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野史
- ▪ 第一回 兴宫室剪彩为花
- ▪ 第二回 隋炀帝游幸江都
- ▪ 第三回 窦建德兵杀郭绚
- ▪ 第四回 杨义臣扫清河北
- ▪ 第五回 杨玄感兵起黎阳
- ▪ 第六回 瓦岗寨群雄聚义
- ▪ 第七回 翟让李密据洛仓
- ▪ 第八回 李密移檄数帝罪
- ▪ 第九回 文静世民议大事
- ▪ 第十回 世民说李渊起兵
- ▪ 第三十一回 秦王北邙山射猎
- ▪ 第六十三回 李世民兴兵伐郑
- ▪ 第九十六回 李孝逸兵败敬业
- ▪ 第六十四回 窦建德兴兵救郑
- ▪ 第三十二回 秦王被擒囚南牢
- ▪ 第六十五回 窦建德大战唐兵
- ▪ 第三十三回 徐世勣私放秦王
- ▪ 第十一回 李渊遣使如突厥
- ▪ 第六十六回 建德败走牛口谷
- ▪ 第三十四回 王世充借粮背德
- ▪ 第六十七回 楚朱粲醉烹段确
- ▪ 第十二回 唐兵大破宋老生
- ▪ 第三十五回 秦叔宝洛阳大战
- ▪ 第六十八回 尉迟恭怒击妖妇
- ▪ 第十三回 李渊合兵围长安
- ▪ 第三十六回 魏徵四马自投唐
- ▪ 第六十九回 李秦王平定东都
- ▪ 第三十七回 殷开山独战四将
- ▪ 第七十回 孝恭李靖破萧铣
- ▪ 第三十八回 秦王十计羞李密
- ▪ 第七十一回 刘黑闼反唐报仇
- ▪ 第十四回 李渊奉迎立代王
- ▪ 第三十九回 刘武固定扬称帝
- ▪ 第七十二回 黑闼箭射罗士信
- ▪ 第十五回 屈突通潼关射子
- ▪ 第四十回 宋金刚义释张达
- ▪ 第七十三回 肥乡城唐兵大战
- ▪ 第十六回 王世充东都救援
- ▪ 第四十一回元吉逃回 长安城
- ▪ 第七十四回 建成平定河东府
- ▪ 第十七回 含嘉城秦琼战丘瑞
- ▪ 第七十五回 秦王谋据洛阳城
- ▪ 第四十二回 石州唐兵败崇茂
- ▪ 第七十六回 秦王推刃同气
- ▪ 第七十七回 太宗代父即帝位
- ▪ 第九十七回 娄师德唾面自干
- ▪ 第九十八回 千骑奔斩李多祚
- ▪ 第九十九回 诛韦后睿宗即位
- ▪ 第四十三回 唐杀民部刘文静
- ▪ 第四十四回 废越王世充篡隋
- ▪ 第一零零回 李太白立扫番书
- ▪ 第一零一回 华阴李白倒骑骡
- ▪ 第一零二回 安禄山范阳作反
- ▪ 第四十五回 李世勣复归大唐
- ▪ 第四十六回 苏世长结连朱粲
- ▪ 第七十八回 李靖阴山破突厥
- ▪ 第四十七回 世勣云游访叔宝
- ▪ 第七十九回 玄武门奏七德舞
- ▪ 第十八回 李密诱杀翟让
- ▪ 第四十八回 秦叔宝弃郑投唐
- ▪ 第八十回 太宗废太子承乾
- ▪ 第八十一回 薛延陀纳币绝婚
- ▪ 第十九回 化及江都弑炀帝
- ▪ 第四十九回 叔宝污敬德画像
- ▪ 第五十回 郭孝恪谋退北虏
- ▪ 第五十一回 世勣大破王行本
- ▪ 第八十二回 秦琼含血噀敬德
- ▪ 第八十三回 太宗教场定先锋
- ▪ 第五十二回 柏壁关唐刘大战
- ▪ 第八十四回 薛仁贵降服火龙
- ▪ 第五十三回 美良川秦王三跳涧
- ▪ 第八十五回 唐太宗跨海征辽
- ▪ 第一零三回 禄山计困颜杲卿
- ▪ 第八十六回 薛仁贵五箭取榆林
- ▪ 第八十七回 摩天岭三雄被戮
- ▪ 第八十八回 李世勣祭白玉山
- ▪ 第八十九回 白岩城红袍战白袍
- ▪ 第又八十九回 薛仁贵箭射飞刀
- ▪ 第九十回 高丽王舆榇出降
- ▪ 第一零四回 真源令张巡起兵
- ▪ 第九十一回 褚遂良叩头流血
- ▪ 第二十回 化及鸩杀少帝
- ▪ 第九十二回 武氏杀王后萧妃
- ▪ 第九十三回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 ▪ 第五十四回 敬德三鞭换两锏
- ▪ 第五十五回 世勣智取柏壁关
- ▪ 第二十一回 李渊受禅即帝位
- ▪ 第九十四回 废中宗武后专权
- ▪ 第一零五回 张巡缚草计取箭
- ▪ 第一零六回 哥舒翰灵宝战贼
- ▪ 第二十二回 窦建德自立夏帝
- ▪ 第五十六回 唐兵介休烧粮草
- ▪ 第九十五回 李敬业起兵匡复
- ▪ 第一零七回 马嵬驿杨氏伏诛
- ▪ 第五十七回 金刚败走北突厥
- ▪ 第一零八回 张许协守雎阳城
- ▪ 第一零九回 睢阳城张许死节
- ▪ 第五十八回 休城敬德诈降唐
- ▪ 第一一零回 骆悦杀贼史思明
- ▪ 第五十九回 刘世让谋杀武周
- ▪ 第一一一回 郭子仪大破吐蕃
- ▪ 第六十回 敬德举介休降唐
- ▪ 第一一二回吐蕃回 纥连入寇
- ▪ 第六十一回 单雄信割袍断义
- ▪ 第一一三回 郭子权权重天下
- ▪ 第一一四回 段秀实笏击朱泚
- ▪ 第六十二回 尉迟恭榆窠救主
- ▪ 第一一五回 李晟斩汶复京城
- ▪ 第一一六回 李希烈杀颜真卿
- ▪ 第二十三回 凌敬义说杨义臣
- ▪ 第一一七回 陈仙奇毒杀希烈
- ▪ 第二十四回 冀州城麴棱降夏
- ▪ 第一一八回 李瑀雪夜克蔡州
- ▪ 第二十五回 刘黑闼智赚范愿
- ▪ 第一一九回 韩文公上佛骨表
- ▪ 第二十六回 化及招募众豪杰
- ▪ 第一二零回 韩文公雪拥蓝关
- ▪ 第二十七回 范愿大战宇丞基
- ▪ 第一二一回 柳公权用笔谏帝
- ▪ 第二十八回 聊城暗火烧仓库
- ▪ 第一二二回 王仙芝大寇荆南
- ▪ 第二十九回 义臣智破杨士览
- ▪ 第三十回 杨义臣遗书睡榻
此时雄信在楚国朱粲处讲好,借粮未回。听知唐郑交兵,故先引军出,纵马而来,不想于此救驾。雄信杀散陶武钦军马,保护郑主走入洛阳城。郑主曰:“吾今走脱,诸将奈何?”雄信曰:“敌人在后,不可少迟,陛下但入城。臣却领兵救之。”于是郑主领败兵入城,后人有诗赞李世勣曰:
李勣运机筹,能分唐国忧。用谋诸将惧,焚铠郑王羞。功业昭千载,声名播九州。至今慈涧地,草木尚深愁。
时董浚断后,被唐兵八面围住,马三保大叫曰:“郑将死者无数,降者无数,汝主已被解将去了,汝何不早降?”董浚叱曰:“安有郑将军肯降唐童子乎?”言讫,战气顿生,众军齐上,董浚乃战死唐兵之中。后人有诗赞云:
青城唐郑相交战,李勣施谋用火焚。
董浚全忠因丧体,后人尤说郑将军。
郑主奔回洛阳,杨公卿引军接入去了。后面唐兵涌进,直逼城下,周回围绕,水泄不通。郑主令军士守把,坚闭不出。秦王传下令:四面速攻之。城中桓法嗣见唐兵中装起云梯,四面而来,法嗣已预先办下火箭,唤军士一千人四门分执,待云梯近城,一齐射之。秦王料城中无备,大拥云梯,四面竞进。将近壕边,火箭齐发,云梯皆着,烧死军人坠地,城上矢石如雨,唐兵不能前进,昼夜相攻二十余日。
郑下谋士王琬、长孙安世来见郑主曰:“二公有何解围之策?”薛德音曰:“今窦建德在乐寿,声势大振,陛下遣使致献金帛,许以割地相酬,乞师救援。建德兵一至,内外攻击,唐兵必破也。”世充大喜,遣王琬、长孙安世同行,安世曰:“虽得一军冲阵而去。”郑主便写立地界文约一纸,亲押字号,并金帛等物,交张童仁、孟孝义两个引一千军送出隘口,五百军回,五百军跟安世。辞了郑主,童仁在前,孝义在后,夜至二更,杀出城去,抹过尉迟恭寨。众将追赶不迭,已出隘口。张童仁令一半军回,孟孝义引五百军跟安世去。且说王琬、长孙安世到乐寿拜见夏主,呈上书信、金帛。建德曰:“昔者同约伐魏,平分地界,汝主杀吾使令,自取洛阳,今复相闻,何也?”安世曰:“此是秦王李世民用计间谋,以至如此,望明公详其情而纳之。”建德曰:“前者如此。汝不是秦王所困,亦不肯以地分割于我。”安世曰:“郑、夏实唇齿之邦,唇亡齿寒,理之必然。陛下今不救郑,郑必败耳,郑若一破,陛下亦破也。”建德曰:“汝二人暂退驿庭,吾与众臣商议。”
二人辞出,祭酒凌敬后入,建德曰:“公来何暮也?”敬曰:“适来郑王使人致书陛下,欲借兵攻唐,求借救兵。”建德曰:“郑主如此告状,朕欲救之,汝以为何如?”敬曰:“未可,救郑攻唐”正犹去豺而得虎也。秦王世民实心腹之大患也,今世民南征,乘此人远去,不如先取唐李渊,扫尽长安,然后图郑,随手而可得矣。”建德曰:“恨力不及,何如?”敬曰:“陛下言者差矣。今唐以重兵围东都,守虎牢,我若悉发大兵济河,取怀州、河阳,以重将守之,然后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门,传檄旁郡,进于壶口,以惊骇蒲津,收取河东之地,易如拾芥,此上策也。且有三利:唐兵俱在洛阳,国内空虚,乘虚而入,师有万全,一也;拓土而得众,二也;唐人知吾兵入境,必引兵还救,郑围自解,三也。失此机会,俗谚曰:‘天与弗取,反遭其咎’,愿陛下详察。”建德将从之,元来有人飞报王琬、长孙安世二人,遂以金玉阴献诸将,令同力赞成,以挠其谋。
次日王琬与安世入见建德,诉请兴兵,早决如意。建德曰:“且待朕思之。”乃问诸将曰:“凌敬劝我勿救,何如?”诸将曰:“弄笔书生,不乐征伐,坐度朝夕,以受俸禄,使陛下失其大义于天下也。”建德曰:“汝等言者甚善,方今志锐,天赞我也,师将大捷。”遂只顾点兵。凌敬又入强谏,建德怒曰:“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其大义。”敬顿首曰:“若不听良言,失此机会,况此行亦不利。”建德大怒,令武士推出斩之,诸将力劝,命扶而出。
建德移檄州郡,各请相助。其妻曹氏谏曰:“祭酒之计甚善,陛下何不用之?”建德曰:“此愚夫迂阔之论也。”曹氏曰:“夫自滏口道乘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因招突厥,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郑围解矣。今屯兵武牢城下,恐难成功,徒自苦矣。”建德曰:“此非女子所知,且郑朝暮立待来救,朕既许之,岂可见难而退,且示天下不信。”建德遣大将曹旦为前部先锋,亲率大兵十五万,前军进发,杀奔板渚,排成阵势,西薄泥水,南属鹊山,连接三十余里,军营十余所。
郑将郭士衡为游兵往来巡绰。却说洛阳城中乏食,知夏救兵来到,郑主遣人致书秦王,请退军潼关,复修前好。秦王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郭孝恪进曰:“王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运粮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秦王曰:“然。”遂领骁将出于武牢之东。秦王自登武牢城,望见夏军,诸将奋欲击之,秦王曰:“不可,且宜按甲不战,乘高守险,以观其动静。此贼起于山东,未见大敌,今度险而来,将士嚣疲,号令不肃。又逼城而阵,有轻我之心。待其饥困,吾以奇计破之,不战而自毙矣。”
次日,建德使前队搦战叫骂,秦王令将士塞耳休听莫出,自遍历诸处,抚慰将士,皆令坚守。建德见唐兵不出,在御营心焦。曹祥谏曰:“世勣为军师,谋略甚远,尉迟恭诸将骁勇莫敌,不出相持,此必待吾军之动也,陛下宜细思之。”建德曰:“彼有何谋?见吾大军来到,但怯敌耳。”裴矩奏曰:“即今尚未交锋,粮运不到,军士缺食,深为不便。”建德遣人催趱,同时押赴到寨,曹祥曰:“倘一泄破无粮,唐兵骤至,如之奈何?”建德曰:“联令齐善行将万余弱兵近唐寨于平地屯住,联亲选八千精骑伏于山谷中,如秦王知吾粮至,急出冲突,令齐善行诈败而走,秦王若追之,朕从山谷中出,绝秦王归路,兵皆合,可擒此贼矣。郑围自解。”群臣皆贺:“陛下神机妙算,岂秦王所能及也。”
次日,曹旦引军至阵前搦战,军士懈怠,或睡或坐,多有解甲闲行立身,至于出形披体,辱之太甚。唐阵秦琼、史大奈二将请曰:“夏兵辱我太甚,某等愿击之。”秦王曰:“建德兵来,未尝出战,今已观夏兵,足见动静了也。今可击矣,使吾成其大功。”于是大集诸将听令,以拒建德。未知胜负如何?
总批:
唐兵云梯大进,却被城中火箭所烧,此出于桓法嗣之预备故耳。彼安世请夏救郑,凌敬以为不可者,盖以长安、并州将帅自足以当建德,而汾晋、蒲津岂不战所能下?延引日月,适足以孤洛阳之心,而秦王八面攻围,世充其能不破乎?既破世充,则北取建德在时月间耳,虽亟救郑,亦未见其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