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笈七签第四部
- ▪ 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部
- ▪ ▪ 守盈第八
- ▪ ▪ 守弱第九
- ▪ ▪ 十三虚无
- ▪ ▪ 七报
- ▪ ▪ 七伤
- ▪ ▪ 守仁第四
- ▪ ▪ 守简第五
- ▪ ▪ 守易第六
- ▪ ▪ 九守(凡九篇)
- ▪ ▪ 守和第一
- ▪ ▪ 守神第二
- ▪ ▪ 守气第三
- ▪ ▪ 守清第七
- ▪ 卷九十二仙籍语论要记部一
- ▪ ▪ 众真语录
- ▪ 卷九十三 仙籍语论要记部二
- ▪ ▪ 三相论
- ▪ ▪ 真相论
- ▪ ▪ 阴阳五行论
- ▪ ▪ 神仙可学论
- ▪ ▪ 道性论
- ▪ 卷九十四仙籍语论要记部三
- ▪ ▪ 坐忘论(并序凡七篇)
- ▪ ▪ 信敬
- ▪ ▪ 收心
- ▪ ▪ 简事
- ▪ ▪ 真观
- ▪ ▪ 泰定
- ▪ ▪ 得道
- ▪ ▪ 断缘
- ▪ 卷九十五 仙籍语论要记部四
- ▪ ▪ 道性因缘
- ▪ ▪ 本性淳善
- ▪ ▪ 梦喻虚妄
- ▪ ▪ 有为无为法
- ▪ ▪ 观四大相
- ▪ ▪ 法性虚妄
- ▪ ▪ 色身烦恼
- ▪ ▪ 筏喻
- ▪ ▪ 病说
- ▪ ▪ 求道二患
- ▪ ▪ 散花喻
- ▪ ▪ 论种子
- ▪ ▪ 真假
- ▪ ▪ 空法
- ▪ 卷九十六 赞颂部·赞颂歌
- ▪ ▪ 《西王母授紫度炎光神变经颂》三篇
- ▪ ▪ 《灵宝真一自然太上玄一真人颂》一章
- ▪ ▪ 《太上弘道颂》一章
- ▪ ▪ 方诸宫东华上房灵妃歌曲一章
- ▪ ▪ 吴王夫差书一章(并序)
- ▪ ▪ 辛玄子诗三首(并序)
- ▪ ▪ 小有真人王君常吟咏一章
- ▪ ▪ 郭四朝常乘小船游戏塘中叩船而歌四首
- ▪ ▪ 青童大君常吟咏一章
- ▪ ▪ 太虚真人常吟咏一章
- ▪ ▪ 西城真人王君常吟咏一章
- ▪ ▪ 《人间可哀》之曲一章(并序)
- ▪ ▪ 巴谣一章(并序)
- ▪ ▪ 次张诱世作诗一章
- ▪ ▪ 次许玉斧作诗一章
- ▪ ▪ 次丁玮宁作诗一章
- ▪ ▪ 太微天帝君《赞大有妙经颂》一章
- ▪ ▪ 天帝君《赞大有妙经颂》一章
- ▪ ▪ 太帝君《赞大有妙经颂》一章
- ▪ ▪ 《老君本生经颂》一章
- ▪ ▪ 《太上智慧佪玄经颂》一章
- ▪ ▪ 《太上智慧经赞》一章
- ▪ ▪ 《本愿大戒经颂》一章
- ▪ ▪ 西王母又命侍女田四妃答歌一章
- ▪ ▪ 王母赠魏夫人歌一章(并序)
- ▪ ▪ 双礼珠弹云穀而答歌一章
- ▪ ▪ 高仙盼游洞灵之曲一章(并序)
- ▪ ▪ 四真人降魏夫人歌共五章(并序)
- ▪ ▪ 方诸青童歌一章
- ▪ ▪ 次扶桑神王歌一章
- ▪ ▪ 次清虚真人歌二章
- ▪ 卷九十七 赞颂部·歌诗
- ▪ ▪ 太微玄清左夫人歌一首(并序)
- ▪ ▪ 九华安妃赠杨司命诗二首(并序)
- ▪ ▪ 中候王夫人诗四首(并序)
- ▪ ▪ 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并序)
- ▪ ▪ 南极王夫人授杨羲诗三首(并序)
- ▪ ▪ 紫微王夫人诗一十七首(并序)
- ▪ ▪ 灵凤歌一首(并序)
- ▪ ▪ 女仙张丽英石鼓歌一首(并序)
- ▪ ▪ 汉初童谣歌一首(并序)
- ▪ ▪ 萼绿华赠羊权诗三首(并序)
- ▪ 卷九十八 赞颂部·诗赞辞
- ▪ ▪ 太真夫人赠马明生诗二首(并序)
- ▪ ▪ 太极真人智慧经赞六首
- ▪ 卷九十九 赞颂部·赞诗词
- ▪ ▪ 众仙步虚词五首
- ▪ ▪ 青童天君常吟一首
- ▪ ▪ 南岳夫人作与许长史一首
- ▪ ▪ 南岳夫人作一首
- ▪ ▪ 李公佐仙仆诗一首(并序)
- ▪ ▪ 摅浩然泛虚舟辞遗栾浑之诗二首(并序)
- ▪ ▪ 吴子来写真赞一首诗二首(并序)
- ▪ ▪ 仙人贻白永年诗一首(并序)
- ▪ ▪ 灵响词五首(并序)
- ▪ 卷一百 纪传部·纪一
- ▪ ▪ 轩辕本纪
- ▪ ▪ 真宗皇帝御制《先天纪叙》
- ▪ 卷一百一 纪传部·纪二
- ▪ ▪ 五灵玄老君纪
- ▪ ▪ 元始天王纪
- ▪ ▪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
- ▪ ▪ 三天君列纪
- ▪ ▪ 青灵始老君纪
- ▪ ▪ 太上道君纪
- ▪ ▪ 中央黄老君纪
- ▪ ▪ 金门皓灵皇老君纪
- ▪ ▪ 丹灵真老君纪
- ▪ 卷一百二 纪传部·纪三
- ▪ ▪ 混元皇帝圣纪
- ▪ ▪ 太微天帝君纪
- ▪ ▪ 青要帝君纪
- ▪ ▪ 总真主录纪
- ▪ ▪ 赤明天帝纪
- ▪ ▪ 南极尊神纪
- ▪ ▪ 中天玉宝元灵元老君纪
- ▪ 卷一百三 纪传部·传一
- ▪ ▪ 宋真宗御制《翊圣保德真君传序》
- ▪ ▪ 翊圣保德真君传
- ▪ ▪ 进翊圣保德真君事迹表
- ▪ ▪ 批答
- ▪ 卷一百四纪传部·传二
- ▪ ▪ 玄洲上卿苏君传──周季通集
- ▪ ▪ 太和真人传(元阳子附)
- ▪ ▪ 附:元阳子
- ▪ ▪ 太极真人传
- ▪ ▪ 太清真人传
- ▪ 卷一百五纪传部·传三
- ▪ ▪ 清灵真人裴君传──弟子邓云子撰
- ▪ 卷一百六 纪传部·传四
- ▪ ▪ 紫阳真人周君内传
- ▪ ▪ 马明生真人传
- ▪ ▪ 其一
- ▪ ▪ 其二
- ▪ ▪ 其一
- ▪ ▪ 其二
- ▪ ▪ 其三
- ▪ ▪ 阴真君传(阴真君自叙附)
- ▪ ▪ 阴真君自叙
- ▪ ▪ 吴猛真人传
- ▪ ▪ 许逊真人传
- ▪ ▪ 许迈真人传
- ▪ ▪ 杨羲真人传
- ▪ ▪ 鲍靓真人传
- ▪ 卷一百七纪传部·传五
- ▪ ▪ 陶先生小传──吴兴谢瀹永明十年作
- ▪ ▪ 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从子翊字木羽撰
- ▪ ▪ 梁茅山贞白先生传──唐李渤撰
- ▪ 卷一百八纪传部·传六
- ▪ ▪ 负局先生
- ▪ ▪ 阮丘
- ▪ ▪ 陵阳子明
- ▪ ▪ 仇生
- ▪ ▪ 邛疏
- ▪ ▪ 马丹
- ▪ ▪ 陆通
- ▪ ▪ 葛由
- ▪ ▪ 琴高
- ▪ ▪ 寇先生
- ▪ ▪ 安期生
- ▪ ▪ 桂父
- ▪ ▪ 主柱
- ▪ ▪ 山图
- ▪ ▪ 谷春
- ▪ ▪ 阴生
- ▪ ▪ 子主
- ▪ ▪ 陶安公
- ▪ ▪ 赤斧
- ▪ ▪ 呼子先
- ▪ ▪ 鹿皮翁
- ▪ ▪ 昌容
- ▪ ▪ 溪父
- ▪ ▪ 篽子
- ▪ ▪ 木羽
- ▪ ▪ 玄俗
- ▪ ▪ 瑕丘仲
- ▪ ▪ 酒客
- ▪ ▪ 任光
- ▪ ▪ 祝鸡翁
- ▪ ▪ 朱仲
- ▪ ▪ 修羊公
- ▪ ▪ 稷丘君
- ▪ ▪ 方回
- ▪ ▪ 涓子
- ▪ ▪ 啸父
- ▪ ▪ 师门
- ▪ ▪ 务光
- ▪ ▪ 崔文子
- ▪ ▪ 赤须子
- ▪ ▪ 犊子
- ▪ ▪ 骑龙鸣
- ▪ ▪ 列仙传
- ▪ ▪ 赤松子
- ▪ ▪ 宁封子
- ▪ ▪ 马师皇
- ▪ ▪ 赤将子舆
- ▪ ▪ 容成公
- ▪ 卷一百九纪传部·传七
- ▪ ▪ 沈羲
- ▪ ▪ 李八百
- ▪ ▪ 神仙传
- ▪ ▪ 广成子
- ▪ ▪ 若士
- ▪ ▪ 沈文泰
- ▪ ▪ 皇初平
- ▪ ▪ 李阿
- ▪ ▪ 王远
- ▪ ▪ 沈建
- ▪ ▪ 华子期
- ▪ ▪ 魏伯阳
- ▪ ▪ 蔡经
- ▪ ▪ 涉正
- ▪ ▪ 孙博
- ▪ ▪ 玉子
- ▪ ▪ 天门子
- ▪ ▪ 南极子
- ▪ ▪ 黄卢子
- ▪ ▪ 张道陵
- ▪ ▪ 栾巴
- ▪ ▪ 淮南王八公
- ▪ 卷一百一十纪传部·传八
- ▪ ▪ 戴孟
- ▪ ▪ 郑思远
- ▪ ▪ 郭志生
- ▪ ▪ 介琰
- ▪ ▪ 徐福
- ▪ ▪ 车子侯
- ▪ ▪ 郭文举
- ▪ ▪ 姚光
- ▪ ▪ 徐弯
- ▪ ▪ 丁令威
- ▪ ▪ 苏耽
- ▪ ▪ 张巨君
- ▪ ▪ 冯伯达
- ▪ ▪ 韩越
- ▪ ▪ 郭璞
- ▪ ▪ 王嘉
- ▪ ▪ 寇谦之
- ▪ ▪ 董幼
- ▪ ▪ 刘丱
- ▪ ▪ 王质
- ▪ ▪ 范豺
- ▪ ▪ 傅先生
- ▪ ▪ 石坦
- ▪ ▪ 敬玄子
- ▪ ▪ 帛举
- ▪ ▪ 徐道季
- ▪ ▪ 赵叔期
- ▪ ▪ 毛伯道
- ▪ ▪ 庄伯微
- ▪ ▪ 刘道伟
- ▪ ▪ 匡俗
- ▪ ▪ 卢耽
- ▪ ▪ 蔡长孺
- ▪ ▪ 延明子高
- ▪ ▪ 崔野子
- ▪ ▪ 灵子真
- ▪ ▪ 宛丘先生
- ▪ ▪ 马荣
- ▪ ▪ 任敦
- ▪ ▪ 九源丈人
- ▪ ▪ 谷希子
- ▪ ▪ 王仲高
- ▪ ▪ 阳生
- ▪ ▪ 西门君惠
- ▪ ▪ 玄都先生
- ▪ ▪ 黄列子
- ▪ ▪ 公孙卿
- ▪ ▪ 洞仙传
- ▪ ▪ 元君
- ▪ ▪ 九元子
- ▪ ▪ 长桑公子
- ▪ ▪ 龚仲阳
- ▪ ▪ 上黄先生
- ▪ ▪ 蒲先生
- ▪ ▪ 茅蒙
- ▪ ▪ 常生子
- ▪ ▪ 长存子
- ▪ ▪ 蔡琼
- ▪ ▪ 张穆子
- ▪ ▪ 童子先生
- ▪ 卷一百一十一纪传部·传九
- ▪ ▪ 青谷先生
- ▪ ▪ 夏馥
- ▪ ▪ 刘讽
- ▪ ▪ 展上公
- ▪ ▪ 周太宾(姜叔茂附)
- ▪ ▪ 于吉
- ▪ ▪ 昌季
- ▪ ▪ 王子乔
- ▪ ▪ 杜契
- ▪ ▪ 范幼冲
- ▪ ▪ 洞仙传
- ▪ ▪ 郭四朝
- ▪ ▪ 张玄宾
- ▪ ▪ 扈谦
- ▪ ▪ 朱库
- ▪ ▪ 姜伯真
- ▪ ▪ 赵威伯
- ▪ ▪ 乐长治
- ▪ ▪ 杜昺
- ▪ 卷一百一十二 纪传部·传十
- ▪ ▪ 叶迁韶
- ▪ ▪ 于满川
- ▪ ▪ 进士王叡
- ▪ ▪ 王从己
- ▪ ▪ 令狐绚
- ▪ ▪ 神仙感遇传
- ▪ ▪ 吉宗老
- ▪ ▪ 裴沈
- ▪ ▪ 李筌
- ▪ ▪ 刘彦广
- ▪ ▪ 宋文才
- ▪ ▪ 刘景
- ▪ ▪ 蓬球
- ▪ ▪ 王可交
- ▪ ▪ 陈简
- ▪ ▪ 金庭客
- ▪ ▪ 曹桥潘尊师
- ▪ ▪ 卢钧
- ▪ ▪ 王子芝
- ▪ ▪ 郑又玄
- ▪ ▪ 蜀氏
- ▪ ▪ 虬须客
- ▪ ▪ 崔希真
- ▪ ▪ 越僧怀一
- ▪ ▪ 王廓
- ▪ ▪ 杨大夫
- ▪ ▪ 薛逢
- ▪ ▪ 僧悟玄
- ▪ ▪ 费冠卿
- ▪ ▪ 郑南海紫逻任叟
- ▪ ▪ 权同休
- ▪ 卷一百一十三上 纪传部·传十一
- ▪ ▪ 王水部
- ▪ ▪ 任生
- ▪ ▪ 罗公远
- ▪ ▪ 崔生
- ▪ ▪ 黄尊师
- ▪ ▪ 卢杞
- ▪ ▪ 罗方远
- ▪ ▪ 卢李二生
- ▪ ▪ 李石
- ▪ ▪ 李师稷
- ▪ ▪ 袁滋
- ▪ ▪ 李主簿
- ▪ ▪ 卢常师
- ▪ ▪ 裴令公
- ▪ 卷一百一十三下 纪传部·传十二
- ▪ ▪ 续仙传
- ▪ ▪ 续仙传序
- ▪ ▪ 玄真子
- ▪ ▪ 许宣平
- ▪ ▪ 刘商
- ▪ ▪ 王老
- ▪ ▪ 侯道华
- ▪ ▪ 蓝采和
- ▪ ▪ 朱孺子
- ▪ ▪ 刘替
- ▪ ▪ 罗万象
- ▪ ▪ 马自然
- ▪ ▪ 邬通微
- ▪ ▪ 许碏
- ▪ ▪ 金可记
- ▪ ▪ 宋玄白
- ▪ ▪ 贺自真
- ▪ ▪ 酆去奢
- ▪ ▪ 孙思邈
- ▪ ▪ 张果
- ▪ ▪ 司马承贞
- ▪ ▪ 闾丘方远
- ▪ ▪ 殷文祥
- ▪ ▪ 谭峭
- ▪ ▪ 聂师道
- ▪ ▪ 羊愔
- ▪ ▪ 杜升
- ▪ 卷一百一十四经传部·传十三
- ▪ ▪ 墉城集仙录叙
- ▪ ▪ 西王母传
- ▪ ▪ 九天玄女传
- ▪ 卷一百一十五纪传部·传十四
- ▪ ▪ 广陵茶姥
- ▪ ▪ 鲍姑
- ▪ ▪ 孙寒华
- ▪ ▪ 李奚子
- ▪ ▪ 韩西华
- ▪ ▪ 窦琼英
- ▪ ▪ 刘春龙
- ▪ ▪ 梁母
- ▪ ▪ 王法进
- ▪ ▪ 王氏
- ▪ ▪ 花姑
- ▪ ▪ 徐仙姑
- ▪ ▪ 缑仙姑
- ▪ ▪ 赵素台
- ▪ ▪ 傅礼和
- ▪ ▪ 黄景华
- ▪ ▪ 张微子
- ▪ ▪ 丁淑英
- ▪ 卷一百一十六 纪传部·传十五
- ▪ ▪ 阳平治
- ▪ ▪ 神姑
- ▪ ▪ 南溟夫人
- ▪ ▪ 边洞玄
- ▪ ▪ 黄观福
- ▪ ▪ 王奉仙
- ▪ ▪ 薛玄同
- ▪ 卷一百一十七灵验部一
- ▪ ▪ 饶州开元观神运殿阁过湖验
- ▪ ▪ 洋州冯行袭毁素灵宫验
- ▪ ▪ 相国刘瞻梦天尊言再居相位验
- ▪ ▪ 李蔚相国应梦天尊修观验
- ▪ ▪ 郑相国还愿修宁州真宁观验
- ▪ ▪ 段相国报愿修忠州仙都观验
- ▪ ▪ 楼观赤光示人以避难验
- ▪ ▪ 南康王梦二神人告以将富贵验
- ▪ ▪ 果州开元观工匠同梦得材木验
- ▪ ▪ 北都潜丘台崔相国应梦修观验
- ▪ ▪ 宫观
- ▪ ▪ 真宗皇帝御制叙
- ▪ ▪ 广成先生序
- ▪ ▪ 文铢台二僧击救苦天尊像验
- ▪ ▪ 亳州太清宫老君挫贼验
- ▪ ▪ 周真人居上经堂基验
- ▪ ▪ 魏夫人坛十僧来毁九遭虎噬验
- ▪ ▪ 严皪掘洪州铁柱验
- ▪ ▪ 王峰吴行鲁毁掘成都龙兴观验
- ▪ ▪ 刘将军取东明观土修宅验
- ▪ 卷一百一十八灵验部二
- ▪ ▪ 李邵画太一天尊验
- ▪ ▪ 杨师谟修观享寿验
- ▪ ▪ 吕细修观仙人来往验
- ▪ ▪ 尊像见
- ▪ ▪ 木文天尊见像验
- ▪ ▪ 汉州什邡县水浮铁像天尊验
- ▪ ▪ 青城丈人真君赐钱验(铁像验附)
- ▪ ▪ 金州洵阳县望仙观天尊理讼验
- ▪ ▪ 张仁表念太一救苦天尊验
- ▪ ▪ 黑髭老君召代宗游十洲三岛验
- ▪ ▪ 玉局化玉像老君应梦验
- ▪ ▪ 自然石文老君降雨验
- ▪ ▪ 赖处士预言老君降生作幼主验
- ▪ ▪ 贾湘严奉老君验
- ▪ ▪ 沈莹供养老君验
- ▪ ▪ 姚鹄修老君殿验
- ▪ ▪ 杨闹儿奉事老君验
- ▪ 卷一百一十九灵验部三
- ▪ ▪ 僧行端辄改《五厨经》验
- ▪ ▪ 谢贞精意圬墁遇天师授符验
- ▪ ▪ 道士刘方瀛依天师剑法治疾验
- ▪ ▪ 西王母塑像救疾验(三将军附)
- ▪ ▪ 青城丈人同葛璝化灵官示现验
- ▪ ▪ 罗真人降雨助金验
- ▪ ▪ 崔公辅取宝经不还验
- ▪ ▪ 尹言念《阴符经》验
- ▪ ▪ 赵业受《正一箓》验
- ▪ ▪ 刘载之诵《天蓬咒》验
- ▪ ▪ 姚生持《黄庭经》验
- ▪ ▪ 归州黄魔神峡水救船验
- ▪ ▪ 嘉州开元观飞天神王像捍贼验
- ▪ ▪ 楚王赵匡凝北帝祥应
- ▪ ▪ 李昌遐诵《消灾经》验
- ▪ ▪ 崔昼诵《度人经》验
- ▪ ▪ 姚元崇女精志焚修老君授经验
- ▪ ▪ 王道珂诵《天蓬咒》验
- ▪ ▪ 王清远诵《神咒经》验
- ▪ ▪ 忠州平都山仙都观取《太平经》验
- ▪ ▪ 昭成观壁画天师验(绢画验附)
- ▪ ▪ 陵州天师井填欠数盐课验
- ▪ ▪ 天台玉霄宫叶尊师符治狂邪验
- ▪ ▪ 贾琼受《童子箓》验
- ▪ ▪ 僧法成窃改道经验
- ▪ ▪ 李环梦遇天师告授陵州刺史验
- ▪ 卷一百二十 灵验部四
- ▪ ▪ 唐献修黄箓斋母得生天验
- ▪ ▪ 洪州游帷观钟州官强取入寺验
- ▪ ▪ 天师剑愈疾验
- ▪ ▪ 张让黄神印救疾验
- ▪ ▪ 范阳卢蔚醮本命验
- ▪ ▪ 崔图修黄箓斋救母生天验
- ▪ ▪ 赫连宠修黄箓斋解父冤验
- ▪ ▪ 范希越天蓬印祈雨验
- ▪ ▪ 越州上虞县钟时鸣地中验
- ▪ ▪ 王谦据蜀隋文帝黄箓斋克平验
- ▪ ▪ 青城丈人授黄帝龙鞬并降雨验
- ▪ ▪ 天师叶法善设醮摄魅验
- ▪ ▪ 天台山玉霄宫古钟僧偷而卒验
- ▪ ▪ 李承嗣解妻儿冤修黄箓斋验
- ▪ ▪ 吴韬修黄箓斋却兵验
- ▪ ▪ 公孙璞修黄箓斋忏悔宿冤验
- ▪ ▪ 开州龙兴观钟雪冤验(云安钟附)
- ▪ ▪ 施州清江郡开元观钟见梦验
- ▪ ▪ 处州青田县清溪观古钟自归验
- ▪ ▪ 青城山宗玄观铜钟不能损验
- ▪ ▪ 温江县太平观铸钟道士得道验
- ▪ ▪ 眉州故彭山市观大钟伤寺匠验
- ▪ ▪ 浴爰赤木古钟水洗疮验(古钟验附)
- ▪ ▪ 渝州南平县道昌观古钟奇巧验
- ▪ ▪ 黔南盐井古钟多年无毁蚀验
- ▪ 卷一百二十一灵验部五
- ▪ ▪ 胡尊师修清斋验
- ▪ ▪ 崔玄亮修黄箓斋验(持经验附)
- ▪ ▪ 武昌人醮水验
- ▪ ▪ 徐翥为父修黄箓斋验
- ▪ ▪ 张郃妻陪钱纳天曹库验
- ▪ ▪ 苏州盐铁院招商官修神咒道场验
- ▪ ▪ 相国杜豳公修黄箓斋免阎罗王验
- ▪ ▪ 南康王韦皋修黄箓道场验
- ▪ ▪ 李约妻要黄箓道场验
- ▪ ▪ 卢贲修黄箓道场验
- ▪ ▪ 樊令言修北帝道场诛狐魅验
- ▪ ▪ 鲜于甫为解冤修黄箓道场验
- ▪ ▪ 窦德玄为天符专追求奏章免验
- ▪ ▪ 马敬宣为妻修黄箓道场验
- ▪ ▪ 秦万受斗尺欺人罪修黄箓斋验
- ▪ ▪ 杜鹏举父母修南斗延生醮验
- ▪ 卷一百二十二 灵验部六
- ▪ ▪ 衢州东华观监斋隐欺常住验
- ▪ ▪ 婺州开元观蒙刺史复常住验
- ▪ ▪ 杭州馀杭上清观道流隐欺常住验
- ▪ ▪ 李赏斫龙州牛心山古观松柏验
- ▪ ▪ 蜀州新津县平盖化被盗毁伐验
- ▪ ▪ 嘉州开元观门扉为马栈验
- ▪ ▪ 成都景云观三将军堂柱础验
- ▪ ▪ 成都卜肆支机石验
- ▪ ▪ 成都玉局化洞门石室验
- ▪ ▪ 汉州金堂县三元观辙迹验
- ▪ ▪ 玉局化九海神龙验
- ▪ ▪ 青城绝顶上清宫天池验(六时水验附)
- ▪ ▪ 葛璝化丁东水验
- ▪ ▪ 金堂县昌利化玄元观九井验
- ▪ ▪ 仙都山阴君洞验
- ▪ ▪ 嘉州东观尹真人石函验
- ▪ ▪ 九嶷山女仙鲁妙典石盆铁臼验
- ▪ ▪ 真宗皇帝御制《天童护命妙经序》
- ▪ ▪ 《太上天童经》灵验录
玉皇授濆生大洞三十九章与《登龙台歌》二章
飚飚三霞领,佪刚七元盖。八景入太元,飞洒九天外。琼扉生景云,灵烟绝幽蔼。西宫咏《洞玄》,清唱扶桑际。守雌 森峰间,玄吟五老。欻生有心哉!与尔结中带。(其一)
匏河振沧茫,天津鼓万流。八风驾神霄,缅缅虚中游。咏洞神明唱,音为汝玄投。欻生必至行,肘伏尘中趋。可为苦心 哉!当告尔所求。(其二)
啸歌九玄台,崖岭凝凄端,心理六觉畅,目弃尘滓氛。流霞耀金室,虚堂散重玄。积感致灵降,形单道亦分。倏欻盼万 劫,岂觉周亿椿。(其一)
秀圃蔚神阶,朱扉琼林庭。流风鼓空洞,玉籁乘虚鸣。紫烟缠曲户,丹晖映绿綍。飞旗郁玄盖,羽节耀紫清。登景九霄 际,遨游戏凤城。顾爱幽境子,一乐同朝生。(其二)
腾辔控朗晖,宴景洞野外。流浪寻灵人,合形庆霄际。手披朱岛户,朗若神冲泰。金阙郁嵯峨,清景无尘秽。解衿玄阆 台,适我良愿会。脱屣三途难,保炼固年迈。(其三)
众妙出洞真,焕烂曜太清。奉者号仙人,体无永长生。逍遥戏玄虚,宫殿罗无形。蒨粲七宝林,晃朗日月精。龙鳞交横 驰,凤凰翔悲鸣。太上治紫台,众真诵洞经。捻香稽首礼,旋 行绕宫城。三周归高座,道王为应声。人主弘至道,天下普安 宁。
太上玄虚宗,弘道尊其经。俯仰已得仙,历劫无数龄。巍巍太真德,寂寂因无生。霄景结空构,乘虚自然征。日月光炳 灼,安和乐未央。
紫桂植瑶园,朱华声凄凄。月宫生蕊渊,日中有琼池。左拔员灵曜,右掣丹霞晖。流金焕绛庭,八景绝烟回。绿盖浮明 朗,控节命太微,凤精童华颜,琳腴充长饥。控晨挹太素,乘 欻翔玉墀。吐纳六虚气,玉嫔挹巾随。弹徵南云扇,香风鼓锦 披。叩商百兽舞,六天摄神威,倏欻亿万椿,龄纪郁巍巍。小 鲜未烹鼎,言我岩下悲。
欲植灭度根,当拔生死栽。沉吟堕九泉,但坐惜形骸。
观神载形时,亦如车从马。车败马奔亡,牵连一时假。哀世俱识此,但是惜风火。种罪天纲上,受毒地狱下。
形为渡神舟,泊岸当别去。形非神常宅,神非形常载。徘徊生死轮,但苦心犹豫。
太子文学陆鸿渐,撰《武夷山记》云:武夷君,地官也,相传每于八月十五日,大会村人于武夷山上,置幔亭,化虹桥, 通山下。村人既往,是日,太极玉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三 座空中,告呼村人为曾孙,汝等若男若女呼坐。乃命鼓师张安 凌槌鼓(木槌也),赵元胡拍副鼓,刘小禽坎苓鼓,曾少童摆 兆鼓,高知满振嘈鼓,高子春持短鼓,管师鲍公希吹横笛,板 师何凤儿抚节板。次命弦师董娇娘弹箜篌,谢英妃抚掌离(荜 篥)。吕阿香戛圆腹(琵琶),管师黄次姑噪悲栗(荜篥), 秀琰鸣洞萧,小娥运居巢(笙也),金师罗妙容挥撩铫(铜钹 也)。乃命行酒,须臾酒至,云酒无谢。又命行酒,乃令歌师 彭令昭唱《人间可哀》之曲,其词曰:
天上人间,会合疏稀。日落西山兮!夕鸟归飞。百年一饷兮!志与愿违。天宫咫尺兮!恨不相随。
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茅盈高祖蒙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鹤,白日升天。先是时有《巴谣歌》曰:
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杨羲真人梦蓬莱仙公洛广休召四人各赋诗一章石安庆先作诗一章
灵山造太霞,竖岩绝霄峰。紫烟散神州,乘飚驾白龙。相携四宾人,东朝桑林公。广休年虽前,壮气何蒙蒙?实未下路 让,推年以相崇。
北游太漠外,来登蓬莱阙。紫云构灵宫,香烟何郁郁!美哉洛广休,久在论道位。罗骈真人座,齐观白龙迈。离式四人 用,何时共解带?有怀披襟友,欣欣高晨会。
游观奇山献,漱濯沧流清。遥睹蓬莱间,屹屹冲霄冥。五芝被绛岩,四阶植琳琼。纷纷灵华散,晃晃焕神庭。从容七觉 外,任我摄天生。自足方寸里,何用白龙荣。
玄山构沧浪,金房映灵轩,洛公挺奇尚,从容有无间。形沈比寒宇,三神接九天,同寮相率往,推我高胜年。弱冠石庆 安,未肯崇尊贤。嘲笑蓬莱公,呼此广休前。明公将何以,却 此少年翰?
《天文五符》云:仙人乐修门于劳盛山上,刻石作《五符文》。
玄津流绛波,昆碧映琅山。朝日控晨辉,荟艳何婉娫!游云落太阳,飚景凌三天。《灵宝》曜九虚,幽明钟山间。夏禹 登八窗,散气响金兰。因枝振玉条,绿波讨洪源。扶质立灵干, 垂叶以结繁。渺邈龙凤迹,焕烂九天翰。仰挹三辰精,保身永 长安。俯漱五华液,还复反童颜。腾神温凉宫,岂知热与寒。 千秋似清旦,万岁犹日半。鼓翼空洞上,要我灵宝官。棼棼五 帝驾,俱会景漠端。相问饥与渴,玄泉饶流丹。永仙方寸内, 八遐无易难。顾闻朱门臭,当涂中有难。铭碣劳岩阴,穴岫可 稽盘。
玄子字延期,陇西定谷人也。汉明帝时,谏议大夫、上洛云中赵国三郡太守辛隐之子也。
玄子少好至道,遵奉法戒,先世殃流,享年不永,没命于长津。西王母见我苦行,酆都北帝愍我道心,告敕司命,传檄 三官,摄取形骸,还魂复真,使我颐胎,位为灵神。近得度名 南宫,定策朱陵,藏精待时,方列为仙。而太帝令见差领东海 □氏更生,又选补禁元中郎将吴越鬼神之司。故来相从,今赠 诗三篇,以叙推情之至也(注云:“杨君既为吴越司命,董统 鬼神。玄子职隶,方应相闻,故先造此诗陈情。”)。
畴昔入冥乡,顺驾应灵招。神随空无散,气与庆云消。形非明玉质,玄匠安能雕。蹀足吟幽唱,仰手玩鸣条。林室有逸 欢,绝此轩外交。遗景附圆曜,嘉音何寥寥(此篇叙事迹之本 志也)。(其一)
寂通寄兴感,玄气摄动音。高轮虽参差,万刃故来寻。萧萧研道子,合神契灵襟。委顺浪世化,心摽窈窕林。同期理外 游,相与静东岑(此篇申情寄之来缘也)。(其二)
命驾广邺阿,逸迹幽冥乡。空中自有物,有中亦无常。悟言有无际,相与会濠梁,目击玄解了,鬼神理自忘(此篇论人 鬼之幽致也)。(其三)
西王母宴汉武帝上元夫人弹云林之穀歌步虚之曲一章
昔涉玄真道,腾步登太霞。负笈造天关,借问太上家。忽过紫微垣,真人列如麻。渌景清飚起,云盖映朱葩。兰宫敞珠 扇,碧空启琼沙。丹台结空构,暐晔生光华。飞凤踶甍峙,烛 龙倚逶蛇。玉胎来绛芝,九色纷相拏。挹景练仙骸,万劫方童 牙。谁有寿前终?扶桑不为查。
晨登太灵宫,挹此八玉兰。夕入玄元阙,采蕊拨琅玕。濯足匏瓜河,织女立津盘。吐纳挹景云,味之当一餐。紫微何济 济,琼轮服朱丹。旦发汗漫府,暮宿句陈垣。去之道不同,且 各体所安。二仪复犹存,奚疑亿万椿。莫与世人说,行尸言此 难。
夫人既白日升晨,在王屋山时,九微元君、龟山王母、三元夫人双礼珠、紫阳左仙石路成,太极高仙伯延盖公子、西成 真人王方平、太虚真人南岳赤松子、桐柏真人王子乔等,并降 夫人,小有清虚上宫绛房之中,时夫人与王君为宾主焉。设琼 酥绿酒,金觞四奏,各命侍女陈曲成之钧。于是王母击节而歌 :
驾我八景舆,欻然入玉清。龙裙拂霄汉,虎旂摄朱兵。逍遥玄津际,万流无暂停。哀此去留会,劫尽天地倾。当尽无中 景,不死亦无生。体彼自然道,寂观合太冥。南岳挺真翰,玉 映曜颖精。有任靡期事,虚心自受灵。嘉会绛河内,相与乐未 央。
玉清出九天,神馆飞霞外。霄台焕崖峨,灵夏秀蔚翳。五云兴翠华,八风扇绿气,仰吟《消魔》咏,俯研智与慧。万真 启晨景,唱期绛房会。挺颖德音子,神映乃拂沛。天岳凌空构, 洞台深幽邃。游海悟井隘,履真觉世秽。舞轮宴重空,筌鱼自 然废。回我大椿罗,长谢朝生世。
玉皇又命欻生入隐室,见上清元君、龟山君。于是二真乃各命侍女王延贤、于广运等弹云林琅轩之敖,侍女安德音、范 四珠击昆明之筑,侍女左抱容、韩能宾吹凤鸾之箫,侍女赵运 子、李庆玉拊流金之石,侍女辛白鹄、郑辟方、燕婉来、田双 连等四人合歌。
玉室焕东霞,紫辇浮绛晨,华台何盼目,北宴飞天元。清净太无中,渺渺蹑景迁。吟咏《大洞》章,唱此《三九》篇。 曲寝大漠内,神王方寸间,寂室思灵晖,何事苦山林。须臾变 衰翁,回为孩中颜。
四真人降魏夫人静室,教神真之道,授《黄庭》等经,因设酒肴,四真吟唱。太极真人先命北寒玉女宋联消弹九气之敖, 方诸青童又命东华玉女燕景珠击西盈之钟,扶桑旸谷神王又命 云林玉女贾屈庭吹凤唳之箫,清虚真人又命飞玄玉女鲜于灵金 拊九合玉节。于是太极真人发《飞空》之歌一章。
丹明焕上清,八风鼓太霞。回我神霄辇,遂造玉岭阿。咄嗟天地外,九围皆吾家。上采日中精,下饮黄月华。灵观空无 中,鹏路无间邪。顾见魏贤安,浊气伤尔和。勤研玄中思,道 成更相过。
太霞扇晨晖,九气无常形。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手把玉皇袂,携我晨中生。盼观七曜房,朗朗亦冥冥。超哉魏氏 子!有心复有情。玄挺自嘉会,金书东华名。贤安密所研,相 期旸谷汧。
晨启太帝室,超越匏瓜水。碧海飞翠波,连岑赤岳峙。浮轮云涛际,九龙同辔起。虎旗郁霞津,灵风翻然理。华存久乐 道,遂致高神拟。拔徒三缘外,感会乃方始。相期阳洛宫,道 成携魏子。
驾欻控清虚,徘徊西华馆。琼林既神杪,虎旗逐烟散。慧风振丹旍,明烛朗八焕,解襟庸房里,神铃鸣蒨。栖景若林柯, 九弦玄中弹。遗我积世忧,释此千年叹。怡盼无极已,终夜复 待旦。(其一)
紫霞舞玄空,神风无纲领。欻然满八区,祝尔豁虚静。八窗无常朗,有冥亦有炅。洞观三丹田,寂寂生形景。凝神挺相 遇,云姿卓铄整。愧无郢石运,盖彼自然颖。勤密摄生道,泄 替结灾眚。灵期自有时,携袂乃俱上。(其二)
失道从死津,三魂迷生道。生生日已远,死死日已早。悲哉苦痛客,根华已颠倒。起就零落尘,焉知反枯老。
已上四首诗,去月秋分日,瑶台大会,四君吟此言,以和
《玄钧》、《广韶》之弦声。右英夫人说此。
清池带灵岫,长林郁青葱。玄鸟翔幽野,悟言出从容。鼓楫乘神波,稽首希晨风。未获解脱期,逍遥丘林中(晨风谓上 清玉晨之风,非《毛诗》所称“鸠彼晨风”之鸟也)。(其一)
浪神九陔外,研道遂全真。戢此灵凤羽,藏我华龙鳞。高举方寸物,万吹皆垢尘。顾哀朝生蟪,熟尽汝车轮(女笼不蔽 席,男爱不尽轮。朝生,蜉蝣也。以喻人之在世,易致消歇) ?(其二)
游空落非飚,灵步无形方。圆景焕明霞,九凤唱朝阳。挥翮扇天津,晻蔼庆云翔。遂造太微宇,挹此金黎浆。逍遥玄陔 表,不存亦不亡。(玄陔,九陔也。皆八极之外,九霞之顶名 也。飞登木星,亦云朗东阳之陔。故若士语卢敖云:“与汗漫 期于九陔之上也。”)(其三)
驾欻舞神霄,披霞带九日。高皇齐龙轮,遂造北华室。神虎洞琼林,风云合成一。开阖幽冥户,灵变玄迹灭(四朝为玉 台,执盖郎,故云:“高皇齐轮”)。(其四)
保命仙君告许虎牙杜广平常喜歌一章(杜契字广平,隐居华阳。)
淳景翳广林,暖日东霞升。晨风厓六烟,勃郁八道腾。五岳何必秀?名山亦足陵。矫首蹑洞阜,栖心潜中兴。吐纳胎精 气,玄白谁能胜?
丹晖映云庭,紫烟光玉林。焕烂七宝花,璀璨瑶灵音。宫商自相和,妙灵开人衿。玄唱种福田,广度无界心。
玄化本无迹,有迹生道宗。遨游九天际,息驾六领宫。道畅虚漠内,灵歌发太空。形感至寂庭,思咏希微通。
翳翳元化初,渺渺晨霞散。太寂空玄上,寥朗二仪判。凝精抱空胎,结化孕灵观。含真颐神内,倏启冥旦。始悟忧促 龄,运交反天汉。
众生之本际,寂然无起灭。弱丧迷其根,自与真源别。妄作善恶缘,祸福报无绝。欲得苦海倾,当使爱河竭。守一固专 柔,持此无疵缺。正智通群有,妙慧摧诸结。万行混同归,三 乘泯殊辙。真静离尘垢,清凉无恼热。
灵仙乘庆霄,驾龙蹑玄波。洽真表嘉祥,濯足入天河。福应不我期,故能释天罗。道德冠三界,地纲亦以过。感遇灵真 会,净慧经莲华。
学仙绝华念,念念相因积。去来乱我神,神躁靡不历。灭念停虚闲,萧萧入空寂。请经若饥渴,持志如金石。保子飞玄 路,五灵度符籍。
学仙行为急,奉戒制情心。虚夷正气居,仙圣自相寻。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