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八义
- ▪ 第一回 汴梁城周家满门被害 济宁府公子只身投亲
- ▪ 第二回 周景隆有意投亲 梁士太反目无情
- ▪ 第三回 梁滚毒设牢笼计 周顺被骗关房中
- ▪ 第四回 老管家义舍亲子 周景隆逃命他乡
- ▪ 第五回 走穷途慷慨解囊 东门外拈香结友
- ▪ 第六回 荒郊一场生死战 尉迟结拜愣孔生
- ▪ 第七回 沈不清走脱周顺 徐文标巧遇姑亲
- ▪ 第八回 贾秀英嫌贫遭打 周景隆入居徐家
- ▪ 第九回 失意子负托理家 徐文标保镖入京
- ▪ 第十回 野蟒川阮英亮相 守空房贾氏怀春
- ▪ 第十一回 荡妇登门戏书生 阮英隐形察奸情
- ▪ 第三十三回 醉仙楼推杯换盏 闹公堂诈银三千
- ▪ 第三十四回 阮英潜身入绣阁 猴子错偷假秀英
- ▪ 第三十五回 梁秀英潜出寻夫 众弟兄往寻花容
- ▪ 第三十六回 主仆失散秀英入山 伉俪缘分翠屏观夫
- ▪ 第八十四回 群英率兵直奔藏兵营 声声叫阵定要决雌雄
- ▪ 第十二回 贾秀英千调百逗 周景隆洁身拒淫
- ▪ 第十三回 结弟兄同生共死 才相见即刻别离
- ▪ 第十四回 贾氏恶语陷周顺 文标仗剑闹书房
- ▪ 第十五回 徐文标愁喝闷酒 小阮英大闹书房
- ▪ 第十六回 怒不可遏阮英搬兵 远走他乡周顺被劫
- ▪ 第十七回 寻自尽上吊松林 尉迟肖解救义弟
- ▪ 第十八回 获情书文标识真情 寻表弟亲走济宁城
- ▪ 第十九回 磨盘山阮英搬兵 唐铁牛赶赴济宁
- ▪ 第二十回 五兄弟同宴会仙居 徐文标济宁访表弟
- ▪ 第二十一回 六弟兄同居孔家寨 贾秀英定计害文标
- ▪ 第二十二回 贾不正刀杀文勇 沈不清遣差破案
- ▪ 第二十三回 沈不清传差捉凶 徐文标被捕入狱
- ▪ 第二十四回 屈打成招文标入狱 丧天害理李虎贪财
- ▪ 第二十五回 阮英飞身报凶信 五弟兄定计劫牢
- ▪ 第二十六回 梁秀英祭奠周景隆 徐文标狱中盼救星
- ▪ 第二十七回 众弟兄劫牢救文标 沈不清兴兵讨反贼
- ▪ 第八十五回 尉迟奋勇旗开得胜 群英庆功防敌偷营
- ▪ 第八十六回 官军偷营损兵折将 吴斌无奈急报汴梁
- ▪ 第二十八回 徐府同奔孔家寨 阮英铁牛战官兵
- ▪ 第八十七回 妖僧助官军施法宝 尉迟肖遭神珠落马
- ▪ 第二十九回 阮英述说五嫂贞 猴子去偷梁秀英
- ▪ 第八十八回 孔生上阵与妖僧拚命 妖僧施法宝再显淫威
- ▪ 第三十回 生疑心阮英赶毛驴 救佳人猴子战女鬼
- ▪ 第三十一回 败山贼阮英杀尼姑 久不至孔唐往接应
- ▪ 第八十九回 孔氏上阵皆遭毒手 阮英文战智擒妖僧
- ▪ 第九十回 妖僧遁逃阮英请金定 佳人施神丹救人活命
- ▪ 第九十一回 金定飞刀败铜头僧 妖人拜请金封长老
- ▪ 第三十二回 唐铁牛智杀梁滚 三弟兄齐进济宁
- ▪ 第三十七回 假郎君山寨娶妻 寻娇娥探得贼山
- ▪ 第三十八回 假扮新娘娶娇娥 大哥成亲弟上山
- ▪ 第三十九回 多情女怀春罗帐 假新郎呆坐春宵
- ▪ 第四十回 周景隆走散入山 东京城皇爷发兵
- ▪ 第四十一回 官兵围困杏花寨 梦熊率兵战山前
- ▪ 第四十二回 马似龙战败负宝 郑翠屏下山斗敌
- ▪ 第四十三回 山前斗宝翠屏身亡 圣母施法徒弟回生
- ▪ 第四十四回 火烧官兵郑梦熊逃走 中途遇寇周景隆失散
- ▪ 第四十五回 郑梦熊投奔磨盘山 周景隆独往苏州城
- ▪ 第四十六回 遇绝境梁秀英跳河 逢恩人女娇娥认母
- ▪ 第四十七回 不收银京官保清正 寻景隆李公托姚顺
- ▪ 第四十八回 众弟兄下山找景隆 梁秀英香前大许愿
- ▪ 第四十九回 梁秀英上庙还愿 蔡衙内强抢佳人
- ▪ 第五十回 李逢春蔡府寻女 狗蔡京恶语挡人
- ▪ 第五十一回 告状不赢反遭贼害 逼奸未遂一目被射
- ▪ 第九十二回 金封巧布八卦阵 金定追敌把阵观
- ▪ 第五十二回 阮英袖箭射蔡猛 蔡京怜子请铜头
- ▪ 第九十三回 金定细话破阵之难 翠屏奉命携宝下山
- ▪ 第五十三回 斗妖僧阮英战败 贞节女大骂蔡京
- ▪ 第九十四回 郑氏姐弟相逢话别情 率兵下山金定喜相迎
- ▪ 第五十四回 阮英救出梁秀英 云平又救小阮英
- ▪ 第五十五回 花云平引见滚地雷 葛家庄阮英来借剑
- ▪ 第九十五回 八卦阵变化困佳人 金贵及时携宝入阵
- ▪ 第五十六回 为供宝剑赌输赢 阮英初盗透龙剑
- ▪ 第九十六回 金贵红毛国装太子 蒙骗公主智盗三宝
- ▪ 第五十七回 阮英苦思盗剑计 葛昆睽睽守剑严
- ▪ 第九十七回 盗来三宝急入阵中 借助神威救助英雄
- ▪ 第五十八回 弄巧成拙盗剑不成 卖弄机巧反遭伤害
- ▪ 第九十八回 透龙剑斩妖敌阵自破 吴元帅败逃铁牛解脱
- ▪ 第九十九回 捉拿于氏父子各逞强 解救被抢妇女回故乡
- ▪ 第一百回 父子作恶遭报应 英雄除奸传美名
- ▪ 第一百一回 景隆途中住店遭殃 姐弟寻公子险上当
- ▪ 第一百二回 阮英忽降惩罚贼人 景隆翠屏久别相逢
- ▪ 第一百三回 郑氏姐弟相护送 景隆进京见李公
- ▪ 第一百四回 秀英翠屏叙别情 一家团聚喜贺庆
- ▪ 第一百五回 景隆高中亲友欢跃 参倒蔡京终把冤报
- ▪ 第五十九回 尖刀刺牛施妙计 葛昆离位失假剑
- ▪ 第六十回 二弟兄汴梁欢饮 小阮英再盗宝剑
- ▪ 第六十一回 二盗假剑阮英心羞惭 为盗真剑三进葛家庄
- ▪ 第六十二回 葛昆遇知己泄露真言 阮英池中盗得透龙剑
- ▪ 第六十三回 避法冠下时长青接剑 阮英寻剑来至金家滩
- ▪ 第六十四回 阮英盗赃银贪心不已 金亨起歹心锁他柜中
- ▪ 第六十五回 孙氏骂金亨伤天害理 云平欲搬兵救回阮英
- ▪ 第六十六回 金亨羞愧无地自容 忽闻异声心中发惊
- ▪ 第六十七回 冤魂索命吓坏金亨 遗言教子切把善行
- ▪ 第六十八回 阮英装鬼死里逃生 谎称巧艺蒙骗金亨
- ▪ 第六十九回 设巧计严惩金亨 害人者自得报应
- ▪ 第七十回 长青文魁炫耀宝贝 灯下饮酒各怀鬼胎
- ▪ 第七十一回 长青一觉失了算 丢了透龙避法冠
- ▪ 第七十二回 时阮见面险些翻脸 提起先人顿换笑颜
- ▪ 第七十三回 金贵挺身异国寻宝 阮英路遇囚中铁牛
- ▪ 第七十四回 铁牛遇不平为人解难 痛打王管家初显威风
- ▪ 第七十五回 于信夺人妻逞霸道 铁牛仗义大打出手
- ▪ 第七十六回 张教习丢脸欲搬救兵 于信死去全家放悲声
- ▪ 第七十七回 唐铁牛救人救到底 降龙伏虎再显神威
- ▪ 第七十八回 铁牛战群恶棒下无情 于智赶往兵营求救兵
- ▪ 第七十九回 吴斌欲放铁牛不走 好汉被捉进了囚笼
- ▪ 第八十回 英雄救唐奇得手 松林中密谋造反
- ▪ 第八十一回 吴帅办文案禀报奸相 英雄夜入府篡改禀文
- ▪ 第八十二回 阮英与弟兄回铁龙山 众英雄计议救唐铁牛
- ▪ 第八十三回 为救铁牛寨主决策 群英计议率兵下山
公子迈步往前行 去找岳父梁总兵
正走中间留神看 一街两巷闹哄哄
金花花的茶叶铺 亮晶晶的绸缎棚
钱桌子对德隆当 福昌永对全玉隆
木匠铺里拉大木 铁匠炉上冒火星
瓷器铺里碗落碗 黄酒馆里杯落杯
眼前来至乱饭市 作买作卖不住声
这边面条最可口 那边包子才出笼
公子抬头往上看 来至岳父府门庭
门外有座大影壁 上面画的寿三星
府门前方砖铺地 玉石栏杆嵌宝珍
翠花门楼涂金色 桐油桐漆合铜钉
门楼以上送一目 上挂二尺大纱灯
纱灯以上写大字 告老还家梁总戎
坐着家将人四个 虎背熊腰甚威风
公子迈步往里走 家将梁安问一声
梁安说:“小花子,你不知这是梁大人府门。这处地方,文官下轿,武将下马,你满处混走,俺这门里零碎东西甚多,你拿的去当点心。”公子说:“老管家,我不是来要饭的,回禀你家大人得知,你就说贵客到了,前来投亲。”梁安说:“小花子,说语真不知礼呢!怎叫贵客?呀!是了。贵客是老绰入门婿。”开口说:“这小花子,你胆子真不小,前来冒认亲情?”吩咐伙计,与我绑起来!且看下回分解。
词曰:
大宋八帝徽皇 驾坐东京汴梁
信宠奸党害忠良 周家命赴法场
忽起一阵神风 刮出母子一双
荒郊野外苦奔忙 不知流落何方
这一首西江月。叙完,从内里引出一部小八义传来,俱表是忠孝节义,传留万世。问说这部书出在那一朝代?那一个年月?大宋八帝,徽宗政和年间,江南湖广彬州府城里有家乡宦姓周名义,表字会卿,那徽宗驾前称臣,官居东阁大学士之职。夫人徐氏膝下只生一子,名叫周顺,表字景隆,年方一十六岁,生的人品出众,相貌过人,且是经纶满腹。周老爷为官清正,一生骨鲠,朝中常呼其为铁御史。每与太师蔡京、右侍郎童贯不和。屡次告老,圣上不准。时值金人寇边,满朝文武会议防边之策,唯周老爷独议主战,蔡京、童贯等专议主和,因此与周老爷不睦,各归府下不提。且说蔡京秉政,怀奸植党,贬斥群贤。当日朝散,与童贯说道:“今日议事,周义当众官面前,傲慢老夫,实实可恼,想一妙计,除此老儿,以雪心头之恨。”童贯说道:“下官有一计,现有金人寇边,侵犯中原,密差心腹,布散流言,即云勾起兵端,实周义主谋,再着谏台参奏,即叫老儿死无葬身之地。”蔡京闻听甚喜,依计而行。不上几日,流言传遍京城。右谏议郎高俅、指挥使杨俭、镇殿将军刘彦龙,原系蔡京一党,同上本章,奏至徽宗面前。皇爷闻奏,大怒。正忧金人扰乱,即令朝臣议处。蔡京复近前奏道:“大臣私通外国,罪该祸灭九族,请正典刑,以儆臣下。”皇爷尚自犹疑,蔡京即传提周义合族人等,共计一百零三口,赴市曹正法。适值太白金星经过,早知东斗星周顺有难,忽起一阵神风,将周顺母子刮出法场。法司临刑,只剩一百零一口,斩首交旨不提。且说母子被神风刮出汴梁城外,睁眼一看,乃是一片荒郊。老夫人说:“儿呀,俺母子死里逃生,多蒙神人救护。”望空拜谢。夫人说:“我儿,俺母子逃命吧。”
夫人这才痛伤心 伸手拉住周景隆
我儿命也实在苦 你比黄连苦三分
眼望东京发口誓 骂声高俅老蔡京
蔡京你是皇国丈 你女现今作西宫
你女作了西宫院 她在宫内受皇宠
当着万岁回句话 如同铁板钉上钉
你的官职女儿挣 甜言蜜语美前程
舌尖骗来乌纱帽 柳腰挣得大红袍
金莲勾来恒廷玉 终朝每日哄徽宗
害俺周家死的苦 死了全家满门庭
不该周家绝了后 神风刮出周景隆
母子叨念往前走 一直要奔老山东
走些不平芳草地 听些林中百鸟声
见些才子去科考 走些村庄府县城
城城见些名利客 客人来往把话明
明明空中过大雁 雁声叫得百草青
情义佳人把郎戏 戏耍路傍牧牛童
同见樵夫抡板斧 斧砍木柴响叮咚
东边还有河一道 独坐垂钓年迈公
公平老者活百岁 岁岁过些秋与冬
东边又听有人唱 唱的腔调不中听
听见上坟穿孝女 女子哭得痛伤情
情泪浸透衣衫袖 袖遮粉面放悲声
声声哭得实可叹 叹坏公子周景隆
母子行走半个月 逃难来在老山东
往前正走抬头看 有座村庄面前迎
押下母子且不表 再说奸党老蔡京
话说蔡京自从在法场斩了周家满门,被神风刮去周顺,恐有后患。四外差人寻找,找了数日,不见音信。又上殿奏本,说周顺逃走踪影不见,应该各州府县画影图形,捉拿才是。万岁准奏,立时发出圣旨,各州府县通知捉拿周家母子暂且不提。且说周顺母子进了村庄,夫人说:“儿呀,俺母子上哪处宿?”周顺说:“娘呀,路北有一座大门,为儿上前讨几碗饭,充一充饥,再作道理。”夫人说:“也好。”周顺迈步走至大门,才知此庄叫作太平镇。这员外姓刘,名秉忠,字行善。夫人王氏无后,因此舍粥三年。周顺至门外站着,亦不好张口要饭。恰值员外在门里往外正走,出了大门,抬头一看,原是讨饭花子。员外道:“小花子,你要饭怎在这站着?”周顺闻听,上前口尊员外。员外仔细一看,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穿的衣服连半疋火纸钱亦不值,叫道:“小花子,那边站的是你什么人?”周顺说:“那是我的母亲。”员外说:“看来你是孝子,我倒有粗茶剩饭,若不嫌弃,将你母亲领在我家,住上十天半月,再走不迟。”公子闻听,满心欢喜,说:“多承美意。”说罢,员外在前,他母子在后,进了大门,有一座空书房,员外领到书房,说:“你母子在此住吧。”员外回房不提。再说他母子住了几天,公子常上大街闲走。这日夫人说:“儿呀,这是什么地方?”公子说:“母亲,昨儿在街上闲走,看见交界牌牌上有字,上写山东该管济宁府太平镇。”夫人听说济宁府三字,说:“儿呀,这可不怕了。”周顺说:“母亲,怎说不怕了?”夫人说:“我儿不知,听为娘道来。”
夫人这才说短长 叫声我儿听其详
提起山东济宁府 有家乡宦本姓梁
官讳名叫梁士太 作过总兵在汴梁
膝下无儿有一女 许配我儿你身旁
今年一十方七岁 名叫秀英女娥皇
士太是你亲岳丈 我儿投亲到那乡
周顺说:“母亲,他就是我的岳父,俺周家犯了灭门之罪,为儿亦不敢前去。”夫人说:“我儿前去投亲才是。你岳父知道周家被害,又看着他女儿面上,将我儿留下,亦是有的。”周顺是个孝子,母亲吩咐,不能不去。”母亲,为儿前去。”往外就走。老夫人一伸手,把公子拉住说:“我儿,你若前去,听为娘的嘱咐。”
公子迈步往外行 夫人拉住不放松
叫声我儿且慢走 为娘言语记心中
到城去找你岳父 从头至尾对他明
因家俱被奸臣害 拿进东京汴梁城
法场之内去处斩 死了一百零一名
不该周家绝了后 神风刮出周景隆
为娘住在太平镇 我儿投亲去进城
你岳不把心改变 救我母子能高升
夫人从头说一遍 撒手松了子亲生
公子迈步往外走 出了员外府门庭
走出庄村太平镇 路途奔走困明公
公子走了八里路 眼前来至济宁城
城外好像仙人洞 城里也有守城兵
来来往往有人行
城门俱着铁包裹 上钉碗大菊花钉
何故俱要钉子钉 怕的反贼来攻城
车走吊桥如擂鼓 马行沙土把日蒙
举目抬头往上看 城门两旁画图形
周顺来在城门以外,往上一瞧,只见城门两旁画着两张图影,头一张是周老夫人,第二张是吏部天官之后,名叫周顺。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如若拿着周顺,一两骨头一两金,一两皮肉一两银。”公子一见,吓得胆裂魂飞,面如金纸。自己叫着说:“周顺呀,周顺呀,你家犯灭门之罪,天胆还去投亲?若被官人知道,捉到官衙,哪有活命之理?低头一想:我也不像公子相貌了,当公子时节,穿的绫罗绸缎,如今只像花子一样,浑身衣服连三百钱不值,待我混进城去,找我岳父投亲要紧。
公子进城把头抬 一街两巷好买卖
生药钱财熟药铺 永福昌对长胜斋
公子正走抬头看 人多事众数过来
七八岁玩童骑马 十三大姐抱着孩
明公若问什么马 两腿夹着青竹马
尊声列位闪一闪 小心踏着你们鞋
碰着帽子不要紧 怕是撞了你脑袋
又往那边送一目 四人那边打骨牌
出付板凳是长对 至尊猴子放下来
打个全探加三倍 大家伙的乐心怀
公子走至那边看 两个老头棋摆开
这个先走当头炮 那个跳马理应该
公子看了多一会 那边走过老头来
公子往那边正走,来了一位老者。公子一见,即忙近前深打一躬,口尊伯父有礼了。老者抬头一看,原是一位小花子。说道:“施礼为何?”公子说:“借问一声。”老者说:“有名便知,无名不晓。”公子说:“提起此人,皓月当空,名扬四海。当年在东京汴梁作过十八路总兵,如今辞官不作,告老还家,老大人姓梁名士太。”老者闻听,吓了一跳,心想:浑身穿的衣服连半疋火纸钱不值,认的却是这么大亲。当今总兵还有这等穷亲戚?于是说道:“小花子,你若问济宁这位梁大人,哪个不知,哪个不晓,你照十字大街,往前行走,在路北有一座广亮大门,有四根旗杆,分为左右,门前有一座大影壁,守门官的兵将无数,那就是梁大人的府门。”公子闻听,辞了老者,只照大街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