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灵枢经
- ▪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 ▪ 卷之十二 九针论第七十八
- ▪ 黄帝灵枢经叙
- ▪ 卷之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法。
- ▪ 岁露论第七十九
- ▪ 本输第二 法地
- ▪ 小针解第三法人
- ▪ 大惑论第八十
- ▪ 痈疽第八十一
- ▪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法时
- ▪ 卷之二 根结第五法音
- ▪ 寿天刚柔第六法律
- ▪ 官针第七法星
- ▪ 本神第八法民
- ▪ 终始第九法野
- ▪ 卷之三 经脉第十
- ▪ 经别第十一
- ▪ 经水第十二
- ▪ 卷之四 经筋第十三
- ▪ 骨度第十四
- ▪ 五十营第十五
- ▪ 营气第十六
- ▪ 脉度第十七
- ▪ 营卫生会第十八
- ▪ 四时气第十九
- ▪ 卷之五 五邪第二十
- ▪ 寒热病第二十一
- ▪ 病狂第二十二
- ▪ 热病第二十三
- ▪ 厥病第二十四
- ▪ 病本第二十五
- ▪ 杂病第二十六
- ▪ 周痹第二十七
- ▪ 口问第二十八
- ▪ 卷之六 师传第二十九
- ▪ 决气第三十
- ▪ 肠胃第三十一
- ▪ 平入绝谷第三十二
- ▪ 海论第三十三
- ▪ 五乱第三十四
- ▪ 胀论第三十五
- ▪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 ▪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 ▪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 ▪ 血结论第三十九
- ▪ 阴阳清浊第四十
- ▪ 卷之七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 ▪ 病传第四十二
- ▪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 ▪ 外揣第四十五
- ▪ 五变第四十六
- ▪ 本藏第四十七
- ▪ 卷之八 禁服第四十八
- ▪ 五色第四十九
- ▪ 论勇第五十
- ▪ 背俞第五十一
- ▪ 卫气第五十二
- ▪ 论痛第五十三
- ▪ 天年第五十四
- ▪ 逆顺第五十五
- ▪ 五味第五十六
- ▪ 卷之九 水胀第五十七
- ▪ 贼风第五十八
- ▪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 ▪ 玉版第六十
- ▪ 五禁第六十一
- ▪ 动输第六十二
- ▪ 五味论第六十三
- ▪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 ▪ 卷之十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 ▪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 ▪ 行针第六十七
- ▪ 上隔第六十八
- ▪ 忧患无言第六十九
- ▪ 寒热第七十
- ▪ 邪客第七十一
- ▪ 通天第七十二
- ▪ 卷之十一 官能第七十三
- ▪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 ▪ 刺书真邪第七十五
- ▪ 卫气行第七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联胀、鼓胀。肠罩、石浪、石水,何以别之?岐伯答曰:水始起也,目案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腔懂,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黄帝曰:肤胀问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轰轰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富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肠罩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碑而内著,恶气乃起,瘟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石浪何如?岐伯曰:石瘤生于脑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师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