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微先生北征录
- ▪ 卷一 平戎十策
- ▪ ▪ 再上皇帝书
- ▪ ▪ 取士
- ▪ ▪ 招军
- ▪ ▪ 御骑
- ▪ ▪ 陷骑
- ▪ ▪ 得地
- ▪ ▪ 守地
- ▪ ▪ 恩威
- ▪ ▪ 利害
- ▪ ▪ 财计
- ▪ ▪ 马政
- ▪ 卷二 治安药石
- ▪ 卷三 治安药石 军国大计一
- ▪ ▪ 和议
- ▪ 卷四 治安药石 边防要务三
- ▪ ▪ 山水寨
- ▪ ▪ 屯要
- ▪ ▪ 捷径
- ▪ 卷五 治安药石 破敌长技一
- ▪ 卷六 治安药石 将帅小数八
- ▪ ▪ 暗认
- ▪ ▪ 潜易
- ▪ ▪ 急据
- ▪ ▪ 分渡
- ▪ ▪ 自认
- ▪ ▪ 就顺
- ▪ ▪ 搜伏
- ▪ ▪ 反泄
- ▪ 卷七 治安药石 器用小节十有三
- ▪ ▪ 人甲制
- ▪ ▪ 马甲制
- ▪ ▪ 甲制
- ▪ ▪ 马军甲制
- ▪ ▪ 弩手甲制
- ▪ ▪ 弓制
- ▪ 卷八 治安药石 器用小节
- ▪ ▪ 马枪制
- ▪ ▪ 叉枪制
- ▪ ▪ 弩制
- ▪ ▪ 弓箭制
- ▪ ▪ 弩箭制
- ▪ ▪ 鞍制
- ▪ ▪ 靴制
- ▪ 卷九 治安药石 采探之法五
- ▪ ▪ 采探
- ▪ ▪ 候望
- ▪ ▪ 聚探
- ▪ ▪ 关递
- ▪ ▪ 密辨
- ▪ 卷十 治安药石 戒饬将帅之道四
- ▪ ▪ 将帅轻死
- ▪ ▪ 将帅好战
- ▪ ▪ 材财相用
- ▪ ▪ 豪杰为间
- ▪ 卷十一 治安药石 守边待敌之策二
- ▪ ▪ 禁涉
- ▪ ▪ 观衅
- ▪ 卷十二 治安药石 足兵便民之策四
- ▪ ▪ 劝募
- ▪ ▪ 省运
- ▪ ▪ 广士
- ▪ ▪ 实边
臣闻聚天下之材者在乎财,散天下之财者在乎材。材之于,其音虽同,其为物则异;而其为义,则相为盛衰,而不容立也。夫子论何以聚人,不归之于他,而独归之于财。志食者,亦以财为役天下之具。古人间人之君臣,报人之仇怨,尝不以此为首谋。至于受千金之恩,而甘心于图穷之诛者,不止于荆轲一人而已也。何者?壮士之颜色,不在乎血气之衰,而在于床头之有无。通神明、役鬼神,亦系于所积之多。故古人一则曰轻利好施,二则曰尽将家资散施乡里朋旧,则曰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是皆轻天下之财,重天下之材。而雄豪杰之士感其解衣推食之恩,蒙其得利则均之惠,他日可其不我鄙而乐为之用,虽赴汤蹈火不恤也。故壮勇之士则曰,以财而募之也;岩穴之士则曰聘,以财而聘之也。
今之将帅率昧是道,不知人材之得失,系乎货财之聚散。以为财不可妄用,与其奢而不足,不若俭而有余;赏不可滥,与其散之于人,不若蓄之于官。吁!鹿台之财,纣不散而于周;崤函之粟,秦不散而散于汉。三军之众,十万之师,性命如草芥,赴锋镝如衽席。买间谍以破其腹心之谋,求乡以乘藩墙之隙,非有赏赉以维其心,非有金帛以壮其气,彼能乐为我用哉?不然,鄙吝之私一萌,于临财报功之日,其士卒之身为秦人越人之肥瘠。当甘苦患难相同之日,犹不能我均有其所有,则分国而王,他日必无是理。而兔死狗烹之,将见于吴人未灭之日矣。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欲望朝廷诏大臣,厚赏赉、重恩予,无令将佐聚敛货殖,专欲误事。谓财材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