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三杰
- ▪ 自序
- ▪ 徐哲身小传
- ▪ 第一回 善士救奇灾全家入水 名臣得预兆只手擎天
- ▪ 第二回 嵌字联生离死别 落叶赋阴错阳差
- ▪ 第三回 分尸饮血神勇堪惊 斗角钩心圣衷可测
- ▪ 第四回 风尘侠妓巨眼识才人 草泽英雄倾心结奇士
- ▪ 第五回 奸商趸鸦片幕府求情 战艇中鱼雷军门殉难
- ▪ 第六回 胡以晁三拳毙恶霸 洪宣娇一怒嫁情郎
- ▪ 第七回 弄玄虚两蛇入穴 办团练双凤来朝
- ▪ 第八回 动热肠存心援要犯 出恶气亲手剐淫娃
- ▪ 第九回 洪秀全金田起义 谭绍□铁岭鏖兵
- ▪ 第十回 越俎代谋本军看冷眼 开诚相见清将死愚忠
- ▪ 第十一回 云山尽节全州道 石氏求贤新旺村
- ▪ 第十二回 大智若愚秀成遭藐视 从天而降钱氏运奇谋
- ▪ 第十三回 有挟而求情同蛰伏 养痈成患误解狐言
- ▪ 第十四回 张国梁投效初授职 江忠济贪功致亡身
- ▪ 第十五回 创营制分封举义人 练乡团始述更名事
- ▪ 第十六回 曾国藩单求郭意诚 洪宣娇拟殉萧朝贵
- ▪ 第十七回 睹耳语众将起疑团 掷头颅孤孀几丧命
- ▪ 第十八回 三月围城军粮恃腐草 一宵作法武器用鲜花
- ▪ 第十九回 贤邑令蓄心荐幕客 俏丫环有意作红娘
- ▪ 第二十回 制爱情双文贻艳服 得奇梦公瑾授兵书
- ▪ 第二十一回 任水师保全湘省 遵秘计攻克岳州
- ▪ 第二十二回 宝石孕奇文太平天国 名棋逢敌手獬面藤兵
- ▪ 第二十三回 真遭殃人民都变鬼 假被逼将士尽封王
- ▪ 第二十四回 李金凤代父复仇 彭玉麟寻师问难
- ▪ 第二十五回 儒宗谈理学实益人心 勇将壮声威伪装狗眼
- ▪ 第二十六回 陆总督携姬援小舅 钱军师遣将捉清官
- ▪ 第二十七回 锦上添花李忠王报捷 瓮中捉鳖吴观察生还
- ▪ 第二十八回 冯兆炳别母远投军 陆建瀛诵经求退敌
- ▪ 第二十九回 对的放矢委屈将军 隔车打油便宜和尚
- ▪ 第三十回 恋金陵天皇取中策 笞玉臀徐后慑淫威
- ▪ 第三十一回 塔齐布拔帜选营官 李续宜挥旗卷敌帅
- ▪ 第三十二回 手中落箸大将惮援兵 面上飞金如君认干娘
- ▪ 第三十三回 隔省辞官独嗤黄太守 因祸得福共保左京堂
- ▪ 第三十四回 蠢妇人多言开杀戒 好兄弟远路示军谋
- ▪ 第三十五回 胡林翼修书悲将佐 曾国藩洗脚戏门人
- ▪ 第三十六回 论人材详述文王卦 练侦探私抄敌国书
- ▪ 第三十七回 林威王称兵进谏 易太守举室全忠
- ▪ 第三十八回 钱军师遗书归隐 曾大帅奏报丁艰
- ▪ 第三十九回 刘丽川兴兵上海城 曾国华死节三河镇
- ▪ 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无可责老父责娇儿
- ▪ 第四十一回 惟我称尊坠入僧王计 予人以善低哦胜保诗
- ▪ 第四十二回 公事书圆圈鲍超求救 敌军行诡计曾氏丧师
- ▪ 第四十三回 老家人舍身救主 章文案诌谎成真
- ▪ 第四十四回 铜官感旧文学士题诗 锡堡抽烟彭京卿斩子
- ▪ 第四十五回 左中丞奏陈援浙策 曾廉访咨报克皖文
- ▪ 第四十六回 洪宣娇靦颜求媚药 温树德献计听空坛
- ▪ 第四十七回 踹敌营将门有子 得怪梦温氏成神
- ▪ 第四十八回 提督掬丹忱小民感戴 翰林崇老例后辈含糊
- ▪ 第四十九回 发热发狂断送要隘 忽和忽战贻笑外邦
- ▪ 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计斩权臣 彭玉麟诚心辞皖抚
- ▪ 第五十一回 缢鬼乞伸冤犹狞面目 王姬甘下嫁别有衷肠
- ▪ 第五十二回 石达开飘然引去 周天受率尔求援
- ▪ 第五十三回 援安吉大败梅溪 弃杭州重奔宁国
- ▪ 第五十四回 画船绣幕清将忒风流 地网天罗包村号铁桶
- ▪ 第五十五回 王履谦酿成骄子 徐春晏误接奸朋
- ▪ 第五十六回 徐六嫂刀下全贞 包三姑竿头挂首
- ▪ 第五十七回 县属尽沦亡祸由二贼 省垣重失陷恨饮三忠
- ▪ 第五十八回 取众议将帅议军机 设奇谋弟兄当大敌
- ▪ 第五十九回 陈延寿生为负债人 洪秀全死作贪花鬼
- ▪ 第六十回 招凉珠能保尸体 热心吏为述案情
- ▪ 第六十一回 印堂呈晦色管辂知机 烟嘴角霉头子龙有胆
- ▪ 第六十二回 轰金陵李臣典惨毙 收玉帛曾九帅发财
- ▪ 第六十三回 遭敕书制军亲草奏 繁市面总督坐花船
- ▪ 第六十四回 仗剑登堂眼看门人逐爱妾 携书入座相对夫子念亡儿
- ▪ 第六十五回 张之万梦作斩妖官 彭雪琴伪扮城隍像
- ▪ 第六十六回 北阙沐皇恩详陈奏牍 西征谈战略尽在家书
- ▪ 第六十八回 云生胯下女匪发狂痴 箭中鸡头将军施绝技
- ▪ 第六十九回 将计就计果臣被戕 以毒攻毒野主受窘
- ▪ 第七十回 一雀入灵堂牢衔帅手 双胎破邪法紧抱夫腰
- ▪ 第七十一回 飞章北阙存殁沐天恩 剪烛西窗宾东论茶务
- ▪ 第七十二回 贤夫人不忘守边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
- ▪ 第七十三回 医产妇着手成春 攻回部出言不吉
- ▪ 第七十四回 劣绅通敌挟制三军 大将瞒粮欺蒙二贼
- ▪ 第七十五回 述边情堪为往事师 解奇渴痛饮仇人血
- ▪ 第七十六回 金积堡马贼设阴谋 仆石岩刘公殉国难
- ▪ 第七十七回 少将军血战西宁 老统领魂归北塞
- ▪ 第七十八回 意诔辞病子述荣哀 谈挽联老人惊忏语
- ▪ 第七十九回 酬殊勋举人拜相 报噩耗爱子遄归
- ▪ 第八十回 攻哈密深知将领心 侵伊犁坐获渔翁利
- ▪ 第八十一回 囚全权俄人起交涉 换公事幕友坏良心
- ▪ 第八十二回 狭路相逢冤鬼提头索命 深宵突至阉人献策生财
- ▪ 第八十三回 学政作庭参童生吐气 尚书行国法世宦归阴
- ▪ 第八十四回 买私交单闻鹤顶红 动公愤共助鱼肚白
- ▪ 第八十五回 左制台恶人讲话 彭巡阅与鬼谈心
- ▪ 第八十六回 请王命众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
- ▪ 第八十七回 几首新词喜友文廷式 一声大炮力援吴吉人
- ▪ 第八十八回 见白猿晚年生蠢子 坠黑虎垂暮怜冢孙
- ▪ 第八十九回 钦差忧国难不许过年 帮办扮商家偏来讨帐
- ▪ 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群钦少妇头 和尚贪花独注夫人脚
- ▪ 第九十一回 龙头挨板子苦主伸冤 马桶满公堂能员得奖
- ▪ 第九十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谥文襄 彭氏遇仙诚心问死日
- ▪ 第九十三回 背国号如数家珍 劝盗魁取材戏剧
- ▪ 第九十四回 抱病臣特旨赐人参 强项令当场骂鸟蛋
- ▪ 第九十五回 死爵爷真个抄家 贤总督欣然作伐
- ▪ 第九十六回 投鼠忌器骗子发横财 爱屋及乌亲家问数学
- ▪ 第九十七回 公谊私情彭公护命妇 雪肤花貌钱氏受官刑
- ▪ 第九十八回 皂隶献殷勤水果四色 皇家多护卫火神一尊
- ▪ 第九十九回 硬铁头朝房挥涕泗 骚鞑子妆奁炫奢华
- ▪ 第一百回 忠臣返本大义炳千秋 孝子归真全书结三杰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两个,一听彭玉麟说出有救鲍超之法,忙问何法救之。
彭玉麟道:“门生的愚见,可把屡战屡败的战败两字,颠倒一下,包无处分。”
曾国藩、曾国荃两个,不待彭玉麟说完,早已一同鼓掌的大笑起来。又连连的赞称彭玉麟道:“这一颠倒,便成为屡败屡战的句子。只觉可嘉,不觉可罪。”
那时章价人尚未退出,不禁也在一旁点首赞好道:“彭大人的心思,真正敏捷。可惜现在督带水师,没有工夫来替我们老师,办理奏折。”
彭玉麟略略谦虚几句,便请章价人拿去改正。
章价人退出之后,曾国藩又把所有的公事统统看毕。内中只有新任四川总督骆秉章的一件公事,颇有斟酌之处。便交彭玉麟、曾国荃二人一同看过道:“骆制军因见伪翼王石达开入川的军队,已过巴东。他来和我商量,可否用抚的一法。我想自从逆军肇事以来,此例尚未开过。莫说奏了上去,朝廷未必准许。就算准许,恐怕石氏这人,也是故军之中的一位人材,哪肯就此投顺。”
彭玉麟答道:“老师所说,乃是公事之话。门生所说,石氏确是一位人才,果能受着招抚,也断天国之中的一只臂膀。”
曾国荃摇头道:“我和大哥的意见相同,石氏虽然负气入川,要他归顺我朝,似乎决难办到。既难办到,何必示人以弱。况且石氏入川,也与那个林凤翔北进一般。孤军深入,后无援兵,最犯兵家所忌。我料石氏必难得到四川,不过时间问题而已。”
彭玉麟接口道:“九世叔所论极是。世侄方才的主张,本是一偏之见。不过念他也是一位人才,未免有些可惜。现为九世叔说破,他若真肯归顺我朝,他在南京,全家被杀之际,还不早早反正了么。既是如此,老师赶快回个公事,给那骆制军去,让他也好趁早布置。”
曾国藩听说即去提笔在那公事背后,批上主剿二字。
等得公事发出,曾国荃又问曾国藩道:“大哥,季高现在还是丁艰在籍。我们和胡中丞两家,都是夺情起用。皇上就算忘了季高这人。难道一班王公大臣们,也会忘记不成?”
彭玉麟接口道:“这个道理,我们知道一点。因为曾胡两家,带兵以久,火火热的忽然丁艰起来,皇上自然夺情任用。季高向办幕府之事,尚未著有甚么战功。再加官中堂和他总有一点芥蒂。王公大臣,谁不左袒官中堂呢?所以季高那里,永远没有外臣奏保,永远不会起开他的。”
曾国藩点头称是道:“雪琴此言,很中时弊。照此说来,只有我去保他的了。”
曾国荃道:“这末何妨就命文案上前去拟稿。”
曾国藩即将保奏左宗棠的考语,亲自拟好,交给曾国荃,彭玉麟二人去看。彭玉麟见是“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八字。便对曾国藩笑着道:“季高对于这八个字,只有明字,不甚切贴。”
曾国藩、曾国荃一同问道:“应改何字?”
彭玉麟又笑上一笑道:“可以改一愎字。”
曾国藩听说,点头微笑道:“雪琴可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矣。”
曾国藩说着,又问彭玉麟道:“现在我方的统兵将帅,已成一盘散沙。雪琴有何妙法,将他们收拾一起。”
彭玉麟道:“门生此来,本是来献四路进兵之策的。第一路,以胡润帅为主,以鲍春霆、刘仲良为宾,又以胜琦两位钦差为宾中之宾,合力去攻武昌。第二路,以向张两位钦差为主,以和钦差、萧泗孚、程文炳为宾,又以何江督为宾中之宾,合力去攻金陵。第三路,以左季高为主,以李少荃为宾,又以马新贻为宾中之宾,合力去攻浙江。第四路,以李续宜中丞为主,以贞干世叔、江忠泗为宾,又以塔齐布、张玉良为宾中之宾,合力去攻安庆。老师、九世叔、门生、杨厚庵几个,率领全部水师,由九江出长江,断截天国方面的水师,使他们四路受敌,不能联络策应。但是我们四路人马,须得一同进攻,不可你先我后,反使他们得以分兵接应,如此一办,可使伪忠王李秀成疲于奔命起来。纵不立即消灭天国,也得大受一番损失。不知老师和九世叔两位,以为此策有用否?”
曾国藩、曾国荃两个连连的大赞道:“这个大计划,亏你想得周到。准定如此办理,快快出奏。”
彭玉麟又说道:“出奏之事,也不忙在十天八天,最好是且候起用季高的上谕下了之后,人手方能齐全。”
曾国藩道:“这样也好。不过我们先得知照各处才是。”
曾国荃又问曾国藩道:“兄弟听说,英法两国的洋兵,业已进窥北京,怎么皇上倒不来调取大哥进京的呢?”
彭玉麟又应声道:“外省的军务,重于北京百倍,就是来调,老师也得设法推托。”
曾国藩听说,也不相瞒,即将吞了上谕之事,告知彭玉麟、曾国荃二人听了,曾国荃笑着道:“我道怎会不要调取我们的。”
这天他们师生兄弟三个,复又互相商量了一会。第二天彭曾二人,各返防地。又过半月,曾国藩接到批折,说是据奏悉,业已命令候补四品京堂左宗棠,着即襄办曾国藩军务矣。
没有几天,复又奉到一道上谕,说是浙江遍地皆贼,民不聊生,着曾国藩迅速规复苏常,进兵浙江。曾国藩赶忙奏复:说是左宗棠、李元度二人,尚未到营。现在皖南极为可危,何能展蔽浙江,更何能规复苏常。目下惟有急援宁国而已等语。奏上之后,朝廷报可。
那知曾国藩的援兵,尚在中途,宁国已经失守,守将周天受阵亡。那时正是咸丰十年八月。曾国藩据报,急檄李元度驰赴宁国,接办军务,限期克复,又撤左宗棠迅速由南昌,赶赴乐平、婺源之间,以为宁国、安庆两处的策应。自己移驻祁门,居中调度。军情如此一变,非但曾国荃的那围困金陵之计,暂难办到。就是彭玉麟的四路进兵之策,已为各处牵制,也不能行。
十月下旬,李秀成又派罗大纲、洪宣娇二人,各率老万营的人马五万,以及狼兵二百余人,由羊栈岭攻陷黟县。幸亏鲍超、张运兰的两路人马,前去挡上一阵,否则祁门大营,便觉可危了。
这年年底,杨载福忽由长沙来到祁门。曾国藩赶忙请见。杨载福道:“近来贼兵,四处猖獗,半得船舶炮艇之力。我们自从练了水师以来,从未大举出战。依着标下之意,要请大帅驻节坐船。一则可以镇水师的军心。二则贼军屡次来扑祁门,军心要顾坐营,对于出战之时,都不旺壮。”
曾国藩听说道:“这件事情,我倒不能一时解决,非去问过雪琴不可。”
杨载福道:“这末标下本为此事而来,就在此地守候老帅解决再说。”
曾国藩连忙漏夜派人前去问明彭玉麟。及得回信,彭玉麟极端赞成杨载福之策。又说他已探得伪忠王李秀成率了罗大纲、洪宣娇、赖文鸿、古隆贤、陈坤书、都永宽、陈赞明、黄子隆、蔡元龙、汪安钧,以及补王莫仕葵、首王范汝曾,每人各率悍贼三四万,直扑九江。务请迅派大队水师,去助九江,不要被敌占了先着等语。
曾国藩便召杨载福、周天培、江忠泗、吴坤修、张运兰,袁永福、曾大成等等商议。
当下张运兰、江忠泗二人一同献计道:“九江城池,尚在贼手。我们若派大队船舶前去,无险可守。不如且俟李秀成的主军,渡江之时,半渡出以奇兵击之。只要把他们的主力军击退,其余自然是望风而溃的了。”
杨载福驳之道:“倘若敌人分军而渡,我们究击那军,恐无把握。况且李秀成的此来,志在必胜,人数十倍于我,若与交战,也难取胜。不如飞檄胡润帅那边,请他连派鲍超、刘秉璋两军,迳蹑李秀成之后。若能得胜,敌军即不敢渡江了。”
曾国藩道:“你们三位之话,都有见地。但防未曾交战之先,敌军已经渡江,这又奈何?”
曾大成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乃一定之理。九江附近,虽无险要可守,但是李秀成的兵士,远道而来,多半疲乏。我军再分十数路与之接战,使之应接不暇。只要此十数路之中,胜负各半,再以大军继进,定操胜算。”曾国藩听说,乃将众人之计分别行之。一面飞檄胡林翼那儿,请他速命鲍超、刘秉璋两军,以要李秀成之后。一面命杨载福统了大队水师,以阻李秀成渡江。再令各将各统陆军五千,分屯九江附近,并备交自已亲率刘崇佑、刘连捷、萧启江、普承尧等将,坐了大船,进驻九江附近。并命现任南康府知府沈葆桢,分兵出瑞昌界,以作九江后援。曾国藩分拨既定,立即出发。
太平天国方面的探子,得了此信,来报李秀成知道。
李秀成据报,因见曾国藩重防九江,不禁大喜的对着众将说道:“吾今番必得成功矣。”
说着,即授计四眼狗陈玉成,命他故作南下之势,以防鲍超、刘秉璋两军来兼顾安庆。复又再三谕知陈玉成手下的各将士,说是鲍超英勇无伦,尔等无论何时,遇见他的队伍,只能计取,不可力敌。刘秉璋本人虽没甚么奇谋。他那赞军徐某,善卜文王卦,确有料敌如神之技,尔等也当千万留心。
凡遇阴雨之天,或是深夜之际,只好死守,不可出战。
大家奉命去后,李秀成又飞檄驻扎饶州的黄文金那里。请他即派大将雷焕、张祖元二人,各率大兵,沿着南康而进,先握九江下游的险要。首王范汝曾急问李秀成道:“忠王之计,本非直趋九江,现在何以真的令那雷焕、张祖元二军前赴九江,这是何故?”
李秀成见回,便与范汝曾附耳说道:“正以此法,以坚曾国藩之心,当我必赴九江也。”
李秀成说完,又令苏招生、陆顺治两个水军副都督,统率船舶,去压湖口,以阻彭玉麟的援兵。李秀成布置既定。出发之际,装做直向九江去的样子。及走一程方始发下一道秘密命令,传令大军,改向彭泽湖而进。大军一到彭泽,早有李秀成预先所派的陈得才、张朝爵两个将军,预备船只多时了。等得李秀成的大军,统统渡过彭泽。那时彭玉麟的水军,正被苏招生、陆顺治所阻,骤然之间,不能分兵。其余将士,都未防到此着。所以李秀成之计,竟得安然成功。
曾国藩至此,始知中了敌人之计。赶忙一面分了一支人马,去与雷焕、张祖元厮杀。一面又令彭玉麟无论如何,须得分兵江岸,以防太平天国的水军。然后任杨载福为前部先锋,张运兰、吴坤修、江忠泗、周天培,分为四路接应。自己率领中军诸将,欲与李秀成打他一场大仗。
部将刘崇佑进帐道:“敌军虽屯重兵于彭泽湖,安知不再另调人马,去袭九江。”
曾国藩摇头道:“此着我岂不知,我料鲍刘两军,既见李秀成已经渡江,彼等必趋九江。文有徐春荣,武有鲍超,九江必无大碍。所要紧的,只是李秀成的主力军也。”
说话之间,探子飞马报到,说是四眼狗不敢正面去击鲍刘两军,现已会合素与捻匪大通声气的苗沛霖一军,已向宿松奔去。鲍超一军,追踪而往。刘秉璋一军,现屯九江。
曾国藩听说道:“如此九江方面,兵力恐防单薄。”便问部将,谁愿去助九江。
部将赵景贤道:“某从前曾蒙李秀成不杀,放了回来,得能效力麾下。但与李秀成说过此后不与李军交锋以报之。某愿领兵去助九江,公私两有益处。”
曾国藩点首道:“君子重信,我当成你志愿。你就准往九江去吧”
原来赵景贤的不与李秀成交锋一语,当世无不知之。都因恶他此语,不肯用他,至今还屈为道员。曾国藩犹能知他的本领,调到军中,曾立战功不少。现在既是去助九江,一因要避李秀成之军,二因素来佩服徐春荣这人,借以可以接近。
曾国藩一等赵景贤去后,即督大队前进。
那时李秀成也知曾国藩调度。急令黄文金亲率雷焕、张祖元二军,去攻九江。一面又令莫仕葵、范汝曾、古隆贤、陈坤书四人,去敌四路清军。自己即率大军,去与曾国藩鏖战。
曾国藩方面,一闻大军压来,不免有些忧形于色。
部将刘连捷进帐请问道:“我军并不弱于敌军,老帅何故忧虑?”
曾国藩道:“我军虽不弱于李军,但因未能识破李秀成之计。此时勉强出应敌人,军心气沮,欲胜难矣。但是我已于家书之中,说有安危不知,生死不计二语。只有取那兵法上所说,置诸死地而后生。还望众位将士奋力杀敌,以报国家。”
哪知曾国藩的说话未完,忽闻前方已在大战。一种炮火连天之声,几把山谷震倒。刘连捷无暇再说,立即返身出帐,统了所部,杀往前方。及到前方,已见杨载福被李秀成杀得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兵之力。正拟退败,他就大喊一声,奋力加入,这样的又战一阵,仍旧不能抵敌。
杨载福乘间对刘连捷道:“此地既是不能支持,后面老帅的中军,那就可危。让我回兵去保老帅,你在此地再行支撑一时。”
刘连捷忙答道:“杨军门快快回兵,我在此地挡住敌军便了。”
杨载福听说,赶忙飞马回转,不料等他奔到,中军早已溃散。曾国藩这人,已由刘崇佑保着,落荒去了。杨载福只好四处前去寻找。
原来曾国藩当时一闻前军不利,正待亲自上前督阵,岂知说时迟那时快,早被赖文鸿一军,从东杀至。莫仕葵一军,从西杀至。古隆贤一军,从南杀至。范汝曾一军,从北杀至。曾国藩大惊失色,急命中军将士分路抵抗。刘崇佑已料不妙,忽来保着曾国藩先行落荒而走。
曾国藩一面退走,一面还在叹道:“我少军事之学。此时一走,大军必溃矣。”
刘崇佑道:“老帅乃是国家柱石,非与冲锋打仗的将士可以同日而语的。此即俗语,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那句说话了。”
曾国藩尚待答话,忽见那个刘连捷满身是血的追了上来报知道:“周天培、江忠泗一同阵亡。吴坤修、张运兰统统溃散。”
曾国藩急问道:“这末杨厚庵呢。”
刘连捷道:“杨军门本是单身来找老帅的,怎么此地不见?”
刘崇佑不待刘连捷说完,急乱挥他的手道:“快走快走。追兵一到,那就迟了?”
刘连捷听了,便不再说,一同保护着曾国藩向前奔去。
那时曾国藩已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平时保养精神,身体稍胖。又因虽已带兵多时,究是一位文官,不善骑马,所以那时骑在马上,向前乱奔,颇觉不适。正待寻个荒僻地方,暂歇一下,随又听得四面的喊声,渐渐地近了拢来。同时又听得刘连捷在问刘崇佑道:“你可听见没有?那班贼兵,都在喊着,捉到我们老帅,赏银十万。”
曾国藩明明听见,哪有工夫再去接嘴,只是紧加几鞭,往前再奔。不知怎么一来那匹坐马,忽失前蹄,霍的一声,早把曾国藩这人,掀下马来。
就在此时又见忽从斜刺里奔出两匹快马。马上二人一见曾国藩跌在地上,慌忙一同跳下,帮同扶起曾国藩来。曾国藩一看不是别人,一个正是杨载福,一个就是他九弟曾国荃。
便叹一口气道:“不因我在此地,生见你们二人。”
杨载福先说道:“老帅请勿着急,现在九大人已率大队到此。就算不能立即击退敌军,已能保着老帅的安全。”
曾国荃也接口道:“请大哥,先到兄弟的队伍里去。杀贼一事,再行从长计议就是。”
曾国藩听说,忙又上马,曾国荃、杨载福二人,就在前面带路。曾国藩到了一座小山之下,抬头一望,只见曾国荃的营字军队伍,果在山上扎住。大家上山之后,尚未来得及说话,又见张运兰也已衣冠零乱的赶了前来。曾国藩先向他问道:“只你一个么,还有大家呢?”
张运兰却是上气不接下气的答道:“大家都已逃散,现在四面都有敌军。幸亏彭大人有队水帅,到了岸边,快请老帅上船再谈别的。”
曾国藩不答这话,且去侧耳一听,四面的喊声,更加近了。曾国荃便发急的对着曾国藩说道:“大哥不必迟疑,快请先到岸边下船。兄弟就同诸位将军断后可也。”
曾国藩听说,复又长叹一声,只得策马下山,直望岸边奔去。刚刚上船,李秀成的大军已经追到。曾国荃拚力挡了一阵,李秀成料定曾国藩已有水师接应,方才退兵。正是:老谋深算犹如此陷阵冲锋岂等闲不知曾国藩上船之后,又往何地,且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