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记
- ▪ 礼记卷一 曲礼
- ▪ 礼记卷二 檀弓
- ▪ 礼记卷三 王制
- ▪ 礼记卷四 月令
- ▪ 礼记卷五 曾子问
- ▪ 礼记卷六 文王世子
- ▪ 礼记卷七 礼运
- ▪ 礼记卷八 礼器
- ▪ 礼记卷九 郊特牲
- ▪ 礼记卷十 内则
- ▪ 礼记卷十一 玉藻
- ▪ 礼记卷十二 明堂位
- ▪ 礼记卷十三 丧服小记
- ▪ 礼记卷十四 大传
- ▪ 礼记卷十五 少仪
- ▪ 礼记卷十六 学记
- ▪ 礼记卷十七 乐记
- ▪ 礼记卷十八 杂记
- ▪ 礼记卷十九 丧大记
- ▪ 礼记卷二十 丧服大记
- ▪ 礼记卷二十一 祭法
- ▪ 礼记卷二十二 祭义
- ▪ 礼记卷二十三 祭统
- ▪ 礼记卷二十四 经解
- ▪ 礼记卷二十五 哀公问
- ▪ 礼记卷二十六 仲尼燕居
- ▪ 礼记卷二十七 孔子闲居
- ▪ 礼记卷二十八 坊记
- ▪ 礼记卷二十九 中庸
- ▪ 礼记卷三十 表记
- ▪ 礼记卷三十一 缁衣
- ▪ 礼记卷三十二 奔丧
- ▪ 礼记卷三十三 问丧
- ▪ 礼记卷三十四 服问
- ▪ 礼记卷三十五 间传
- ▪ 礼记卷三十六 三年问
- ▪ 礼记卷三十七 深衣
- ▪ 礼记卷三十八 投壶
- ▪ 礼记卷三十九 儒行
- ▪ 礼记卷四十 大学
- ▪ 礼记卷四十一 冠义
- ▪ 礼记卷四十二 昏义
- ▪ 礼记卷四十三 乡饮酒义
- ▪ 礼记卷四十四 射义
- ▪ 礼记卷四十五 燕义
- ▪ 礼记卷四十六 聘义
- ▪ 礼记卷四十七 丧服四制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钜者其日久。
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
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
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
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踰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蹢躅焉,踟蹰焉,然后乃能去之,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焦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故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
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
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
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然则何以至期也,曰,至亲以期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
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
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