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效新书
- ▪ 卷首
- ▪ ▪ 一、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
- ▪ ▪ 二、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
- ▪ ▪ 三、正行伍说
- ▪ ▪ 四、制器说
- ▪ ▪ 五、教阅说
- ▪ ▪ 六、调发说
- ▪ ▪ 七、操分合说
- ▪ ▪ 八、对敌说
- ▪ ▪ 九、下炊灶说
- ▪ 卷一·束伍篇
- ▪ ▪ (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分数者,治兵之纲也。束伍者,分数之目也,故以束伍为第一。由此而十万一法,百阵一化,咸基于此。)
- ▪ ▪ 原选兵
- ▪ ▪ 原授器
- ▪ ▪ 原束伍
- ▪ 卷二·紧要操敌号令简明条款篇
- ▪ ▪ ◎紧要操敌号令简明条款篇第二
- ▪ ▪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故万人一心,形名之效。苟士不悉吾令,而徒以手足为强者,又其次也。教梃之夫,可斗名艺,形名定也。束伍既明,即当练习吾令,故以号令篇第二)
- ▪ 卷三·临阵连坐军法篇
- ▪ ▪ (旗鼓既习,斯谓之名,一众人之目矣,而心则未也,于是申之以连坐赏罚以威其心,故军法篇为第三)
- ▪ 卷四·论兵紧要禁令篇
- ▪ ▪ (号令既繁,人无所措,故复分此别卷,其可以少从缓也,以次旗鼓号令之馀,故以禁令篇为第四)
- ▪ 卷五·教官兵法令禁约篇
- ▪ 卷六·比较武艺赏罚篇
- ▪ ▪ (号令既明,刑赏以悉,坐作进退,当与攻杀击刺同教矣。而比较不可无法,不知较艺之习而任比较之责,则花法入而正法昧矣,故为比较篇为第六)
- ▪ 卷七·行营野营军令禁约篇
- ▪ ▪ (凡操中法令旗鼓既习,将来必试敌而调发,所不免也,故即以行营篇为第七)
- ▪ ▪ ◎扎野营说
- ▪ ▪ (野外屯扎,对垒列营,画地以守于前,樵苏以继于后,夜防警袭,昼结行阵,其役也劳,其事也险。使吾气常锐,战守兼举,吁,岂易易哉!)
- ▪ 卷八·操练营阵旗鼓篇
- ▪ ▪ (号令既习,刑赏俱明,于是列于场肆而教以坐作进退之法,为营阵之制,以施于用,故以操练篇为第八。)
- ▪ 卷九·出征起程在途行营篇
- ▪ 卷十·长兵短用说篇
- ▪ ▪ (器械不利,以卒予敌;手无搏杀之方,徒驱之以刑,是鱼肉乎吾士也。器习利而无号令金鼓以一其心,虽有艺,与徒手同也。三军既熟悉吾令,则当精乎艺。艺与法令当并行而不悖者,故以长短兵说为第十。)
- ▪ ▪ 长枪总说
- ▪ ▪ 八母枪起手
- ▪ 卷十一·藤牌总说篇
- ▪ ▪ 狼筅总说
- ▪ 卷十二·短兵长用说
- ▪ 卷十三·射法篇
- ▪ 卷十四·拳经捷要篇
- ▪ 卷十五·布城诸器图说篇
- ▪ ▪ 软壁
- ▪ 卷十六·旌旗金鼓图说篇
- ▪ 卷十七·守哨篇
- ▪ ▪ 号令
- ▪ ▪ 伏路
- ▪ ▪ 应备什物
- ▪ ▪ 发伏路号令
- ▪ ▪ 伏路军法
- ▪ ▪ (守是攻之策,自古名将必先斥堠。但此等事不过卫所之行移,非教战士之技,不能编次诸篇之间,故为附卷。)
- ▪ ▪ 墩堠报警号令
- ▪ ▪ 墩军守嘹之法
- ▪ ▪ 派守城规则
- ▪ ▪ 守城号令
- ▪ ▪ 守城军法
- ▪ 卷十八·治水兵篇
—、每墩不拘日夜,分三人,带起火三枝,碗口铳一个,手铳三个,在於极外海边巡逻守哨。遇有贼登,昼则摇旗放铳为号,夜则放起火放铳为号,墩上即便接应。如天晴,则卓十二幅大白旗,相邻之墩卓起大旗,一路只至本府所在之处,及一路至本卫所城池而止。如若遇天日阴霾有云雾,望旗不见,则将原搭草屋举火,连草屋通听烧然一架。邻墩接放火则已,如不接放,又烧放一架。夜遇有警,看近海下墩哨军火箭号响,止烧放草屋一座。盖夜间火甚明,不必二座也。邻墩即便一体点放草屋,贼到之墩一面差一人由便路径到本卫所并陆路官处报贼多寡、登犯时日情由,听该卫照本府原发报式转报。
墩军号火走报军法
—、贼所登犯之地,本墩失误放火卓旗,遇贼流至邻墩之下,邻墩放火卓旗而本墩后接者,全墩军法示众。
—、遣下墩海边人役失误者,罪坐下墩海边之人,墩上者连坐,捆打一百。
—、近贼本墩放火卓旗,而全墩接应失误者,邻墩军法示众。
—、举火迟延,走报不时,因而误事者,军法示众。
风汛时月,墩军不拘正墩、邻墩,敢有下墩回家、及虽近墩而不在墩者,无贼至,捆打一百,割两耳;有警,军法示众,该管官捆打、穿耳,连坐。
—、应备前项什物军器,欠缺一件者,墩军捆打一百,割耳,仍罚月粮置办。该管官连坐捆打。
—、应备前项什物军器,虽不欠缺而不如法者,墩军捆打四十,扣月粮改置。该管官以分数论罪,治以军法。
查点墩堠法式
—、每月,本职十次,把总七次,卫所五次,各差人本府,於见驻之处,起南北分发人员点闸。如有不到者,即便绑解治罪。或本府自坐小网船,由潮不拘时日,亲阅查点。
—、凡差人员点堠,敢有需受分银粒米,与墩军所得之罪一体均治。虽素亲信,并不轻减。
—、差阅人员不亲逐墩到上,却乃在於总路拘查,或托人代查,及到墩而又点查不明者,一体捆打,沿墩示众。
—、差查人员到墩,先数军足五名,即看种火之处火种有无;次看火箭收拾药线可否;次看大小铳装收何如;次看十二幅大旗有无损坏;次看大旗杆坚直何如;次看烽火草屋三架柴草,有无雨湿漏坏,有无损用、致欠原数;次看水缸有无水;次看米鲞见存用过数目;次看碗碟、睡卧处所,是否在墩宿歇。
—、遇警之时,但经放过军器、草屋,不许过三日,即要补完,违者治以缺欠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