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演义
- ▪ 自序
- ▪ 第一回 假符命封及卖饼儿 惊连坐投落校书阁
- ▪ 第二回 毁故庙感伤故后 挑外衅激怒外夷
- ▪ 第三回 盗贼如蝟聚众抗官 父子聚麀因奸谋逆
- ▪ 第四回 受胁迫廉丹战死 图光复刘氏起兵
- ▪ 第五回 立汉裔淯水升坛 破莽将昆阳扫敌
- ▪ 第六回 害刘縯群奸得计 诛王莽乱刃分尸
- ▪ 第七回 杖策相从片言悟主 坚冰待涉一德格天
- ▪ 第八回 投真定得婚郭女 平邯郸受封萧王
- ▪ 第九回 斩谢躬收取邺中 毙贾强扬威河右
- ▪ 第十回 光武帝登坛即位 淮阳王奉玺乞降
- ▪ 第十一回 刘盆子乞怜让位 宋司空守义拒婚
- ▪ 第十二回 掘园陵淫寇逞凶 张挞伐降王服罪
- ▪ 第十三回 诛邓奉惩奸肃纪 戕刘永献首邀功
- ▪ 第十四回 愚彭宠卧榻丧生 智王霸举杯却敌
- ▪ 第十五回 奋英谋三战平齐地 困强虏两载下舒城
- ▪ 第十六回 诣东都马援识主 图西蜀冯异定谋
- ▪ 第十七回 抗朝命甘降公孙述 重士节亲访严子陵
- ▪ 第十八回 借寇君颍上迎銮 收高峻陇西平乱
- ▪ 第十九回 猛汉将营中遇刺 伪蜀帝城下拚生
- ▪ 第二十回 废郭后移宠阴贵人 诛蛮妇荡平金溪穴
- ▪ 第二十一回 雒阳令撞柱明忠 日逐王献图通款
- ▪ 第二十二回 马援病殁壶头山 单于徙居美稷县
- ▪ 第二十三回 纳直言超迁张佚 信谶文怒斥桓谭
- ▪ 第二十四回 幸津门哭兄全孝友 图云台为后避勋亲
- ▪ 第二十五回 抗北庭郑众折强威 赴西竺蔡愔求佛典
- ▪ 第二十六回 辨冤狱寒朗力谏 送友丧范式全交
- ▪ 第二十七回 哀牢王举种投诚 匈奴兵望营中计
- ▪ 第二十八回 使西域班超焚虏 御北寇耿恭拜泉
- ▪ 第二十九回 拔重围迎还校尉 抑外戚曲诲嗣皇
- ▪ 第三十回 请济师司马献谋 巧架诬牝鸡逞毒
- ▪ 第三十一回 诱叛王杯酒施巧计 弹权戚力疾草遗言
- ▪ 第三十二回 杀刘畅惧罪请师 系郅寿含冤毕命
- ▪ 第三十三回 登燕然山夸功勒石 闹洛阳市渔色贪财
- ▪ 第三十四回 黜外戚群奸伏法 歼首虏定远封侯
- ▪ 第三十五回 送番母市恩遭反噬 得邓女分宠启阴谋
- ▪ 第三十六回 鲁叔陵讲经称帝旨 曹大家上表乞兄归
- ▪ 第三十七回 立继嗣太后再临朝 解重围副尉连毙虏
- ▪ 第三十八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
- ▪ 第三十九回 作女诫遗编示范 拒羌虏增灶称奇
- ▪ 第四十回 驳百僚班勇陈边事 畏四知杨震却遗金
- ▪ 第四十一回 黜邓宗父子同绝粒 祭甘陵母女并扬威
- ▪ 第四十二回 班长史捣破车师国 杨太尉就死夕阳亭
- ▪ 第四十三回 秘大丧还宫立幼主 诛元舅登殿滥封侯
- ▪ 第四十四回 救忠臣阉党自相攻 应贵相佳人终作后
- ▪ 第四十五回 进李固对策膺首选 举祝良解甲定群蛮
- ▪ 第四十六回 马贤战殁姑射山 张纲驰抚广陵贼
- ▪ 第四十七回 立冲人母后摄政 毒少主元舅横行
- ▪ 第四十八回 父死弟孤文姬托命 夫骄妻悍孙寿肆淫
- ▪ 第四十九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
- ▪ 第五十回 定密谋族诛梁氏 嫉忠谏冤杀李云
- ▪ 第五十一回 受一钱廉吏迁官 劾群阉直臣伏阙
- ▪ 第五十二回 导后进望重郭林宗 易中宫幽死邓皇后
- ▪ 第五十三回 激军心焚营施巧计 信谗构严诏捕名贤
- ▪ 第五十四回 驳问官范滂持正 嫉奸党窦武陈词
- ▪ 第五十五回 驱蠹贼失计反遭殃 感蛇妖进言终忤旨
- ▪ 第五十六回 段颎百战平羌种 曹节一网殄名流
- ▪ 第五十七回 葬太后陈球伸正议 规嗣主蔡邕上封章
- ▪ 第五十八回 弃母全城赵苞破敌 盅君逞毒程璜架诬
- ▪ 第五十九回 诛大憝酷吏除奸 受重赂妇翁嫁祸
- ▪ 第六十回 挟妖道黄巾作乱 毁贼营黑夜奏功
- ▪ 第六十一回 曹操会师平贼党 朱儁用计下坚城
- ▪ 第六十二回 起义兵三雄同杀贼 拜长史群寇识尊贤
- ▪ 第六十三回 请诛奸孙坚献议 拚杀贼傅燮捐躯
- ▪ 第六十四回 登将坛灵帝张威 入宫门何进遇救
- ▪ 第六十五回 元舅召兵泄谋被害 权阉伏罪奉驾言归
- ▪ 第六十六回 逞奸谋擅权易主 讨逆贼歃血同盟
- ▪ 第六十七回 议迁都董卓营私 遇强敌曹操中箭
- ▪ 第六十八回 入洛阳观光得玺 出磐河构怨兴兵
- ▪ 第六十九回 骂逆贼节妇留名 遵密嘱美人弄技
- ▪ 第七十回 元恶伏辜变生部曲 多财取祸殃及全家
- ▪ 第七十一回 攻濮阳曹操败还 失幽州刘虞絷戮
- ▪ 第七十二回 糜竺陈登双劝驾 李傕郭汜两交兵
- ▪ 第七十三回 御跸蒙尘沿途遇寇 危城失守抗志捐躯
- ▪ 第七十四回 孟德乘机引兵迎驾 奉先排难射戟解围
- ▪ 第七十五回 略横江奋迹兴师 下宛城痴情猎艳
- ▪ 第七十六回 策十胜郭嘉申议 劝再进贾诩善谋
- ▪ 第七十七回 愎谏招尤吕布殒命 推诚待士孙策知人
- ▪ 第七十八回 穿地道焚死公孙瓒 害国戚勒毙董贵妃
- ▪ 第七十九回 袁本初驰檄疗风疾 孙伯符中箭促天年
- ▪ 第八十回 焚乌巢曹操屡施谋 奔荆州刘备再避难
- ▪ 第八十一回 守孤城审配全忠 嫁二夫甄氏失节
- ▪ 第八十二回 出塞外绕途歼众虏 顾隆中决策定三分
- ▪ 第八十三回 入江夏孙权复仇 走当阳赵云救主
- ▪ 第八十四回 召周郎东吴主战 破曹军赤壁鏖兵
- ▪ 第八十五回 续嘉耦老夫得少妻 上遗笺壮年悲短命
- ▪ 第八十六回 拒马儿许褚效忠 迎虎主刘璋失计
- ▪ 第八十七回 失冀城马超奔难 逼许宫伏后罹殃
- ▪ 第八十八回 见外使奸雄代捉刀 察重伤功臣邀赐盖
- ▪ 第八十九回 得汉中刘玄德称王 失荆州关云长殉义
- ▪ 第九十回 济父恶曹丕篡位 接宗祧蜀汉开基
- ▪ 第九十一回 陆伯言定计毁连营 刘先主临危传顾命
- ▪ 第九十二回 尊西蜀难倒东吴使 平南蛮表兴北伐师
- ▪ 第九十三回 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返汉中授计戮王双
- ▪ 第九十四回 木门道张郃毙命 五丈原诸葛归天
- ▪ 第九十五回 王子均昌言平乱 公孙渊战败受擒
- ▪ 第九十六回 承遗诏司马秉权 缴印绶将军赤族
- ▪ 第九十七回 猛姜维北伐丧师 老丁奉东兴杀敌
- ▪ 第九十八回 司马师擅权行废立 毋丘俭失策致败亡
- ▪ 第九十九回 满恶贯孙綝伏诛 竭忠贞王经死节
- ▪ 第一百回 失蜀土汉宗绝祀 篡魏祚晋室开基
却说王宪拥兵入宫,官吏已皆逃散,只有一班妇女,无从趋避,统是缩做一堆,抖得杀鸡相似。宪见妇女们多有姿色,免不得惹起淫心,当令众兵出外驻扎,只说是妇女无辜,不宜侵犯,但发出库藏金帛,分犒众兵。大众得了犒赏,却也应令趋出,独王宪住下东宫,到了夜间,就去传召一班美女,叫她们侑酒侍寝,就是王莽继后史氏,偷生怕死,也只好出见王宪,供他糟蹋,直闹得一塌糊涂。胜似嫁与老夫。宪居然穿帝服,乘法驾,向商人杜吴处,取得天子玺绶,出警入跸,也想做起皇帝来了。京仓守将郭钦等,闻得京师失守,王莽毙命,没奈何出降汉营。李松邓晔,驰入都城,将军申屠建赵萌,从后继至,查得王宪私怀玺绶,奸占后宫,即把他捕出斩首,宪只快活了三四日,也落得身首两分。乐极悲生,奈何不慎?当下取莽首级,派人传送至宛。刘玄命将莽首示众,百姓恨莽切骨,多去掷击,甚至将莽舌割下,切作数片,分啖立尽。刘玄因都城已下,会议行止,忽由洛阳传到捷报,乃是上公王匡,已将洛阳收降,缚住莽太师王匡,国将哀章,械送宛城。王匡缚王匡却是异闻。刘玄乃待了数日,等到囚犯解入,遣刑官问讯数语,立命诛死。哀章挟诈得官,至此也送命了。又闻得莽将李圣、孔仁,并见前文。俱皆败亡,豫洛肃清,诸将都劝玄暂都洛阳,不必远诣长安。玄本来没有决断,就依了众议,命破虏大将军刘秀,行司隶校尉事,先往洛阳整修宫府,以便定都。
秀自遭兄丧,不愿与闻政事,尝在官舍中闲居度日,想起从前游学长安时,曾自明志愿,留有二语云:“仕宦当作执金吾,官名。娶妻当得阴丽华。”现在身为大将军,比长安城中的执金吾,似乎还胜过一筹,独阴丽华年约及笄,未知她曾否适人?遂着人往探消息。丽华系南阳新野人,秀前适新野,见过一面,虽是淡妆素服,却生得姿容韶秀,落落大方。秀心中时常记着,以为娶妻不得如丽华,宁可终鳏,自古英雄多好色。所以在舂陵时,年至二十有八,尚未成婚。也是丽华应配真龙,到了十有九岁,尚未许字,至刘秀着人探问,与丽华兄阴识谈及,识已无父,乐得与阿妹作主,叫她去做汉大将军妻室。丽华亦喜逢佳配,便由阴识与来人说明,托他还报。秀欣如所望,当即聘娶,六礼告成,两美合璧,自然如鱼得水,好合无尤。及秀奉玄命为司隶校尉,乃与阴氏告别,仍使归居新野,自率吏士径赴洛阳。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秉旧章。待至宫府修成,报知刘玄,玄择日起行。当时三辅官吏,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号为三辅。东迎刘玄,见玄麾下诸将,首戴冠帻,服近妇人,莫不暗中窃笑,惟见了司隶僚属,都不禁心喜道:“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嗣是皆归心刘秀,不愿属玄。玄既都洛阳,遣使招降赤眉。樊崇等闻汉室复兴,却也有心归汉,因留部众分驻青徐,自与部目二十余人,径投洛阳,入见刘玄。玄并封为列侯,未给国邑。崇等见刘玄没甚威仪,已失所望,又不得采邑分封,更难如愿,厮混了一二旬,乘隙出走,返入老营。分为二部,崇与逄安为一部,尚有徐宣谢禄杨音等党羽,另成一部,仍然反抗汉命,略地称兵。此外又出了一个淮南王,乃是庐江连帅李宪,曾由王莽命为偏将军,出徇江淮,因闻王莽被杀,遂据住庐江,自称淮南王。刘玄诸将,却无意东封,独谋北略,当下议派遣大将,往定河北。大司徒刘赐,继縯后任,系是刘玄从兄,独谓刘秀才可大用,应即遣往,朱鲔等意在阻秀,语多蹊跷,赐却一力保举,驳去众议,乃令秀行大司马事,持节渡河,镇抚州郡。蛰龙出海了。秀不带多兵,但率亲从数百骑逾河,沿途无犯,察官吏,明黜陟,赦囚徒,革除王莽苛禁,规复前汉官名,吏民大悦,争持牛酒迎接道旁,秀一律却还,婉言慰谕,无不欢呼。再前行至邺城,有一士人杖策追来,报名求见,秀立命延入,下座相迎。这人为谁?乃是南阳人邓禹,系东汉佐命元功,为将来云台二十八将的领袖。郑重言之。他少时游学长安,曾与秀同学,气谊相投,至是久别重逢,当然欢慰,寒暄甫毕,秀却笑问道:“我得承制封拜,仲华远来,莫非想做官么?”原来仲华是邓禹表字,故秀有是称。禹笑答道:“禹不愿为官。”秀又笑说道:“官不愿为,何苦仆仆风尘,前来寻我?”禹应声道:“但愿明公威加四海,禹得效尺寸功劳,垂名竹帛,便足称快了。”并非不愿做官,实想做个功臣。秀鼓掌大笑,就留禹同食同宿,与语军情。禹乘势进言道:“现今山东未安,赤眉等到处扰乱,动辄万计,更始乃是庸才,不能刚断,部下诸将,又没有什么豪杰,不过志在财帛,但顾目前,明公试想这等庸奴,岂能深谋远虑?尊主安民,将来四方分崩,必致败亡!从来帝王崛兴,必须天时人事,相与有成,今更始方立,天变不绝,便是不得天时;且中兴大业,岂凡夫所能胜任?便是不协人事。明公虽得为藩辅,终属受制他人,不能自主,依禹愚见,如公盛德大功,为天下所响服,何不延揽英雄,收服人心,立高祖大业,救万民生命,一反掌间,天下可定,胜似俯首依人,事事受制哩!”秀不觉大悦,“安知非仆”之志愿,从此激成。令禹常居左右,事必与商,且饬部众呼禹为邓将军。
先是秀居兄丧,阳为谈笑,阴寓悲伤,枕席间常有泪痕。父城留守冯异,当秀入洛阳时,路过父城,异尝开门出迎,奉献牛酒,秀乃令为主簿,使前县长苗萌为从事。异遂从秀至洛,且荐举同里铫期铫音姚。叔寿段建左隆等,并为掾吏。嗣是异一心事秀,秀亦推诚倚任。异见秀平时纳闷,料知秀不忘乃兄,时为劝解。秀摇手道:“卿勿多言。”及秀往河北,得遇邓禹说了一篇独立的计议,异亦稍有所闻,也向秀进说道:“更始乱政,百姓失依,譬如人当饥渴,一遇饮食,容易充饱,今公专任方面,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方好收拾人心!”秀点首称善,依议施行。复北向至邯郸,骑都尉耿纯,出城迎谒,秀温颜接见,偕纯入城。纯字伯山,钜鹿宋子县人,父艾为王莽济平尹,至刘玄称帝,使李轶招抚山东,艾即请降,纯亦随见,轶使艾为济南太守,并因纯应对不凡,承制拜为骑都尉,授纯符节,令他抚集赵魏各城。纯奉令往抚,留寓邯郸,因此得迎谒刘秀。秀待遇有恩,自然惬意,及趋退后,复见秀部下官属,各有法度,益加敬服,意欲格外结纳,特献马及缣帛数百匹。纯亦中兴名臣之一。故赵缪王子刘林,缪王为景帝七世孙,名元。尚在邯郸,入见刘秀道:“赤眉现在河东,但教决水灌去,就使他众至百万,也好使作鱼鳖了。”秀以为此计太忍,默然不应,竟留耿纯守邯郸,自率邓禹冯异等出徇真定。
刘林因计不见听,怏怏不乐,自思卜人王郎,向与友善,不若就去问卜,使决后来吉凶。郎素好诞言,见了刘林,便为道贺。林愕然问故,郎说道:“谁不知刘氏当兴?君系刘氏宗室,难道不就此复封么?”林与言献计刘秀,不得见从,甚是可惜,郎又说道:“君可径自称尊,何必仰仗别人?”林颇有难色,郎复进策道:“我闻得王莽在日,曾由将军孙建,谓有妄男子武仲,冒充成帝子子舆,已经诛讫,君本姓刘,何妨就作为子舆,号召四方?”《汉书·王莽传》,曾有武仲冒充子舆,谓为成帝小妻所生,今特借口补叙。林笑道:“我自我,子舆自子舆,怎可混充?如我可冒充子舆,君亦尽可冒充了!”郎跃起道:“君若肯助我起事,我就冒充刘子舆。”好好卖卜,也想称尊,真是该死。这一席笑语,竟至弄假成真,遂去连结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决议起兵。育与参本认识王郎,平时常向郎卜易,却有几句被郎说着,所以信郎甚深。此次郎欲起事,想他必有把握,因此慨然允许,就将家中私财,搬取出来,招募壮丁,不到旬日,就聚集至数千人。当下拥戴王郎,就在邯郸城内,据住官舍,南面称尊。邯郸百姓,晓得什么真假子舆,并且无拳无勇,如何反抗?只好让他去做皇帝。独有耿纯不服,与从吏夤夜出走,手中尚持着汉节,发取驿舍车马数十乘,载与俱驰,奔归宋子。至王郎派人捕纯,纯早已飏去。郎遂假称刘子舆,传檄郡国,略言圣公未知,误称帝号,翟义不死,已诣行宫,一派荒诞无稽的文告,布示远近,吏民哪里知晓?闻风响应。于是赵国以北,辽河以西,多半向郎上表,自请投诚。上谷太守耿况,已受刘玄使命,遣子弇驰赴长安,贡献方物。弇字伯昭,年方二十有一,与属吏孙仓卫包偕行,道出宋子县,正值耿纯带领从兄宿植等,约有数百人,起程北趋,弇与纯本不认识,见纯从行多人,不由的诧异起来,探问行人,才知邯郸有独立消息,称尊的叫做刘子舆,耿纯不肯从命,所以他往。弇乃与孙仓卫包两人,共商行止,仓与包应声道:“刘子舆既为成帝后人,应承正统,我等舍此不归,还想远行,果将何往?”弇不以为然,按剑叱责道:“子舆小丑,终为降虏,我今至长安,与国家说明,渔阳上谷的兵马,勇悍可用,然后求得使节,还出代郡,大约在途数十日,便可归至上谷,征发击骑,驱除小寇,好似摧枯拉朽,立见扫平,两君不识去就,恐误投匪人,转眼间就要灭族了!”弇未识破假子舆,又欲去投刘玄,亦非良策,惟知邯郸不能成事,也觉有识。仓包未信弇言,竟悄然逃去,亡归王郎。只剩弇踯躅道旁,孤踪西向。忽有途人传说,谓刘秀转赴卢奴,自思卢奴与上谷相近,不如还投刘秀,较还得计,乃即返辔北行。
时耿纯已与秀相会,报知王郎为乱,势甚猖獗,秀恐幽蓟一带,为郎所欺,因拟先定幽蓟,还击王郎,可巧耿弇亦至,遂留为长史,与他同行至蓟州。既得入蓟州城,乃令功曹王霸,募兵市中,将攻邯郸。霸字元伯,系颍阳人氏,少为狱吏,慷慨有大志,前时秀略颍川,道出颍阳,得霸与俱,命为功曹令史,至此奉令募兵,偏市人无一应募,转用冷语相侵,霸不禁怀惭,还白刘秀。秀见人心未附,便拟南归,官属也都有归志,独耿弇进谏道:“明公从南方到此,大势未定,奈何南行?现在渔阳太守彭宠,与公有同乡谊,弇虽家世茂陵,但弇父方为上谷太守,耿弇籍贯,借他自述,省得另表。耿弇王霸皆中兴之名臣,故叙笔不略。若征发两郡兵马,控弦万骑,直捣邯郸,还怕什么假子舆呢?”秀乃有留意,惟官属统思南归,相率喧哗道:“死且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秀笑指耿弇道:“这是我北道主人,何用多募?”随即依了弇议,致书渔阳上谷,征发援兵,时已为更始二年春月了。秀尚留住蓟城,专待两郡兵马到来,进击王郎。不料王郎移文至蓟,购索刘秀,标明十万户为赏格。有一个故广阳王刘嘉子接,嘉系武帝五世孙。贪得厚赏,纠众应郎,全城扰乱,讹言百出,纷纷说是邯郸兵至,将捉刘秀。秀因兵单将寡,不便久留,当即带领亲信将士,出南城门,城门已闭,由铫期斩关夺路,方得走脱。晨夜南驰,未敢轻入城邑,行至芜蒌亭,天寒风烈,食尽肠鸣,冯异至民间乞得豆粥,取供刘秀,秀勉强食讫,复起行至饶阳。一班从吏,连豆粥都不得觅食,真是饿肠辘辘,无力再行。秀乃伪称邯郸使人趋入驿舍,索供饮食,驿吏依言进供。偏是这班从吏,好象地狱中放出饿鬼,争先抢食,顷刻便尽。那驿吏当然动疑,自去槌鼓数十通,托言邯郸将军,不久便到,众皆失色,秀亦升车欲驰,忽然情急智生,徐徐还坐道:“既系邯郸将军到来,我等应当相见,不妨从缓!”一面说,一面传语驿吏道:“请邯郸将军入见!”催一句,愈妙。驿吏本是假语,偏刘秀要当起真来,哪里寻得出邯郸将军?只好含糊对答。秀方知驿吏诈谋,安坐了好多时,才起身呼众道:“邯郸将军,想是路上逗留,我等也不便久待了。”众皆应声而出,秀即上车驰去。赖有机变。仍然昼夜兼行,一路上蒙犯霜雪,冻得面无人色,肤皆破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到了下曲阳,传闻邯郸追兵,即在后面,大众又惊慌得很,急趋至滹沱河。前驱候吏,还言河水长流,无船可渡,秀再命王霸往视,霸驰至河滨,但见流水潺潺,寒风猎猎,东西南北,并无一船,不由的嗟叹起来。转思追兵在后,死生总须一渡,不如扯一个谎,叫众人齐至河边,再作计较。乃趋还白秀道:“河冰方合,正好速渡,”此君也有应变才。众闻言大喜,开步便走。说也奇怪,待至大众临河,果然冰坚可涉,当即依次渡河,渡到对岸,冰又解散,霸暗暗称奇,一时也无暇说明。莫非人定胜天。及抵南宫,兜头刮起一阵大风,雨随风下,滴沥不绝,累得大众衣衫尽湿,冷不可当。又是一番苦楚。秀见道旁有一空舍,当即下车避入,好在空舍中贮有积薪,复有宿麦,并且厨灶兼全,邓禹冯异,就做了两个火夫,一爇火,一抱薪,锅中煮饭,灶上烘衣。秀脱去外袍,烘了片时,略觉干燥,麦饭亦已煮熟,便由异盛了一碗,奉与刘秀,尚有余饭未尽,与众同食,不够半饱,但稍稍得过饭瘾,已算幸事。此时也不遑寻问主人,由秀登车复走,众亦随出。趋至下博,四面各有歧路,不知所从,俄有白衣老人,踉跄前来,并未问及行踪,即举手指示道:“努力努力!此去南行八十里,就是信都,信都太守,尚为长安守住此城,可以前往。”秀正要向他称谢,不意白衣老人回头急走,倏忽不见,大众不胜惊异,秀亦知白衣老人不是凡品,遂依他指导,径往信都。信都太守任光,表字伯卿,籍隶宛县,素性谨厚,少为县吏,汉兵至宛,见光衣服鲜明,意欲加害,亏得光禄勋刘赐,替他救免,荐为安集掾,寻拜偏将军,随秀至昆阳,同破王邑王寻,得迁信都太守。及王郎僣号,传檄信都,光不肯服从,独与都尉李忠,县令万修等,协力固守。郡掾持檄劝光,光将他斩首示众,招集精兵四千人,为死守计。适刘秀狼狈到来,光正虑孤城难全,得秀亲至,喜出望外,立即开城迎入,吏民素闻秀仁名,亦皆欢呼万岁。秀略述途中苦况,并言王郎势大,恐难与敌,意欲还见刘玄,请兵北讨。任光见秀兵寥寥,自己亦不过数千部众,只有护秀西行的能力,没有助击王郎的军容,心下颇费踌躇,李忠万修,亦谓不若派兵送秀,以便请兵。正迟疑间,忽报和戎太守邳彤来会,光当然出迎,与同见秀。彤字伟君,家世信都,曾为莽和成卒正,居下曲阳,前次秀徇河北,彤举城出降,因改名和成为和戎,使彤居守。彤感念秀德,故与任光同无贰心。两人皆隶名云台,故分叙履历。彼此相见益欢,共商行止。彤闻秀议定西行,慨然谏阻道:“海内吏民,歌吟思汉,已有数年,所以更始称尊,天下响应。今卜人王郎,假名乘势,集众乌合,虽得牢笼燕赵,究属根本未固,若明公号召二郡兵民,仗义往讨,何患不克?今欲舍此西归,非但空失河北,必且惊动关雒,堕威失机,甚非良策!试想明公西去,邯郸无事,必且缮兵整甲,长驱南来,吏民谁肯千里送公?统皆系念妻孥,中途逃归,人心一散,尚可复收么?”秀恍然道:“伟君所言甚是,我当照行。”遂留住信都,光即行文旁县,征发兵士,好几日只得四千人,秀尚嫌不足,欲向城头子路及刁子都两处借兵,当有一人闪出道:“不可不可!”正是:
莫呼将伯求为助,毕竟男儿当自强。
欲知何人出谏刘秀,待至下回报明。
邓禹杖策追秀,相见之下,从容计划,即进秀以兴汉之谋,此为中兴名臣所未及。故虽智不及良平,勇不及韩彭,而后人推为功臣之冠,良有以也。王郎号,刘林助虐,秀狼狈南趋,几不得免,豆粥麦饭,何等困穷?孟子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彼刘秀亦犹是耳!必至如滹沱河之不得济,乃出神力以助之,河冰甫合,复继以大风雨,此正天之巧为磨炼也!非历过诸艰,宁能造成真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