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世恒言
- ▪ 叙
- ▪ 第一卷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 ▪ 第二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 ▪ 第三卷 卖油郎独占花魁
- ▪ 第四卷 灌园叟晚逢仙女
- ▪ 第五卷 大树坡义虎送亲
- ▪ 第六卷 小水湾天狐诒书
- ▪ 第七卷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 ▪ 第八卷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 第九卷 陈多寿生死夫妻
- ▪ 第十卷 刘小官雌雄兄弟
- ▪ 第十一卷 苏小妹三难新郎
- ▪ 第十二卷 佛印师四调琴娘
- ▪ 第十三卷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 ▪ 第十四卷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 ▪ 第十五卷 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 ▪ 第十六卷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 ▪ 第十七卷 张孝基陈留认舅
- ▪ 第十八卷 施润泽滩阙遇友
- ▪ 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
- ▪ 第二十卷 张廷秀逃生救父
- ▪ 第二十一卷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 ▪ 第二十二卷 吕纯阳飞剑斩黄龙
-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纵欲亡身
- ▪ 第二十四卷 隋炀帝逸游召谴
- ▪ 第二十五卷 独孤生归途闹梦
- ▪ 第二十六卷 薛录事鱼服证仙
- ▪ 第二十七卷 李玉英狱中讼冤
- ▪ 第二十八卷 吴衙内邻舟赴约
- ▪ 第二十九卷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 ▪ 第三十卷 李□公穷邸遇侠客
- ▪ 第三十一卷 郑节使立功神臂弓
- ▪ 第三十二卷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 ▪ 第三十三卷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 ▪ 第三十四卷 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 ▪ 第三十五卷 徐老仆义愤成家
- ▪ 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报仇
- ▪ 第三十七卷 杜子春三入长安
- ▪ 第三十八卷 李道人独步云门
- ▪ 第三十九卷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 ▪ 第四十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六经国史而外,凡著述皆小说也。而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词或伤于藻绘,则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此《醒世恒言》四十种,所以继《明言》、《通言》而刻也。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夫人居恒动作言语不甚相悬,一旦弄酒,则叫号踯躅,视堑如沟,度城如槛。何则?酒浊其神也。然而斟酌有时,虽毕吏部、刘太常未有时时如滥泥者。岂非醒者恒而醉者暂乎?繇此推之,惕孺为醒,下石为醉;却□为醒,食嗟为醉;剖玉为醒,题石为醉。又推之,忠孝为醒,而悖逆为醉;节俭为醒,而淫荡为醉;耳和目章、口顺心贞为醒,而即聋从昧、与顽用□为醉。人之恒心,亦可思已。从恒者吉,背恒者凶。心恒心,言恒言,行恒行。入夫妇而不惊,质天地而无怍。下之巫医可怍,而上之善人、君子、圣人亦可见。恒之时义大矣哉!自昔浊乱之世,谓之天醉。天不自醉人醉之,则天不自醒人醒之。以醒天之权与人,而以醒人之权与言。言恒而人恒,人恒而天亦得其恒,万世太平之福,其可量乎!则兹刻者,虽与《康衢》、《击壤》之歌并传不朽可矣。崇儒之代,不废二教,亦谓导愚适俗,或有藉焉。以二教为儒之辅可也,以《明言》、《通言》、《恒言》为六经国史之辅,不亦可乎?若夫淫谈亵语,取快一时,贻秽百世,夫先自醉也,而又以狂药饮之,吾不知视此“三言”者得失何如也?
天启丁卯中秋陇西可一居士题于白下之栖霞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