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公大红袍传
- ▪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画荻
- ▪ 第二回 张寡妇招婿酬恩
- ▪ 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
- ▪ 第四回 图谐鸳枕忽感居丧
- ▪ 第五回 严嵩相术媚君
- ▪ 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盗
- ▪ 第七回 奸人际会风云
- ▪ 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
- ▪ 第九回 张老儿借财被骗
- ▪ 第十回 严家人见色生奸
- ▪ 第十六回 海刚峰穷途受敕
- ▪ 第四十八回 黄堂守结连贼魁
- ▪ 第十一回 张仇氏却媒致讼
- ▪ 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会司审案
- ▪ 第十二回 徐指挥守法严刑
- ▪ 第五十回 登武当诚意烧头香
- ▪ 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会审
- ▪ 第五十一回 小严贼行计盗娈童
- ▪ 第十四回 大总裁私意污文
- ▪ 第五十二回 老国奸诬奏害皇叔
- ▪ 第十五回 张贵妃卖履访恩
- ▪ 第五十三回 礼聘西宾小严设计
- ▪ 第十七回 索贿枉诛县令
- ▪ 第五十四回 鸡奸庠士太守逃官
- ▪ 第十八回 抗权辱打旗牌
- ▪ 第五十五回 王太监私党欺君
- ▪ 第十九回 赃国公畏贤起敬
- ▪ 第五十六回 海尚书奏阉面圣
- ▪ 第二十回 圣天子闻奏擢迁
- ▪ 第五十七回 刚峰搜宦调任去钉
- ▪ 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
- ▪ 第五十八回 继盛劾奸矫诏设祸
- ▪ 第二十二回 严嵩献甥女惑君
- ▪ 第五十九回 仆义妄贞千秋共美
- ▪ 第六十回 臣忠士鲠万古同芳
- ▪ 第二十三回 张志伯举荐庸才
- ▪ 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陈劣迹
- ▪ 第二十五回 青史笔而戮首
- ▪ 第二十六回 红袍讽以复储
- ▪ 第二十七回 贤皇后重庆承恩
- ▪ 第二十八回 奸相国青宫中计
- ▪ 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获罪
- ▪ 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
- ▪ 第三十一回 冯太监笞杖讨情
- ▪ 第三十二回 邓郎中囹圄救饿
- ▪ 第三十三回 赦宥脱囚简授县令
- ▪ 第三十四回 访查赴任票捕土豪
- ▪ 第三十五回 酬礼付谋窥恶径
- ▪ 第三十六回 窃书失检受奸殃
- ▪ 第三十七回 机露陷牢冤尸求雪
- ▪ 第三十八回 案成斩暴奉旨和番
- ▪ 第三十九回 诈投递入寨探情形
- ▪ 第四十回 计烧粮逼营赐敕玺
- ▪ 第四十一回 设毒谋私恩市刺客
- ▪ 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药犯灭口供
- ▪ 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离正直
- ▪ 第四十四回 卖凶杀害被获依投
- ▪ 第四十五回 催贡献折服安南
- ▪ 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调巡湖广
- ▪ 第四十七回 巡抚台独探虎穴
却说严嵩看了海瑞本章,恐怕他日败露不便,遂使家人立即去往张府,请居正前来商议。当下居正闻召,速速来至相府。彼此叙会礼毕,严嵩携了居正的手来到内书房,私自相窃议。严嵩道:“前者足下差沈充前往中途行事,至今半载,不见踪迹。初时仆犹以为彼因不能成功,畏罪逃匿,不敢回来。如今海瑞却是有本章到京,称说已到安南。如今番国伏罪,立即赶紧办贡。恐怕圣上盼望,故此先行具奏。约以六月底在该处起程,不过九月间尽能回京。仆见此本,心却疑惑。若是沈充不曾赶上犹可;若是赶上了,遇着海瑞,这厮是极会说好话的。一顿甜言蜜语,那沈充系一勇之夫,哪里晓得利害。只顾免了目前之祸,却不料后来之利害。或者跟着他一路向那安南而去了,亦未可定。日后回来,岂不是你我一场大祸么?”居正听了,如梦初醒一般,不禁跌足道:“是了不错的。丞相一言,却把在下提醒了,正所谓只因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这沈充他自幼随父亲到安南贸易,后来父死,他便流落难归。这番王本是广州东莞县人,乃念乡情,遂把沈充收为内务家奴,十分得用。过了七八年,番王只因沈充之父柩未葬,特赐百金为路费。沈充得了百金,便将父柩归葬。后来一病三年,复行流落,沿至京城,在下收留为奴。实见他身材雄伟,所以把这件差事委他。谁知他却如此。丞相之言,犹如目见的一般。不然,海瑞竟能说得番王纳款么?必因沈充;他就是一个活证,这还了得,大家都有些不便之处,如何是好?”严嵩道:“我正为此着急。足下才大,可想一妙计,能阻止海瑞不得回京么?”居正一时怒嘴闭目、抓耳挠腮,沉吟思想了一会,拍掌笑道:“有了,有了!”严嵩急问:“足下有何妙计?”居正道:“便有了!只要丞相出名具奏方可。”严嵩道:“只须止得他不回京,又何惜略动纸笔?足下且说,看是如何。”居正道:“将计就计。目下湖南一带,地方不靖,匪连党类,白昼横行。官兵亦无法可治。明日丞相可将海瑞奏本一并申奏,兼道湖广利害,非海瑞前往不可。目今安南贡物将次解京,可以无庸海瑞督解,着其就近前往三楚镇抚。若是皇上准了,那时丞相即着委兵部官员飞驰前往,拦住海瑞不必进京,就往三楚镇抚。若海瑞不能进京,就缓缓的打探沈充消息,另作计议;所谓急则治其标也,惟丞相察之。”严嵩听了,不胜大喜,说道:“果然妙计,当即行之。”遂修奏本,照依张居正口中之言,一一写毕,递与居正观看。只见写的是:
臣严嵩谨奏,为据情转奏,并乞恩改授,以资弹压,以安黎庶而彰国宪事:照得奉旨钦差安南使臣海瑞飞章前来,据称奉旨前往安南催贡,于本年月日业已到境,宣读恩诏,该番仰诵皇仁,畏威怀德,即时稽首服罪。立饬番工采取奇珍异宝,日夕上紧赶办各物贡献。海瑞督办在彼,约计六月底始可靠竣。计程九月间,始可回京复命。海瑞诚恐主上廑怀,故先行飞章具奏,候贡物工竣,即应督率回京等情,飞奏前来,据此,理合粘连海瑞原奏,一并上呈陛下。再者:湖广全属,地连贵州,交界巴蜀,其地惯出匪类,每多不守正业,游手好闲,三五成群,七九结党,凌辱乡民,种种不法,皆因地方官有司历来废驰所致。匪等见惯,竟成习性,不独不知有天,而且蔑法,因此愈积愈多,几如蝗蝻,势难扑灭。即省垣有司严访查拿,而该匪类势必逃匿,充斥四乡,村民转难安枕。良善之家,畏其凶暴,纵被鱼肉,竟不敢与较,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匪类借此肆无惮忌。被害之民,无可如何。欲控不敢。惧其报复惨烈。忍之难堪,却之受害,几有无以为生之苦。似此则愈纵其嚣张,势将不靖。近年荒旱水火频仍,若不乘时镇抚,必致愈肆猖狂。臣不敢瞒隐,有负国恩。伏乞皇上早拣贤能,迅速前往镇抚,严正捕获。则匪等尽究有法,而良善之家,借此得安枕席,实我皇上仁慈所致。臣等不胜幸甚,荆楚黔黎亦不胜幸甚矣!臣严嵩具奏以闻。
张居正阅毕赞道:“文不加点,具见洞达利弊。此本一上,天子自无不准之理!若能得皇上批准,海瑞到了湖广,然后太师发札遍谕阖省官员,遇便参奏,则可断绝祸根矣。”
次日上朝,众文武山呼毕,严嵩出班奏道:“昨据海瑞令人飞章具报,今将原奏并臣严嵩另有奏章,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施行。天子令内侍接了奏章,展开细看,便道:“据海瑞所奏,不日安南贡物将至。有此一人前往,使徼外番酋,亦知大义,海瑞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朕甚嘉之。他日回朝,自当格外擢用,以酬其劳。但丞相并言湖广一带匪类聚集为害,亟当着人前往整饬,不致苦我黎民。但不知谁堪充此任役?丞相以为何人可使,即须启朕知道。”严嵩俯伏奏道:“现任安南钦差天使可充此职。皇上若以之前往,臣保得不三月当奏敷功矣。”皇上说道:“海侍郎品望才智有余,以之前往,可必济效。但他现在安南催贡,尚未差竣回京,哪得遣之?”严嵩奏道:“地方利弊,只在一时,若不早除其小丑,臣恐不止此矣!海瑞虽未差竣回京,然该番既已有心赶办贡物,谅不日亦当告竣,决然遣官随同钦差伏阙谢罪。优乞陛下以地方百姓为重,敕令海瑞急催贡物完竣,催督番使即行起程。若入本境,则交有司地方官护送,督解来京。仍着海瑞纡道迅速飞赵荆楚镇抚,不必回京。此则实为两理,伏乞陛下察之。”皇上听奏大喜,即饬翰林院修撰草诏,差了八百里的飞递前往。严嵩得了旨意,谢恩出朝,竟到兵部遴选差官起程,方才放心回府去了,不题。
且说那海瑞在安南时常向蛮王催贡,竣工俾得回京复命。又有沈充在内为之照应一切。这沈充不时假传王旨,到各处工场严催迫索,所以那些工匠不敢迟延,日夕赶办。未及三月,贡物俱已告竣。当下安南王将贡物一一点验,装璜封志,令翰林臣修了悔罪乞赦之表,具一清折,将所贡献各物计注明白,随请海瑞同到殿上,当面交代,呈上清单,请海瑞观看。海瑞接过清单细看,上写着:
金树玉树盆景四座,火浣布二十匹(长二丈、阔一尺二寸),碧犀念珠一副(一共一百零八颗),另佛头间子(猫儿眼的),象牙一双(重一百八十余斤),火鸡四只(每日食红炭十斤),石犬一对(如鼠大,共重二两三钱),石猴一对(如拳大,高三寸,善晓人意,能持文房四宝),碧玉插屏一对(高五尺),红玉酒杯十只(如血色光),文犀烛一对(燃之能照水中怪物),玄狐皮四张(可作冠罩,能御风火雨雪),浑天球一个(能量天上广狭、度数、时刻)。
海瑞看了,作揖拜谢。安南王即差御前丞相何坤、都督元成,领兵一百护送。各人领旨,遂往殿上摆酒送行。沈充亦来作饯,彼此实不忍舍。继王与沈充直送出关外三十里,方才分别。正是:一旦成知己,那堪赋别离。欲知海瑞回朝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