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微先生北征录
- ▪ 卷一 平戎十策
- ▪ ▪ 再上皇帝书
- ▪ ▪ 取士
- ▪ ▪ 招军
- ▪ ▪ 御骑
- ▪ ▪ 陷骑
- ▪ ▪ 得地
- ▪ ▪ 守地
- ▪ ▪ 恩威
- ▪ ▪ 利害
- ▪ ▪ 财计
- ▪ ▪ 马政
- ▪ 卷二 治安药石
- ▪ 卷三 治安药石 军国大计一
- ▪ ▪ 和议
- ▪ 卷四 治安药石 边防要务三
- ▪ ▪ 山水寨
- ▪ ▪ 屯要
- ▪ ▪ 捷径
- ▪ 卷五 治安药石 破敌长技一
- ▪ 卷六 治安药石 将帅小数八
- ▪ ▪ 搜伏
- ▪ ▪ 暗认
- ▪ ▪ 潜易
- ▪ ▪ 急据
- ▪ ▪ 分渡
- ▪ ▪ 自认
- ▪ ▪ 就顺
- ▪ ▪ 反泄
- ▪ 卷七 治安药石 器用小节十有三
- ▪ ▪ 人甲制
- ▪ ▪ 马甲制
- ▪ ▪ 弓制
- ▪ ▪ 甲制
- ▪ ▪ 马军甲制
- ▪ ▪ 弩手甲制
- ▪ 卷八 治安药石 器用小节
- ▪ ▪ 弩制
- ▪ ▪ 弓箭制
- ▪ ▪ 弩箭制
- ▪ ▪ 鞍制
- ▪ ▪ 靴制
- ▪ ▪ 马枪制
- ▪ ▪ 叉枪制
- ▪ 卷九 治安药石 采探之法五
- ▪ ▪ 采探
- ▪ ▪ 候望
- ▪ ▪ 聚探
- ▪ ▪ 关递
- ▪ ▪ 密辨
- ▪ 卷十 治安药石 戒饬将帅之道四
- ▪ ▪ 将帅轻死
- ▪ ▪ 将帅好战
- ▪ ▪ 材财相用
- ▪ ▪ 豪杰为间
- ▪ 卷十一 治安药石 守边待敌之策二
- ▪ ▪ 禁涉
- ▪ ▪ 观衅
- ▪ 卷十二 治安药石 足兵便民之策四
- ▪ ▪ 劝募
- ▪ ▪ 省运
- ▪ ▪ 广士
- ▪ ▪ 实边
──跷镫弩:牙里一尺八寸五分,葫芦头四寸,木檐长五八寸。一名马黄,一名克敌,一名破的,一名一滴油。张宪之于中林,而捉真珠即;时俊用之于射狐关,而败四太子。
──神臂弩:桩牙里一尺八寸,葫芦头四寸,镫二尺,桩二尺三寸,角檐长四尺五寸。
──锹头弩:桩二尺,葫芦头五寸,镫五寸,山口五寸,头五寸,桩凡长四尺,木檐长七尺。
──春夏雨水蒸湿,宜用木弩。
──秋冬筋角坚固,宜用角弩。
臣闻番长于马,汉长于弩,制骑以弩。此旧说也。然近日军弩手,皆欠指版,人身通以五尺为率。上顶至项一尺,则止四尺;泥泞五寸,则上止有三尺四五寸。弩手进则蹋弩以,退则肩弩以归。檐长若过六尺,桩长若过三尺,肩弩则檐拄地,而下有绾绊之忧,蹋弩则桩头拄胸,而上无牵挽之力。莱藤蔓之地惧其牵绾,必弃弩而空走;涂潦泥堑之地被其踢,必为弩而丧躯。今欲使弩斗力自二硕至三硕,不许太硬,久疲之兵易于蹉蹋;使弩檐自五尺至六尺,不许太长,令矮之兵易于肩射。夏暑之月,梅雨蒸润,筋角易脱,则用木弩。冬之月,风色严冷,木索重滞,则用角弩。其锹头等桩檐太者,悉令诸军减,令短捷,则庶无废器。是谓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