插聚仙旗于八卦台前,待群真齐集,将毒龙为害一一言明,然后讨之。如诸真能助吾者,以护道例待,不助吾者,以阻道例待焉。”诸弟子领得此命,遂以聚仙旗高插台前。但见旗尖随风飘荡,金铃响后,四面聚起云霞,各洞童儿报知诸真,尽皆仓仓皇皇,乘云而至,排立八卦台下。彼此相询(戏),不知招聚群仙所为何来。
立候移时,紫霞身登台中,拱手言曰:“众真劳矣。弟也不才,僭登此座,不过暂列于诸真之上,其实有以请教于诸真者。”诸真拱手同声,询曰:“紫霞真人招聚吾等,有何计议,愿闻其详。”紫霞曰:“前承诸真以阐道一任,俾吾肩之,吾命虚无子临凡,亦属群仙许可。琢磨至今,始知奸道。毒龙真人统有蛟虾老蚌等妖,设计吞噬。弟命复礼子、正心子、诚意子往护三缄,彼不惟不敛迹潜形,胆敢持戈相斗,非吾驱以法力,三缄之躬不保矣,大道何由而阐乎?吾誓必讨此毒龙,以成来者,诸真以为何如?”清虚、凌虚、碧虚、云衣、雪衣、霞衣,皆起而言曰:“阐道至重,毒龙不畏天律,理应讨之。但不知讨彼何时,吾等愿助其力。”紫霞曰:“毒龙以气海为窟,吾思明日晨刻,师兴问罪,直入气海焉。”诸真曰:“如是明晨齐集,共讨此妖。”计议已定,台上金钟三响,群真散去。
紫霞嘱咐弟子,各带法宝,候至晨光照耀,群仙毕集,云车驾动,齐向气海而投。紫霞将散水仙旗向海绕之,海水立涸。毒龙潜身无地,甫出海岸,被复礼子以伏龙宝杵当头击下,毒龙措手不及,转投法海。紫霞急驾祥光,与同群真,随后追来。仍以撤水旗绕之,殊知法海乃源头活水,众水从此化生,撤水仙旗绕之不竭。气海法海,谁人无之。紫霞顾谓群真曰:“撤水仙旗不能治及法海,毒龙潜伏在内,如何讨之?”凌虚曰:“吾葫芦内炼就三万六千入水神针,倾在海心,毒龙必出。”紫霞喜曰:“有是宝器,火速倾之。”凌虚入命,顷刻间海水翻波,毒龙为神针所刺,遂出法海,大声吼曰:“紫霞野道,吾前藏气海,尔以仙旗将水撒干,吾不能潜身,因而转入法海,是畏尔甚矣。尔复追逐至此,是欲与吾试试高下也,吾岂真畏尔乎?”紫霞曰:“要试高下,有何难哉!然不申明罪状,则师出无名。”言犹未已,毒龙厉声曰:“尔所言讨吾者,吾亦知之。不知吾欲吞噬三缄,皆以羞尔停道不阐也。”毒龙亦有遮余之词。紫霞曰:“阐道有时,何可造次,尔以停道不阐咎吾,是尔强辩之辞。如甘受罚则可,否则以违背天律论。”毒龙曰:“吾无他错,罚从何加?”正心子见毒龙不降,忿将照心磨抛去。只听一声雷震,火光直绕毒龙。毒龙手执五彩花囊,向上一抛,照心磨坠入囊内。诚意子见得,忙以洗心剑抛来,万道霞光,凭空而下,毒龙亦以花囊盛之。复礼子曰:“二大宝器都已失却,尔等且退,看吾诛此老妖。”毒龙笑曰:“来来,吾不畏尔。”复礼子不答,以钻心宝锉掷去,又为毒龙花囊所收。二子呆立,无策可施。紫霞曰:“毒龙猖獗如斯,谁去降伏?”凌虚曰:“待吾收之。”言已,飞身而至,手持撑天如意,向毒龙吼曰:“用阻阐道之路,是做天命也。应押斩仙台前,去尔首领,念尔异物修炼,功夫不易,须速与紫霞认罪,了却此件风波。不然,吾将如意压尔于阴山地面,永不能复入人道矣。”毒龙曰:“道为天下所公,其非紫霞一人之道也。阐道一事,凡仙可任,亦不独紫霞能任之也。紫霞纵彼弟子停道不阐,以负命论,其罪甚大,蔑以复加。吾即吞噬三缄,理应吞噬。吞噬后另遣仙真,化身阐之,亦未为晚尔。凌虚不静守洞府,安想清闲,来此战斗场中,敢与毒龙真人一试法力乎?”凌虚曰:“吾以好言相劝,反出恶言回吾,看吾如意仙宝不尔容也。”遂将如意四方磨动,霞光迷露,火焰逼人。毒龙刚起妖风,早被如意压下,忙以花囊绕去,如意化作金光一线,滚入其中。清虚见失如意,急执灵根宝塔,向毒龙顶上抛之,恰似山岳崩来,无处躲闪。毒龙大叫一声:“吾命休矣。”殊意将压至首,以花囊乱绕,宝塔又入其中。碧虚惊曰:“毒龙一孽物修成,手中何宝,如此利害?”暗将醒心玉镜抛入空际,毒龙不知何宝响亮,翘首望之,天半横一长虹,摇摇欲坠。毒龙不知何宝,亦以花囊绕去,醒心玉镜金光一道,入囊如前。云衣子以洗心一巾,雪衣子以稳心铜垂,霞衣子以居心金剑,一并抛入天空,无限金光,同雷火齐下。毒龙不徐不疾,接以花囊,诸宝如石投江,一一收入。群真骇甚,束手观望。毒龙笑曰:“再有倒天被地的宝物,只管抛来,吾者囊儿概为收之。”紫霞曰:“吾等暂退,明日与尔再决胜负焉。”毒龙曰:“如此让尔一宵。”
紫霞与诸仙真各驾祥云,退于八卦台前,向诸真言曰:“毒龙孽道,概将仙真法器收入囊中,藐视一切,但不知所持花囊,系何仙之物?”凌虚曰:“吾见老怪持此异宝,常放佛光,仙中必无。谅是佛门所遗,故尔利害如是。”紫霞曰:“是宝有于毒龙,深害大道,凌虚真人可到西天访之。”凌虚诺,离了八卦台,直到西天朝拜佛祖。文佛询曰:“凌虚真人不在仙府,来吾竺国,必有所求。”凌虚曰:“紫霞任肩阐道,见阻于毒龙真人,群仙往讨,诸般法器为一花囊收之。吾见是囊常有佛光,不识造于何佛,故来竺尔。祈佛祖查收此宝,以擒毒龙。倘得大道阐明,亦释氏之余恩。”佛祖听言,入定片刻,告于凌虚曰:“是乃无为佛安阐习道所遗,尔当向无为宫中,拜请一往。”凌虚闻说,拜辞佛祖,竟到无为宫(害),稽首言曰:“紫霞领道祖法旨,命虚无子临凡脱化,号曰三缄。忽被毒龙真人化为俗道,统及蛛光蚌女,迷之以色,三缄不坠色界,毒龙陡起吞噬之心。紫霞救出三缄,问罪毒龙,毒龙忌惮毫无,与紫霞诸真云端大战。未审所执何法宝,诸真法器皆坠其中。弟子追查群仙,无是灵物,方游竺国,稽首牟尼。牟尼入定,查得此物乃无为佛祖所遗,因之指示前来,恳请佛祖临尘,收兹孽障。”佛祖曰:“善哉,善哉,善者不来恶者来。待吾持得禅枝去,收却毒龙入我怀。”偈毕而问凌虚曰:“真人前去,排就阴云大阵,吾从阵左而入,隐于其中,以收毒龙。”凌虚领命,祥光播转,竟回八卦台中,告之紫霞。
紫霞与诸真等重至法海,顷将阴云大阵,密密排成。毒龙真人统得豹头道士、虎头道士、凤头道士、蛇头道士、狗头诸道士,各执仙刀仙戟,威风凛凛,排列波间。紫霞真人手执撑天见性钟,立于阵外,大呼之曰:“吾今布一阵门,尔敢敌否?”毒龙未及回言,狗头道士手执乱心迷人剑,疾声答曰:“小小阵儿,有何难破。”将身一扭,打入阵门。其内黑如漆胶,莫分路径,埋首乱撞,力已疲矣。瞥见南北角上一线幽光,潜形其间,尚未安妥,已被看阵童儿所见,笑曰:“阵中犬子何自来兹,被吾擒之,以俟发落。”狗头骇,偷身而走。无何雷声震动,恍如天崩地裂,狗头几无躲处,四面狂奔。看阵童儿见彼奔驰力竭,口吐红光一线,持索以待。狗头道士即向红光透露处,飞奔而来,不知已入童儿索圈之内,忿然曰:“谁在阵中暗使圈套?”童子曰:“尔自入此,怪得何人?”狗头曰:“暗擒大将,不算为很,如释吾出于青天白日之下,以力擒获,方调能军。”童子曰:“吾即释尔,二次如被擒着,又有何词?”狗头曰:“任尔食肉寝皮,绝无异说。”童子甫将项索解下,狗头得释,鼠窜而逃。童子恨其奸,复吐白光一线,于阵之左角,躬身大便以俟之。狗头在阵盘旋已久,腹中饥甚,无由觅食,东驰西奔,竟向日光而投。鼻息呼吸间,肴馔之气沁入肺腑,寻香近视,大便也。狗头不胜欣喜,埋首饱餐。童子笑近身旁,以手扭其两耳,狗头且食且言曰:“谁与吾顽?”童子笑曰:“身称道士,尚食大便耶?”狗头曰:“而今学道,原有食臭一则,吾餐大便,即炼食臭之功也。”童子曰:“食臭岂食大便乎?”狗头曰:“学道人一言食臭,其便何分大小?如富贵之家肯与结缘,牛便亦乐吞耳。”说尽旁门丑态。童子曰:“此道之所以坏于尔辈也。”狗头哀乞释手曰:“童子先生饶吾一着,他日相晤,自感尔情。”童子曰:“吾的问尔,毒龙真人此次统何仙真,前来破阵?”狗头曰:“吾不言,言之恐尔骇死矣。”童子曰:“尔如言明,吾暗放尔出阵焉。”狗头曰:“尔毋吾诳也。”童子曰:“决不诳汝。”狗头曰:“如此尔且大着胆儿,待吾一一言之。第一仙人豹头道士,第二仙人虎头道士,第三仙人凤头道士,第四第五仙人蛇头虫头道士,至于第六金仙,即属吾躬,号曰狗头道士。”童子曰:“胡以豹头名之?”狗头曰:“是人钱银,诳之入道,使彼抱头忧气,故日豹头。”童子曰:“何名虎头?”狗头曰:“诱尔结缘,食人无厌之谓也。”童子曰:“凤头、蛇头、虫头,又何谓哉?”狗头曰:“凤头嘴利,能讲玄话迷人;蛇头善骗人财,尔如捕之,最扳得快;虫头至蠢,是玄也学,非玄也学,只要鬐儿立起;做个道士,其实与梦虫无异焉。”童子曰:“各名皆有取义,狗头二字,其义何居?”狗头曰:“吾前在充根山为王,帐下狗头儿最众也,被豹头道士劝入玄径,以此故名。”童子曰:“尔已说明,随吾来出此阵。”狗头曰:“尔快释手,如再扭着吾耳,出得阵时,六根怕不全矣。”童子曰:“不扭定尔耳,安知阵中之门乎?”狗头护痛而随之行。童子禀知紫霞,监于阵底。
毒龙真人见狗头道士入阵无影,飞身上前,凌虚、碧虚接入阵内,引至阵前之左,无为佛禅仗一抛,化为五爪金龙,紧将毒龙抓着。佛祖用手擒来,吞于腹内,当以花囊付与紫霞,回官而去。紫霞取出清真法器,一一给还,至豹头、虎头诸道士,尽为阴风阵雷火所诛。紫霞见诸妖已丧,率领群真回洞,煮黄粱仙酿以款之。
正举叵螺之杯,忽见海云直起天半。紫霞曰:“是必龙君兴兵以讨老蛟等怪也,还冀诸真同到海岛观阵,如龙宫士卒不胜,亦宜力助一臂焉。”各洞诸真唯唯而退。
是时龙王下旨,命大口将军连江(将)为帅,率及鳞甲三百六十属,共讨老蛟。剑戟如林,旌旗密布,群向海角,浩浩荡荡而来。老虾得知,忙报老蛟曰:“龙君倒旨,兴起海兵百万,来讨吾等,已将海西角外四面围着,如何御之?”老蛟曰:“不妨,待吾身坐蛟宫,计议对敌之策。”升坐后,先传老虾而谓之曰:“前者为毒龙所害,阻道未克,彼身已被佛祖收之。今龙君起兵问罪于吾,吾遣蛟子蛟孙与之对敌,尔家孙子甚夥,亦偕吾去。公同对垒,与大口连将军决一死战焉。”老虾曰:“如胜则美,倘若不胜,将如之何?”老蛟曰:“无非死于连将军之手耳。”老虾曰:“如是则老蚌安然无事矣。论前此老蚌母女先设色界,以害三缄,值兹急难已临,何不俾彼蚌嫂蚌妹,蚌媳蚌女,蚌家眷属一同对敌,以助尔我威风乎?”老蛟曰:“尔言亦是。”遂传老蚌入宫,命彼凑阵。老蚌曰:“吾家尽属女子,如何能敌雄兵?尚祈蛟王曲为见谅。”老虾曰:“尔言差矣。中外之邦,有女儿立帝,以女为士为卒,治国数百载,无敢侮之。吾水国中老蚌所统,亦何异是。况此际阳衰阴盛,女兵更甚于男,胡言女流不能讲武?”老蛟曰:“老虾之言甚善。老蚌遂归统尔蚌家女子,来宫听调,不得有违。”老蚌出得蛟宫,詈曰:“老虾多嘴,信不诬也。”老虾曰:“人人恨我嘴多,若不嘴多,安有今日之祸。”老蛟曰:“老虾,被尔一言,亦为吾用。尔可调尔孙子,速速来兹。”老虾曰:“蛟王今日只派蛟虾二股兵了,因我一言,派及老蛟。蛟虾相合,仍是二股。虾兵虾将,祈王免之。”老蛟曰:“正在御敌之际,如何可免?”老虾曰:“吾之祈免者,非吾临难不前,以若子若孙,一时难于调其尔。”老蛟曰:“如何?”老虾曰:“吾生平酷爱多嘴,子孙辈尤而效之,而今已在四方多嘴去矣。”无怪今世多言而辩,与刁弄是非者之如是其多也。老蛟怒曰:“曩者毒龙相邀,吾不去时,尔将言语左签右夺,今而祸临眉睫,尔反推诿如斯。士卒与吾束此多嘴之人,献于连大将军,以请前罪。”老虾骇退数武,曰:“莫忙莫忙,吾即回宫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