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公大红袍传
- ▪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画荻
- ▪ 第二回 张寡妇招婿酬恩
- ▪ 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
- ▪ 第四回 图谐鸳枕忽感居丧
- ▪ 第五回 严嵩相术媚君
- ▪ 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盗
- ▪ 第七回 奸人际会风云
- ▪ 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
- ▪ 第九回 张老儿借财被骗
- ▪ 第十回 严家人见色生奸
- ▪ 第十六回 海刚峰穷途受敕
- ▪ 第四十八回 黄堂守结连贼魁
- ▪ 第十一回 张仇氏却媒致讼
- ▪ 第十二回 徐指挥守法严刑
- ▪ 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会审
- ▪ 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会司审案
- ▪ 第十四回 大总裁私意污文
- ▪ 第十五回 张贵妃卖履访恩
- ▪ 第五十回 登武当诚意烧头香
- ▪ 第五十一回 小严贼行计盗娈童
- ▪ 第五十二回 老国奸诬奏害皇叔
- ▪ 第十七回 索贿枉诛县令
- ▪ 第五十三回 礼聘西宾小严设计
- ▪ 第十八回 抗权辱打旗牌
- ▪ 第十九回 赃国公畏贤起敬
- ▪ 第五十四回 鸡奸庠士太守逃官
- ▪ 第五十五回 王太监私党欺君
- ▪ 第二十回 圣天子闻奏擢迁
- ▪ 第五十六回 海尚书奏阉面圣
- ▪ 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
- ▪ 第五十七回 刚峰搜宦调任去钉
- ▪ 第二十二回 严嵩献甥女惑君
- ▪ 第五十八回 继盛劾奸矫诏设祸
- ▪ 第二十三回 张志伯举荐庸才
- ▪ 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陈劣迹
- ▪ 第五十九回 仆义妄贞千秋共美
- ▪ 第六十回 臣忠士鲠万古同芳
- ▪ 第二十五回 青史笔而戮首
- ▪ 第二十六回 红袍讽以复储
- ▪ 第二十七回 贤皇后重庆承恩
- ▪ 第二十八回 奸相国青宫中计
- ▪ 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获罪
- ▪ 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
- ▪ 第三十一回 冯太监笞杖讨情
- ▪ 第三十二回 邓郎中囹圄救饿
- ▪ 第三十三回 赦宥脱囚简授县令
- ▪ 第三十四回 访查赴任票捕土豪
- ▪ 第三十五回 酬礼付谋窥恶径
- ▪ 第三十六回 窃书失检受奸殃
- ▪ 第三十七回 机露陷牢冤尸求雪
- ▪ 第三十八回 案成斩暴奉旨和番
- ▪ 第三十九回 诈投递入寨探情形
- ▪ 第四十回 计烧粮逼营赐敕玺
- ▪ 第四十一回 设毒谋私恩市刺客
- ▪ 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药犯灭口供
- ▪ 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离正直
- ▪ 第四十四回 卖凶杀害被获依投
- ▪ 第四十五回 催贡献折服安南
- ▪ 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调巡湖广
- ▪ 第四十七回 巡抚台独探虎穴
诗曰:
三生石上旧姻缘,萍水朱陈百载坚;
信是嫦娥先有意,广寒已赠一枝先。
却说海瑞在旅店,因先夜闻得众鬼说那土地不公,纵容野鬼王小三在张家搅扰,图其祭祀饮食的话,遂忙用早膳,携着诸友,取路先来至那土地庙。只见那庙靠着路旁,高不满三尺,阔才二尺,上塑神像。惟是香烟冷落,庙内的蛛丝张满。有一张尺余高的桌案,尘积寸许。众人见了,不觉大笑曰:“如此荒凉冷落,怪不得他要收受贿赂。不然,十载都没有一炷香呢。”海瑞听了,不胜大怒,便指著那神像骂道:“何物邪神,胆敢凭陵作祟,肆虐村民。今日我海瑞却要与你分剖个是非。为神者,正直聪明,为民捍卫殃难,赏善罚恶,庶不愧享受万民香烟。何乃不循天理,只顾贪焚!既不能为民造福,倒也罢了。怎么却与野鬼串通,魅人闺秀,走石扬砂,百般怪祟,唬吓妇女,索诈楮帛、祭食?此上天所不容,人神所共愤。吾海瑞生平忠正侠直,午夜扪心,对天无愧,羞见这等野鬼邪神。”遂以手指著,喝声:“还不服罪!”说尚未毕,那泥塑的神像,一声响亮,竟自跌将下来,打得个粉碎。众人见了,哈哈大笑。内中一人道:“虽然土地不合,到底是个神像。今海兄如此冒渎,故神怒示警,竟将本身显圣。海兄总当赔个不是才好呢!”海瑞听了怒道:“你们亦是这般胡涂,怎么还不替我将这鸟庙拆了,反来左袒?真是岂有此理!”众人看见海瑞作色,乃道:“海兄正直无私,即此鬼神,亦当钦服。如今既已示辱于神,这就算了事。我们还是到张家去走遭,看是怎的。”海瑞道:“如此才是正理呢。”一行人远离了土地庙,取路望著张家村而来。话分两头,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张家村离大路不远,村中二百余家都是姓张的。那被魔的女子,就是张寡妇的女儿,年方一十六岁,史唤宫花。生得如花似玉,知书识礼,又兼孝顺。其父名张芝,曾举孝廉,出仕做过一任通判。后来因为倭寇作乱,死于军前。夫人温氏,携著这位小姐,从十岁守节至今。事因三月清明,母女上山扫墓。岂料中途遇了这野鬼王小三,欺他孤寡,跟随到家,欲求祭祀。是夜宫花睡在床中,忽见一人,披发吐舌,向他索食。宫花吓得魂不附体,大喊起来。那野鬼即便作祟,弄得宫花浑身发热,头昏眼花,乱骂乱笑,吓得温夫人不知所措。请医诊治,俱言无病,系为祟所侵。夫人慌了,想道,此病定是因上坟而起。细细访之,始知路旁有一土地庙宇。想道,山野坟墓之鬼,必为土地所辖,便具疏到土地庙中祷告,求神驱逐。祭毕回家,谁知宫花愈加狂暴,口中乱骂道:“何物温氏,胆敢混向土地庙处告我!我是奉了玉旨敕命来的,只因你们旧日在任时,曾许过愿心,至今未酬。上帝最怒的是欺诳鬼神,故此特差我来索取。你若好好地设祭就罢,否则立取你等之命去见上帝。”温夫人听了,自思往时自己却不曾许过什么心愿。女儿年幼,是不必说的。就是老爷在日,忠直居心,爱民若子,又没有什么不好之处。且平日不喜求神许愿的,怎么说有这个旧愿?自古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小事,就祭祀与他,亦不费什么大钱财,只要女儿病愈就是了。乃向宫花道:“既是我家曾经许愿,年深日久,一旦忘了,故劳尊神降临。今知罪咎,即择吉日,虔具祭仪酬还。伏乞尊神释放小女元神复体,则合家顶祝于无既矣。”只见宫花点头应道:“你们既如罪戾也罢。后日黄道良辰,至晚可具楮镪品物,还愿罢了。”温氏唯唯答应。至期,即吩咐家人,买备祭品香烛之类,到了点烛的时候,虔诚拜祭一番。只见那宫花便作喜悦色,说道:“虽然具祭,只是太薄歉了,可再具丰盛的来。明日三更,吾即复旨去也。”温氏又只得答承。这一夜宫花却也略见安静些。
次日,夫人正要吩咐家人再去备办祭品。只见宫花双眉紧皱,十分惊慌的模样,在床上蹲伏不安,口中喃喃不知何语。夫人正在惊疑之际,只见家人来说道:“外面有一位秀才,自称海瑞,能驱邪逐魅。路过于此,知我家小姐中了邪魔,如今要来收妖呢。”夫人听了,半信半疑,只得令家人请进。少顷,海瑞领著那几个朋友,一齐来到大厅,两旁坐下。温夫人出来见了众人,见过了礼,便问道:“哪一位是海秀才呢?”众人便指著海瑞道:“这位便是。”温夫人便将海瑞一看,只见他年纪最轻,心中有几分不信,便问道:“海相公有什么妙术,能驱妖魅?何以知道小女着祟?请道其详。”海瑞道:“因昨夜旅店听得有几个鬼,私自在那里讲本坊土地故纵鬼作祟索祭的话,故此前来驱逐妖魅。”温夫人听了好生惊异。心中却也喜欢,说道:“小女倘得海相公驱魔,病得痊愈,不敢有忘大德。”便吩咐家人备酒。海瑞急止之曰:“不必费心破钞,我们原是为一点好意而来,非图饮食者也。”再三推让。温夫人道:“列位休嫌简慢,老身不过薄具三杯家酿,少壮列位威气而已。”海瑞见他如此真诚,便说道:“既蒙夫人赐饮,自古道‘恭敬不如从命’,只得愧领了。但是不必过费,我们才得安心。”温夫人便令家人摆了酒菜,就在大厅上坐下。邻居的堂叔张元,前来相陪。海瑞等在厅上欢饮。温夫人便进女儿房中来。只见宫花比前夜大不相同,却似好时一般。见了夫人进来,便以手指着榻下的一个大瓦罐,复以两手作鬼入罐内的形状。夫人已解其意,即时出了厅上,对众人说知。海瑞便道:“是了,这个邪鬼知道我们前来,无处躲避,故此走入罐内。可即将罐口封了,那时还怕他走到哪里去?”众人齐声道:“有理。”于是夫人引导来到绣房,小姐回避入帐后。海瑞便问罐在何处?夫人令侍婢去拿,只见侍婢再三掇不起来,说道:“好奇怪,这是个空罐,怎么这样沉重!”海瑞道:“你且走开,待我去拿。”便走近榻前,俯着身子,一手拿了出来,并不见沉重。笑道:“莫非走了么?”众人说道:“不是不是,他既走得去早就走了,又何必入罐?自古道‘鬼计多端’,故此轻飘飘的,想哄我们是真呢。”海瑞道:“且不管他,只是封了就是。”遂令人取过笔墨,先用湿泥封了罐口,后用一副纸皮,贴在泥头之上。海瑞亲自用笔写着几个字:“永远封禁,不得复出。海瑞的笔亲封。”写毕,令人将罐拿了出去,将他在山脚下埋了。温夫人一如所教,千恩万谢。张元便让众人复出厅前饮酒。
夫人便私问宫花道:“适间你见什么来?”小姐道:“只见那披发的恶鬼慌慌张张的自言自语道‘怎么怎么海少保来了?’左顾右盼,似无处藏躲之状。忽然欢喜,望榻下的罐子,将身摇了几摇,竟把身子缩小,钻在罐内。孩儿就精神爽快了。故此母亲进来,不敢大声说出,恐怕他走了,又来作祟。适间哪位是海少保?他有何法术,鬼竟怕他呢?”夫人听了,心中大喜:他乃是一个秀才,鬼竟称他为少保,想必此人日后大贵。忖思女儿的命是他救活的,无可为报。不如就将宫花许配与他为妻。我膝下有这样的半子,尽可毕此余生了。于是便将海瑞听见群鬼之言,方知你的病源,故此特来相救的话,说了一遍。宫花听了叹道:“如此好人,世上难得。况兼又有少保的禄命,不知他父母几多年纪,才得这个儿子呢?”夫人道:“吾儿性命,都亏相公救活的,无可为报,吾意欲将你许配这海恩人为妻。我家得了这样女婿,亦足依靠,光耀门间。二则你身有所靠,不枉你的才貌,你心下如何,可否应允?”宫花听了,不觉涨红了脸,低头不语。夫人知他心允,便着人请了张元进来,细将己意告知,并乞张元说合。张元道:“此事虽好,惟是别府人氏,侄女嫁了他家去,未免要远渡重洋,甚是不便,如何是好?”夫人道:“女儿已心允了,便是我亦主意定了。烦叔叔一说,就感激不尽了。”张元听说,便欣然应诺,走到前边,对着海瑞谢了收鬼之恩,然后对着众人说知夫人要将宫花许配海瑞之意。海瑞起立谢道:“岂有此理,小姐乃是千金之体,小生何敢仰扳!况小生是为好意,仗义而来,今一旦坦腹东床,怎免外人物议?这决使不得的。烦老先生善为我辞可也。”说罢,便欲起身告辞。张元道:“海兄且少屈一刻,老朽复有话说。”海瑞只得复坐下,便又问道:“老先生有何见教?”张元道:“相公年纪,恰与舍侄女差不上下,况又未曾订亲。今舍侄女既蒙救命之恩,天高地厚,安嫂无可酬报的,要将侄女作配,亦稍尽酬谢之心。二者乃是终身大事,又不费海兄一丝半线的聘礼,何故见拒如此?想必相公嫌我们寒微,故低昂不合,是以却拒。”海瑞听说,忙答道:“岂敢,区区小事,奚足言恩。瑞乃一介贫儒,家居遥远,敢累千金之体耶?故不敢妄攀,实非见弃,惟祈老先生谅之。”张元复又再三央恳。众人见了,也替张元代说道:“海兄何必拘执至此。夫人既有此意,理当顺从才是呢。”海瑞道:“非弟不肯,但是婚姻大事,自有高堂主张,非弟可得而主之也,故不敢自专。倘蒙夫人不弃,又叨张老先生谆谆教谕,敢不听从。但是未曾禀命高堂,不敢自主,以增不孝之罪。尚容归禀,徐徐商议可也。”张元听了这话,知他坚执不从,只得进内对夫人说知。夫人笑道:“叔叔可问他们,现寓何处,店名什么?吾自有妙计,包管叫他应允就是。”张元乃出来陪着众人,问道:“列位今在谁店作寓?”众人道:“现在张小乙店中,暂宿一夜,明早即欲起程。因有尊府之事,故而迟延。明日定必起程。”说完,海瑞决意告辞。张元只得相送出门,屡称感谢。海瑞称谢,与众人回店中去了。正是:姻缘本是前生定,五百年前结下来。毕竟海瑞后来能否与张氏宫花成亲,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