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史演义
- ▪ 自序
- ▪ 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
- ▪ 第二回 投军伍有幸配佳人 捍孤城仗义拯主帅
- ▪ 第三回 攻城掠地迭遇奇材 献币释嫌全资贤妇
- ▪ 第四回 登雉堞语惊张天祐 探虎穴约会孙德崖
- ▪ 第五回 郭家女入侍濠城 常将军力拔采石
- ▪ 第六回 取集庆朱公开府 陷常州徐帅立功
- ▪ 第七回 朱亮祖战败遭擒 张士德絷归绝粒
- ▪ 第八回 入太湖廖永安陷没 略东浙胡大海荐贤
- ▪ 第九回 刘伯温定计破敌 陈友谅挈眷逃生
- ▪ 第十回 救安丰护归小明王 援南昌大战伪汉主
- ▪ 第十一回 鄱阳湖友谅亡身 应天府吴王即位
- ▪ 第十二回 取武昌移师东下 失平江阖室自焚
- ▪ 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帅进兵 下南闽陈平章死节
- ▪ 第十四回 四海归心诞登帝位 三军效命直捣元都
- ▪ 第十五回 袭太原元扩廓中计 略临洮李思齐出降
- ▪ 第十六回 纳降诛叛西徼扬威 逐枭擒雏南京献俘
- ▪ 第十七回 降夏主荡平巴蜀 击元将转战朔方
- ▪ 第十八回 下征书高人抗志 泄逆谋奸相伏诛
- ▪ 第十九回 定云南沐英留镇 征漠北蓝玉报功
- ▪ 第二十回 凤微德杳再丧储君 鸟尽弓藏迭兴党狱
- ▪ 第二十一回 削藩封诸王得罪 戕使臣靖难兴师
- ▪ 第二十二回 耿炳文败绩滹沱河 燕王棣诈入大宁府
- ▪ 第二十三回 折大旗南军失律 脱重围北走还都
- ▪ 第二十四回 往复贻书囚使激怒 仓皇挽粟遇伏失粮
- ▪ 第二十五回 越长江燕王入京 出鬼门建文逊国
- ▪ 第二十六回 拒草诏忠臣遭惨戮 善讽谏长子得承家
- ▪ 第二十七回 梅驸马含冤水府 郑中官出使外洋
- ▪ 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杀敌擒渠 出北塞铭功勒石
- ▪ 第二十九回 徙乐安皇子得罪 闹蒲台妖妇揭竿
- ▪ 第三十回 穷兵黩武数次亲征 疲命劳师归途晏驾
- ▪ 第三十一回 二竖监军黎利煽乱 六师讨逆高煦成擒
- ▪ 第三十二回 弃交趾甘隳前功 易中宫倾心内嬖
- ▪ 第三十三回 享太平与民同乐 儆权阉为主斥奸
- ▪ 第三十四回 王骥讨平麓川蛮 英宗败陷土木堡
- ▪ 第三十五回 诛党奸景帝登极 却强敌于谦奏功
- ▪ 第三十六回 议和饯别上皇还都 希旨陈词东宫易位
- ▪ 第三十七回 拒忠谏诏狱滥刑 定密谋夺门复辟
- ▪ 第三十八回 于少保沈冤东市 徐有贞充戍南方
- ▪ 第三十九回 发逆谋曹石覆宗 上徽号李彭抗议
- ▪ 第四十回 万贞儿怙权倾正后 纪淑妃诞子匿深宫
- ▪ 第四十一回 白圭讨平郧阳盗 韩雍攻破藤峡
- ▪ 第四十二回 树威权汪直窃兵柄 善谲谏阿丑悟君心
- ▪ 第四十三回 悼贵妃促疾亡身 审聂女秉公遭谴
- ▪ 第四十四回 受主知三老承顾命 逢君恶八竖逞谗言
- ▪ 第四十五回 刘太监榜斥群贤 张吏部强夺彼美
- ▪ 第四十六回 入槛车叛藩中计 缚菜厂逆阉伏辜
- ▪ 第四十七回 河北盗横行畿辅 山东贼毕命狼山
- ▪ 第四十八回 经略西番镇臣得罪 承恩北阙义儿导淫
- ▪ 第四十九回 幸边塞走马看花 入酒肆游龙戏凤
- ▪ 第五十回 觅佳丽幸逢歌妇 罪直谏杖毙言官
- ▪ 第五十一回 豢群盗宁藩谋叛 谢盛宴抚使被戕
- ▪ 第五十二回 守安庆仗剑戮叛奴 下南昌发兵征首逆
- ▪ 第五十三回 伍文定纵火擒国贼 王守仁押俘至杭州
- ▪ 第五十四回 教场校射技擅穿杨 古沼观渔险遭灭顶
- ▪ 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
- ▪ 第五十六回 议典礼廷臣聚讼 建斋醮方士盈坛
- ▪ 第五十七回 伏朝门触怒世宗 讨田州诱诛岑猛
- ▪ 第五十八回 胡世宁创议弃边陲 邵元节祈嗣邀殊宠
- ▪ 第五十九回 绕法坛迓来仙鹤 毁行宫力救真龙
- ▪ 第六十回 遘宫变妃嫔罹重辟 跪榻前父子乞私情
- ▪ 第六十一回 复河套将相蒙冤 扰都门胡虏纵火
- ▪ 第六十二回 追狡寇庸帅败还 开马市荩臣极谏
- ▪ 第六十三回 罪仇鸾剖棺正法 劾严嵩拚死留名
- ▪ 第六十四回 却外寇奸党冒功 媚干娘义儿邀宠
- ▪ 第六十五回 胡宗宪用谋赚海盗 赵文华弄巧忤权奸
- ▪ 第六十六回 汪寇目中计遭诛 尚美人更衣侍寝
- ▪ 第六十七回 海刚峰刚方绝俗 邹应龙应梦劾奸
- ▪ 第六十八回 权门势倒祸及儿曹 王府银归途逢暴客
- ▪ 第六十九回 破奸谋严世蕃伏法 剿宿寇戚继光冲锋
- ▪ 第七十回 误服丹铅病归冥箓 脱身羁绁怅断鼎湖
- ▪ 第七十一回 王总督招纳降番 冯中官诉逐首辅
- ▪ 第七十二回 莽男子闯入深宫 贤法司力翻成案
- ▪ 第七十三回 夺亲情相臣嫉谏 规主阙母教流芳
- ▪ 第七十四回 王宫人喜中生子 张宰辅身后籍家
- ▪ 第七十五回 侍母膳奉教立储 惑妃言誓神缄约
- ▪ 第七十六回 据镇城哱氏倡乱 用说客叛党骈诛
- ▪ 第七十七回 救藩封猛攻平壤 破和议再战岛山
- ▪ 第七十八回 虎将征蛮破巢诛逆 蠹鱼食字决策建储
- ▪ 第七十九回 获妖书沈一贯生风 遣福王叶向高主议
- ▪ 第八十回 审张差宫中析疑案 任杨镐塞外覆全军
- ▪ 第八十一回 联翠袖相约乞荣封 服红丸即夕倾大命
- ▪ 第八十二回 选侍移宫诏宣旧恶 庸医悬案弹及辅臣
- ▪ 第八十三回 大吃醋两魏争风 真奇冤数妃毕命
- ▪ 第八十四回 王化贞失守广宁堡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
- ▪ 第八十五回 新抚赴援孤城却敌 叛徒归命首逆伏诛
- ▪ 第八十六回 赵中丞荡平妖寇 杨都谏纠劾权阉
- ▪ 第八十七回 魏忠贤喜得点将录 许显纯滥用非法刑
- ▪ 第八十八回 兴党狱缇骑被伤 媚奸珰生祠迭建
- ▪ 第八十九回 排后族魏阉谋逆 承兄位信邸登基
- ▪ 第九十回 惩淫恶阖家骈戮 受招抚渠帅立功
- ▪ 第九十一回 徐光启荐用客卿 袁崇焕入援畿辅
- ▪ 第九十二回 中敌计冤沉碧血 遇岁饥啸聚绿林
- ▪ 第九十三回 战秦晋曹文诏扬威 闹登莱孔有德亡命
- ▪ 第九十四回 陈奇瑜得贿纵寇 秦良玉奉诏勤王
- ▪ 第九十五回 张献忠伪降熊文灿 杨嗣昌陷殁卢象升
- ▪ 第九十六回 失襄阳庸帅自裁 走河南逆闯复炽
- ▪ 第九十七回 决大河漂没汴梁城 通内线恭进田妃舄
- ▪ 第九十八回 扰秦楚闯王僭号 掠东西献贼横行
- ▪ 第九十九回 周总兵宁武捐躯 明怀宗煤山殉国
- ▪ 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 覆半壁明史收场
却说樊龙开门潜走,正遇着朱燮元的伏兵,四面围住,任你樊龙凶悍过人,至此也无从狡脱,只好束手就擒,余酋亦多被缚住。燮元遂克重庆,移兵攻泸州,崇明父子,弃城夜走,直奔遵义。遵义已为贵州兵所复,不防水西土目安邦彦,也揭竿起事,响应崇明。贵州兵调攻邦彦,遵义空虚,只剩推官冯凤雏居守。崇明父子,猝至遵义,凤雏无兵无饷,如何守得?当被崇明父子陷入,眼见得这位冯推官,杀身成仁了。崇明复破遵义,留子奢寅,及部目尤朝柄、杨维新、郑应显等占据,自率余众返永宁,这且慢表。
且说水西土目安邦彦,系宣慰使安尧臣族子,尧臣病殁,子位嗣职。位年尚幼,由尧臣妻奢社辉摄事。社辉系奢崇明女弟,尝与崇明子寅争地为仇,不通闻问。独邦彦与崇明往来,素怀异志,及崇明作乱,或说他已得成都。邦彦遂挟位母子叛应崇明,自称罗甸大王,纠合诸部头目安邦俊、安若山、陈其愚、陈万典等,进陷毕节。更分兵四出,西破安顺、沾益,东下瓮安、偏桥,邦彦自率水西部众,渡陆广河,直趋贵阳。适贵阳城中,藩臬守令,均已入觐,巡抚李橒,亦因乞休得请,专待后任交卸,陡闻此变,慨然督军,又是一个朱燮元。与巡按御史史永安,提学佥事刘锡元,悉力拒守。但虑城大兵单,不敷堵御,当由刘锡元号召学官,并及诸生,督促城中丁壮,分堞守护。邦彦率众攻城,城上矢石齐下,无隙可乘。他却想了一计,沿城筑栅,断绝城中出入,为久围计。流寇宜速不宜缓,乃筑栅久围,已非胜算。镇将张永芳,闻省会被围,即率二万人入援,为邦彦所阻,不得进行。他将马一龙、白自强等,与贼兵交锋,战败阵亡。邦彦攻城愈急,占住城东山冈,搭设厢楼,登高俯击。李橒令兵士遥射火箭,迭毁贼楼,接连三日三夜,尚是火光熊熊。邦彦乃不敢登山,但据住各栅,不令放松。城中久持力惫,将校多病,更兼饷绝粮空,害得大家枵腹,先食糠粃,继食草本败革,后且食死人血肉,最后连尸骸俱被刮尽,不得已杀食生人,甚至亲属相噉。里居参政潘润民,一女被食,知县周思稷,且自杀饷军,幸得人心坚固,到了这个地步,还是以城为重,视死如归。比朱燮元之守成都,尤为坚忍。
明廷方注重辽事,不遑兼顾,只有新任巡抚王三善,已经简放,驰抵平越。巡按史永安飞檄敦促,且上疏诋三善观望不前,请朝旨星夜催迫。三善乃在平越募兵,大会将士,毅然面谕道:“省城危急万分,不能久待,我辈若再不往援,他日省城失守,必至坐法。与其坐法论死,还不若驰往死敌,或尚可望不死呢。”是极。将士等齐声赞成,遂分三道进兵。道臣何天麟、杨世赏等,左右夹进,三善自与道臣向日升,从中路驰入,衔枚疾走,直抵新安,距贵阳只数十里。乃命刘超为前锋,自为后劲。超麾军大进,与寇相值,两下对垒,贼首阿成操着长槊,奋勇杀来。超兵遽退,超下马手斩二人,复上马冲出,亲当阿成。阿成已持槊飞舞,突被刘超用刀格住,方拟抽槊回刺,不防超背后闪出一人,趋近阿成身旁,拦腰一刀,挥作两段。贼兵失了主将,自然披靡,可巧三善亦驱军大至,乃奋呼杀贼,追了一程,收复龙里城。当由刘超禀报,掩杀阿成,乃是麾下亲兵张良俊。为叙明姓氏补笔。三善大喜,簿录首功,遂乘胜入援贵阳城。
邦彦闻新抚到来,防有数十万大兵,不禁手足无措,踌躇半晌,才语部众道:“我当亲出调兵,与他决一胜负。”言毕自去。贼众待久不至,相顾惊诧,怎禁得官军杀到,似山崩地震一般,压入垒中,纷纷瓦解。贼将安邦俊,不管死活,还想上前招架,但听得扑的一声,已是中了一弹,洞胸殒命。大众顾命要紧,各将甲仗弃去,四散奔逃。官军直抵城下,先有五骑传呼道:“新抚到了。”城中兵民,欢呼相和,共庆更生。贵阳被围十余月,城中户口十余万,至是只剩数百人,兀自守住,这全仗故抚李橒,及永安、锡元等的功绩呢。越数日,左右两部兵才至,又数日,楚、粤、蜀各兵亦到,李橒乃卸任而去。城已保全,才行卸任,我钦爱李公忠荩。
是时朱燮元已升任四川总督,兼兵部侍郎,再举讨贼,大集将佐等计议道:“我与永宁贼相持已久,尚不得志,无非因贼合我分,贼逸我劳呢。今拟尽撤各防,会剿永宁,捣穴平巢,在此一举。”秦良玉首先允议,诸将亦拱手听命,遂令副将秦衍祚等,往攻遵义,自率大军进讨,历破诸险,将薄永宁。奢寅自遵义还援,带着樊虎等人,前来搏战,被燮元督军猛击,杀得弃甲曳兵。奋追至老君营、凉伞铺,尽毁贼垒。寅身中二枪,仓皇遁走,樊虎伤重即死。燮元还破青岗坪,进扑永宁城,一鼓齐上,生擒贼目周邦泰等,降贼二万。惟崇明得脱,败奔旧蔺州城。罗乾象已由燮元保举,擢为参将,愿率一军穷追崇明,燮元遣他去讫。乾象甫行,遵义捷音亦至,逐去贼目尤朝柄、杨维新、郑应显等,降贼党安銮,克复遵义全城。于是燮元再自永宁出师,为乾象后援,途次接到乾象军报,奢贼计穷,已走水西、龙场,向安氏借兵,再图报复。燮元乃长驱直进,与乾象会师,向蔺州进发,忽由探马报到,安邦彦已出兵两路,帮助奢氏,一窥遵义,一窥永宁,已过赤水河,向狮子山来了。燮元遂命罗乾象攻蔺州,自往狮子山截击贼锋。乾象督兵至蔺,用了火炮火箭,击射城中,把奢氏的九凤楼,片刻毁去。城中自相哗噪,当由乾象乘隙攻入,扫尽贼众。崇明父子时已转走龙场,无从缉获。蔺州方下,燮元至芝麻塘,遇着安氏所遣的贼众,一阵击退,再进兵至龙场,崇明已如惊弓鸟,漏网鱼,未战先逃,连妻弟都不及带去。官兵遂将他妻安氏,弟崇辉,一并擒住,斩首以千万计。复四处追觅崇明父子,嗣闻崇明父子,相继遁入水西,燮元以王三善方在得手,不欲攘功,便勒兵不追。申明燮元意旨,可见燮元之不追,并非畏怯。
那时三善正会师六万,进击水西,连战皆捷,遂渡渭河,直达大方。安邦彦逃入织金,安位及母奢社辉,窜居火灼堡,三善乃檄令安位母子,速擒安邦彦及崇明父子,解献军门,请旨赎罪。安位母子倒也惊慌,只恐三善未必践言,特遣人赴镇远,至总督杨述中处乞降,述中当即允许,致书三善,令他撤兵。三善以元凶未翦,不如即抚即剿,述中一意主抚,彼此辩论不明,反将军务搁起。安邦彦侦知情形,日夜聚兵,为再出计,且勾通四川乌撤土目安效良,作为外援,一面与悍党陈其愚密商,令他诈降三善。三善见了其愚,初颇怀疑,经其愚狡黠善辩,遂以为诚信可靠,引作参谋。燮元收降罗乾象,三善收降陈其愚,同一招抚,而结果逈异,是仍在知人与不知人耳。其愚诈言邦彦远窜,势不足虑,不如撤还贵州。三善因出师连捷,颇有骄心,且久住大方,粮食将尽,遂信了其愚的计画,焚去大方庐舍,率兵东归。其愚自请断后,三善许诺,乃将各队兵马,陆续先发,自与副将秦民屏等,揽辔徐行。哪知其愚早已报知邦彦,令他发兵追击,等到邦彦兵至,恰密遣心腹,驰禀三善,只说是其愚遇贼,速请回援。三善返旆往救,遥见其愚跃马奔来,还道他被贼所追,急忙出马救护,说时迟,那时快,其愚见三善在前,故意的策马数鞭,马性起前蹿,竟将三善的坐骑撞翻,三善从马上跌将下来,自知有变,即将帅印掷付亲兵,自抽袜中小刀,横颈欲刎。其愚很是厉害,意欲生缚三善,便下马夺刀,三善怒骂不止。秦民屏正来相救,偏偏贼兵大至,围拥上来,民屏战死,三善被杀。秦佐明、祚明等,突围出走。贼兵尚并力追赶,还亏前行将校,回马迎击,方得杀退贼兵。监军御史傅宗龙,闻三善被戕,矢志复仇,独率壮士数百人,潜蹑陈其愚后尘。其愚正在得意,扬鞭归去,口唱蛮歌,不防宗龙赶到,一声唿哨,乱刀齐起,立将其愚斫落马下,连人带马,剁作数段。三善至此,亦堪瞑目。宗龙割下其愚首级,招呼壮士,飞马还走,贼兵闻警来追,那宗龙与壮士数百名,似风驰电掣一般,霎时间走得很远,无从追及了。
明廷闻王三善被害,命总督刘述中,回籍听勘,改任蔡复一为总督。复一遣总兵鲁钦、刘超等,捣织金贼巢。织金四面皆山,林深箐密,向称天险,官兵从未入境,鲁、刘二军,凿山开道,攀藤穿窦,用了好几月工夫,才得到了织金,途次遇着数千贼兵,由官军努力上前,斩杀千余人,余众溃败。及捣入贼巢,只是空空一寨,四面搜觅,并不见有邦彦踪迹,没奈何下令退兵。已中邦彦诡计。行了一程,忽由岩壑间钻出贼众,左右奔集,来击官军。鲁钦知事不妙,慌忙整军抵敌,怎奈路径崎岖,如鼠斗穴,贼兵驾轻就熟,官军路陌生疏,又兼意乱心慌,如何招架得住?不到数时,多半溃散。钦等急寻归路,且战且行,好容易杀出危途,手下的兵士,十成中已丧亡六七了。还是幸免。复一见钦军败还,只好上章自劾,朝旨责令罢官,特授朱燮元为兵部尚书,总督云、贵、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出驻遵义。
适值乌撤土目安效良,南向入滇,纠合蔺州、水西、乌撤三部,入据沾益。云南巡抚闵洪学,急饬副总兵袁善,宣抚使沙源等,激励将士,血战沾益城下,相持五昼夜,屡出奇兵破贼,效良乃去。燮元闻云南有警,正拟调兵往救,嗣得闵抚报捷,因即停遣。既而探知水西贼情,拟由三路入犯,一攻云南,一攻遵义,一攻永宁。永宁的贼将,就是奢崇明子奢寅。燮元语诸将道:“奢寅是抗命的首逆,此贼不除,西南哪有宁日?我当设法除他。”诸将请即进剿!燮元道:“且慢!可能不劳一兵,除灭此贼,那是最好的呢。”诸将不知何计,也不敢复问,但见燮元按兵不动,每日只遣将校数名,出外行事。约阅旬日,方拨兵千人,令他往迎降将。果然派兵往迓,降将随来,当即呈上首级一颗,看官道是何人首级?就是燮元所说首逆奢寅。点醒眉目,尚伏疑团。原来寅素凶淫,每见附近番妇,稍有姿色,即行强奸,遇豪家富室,往往尽情勒索,稍不如命,立杀勿贷。就是部下兵士,也是朝不保暮,因此兵民戒惧,多生变志。部目阿引,尝受奢寅鞭责,怀恨在心,燮元暗地探知,特遣总兵李维新,诱他降顺,歃血为誓。阿引很是欢洽,愿乘隙诛寅,作为报效,两下里非常秘密,偏被寅稍稍觉察,令左右将阿引缚去,拷问了好几次,且用利刃穿他左足,至一昼夜,阿引宁死不承,才得释放。蛮人究竟悍忍。看官!你想阿引受此痛苦,怎肯干休?巧有同党苗老虎、李明山等,与阿引素来莫逆,代为不平,阿引遂与同谋,只苦足胫受伤,不便举事。苗、李两人,奋袂而起,愿当此任,密约已定,专待下手。一夕,奢寅与部众痛饮,传入几个蛮女,酣歌侑酒,自午至申,竟饮得酩酊大醉,登床熟寝。苗老虎佯为奢寅盖被,见寅方鼾睡,暗拔佩刀,向胸刺入。李明山乘势进去,也用刀助砍,眼见得恶贯满盈的首逆,肠破血流,霎时归阴。苗老虎割了寅首,与明山遁出帐外,邀同阿引,来投官军。待至贼党追来,已由官军接着,欢迎去了。首逆得诛,故特笔详叙。朱燮元喜诛奢寅,遂建议滇、蜀、黔三省进兵,共剿邦彦,自率大军出发遵义,满期一举荡平,廓清天日,不意家中来了急报,由燮元亲自启阅,瞧了数行,禁不住大恸起来,险些儿昏晕过去。这一番有分教:
将军归去循丧礼,悍贼余生稽显诛。
毕竟燮元为着何事,待至下回再详。
奢崇明先反,而安邦彦继之。蛮苗殊俗,叛服不常,固其天性然也。惟奢酋窃发,尚止蜀道一隅,且未几即遭挫败,安氏则转战西南,勾通各部,至逃入织金后,且收拾余烬,再出骚扰,狡悍情形,盖比奢酋为尤甚矣。若夫王三善之才略,亦远逊朱燮元,三善因胜而骄,卒堕贼谋,致为所害。燮元独用兵如神,始降罗乾象而却崇明,继降苗老虎等而诛奢寅,并不闻有其愚之凶,猝遭反噬,是非驾驭有方,乌能使悍蛮之束身归命耶?他若李橒之守贵阳。亦与燮元之守成都相似,无独有偶,是亦一《明史》之光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