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微先生北征录
- ▪ 卷一 平戎十策
- ▪ ▪ 再上皇帝书
- ▪ ▪ 取士
- ▪ ▪ 招军
- ▪ ▪ 御骑
- ▪ ▪ 陷骑
- ▪ ▪ 得地
- ▪ ▪ 守地
- ▪ ▪ 恩威
- ▪ ▪ 利害
- ▪ ▪ 财计
- ▪ ▪ 马政
- ▪ 卷二 治安药石
- ▪ 卷三 治安药石 军国大计一
- ▪ ▪ 和议
- ▪ 卷四 治安药石 边防要务三
- ▪ ▪ 山水寨
- ▪ ▪ 屯要
- ▪ ▪ 捷径
- ▪ 卷五 治安药石 破敌长技一
- ▪ 卷六 治安药石 将帅小数八
- ▪ ▪ 搜伏
- ▪ ▪ 暗认
- ▪ ▪ 潜易
- ▪ ▪ 急据
- ▪ ▪ 分渡
- ▪ ▪ 自认
- ▪ ▪ 就顺
- ▪ ▪ 反泄
- ▪ 卷七 治安药石 器用小节十有三
- ▪ ▪ 人甲制
- ▪ ▪ 马甲制
- ▪ ▪ 弓制
- ▪ ▪ 甲制
- ▪ ▪ 马军甲制
- ▪ ▪ 弩手甲制
- ▪ 卷八 治安药石 器用小节
- ▪ ▪ 弩制
- ▪ ▪ 弓箭制
- ▪ ▪ 弩箭制
- ▪ ▪ 鞍制
- ▪ ▪ 靴制
- ▪ ▪ 马枪制
- ▪ ▪ 叉枪制
- ▪ 卷九 治安药石 采探之法五
- ▪ ▪ 采探
- ▪ ▪ 候望
- ▪ ▪ 聚探
- ▪ ▪ 关递
- ▪ ▪ 密辨
- ▪ 卷十 治安药石 戒饬将帅之道四
- ▪ ▪ 将帅轻死
- ▪ ▪ 将帅好战
- ▪ ▪ 材财相用
- ▪ ▪ 豪杰为间
- ▪ 卷十一 治安药石 守边待敌之策二
- ▪ ▪ 禁涉
- ▪ ▪ 观衅
- ▪ 卷十二 治安药石 足兵便民之策四
- ▪ ▪ 劝募
- ▪ ▪ 省运
- ▪ ▪ 广士
- ▪ ▪ 实边
臣闻人之身所以能自立于天地之间者,其见面盎背,惟忠义而已。忠义不足而徒欲全生,虽堂堂六尺、备冠具裳,存亡耳。朝闻夕死,圣人可之;杀身成仁,君子不恤。古先圣龙逢、比干,首阳、汩罗之士,皆以一死见称于千万世之下。于忠臣义士,每以所欠一死为恨。是知见危授命、以身徇道,古人亘亘之节。而明哲保身、全身远害,诚趋利避害者之为。苟无愧于忠义,则死奚足靳也?
至于将帅则不然。操两国之死生,司三军之性命,吾之安系社稷之存亡,吾之忧乐系生灵之休戚。别将远征,恐败于扰,汉武所以戒李广;孤军深入,虑有围困,后世所以议邓。梁惠王东败于齐,南辱于楚,西丧地于秦七百里,至于国根本竟成一俘者,皆基于庞涓之一死。赵括不恤乃躬,直出战,他日上党、虎牢、太原诸郡皆为秦土,成武安之名者,其不能自保厥生,遂至身殒国辱,为万世笑。
今之为将帅者,每有委命,不曰死节,则曰死敌;不曰愿一死报答国家,则曰愿以一死上报君父。吁!有死之荣,无之辱,兵家固有贵死贱生之说矣,然言士卒而不言将帅也;死则生,幸生则死,兵家固有好死恶生之说矣,然论士卒而论将帅也。尝闻士卒用命矣,未闻将帅之用命也;尝闻士卒爱死矣,未闻将帅之不爱死也。以是观之,忘命轻死者,士之事也;重命恤死者,将帅之事也。自今宜令戒饬将帅,无生而深入,无易敌而挑战。以沈厚不挠为法,以玩忽轻举为,庶使将帅、士卒之事不至倒用。虽然,死一也。有爱者焉,畏者焉。愿与将军决死战,此爱死也。寇将率其众来降,此死也。爱死者足以死人,畏死者足以死身。兵势不敌,堕于围;庙算莫施,陷于重地。当是之时,将束手以就禽邪?将命以死战邪?吁!郭倬不死于符离,而死于市朝之戮;皇甫不死于下蔡,而死于南郡之囹圄。是皆不死其所当死,终死其所不当死,抑又可为将帅幸生者之戒。是谓将帅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