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史
- ▪ 一 宋本纪上第一
- ▪ 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 ▪ 卷三 宋本纪下第三
- ▪ 卷四 齐本纪上第四
- ▪ 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 ▪ 卷六 梁本纪上第六
- ▪ 卷七 梁本纪中第七
- ▪ 卷八 梁本纪下第八
- ▪ 卷九 陈本纪上第九
- ▪ 卷十 陈本纪下第十
- ▪ 卷十一 列传第一 后妃上
- ▪ 卷十二 列传第二 后妃下
- ▪ 卷十三 列传第三 宋宗室及诸王上
- ▪ 卷十四 列传第四 宋宗室及诸王下
- ▪ ▪ 宋文帝诸子 孝武诸子 孝明诸子
- ▪ 卷十五 列传第五
- ▪ ▪ 刘穆之 徐羡之 傅亮 檀道济
- ▪ 卷十六 列传第六
- ▪ ▪ 王镇恶 朱龄石 毛修之 傅弘之 朱修之 王玄谟
- ▪ 卷十七 列传第七
- ▪ ▪ 刘敬宣 刘怀肃 刘粹 孙处 蒯恩 向靖 刘锺 虞丘进 孟怀玉 胡藩 刘康祖
- ▪ 卷十八 列传第八
- ▪ ▪ 赵伦之 萧思话 臧焘
- ▪ 卷十九 列传第九
- ▪ ▪ 谢方明 谢灵运
- ▪ 卷二十 列传第十
- ▪ ▪ 谢弘微
- ▪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一
- ▪ ▪ 王弘
- ▪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二
- ▪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三
- ▪ ▪ 王诞 王华 王惠 王彧
- ▪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四
- ▪ ▪ 王裕之 王镇之 王韶之 王悦之 王准之
- ▪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五
- ▪ ▪ 王懿 到彦之 垣护之 张兴世
- ▪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六
- ▪ ▪ 袁湛
- ▪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七
- ▪ ▪ 孔靖 孔琳之 殷景仁季恭始察孝廉,累迁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忧。隆安五年,被起为山阴令,不就。
- ▪ 卷二十八 列传第十八
- ▪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九
- ▪ ▪ 蔡廓
- ▪ 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
- ▪ ▪ 何尚之
- ▪ 卷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
- ▪ ▪ 张裕
- ▪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二
- ▪ ▪ 张邵
- ▪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三
- ▪ ▪ 范泰 荀伯子 徐广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
- ▪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
- ▪ ▪ 延之 沈怀文 周朗
- ▪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五
- ▪ ▪ 刘湛 庾悦 顾琛 顾觊之除宋武帝太尉行参军,赏遇甚厚。父柳亡于江州,府州送故甚丰,一无所受,时论称之。服阕,为相国参军。谢晦、王弘并称其器干。
- ▪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 ▪ ▪ 羊欣 羊玄保 沈演之 江夷
- ▪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七
- ▪ ▪ 沈庆之
- ▪ 卷三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 ▪ ▪ 柳元景
- ▪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
- ▪ ▪ 殷孝祖 刘勉孝祖少诞节,好酒色,有气干。宋孝武时,以军功仕至积射将军。前废帝景和元年,为兖州刺史。
- ▪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
- ▪ ▪ 鲁爽 薛安都 邓琬 宗越 吴喜
- ▪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 ▪ ▪ 齐宗室 衡阳元王道度 始安贞王道生 始安王遥光曲江公遥欣安陆昭王缅 新吴侯景先 南丰伯赤斧 衡阳公谌临汝侯坦之
- ▪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 ▪ ▪ 齐高帝诸子上豫章文献王嶷
- ▪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三
- ▪ ▪ 齐高帝诸子下临川献王映字宣光,高帝第三子也。少而警悟,美言笑,善容止。仕宋位给事黄门侍郎、南兖州刺史,留心吏事,自下莫不肃然,令行禁止。
- ▪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 ▪ ▪ 齐武帝诸子 文惠诸子
- ▪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 ▪ ▪ 王敬则 陈显达 张敬儿 崔慧景王敬则,临淮射阳人也。侨居晋陵南沙县。母为女巫,常谓人云:“敬则生时胞衣紫色,应得鸣鼓角。”人笑之曰 :“汝子得为人吹角可矣。”
- ▪ 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
- ▪ ▪ 李安人 戴僧静 桓康 焦度 曹武吕安国 周山图 周盘龙
- ▪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 ▪ ▪ 荀伯玉 崔祖思 苏侃 虞悰 胡谐之 虞玩之 刘休
- ▪ 卷四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 ▪ ▪ 陆澄 陆慧晓
- ▪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 ▪ ▪ 庾杲之 王谌 孔珪
- ▪ 卷五十 列传第四十
- ▪ ▪ 刘瓛明 僧绍 庾易
- ▪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 ▪ ▪ 梁宗室上
- ▪ ▪ 吴平侯景 长沙宣武王懿 永阳昭王敷 衡阳宣王畅 桂阳简王融 临川靖惠王宏
- ▪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
- ▪ ▪ 梁宗室下安成康王秀 南平元襄王伟 鄱阳忠烈王恢 始兴忠武王憺
- ▪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
- ▪ ▪ 梁武帝诸子武帝八男。丁贵嫔生昭明太子统、简文皇帝、庐陵威王续。阮修容生孝元皇帝。吴淑媛生豫章王综。董昭仪生南康简王绩。丁充华生邵陵携王纶。葛修容生武陵王纪。
- ▪ 卷五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 ▪ ▪ 梁简文帝诸子
- ▪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 ▪ ▪ 王茂 曹景宗 席阐文 夏侯详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邓元起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
- ▪ 卷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 ▪ ▪ 张弘策 庾域 郑绍叔 吕僧珍
- ▪ 卷五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
- ▪ ▪ 沈约 范云
- ▪ 卷五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 ▪ ▪ 韦叡
- ▪ 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 ▪ ▪ 江淹 任昉
- ▪ 卷六十 列传第五十
- ▪ ▪ 范岫 傅昭 孔休源 江革 徐勉 许懋
- ▪ 卷六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
- ▪ ▪ 陈伯之 陈庆之
- ▪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 ▪ ▪ 贺瑒 司马褧 朱异 顾协 徐摛
- ▪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 ▪ ▪ 王神念 羊侃 羊鸦仁
- ▪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 ▪ ▪ 江子一 胡僧佑 徐文盛 阴子春 杜崱 王琳 张彪江子一字元亮,济阳考城人,晋散骑常侍统之七世孙也。父法成,奉朝请。
- ▪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五十五
- ▪ ▪ 陈宗室诸王 永修侯拟 遂兴侯详 宜黄侯慧纪 衡阳献王昌南康湣 王昙朗 文帝诸子 宣帝诸子 后主诸子
- ▪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五十六
- ▪ ▪ 杜僧明 周文育 侯瑱 侯安都 欧阳頠 黄法奭 淳于量章昭达 吴明彻
- ▪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十七
- ▪ ▪ 胡颖 徐度 杜棱 周铁武 程灵洗 沈恪 陆子隆 钱道戢 骆文牙 孙瑒 徐世谱 周敷 荀朗 周炅 鲁悉达 萧摩诃 任忠 樊毅梁
- ▪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
- ▪ ▪ 赵知礼 蔡景历 宗元饶 韩子高 华皎 刘师知 谢岐 毛喜 沈君理 陆山才
- ▪ 卷六十九 列传第五十九
- ▪ ▪ 沈炯 虞荔 傅縡 顾野王 姚察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祖瑀,梁寻阳太守。父续,王府记室参军。
- ▪ 卷七十 列传第六十
- ▪ ▪ 循吏
- ▪ ▪ 吉翰 杜骥 申恬 杜慧度 阮长之 甄法崇 傅琰 虞愿 王洪范 沈瑀 范述曾 孙谦 何远 郭祖深
- ▪ 卷七十一 列传第六十一
- ▪ ▪ 儒林
- ▪ ▪ 伏曼容 何佟之 严植之 司马筠 卞华 崔灵恩 孔佥 卢广 沈峻 孔子驱 皇侃 沈洙 戚衮 郑灼 全缓 张讥 顾越 沈不害 王元规
- ▪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 ▪ ▪ 文学
- ▪ 卷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 ▪ ▪ 孝义上
- ▪ 卷七十四 列传第六十四
- ▪ ▪ 孝义下
- ▪ 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
- ▪ ▪ 隐逸上
- ▪ 卷七十六 列传第六十六
- ▪ ▪ 隐逸下
- ▪ 卷七十七 列传第六十七
- ▪ ▪ 恩幸
- ▪ 卷七十八 列传第六十八
- ▪ ▪ 夷貊上
- ▪ 卷七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 ▪ ▪ 夷貊下
- ▪ 卷八十 列传第七十
- ▪ ▪ 贼臣
伏曼容字公仪,平昌安丘人,晋着作郎滔之曾孙也。父胤之,宋司空主簿。
曼容早孤,与母兄客居南海。少笃学,善老、易,倜傥好大言。常云:“何晏疑易中九事,以吾观之,晏了不学也。故知平叔有所短。”聚徒教授以自业。为骠骑行参军。宋明帝好周易,尝集朝臣于清暑殿讲,诏曼容执经。曼容素美风采,明帝恒以方嵇叔夜,使吴人陆探微画叔夜像以赐之。为尚书外兵郎,尝与袁粲罢朝相会言玄理,时论以为一台二绝。
升明末,为辅国长史、南海太守,至石门作贪泉铭。
齐建元中,上书劝封禅,高帝以为其礼难备,不从。仕为太子率更令,侍皇太子讲。卫将军王俭深相爱好,令与河内司马宪、吴郡陆澄共撰丧服义。及竟,又欲与定礼乐,会俭薨。建武中,拜中散大夫。时明帝不重儒术,曼容宅在瓦官寺东,施高坐于听事,有宾客,辄升高坐为讲说,生徒常数十百人。
梁台建,召拜司徒司马,出为临海太守。天监元年卒官, 年八十二。
曼容多伎术,善音律,射驭、风角、医算,莫不闲了。为周易、毛诗、丧服集解,老、庄、论语义。子叀?
呑中祝状敢担苎孕恚肜职踩螘P、彭城刘曼俱知名。仕齐位东阳郡丞、鄞令。时曼容已致仕,故频以外职处叄畹醚伞?
梁武帝践阼,兼五经博士,与吏部尚书徐勉、中书侍郎周舍总知五礼事。
出为永阳内史,在郡清洁,政务安静,郡人何贞秀等一百五十四人诣州言状,湘州刺史以闻。诏勘有十五事为吏人所怀,帝善之。徙新安太守,在郡清恪如永阳时。人赋税不登者,辄以太守田米助之。郡多麻苎,家人乃至无以为绳,其厉志如此。属县始新、遂安、海宁并同时生为立祠。
征为国子博士,领长水校尉。时始兴内史何远累着清绩,武帝擢为黄门侍郎,俄迁信武将军、监吴郡事。呑砸悦菜?在远前,为吏俱称廉白,远累见擢,呇锥眩馔宦?多托疾居家。寻求假到东阳迎妹丧,因留会稽筑宅,自表解职。诏以为豫章内史,乃出拜。书侍御史虞呑嘣唬骸胺缥旁フ履?史伏叄ニ闟假,以迎妹丧为辞,因停会稽不去。入东之始,货宅卖车,以此而推,则是本无还意。吚涠睿倜馓白牵?此自为政之本,岂得称功?常谓人才品望居何远之右,而远以清见擢,名位转隆。吷罨撤淘梗斡诖巧L旄咛埃匏?不照。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下诏曰:‘国子博士、领长水校尉伏?政廉平,宜加将养,勿使恚望,致亏士风,可豫章内史。’岂有人臣奉如此之诏,而不亡魂破胆,归罪有司 。而冒宠不辞,吝斯苟得。故以士流解体,行路沸腾,辨笮模抟豢?恕。请以叴蟛痪绰邸!庇汹鹇郏瑓遂得就郡。
征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国子博士,未赴卒。
初,吀嘎萦肜职踩我=躁怯谄胩就跫螅W訒P及?并见知。顷之,昉才遇稍盛,齐末已为司徒左长史,叾乐陀?参军事,及终名位略相侔。呅约笏兀捣侄瘢馑渫司玻?内不免心竞,故见讥于时。然能推荐后来,常若不及,少年士子或以此依之。子挺。
挺字士标,幼敏悟,七岁通孝经、论语。及长,博学有才思,为五言诗,善效谢康乐体。父友乐安任昉深相叹异,常曰:“此子日下无双。”齐末,州举秀才,对策为当时第一。
梁武帝师至,挺迎谒于新林,帝见之甚悦,谓之T子,引为征东行参军,时年十八。天监初,除中军参军事。居宅在潮沟,于宅讲论语,听者倾朝。挺三世同时聚徒教授,罕有其比。累为晋陵、武康令。罢县还,仍于东郊筑室,不复仕。
挺少有盛名,又善处当世,朝中势素多与交游,故不能久事隐静。后遂出仕,除南台书侍御史。因事纳贿被劾,惧罪,乃变服出家名僧挺,久之藏匿,后遇赦,乃出天心寺。会邵陵王为江州,厭粗颉M鹾梦囊澹畋欢骼瘛MΣ豢笆咚兀?此还俗。侯景乱中卒。着迩说十卷,文集二十卷。
子知命,以其父宦途不进,怨朝廷,后遂尽心侯景。袭郢州,围巴陵,军中书檄皆其文也。言及西台,莫不剧笔。及景篡位,为中书舍人,权倾内外。景败,被送江陵,于狱幽死。挺弟捶亦有才名,为邵陵王记室参军。
何佟之字士威,庐江灊人,晋豫州刺史恽六世孙也。祖邵之,宋员外散骑常侍。父歆,齐奉朝请。
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手不辍卷。读礼论三百馀篇,略皆上口。太尉王俭雅相推重。起家扬州从事,仍为总明馆学士。仕齐,初为国子助教,为诸生讲丧服,结草为 絰,屈手巾为冠,诸生有未晓者,委曲诱诲,都下称其醇儒。
建武中,为镇北记室参军,侍皇太子讲。时步兵校尉刘瓛、征士吴苞皆已卒,都下硕儒唯佟之而已,当时国家吉凶礼则皆取决焉。后为骠骑司马。永元末,都下兵乱,佟之常集诸生讲论,孜孜不怠。性好洁,一日之中洗涤者十馀过,犹恨不足,时人称为水淫。有至性,父母亡后,常设一屋,晦朔拜伏流涕,如此者二十馀年。当世服其孝行。
于时又有遂安令刘澄,为性弥洁,在县扫拂郭邑,路无横草,水翦虫秽,百姓不堪命,坐免官。然甚贞正,善医术,与徐嗣伯埒名。子聪能世其家业。
佟之自东昏即位,以其凶虐,乃谢病,终身不涉其流。梁武帝践阼,以为尚书左丞。时百度草创,佟之依礼定议,多所裨益。天监二年卒官。故事,左丞无赠官者,帝特诏赠黄门侍郎,儒者荣之。所着文章礼议百许篇。子朝隐、朝晦。
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也。少善庄、老,能玄言,精解丧服、孝经、论语。及长,遍习郑氏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性淳孝谨厚,不以所长高人。少遭父忧,因菜食二十三载。
仕齐为广汉王国右常侍,仍侍王读。及王诛,国人莫敢视,植之独奔哭,手营殡敛,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还。当时义之。后为康乐令。植之在县清白,人吏称之。
梁天监二年,诏求通儒修五礼,有司奏植之主凶礼。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讲说有区段次第,析理分明。每当登讲,五馆生毕至,听者千馀人。迁中抚记室参军,犹兼博士。卒于馆。植之自疾后便不受禀奉,妻子困乏。及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