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效新书
- ▪ 卷首
- ▪ ▪ 一、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
- ▪ ▪ 二、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
- ▪ ▪ 三、正行伍说
- ▪ ▪ 四、制器说
- ▪ ▪ 五、教阅说
- ▪ ▪ 六、调发说
- ▪ ▪ 七、操分合说
- ▪ ▪ 八、对敌说
- ▪ ▪ 九、下炊灶说
- ▪ 卷一·束伍篇
- ▪ ▪ (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分数者,治兵之纲也。束伍者,分数之目也,故以束伍为第一。由此而十万一法,百阵一化,咸基于此。)
- ▪ ▪ 原选兵
- ▪ ▪ 原授器
- ▪ ▪ 原束伍
- ▪ 卷二·紧要操敌号令简明条款篇
- ▪ ▪ ◎紧要操敌号令简明条款篇第二
- ▪ ▪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故万人一心,形名之效。苟士不悉吾令,而徒以手足为强者,又其次也。教梃之夫,可斗名艺,形名定也。束伍既明,即当练习吾令,故以号令篇第二)
- ▪ 卷三·临阵连坐军法篇
- ▪ ▪ (旗鼓既习,斯谓之名,一众人之目矣,而心则未也,于是申之以连坐赏罚以威其心,故军法篇为第三)
- ▪ 卷四·论兵紧要禁令篇
- ▪ ▪ (号令既繁,人无所措,故复分此别卷,其可以少从缓也,以次旗鼓号令之馀,故以禁令篇为第四)
- ▪ 卷五·教官兵法令禁约篇
- ▪ 卷六·比较武艺赏罚篇
- ▪ ▪ (号令既明,刑赏以悉,坐作进退,当与攻杀击刺同教矣。而比较不可无法,不知较艺之习而任比较之责,则花法入而正法昧矣,故为比较篇为第六)
- ▪ 卷七·行营野营军令禁约篇
- ▪ ▪ (凡操中法令旗鼓既习,将来必试敌而调发,所不免也,故即以行营篇为第七)
- ▪ ▪ ◎扎野营说
- ▪ ▪ (野外屯扎,对垒列营,画地以守于前,樵苏以继于后,夜防警袭,昼结行阵,其役也劳,其事也险。使吾气常锐,战守兼举,吁,岂易易哉!)
- ▪ 卷八·操练营阵旗鼓篇
- ▪ ▪ (号令既习,刑赏俱明,于是列于场肆而教以坐作进退之法,为营阵之制,以施于用,故以操练篇为第八。)
- ▪ 卷九·出征起程在途行营篇
- ▪ 卷十·长兵短用说篇
- ▪ ▪ (器械不利,以卒予敌;手无搏杀之方,徒驱之以刑,是鱼肉乎吾士也。器习利而无号令金鼓以一其心,虽有艺,与徒手同也。三军既熟悉吾令,则当精乎艺。艺与法令当并行而不悖者,故以长短兵说为第十。)
- ▪ ▪ 长枪总说
- ▪ ▪ 八母枪起手
- ▪ 卷十一·藤牌总说篇
- ▪ ▪ 狼筅总说
- ▪ 卷十二·短兵长用说
- ▪ 卷十三·射法篇
- ▪ 卷十四·拳经捷要篇
- ▪ 卷十五·布城诸器图说篇
- ▪ ▪ 软壁
- ▪ 卷十六·旌旗金鼓图说篇
- ▪ 卷十七·守哨篇
- ▪ ▪ 号令
- ▪ ▪ 伏路
- ▪ ▪ 应备什物
- ▪ ▪ 发伏路号令
- ▪ ▪ 伏路军法
- ▪ ▪ (守是攻之策,自古名将必先斥堠。但此等事不过卫所之行移,非教战士之技,不能编次诸篇之间,故为附卷。)
- ▪ ▪ 墩堠报警号令
- ▪ ▪ 墩军守嘹之法
- ▪ ▪ 派守城规则
- ▪ ▪ 守城号令
- ▪ ▪ 守城军法
- ▪ 卷十八·治水兵篇
(此篇之中,亦有兵士当知者。但士卒者,愚人也,繁以号令而无所遵,不如无令而气壮,故明以教官兵之法为第五)
凡将领官哨队长,不相和协,倾陷妒忌,煽惑妖言,妄传军令,因而误事者,斩。
凡各营分派已定,先照各腰牌格式共为一函,造书册二部,俱送本部印钤,一本发把总,一收本府。
凡有逃故缺伍,该召补兵勇,每月半,队长如式开新补手本呈哨官,哨官呈总,总呈府,验中改簿,给腰牌,发总,总改发队常操。
凡遇有逃故,本伍即刻报队长,队长报哨长,哨长报哨官,哨官报把总,即於本日开手本呈递。
凡各兵遇有疾病,本日同伙即报本队长,队长亲看缓急,报赴哨官,哨官报赴本总,本总即日报本府,以凭批医疗视。遇在客戍,本府亲诣抚视。
一常日,每一名各将米二升,炒黄包裹,一升研为细末,一升另包;麦面二升,一升用香油作煤,一升蒸熟,六合用好烧酒浸,晒干,再浸,以不入为度,研为面,另包;四合用盐醋晒浸,以不入为度,晒研为末,另包。行军之际,非被贼围困至紧,不许用。出兵随行,忘带者如失军器同。
凡各兵进教场,过放静炮后到者,俱开不到究治。各门封锁后,闲人出入及纵游兵闯营,皆巡视旗之罪。
凡每日进操,候下营毕,各官下地方,即将所部兵士,省令各队填到单,已到止开总数,未到及有差俱开花名,把总官类粘,候下营毕,赴台呈递。如主将不进教场,操毕,各官赍赴回操,即日呈递。
凡器械不鲜明,专罪哨长;号令不明,专罪把总;武艺不精习,专罪哨官。逃去奸盗等事,不诘首,专罪队长与同队甲兵。
凡责成之例,不拘平时临阵,凡违误迟玩、畏避退缩、器钝事犯等项,每甲三人以上,连坐甲长;每队一甲以上,连坐队长;每哨一队以上,连坐哨长;五分以上,连坐领兵官哨官。
凡遇传示号令,巡视旗止传各领兵官,领兵官传与哨长,哨长传队长,队长传甲长,甲长传各兵。若有得令不传,传到不遵者,常操,迟误打四十棍;临征,军法施行。
我一人,你们三四千,一句说话如何传得遍?知我有事要分付,只是传与把总哨官,把总哨官须要一一传说与哨队长,哨队长须要一一传说与兵勇。若是分付去,一时记不全了,还许来问我,我再说去分付他。若传说不明,或忘了不来再问,听我倏於队内抽取数兵来问;若问称不知,挨查队长;队长不知,挨查哨长,以次挨到把总,各传不明,军法重治。
凡平时无警,在久住地方,哨官以上许冠带,哨长义士许青衣,队长许青布衫系绦。其礼仪,把总之待哨官,哨官之待哨队长,哨队长之待兵,许以乡情从便相待,但坐须要侧侍,不许齐肩平列,虽下至队长与兵亦然。
凡进操及征调在外,与凡掌号笛发放,把总官即戎装锦绣,哨队长各小袖,依方色戎衣执旗,俱以军容承接。发放之际,哨官凡有禀白,跪听把总授成;哨长跪听哨官授成;队长跪听哨长传令发放;小兵跪听队长传令发放。哨长以下是把总门头俯伏,队长以下见哨官亦如之。
凡公所,哨官见把总,一跪一揖;哨长见把总,两跪一揖;队长不许作揖。哨长见哨官一跪一揖,队长亦不许作揖;队长见哨长作揖侍立。俗谚有军中立草为标,况朝廷堂堂名分?凡有属下者,既知恶属下抗违不能行事,即知己身不可又效属下之人复抗在上头目,决恃不得乡曲故交,军机乃国家重务,情难掩法。敢有亲识相容、故违明抗,容者、犯者通以军法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