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史
- ▪ 一 宋本纪上第一
- ▪ 卷二 宋本纪中第二
- ▪ 卷三 宋本纪下第三
- ▪ 卷四 齐本纪上第四
- ▪ 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 ▪ 卷六 梁本纪上第六
- ▪ 卷七 梁本纪中第七
- ▪ 卷八 梁本纪下第八
- ▪ 卷九 陈本纪上第九
- ▪ 卷十 陈本纪下第十
- ▪ 卷十一 列传第一 后妃上
- ▪ 卷十二 列传第二 后妃下
- ▪ 卷十三 列传第三 宋宗室及诸王上
- ▪ 卷十四 列传第四 宋宗室及诸王下
- ▪ ▪ 宋文帝诸子 孝武诸子 孝明诸子
- ▪ 卷十五 列传第五
- ▪ ▪ 刘穆之 徐羡之 傅亮 檀道济
- ▪ 卷十六 列传第六
- ▪ ▪ 王镇恶 朱龄石 毛修之 傅弘之 朱修之 王玄谟
- ▪ 卷十七 列传第七
- ▪ ▪ 刘敬宣 刘怀肃 刘粹 孙处 蒯恩 向靖 刘锺 虞丘进 孟怀玉 胡藩 刘康祖
- ▪ 卷十八 列传第八
- ▪ ▪ 赵伦之 萧思话 臧焘
- ▪ 卷十九 列传第九
- ▪ ▪ 谢方明 谢灵运
- ▪ 卷二十 列传第十
- ▪ ▪ 谢弘微
- ▪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一
- ▪ ▪ 王弘
- ▪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二
- ▪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三
- ▪ ▪ 王诞 王华 王惠 王彧
- ▪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四
- ▪ ▪ 王裕之 王镇之 王韶之 王悦之 王准之
- ▪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五
- ▪ ▪ 王懿 到彦之 垣护之 张兴世
- ▪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六
- ▪ ▪ 袁湛
- ▪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七
- ▪ ▪ 孔靖 孔琳之 殷景仁季恭始察孝廉,累迁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忧。隆安五年,被起为山阴令,不就。
- ▪ 卷二十八 列传第十八
- ▪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九
- ▪ ▪ 蔡廓
- ▪ 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
- ▪ ▪ 何尚之
- ▪ 卷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
- ▪ ▪ 张裕
- ▪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二
- ▪ ▪ 张邵
- ▪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三
- ▪ ▪ 范泰 荀伯子 徐广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
- ▪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
- ▪ ▪ 延之 沈怀文 周朗
- ▪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五
- ▪ ▪ 刘湛 庾悦 顾琛 顾觊之除宋武帝太尉行参军,赏遇甚厚。父柳亡于江州,府州送故甚丰,一无所受,时论称之。服阕,为相国参军。谢晦、王弘并称其器干。
- ▪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 ▪ ▪ 羊欣 羊玄保 沈演之 江夷
- ▪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七
- ▪ ▪ 沈庆之
- ▪ 卷三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 ▪ ▪ 柳元景
- ▪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
- ▪ ▪ 殷孝祖 刘勉孝祖少诞节,好酒色,有气干。宋孝武时,以军功仕至积射将军。前废帝景和元年,为兖州刺史。
- ▪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
- ▪ ▪ 鲁爽 薛安都 邓琬 宗越 吴喜
- ▪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 ▪ ▪ 齐宗室 衡阳元王道度 始安贞王道生 始安王遥光曲江公遥欣安陆昭王缅 新吴侯景先 南丰伯赤斧 衡阳公谌临汝侯坦之
- ▪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 ▪ ▪ 齐高帝诸子上豫章文献王嶷
- ▪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三
- ▪ ▪ 齐高帝诸子下临川献王映字宣光,高帝第三子也。少而警悟,美言笑,善容止。仕宋位给事黄门侍郎、南兖州刺史,留心吏事,自下莫不肃然,令行禁止。
- ▪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 ▪ ▪ 齐武帝诸子 文惠诸子
- ▪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 ▪ ▪ 王敬则 陈显达 张敬儿 崔慧景王敬则,临淮射阳人也。侨居晋陵南沙县。母为女巫,常谓人云:“敬则生时胞衣紫色,应得鸣鼓角。”人笑之曰 :“汝子得为人吹角可矣。”
- ▪ 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
- ▪ ▪ 李安人 戴僧静 桓康 焦度 曹武吕安国 周山图 周盘龙
- ▪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 ▪ ▪ 荀伯玉 崔祖思 苏侃 虞悰 胡谐之 虞玩之 刘休
- ▪ 卷四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 ▪ ▪ 陆澄 陆慧晓
- ▪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 ▪ ▪ 庾杲之 王谌 孔珪
- ▪ 卷五十 列传第四十
- ▪ ▪ 刘瓛明 僧绍 庾易
- ▪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 ▪ ▪ 梁宗室上
- ▪ ▪ 吴平侯景 长沙宣武王懿 永阳昭王敷 衡阳宣王畅 桂阳简王融 临川靖惠王宏
- ▪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
- ▪ ▪ 梁宗室下安成康王秀 南平元襄王伟 鄱阳忠烈王恢 始兴忠武王憺
- ▪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
- ▪ ▪ 梁武帝诸子武帝八男。丁贵嫔生昭明太子统、简文皇帝、庐陵威王续。阮修容生孝元皇帝。吴淑媛生豫章王综。董昭仪生南康简王绩。丁充华生邵陵携王纶。葛修容生武陵王纪。
- ▪ 卷五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 ▪ ▪ 梁简文帝诸子
- ▪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 ▪ ▪ 王茂 曹景宗 席阐文 夏侯详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邓元起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
- ▪ 卷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 ▪ ▪ 张弘策 庾域 郑绍叔 吕僧珍
- ▪ 卷五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
- ▪ ▪ 沈约 范云
- ▪ 卷五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 ▪ ▪ 韦叡
- ▪ 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 ▪ ▪ 江淹 任昉
- ▪ 卷六十 列传第五十
- ▪ ▪ 范岫 傅昭 孔休源 江革 徐勉 许懋
- ▪ 卷六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
- ▪ ▪ 陈伯之 陈庆之
- ▪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 ▪ ▪ 贺瑒 司马褧 朱异 顾协 徐摛
- ▪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 ▪ ▪ 王神念 羊侃 羊鸦仁
- ▪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 ▪ ▪ 江子一 胡僧佑 徐文盛 阴子春 杜崱 王琳 张彪江子一字元亮,济阳考城人,晋散骑常侍统之七世孙也。父法成,奉朝请。
- ▪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五十五
- ▪ ▪ 陈宗室诸王 永修侯拟 遂兴侯详 宜黄侯慧纪 衡阳献王昌南康湣 王昙朗 文帝诸子 宣帝诸子 后主诸子
- ▪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五十六
- ▪ ▪ 杜僧明 周文育 侯瑱 侯安都 欧阳頠 黄法奭 淳于量章昭达 吴明彻
- ▪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十七
- ▪ ▪ 胡颖 徐度 杜棱 周铁武 程灵洗 沈恪 陆子隆 钱道戢 骆文牙 孙瑒 徐世谱 周敷 荀朗 周炅 鲁悉达 萧摩诃 任忠 樊毅梁
- ▪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
- ▪ ▪ 赵知礼 蔡景历 宗元饶 韩子高 华皎 刘师知 谢岐 毛喜 沈君理 陆山才
- ▪ 卷六十九 列传第五十九
- ▪ ▪ 沈炯 虞荔 傅縡 顾野王 姚察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祖瑀,梁寻阳太守。父续,王府记室参军。
- ▪ 卷七十 列传第六十
- ▪ ▪ 循吏
- ▪ ▪ 吉翰 杜骥 申恬 杜慧度 阮长之 甄法崇 傅琰 虞愿 王洪范 沈瑀 范述曾 孙谦 何远 郭祖深
- ▪ 卷七十一 列传第六十一
- ▪ ▪ 儒林
- ▪ ▪ 伏曼容 何佟之 严植之 司马筠 卞华 崔灵恩 孔佥 卢广 沈峻 孔子驱 皇侃 沈洙 戚衮 郑灼 全缓 张讥 顾越 沈不害 王元规
- ▪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 ▪ ▪ 文学
- ▪ 卷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 ▪ ▪ 孝义上
- ▪ 卷七十四 列传第六十四
- ▪ ▪ 孝义下
- ▪ 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
- ▪ ▪ 隐逸上
- ▪ 卷七十六 列传第六十六
- ▪ ▪ 隐逸下
- ▪ 卷七十七 列传第六十七
- ▪ ▪ 恩幸
- ▪ 卷七十八 列传第六十八
- ▪ ▪ 夷貊上
- ▪ 卷七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 ▪ ▪ 夷貊下
- ▪ 卷八十 列传第七十
- ▪ ▪ 贼臣
刘怀珍杲之幼有孝行,宋司空刘勉见而奇之,谓曰:“见卿足使江汉崇望,杞梓发声。”解褐奉朝请,稍迁尚书驾部郎。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葅瀹韭生韭杂菜。任昉尝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尝有二十七种。”
累迁尚书左丞。王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应须如我辈人也。”乃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
历位黄门吏部郎,御史中丞,参大选。美容质,善言笑。尝兼侍中夹侍,柳世隆在御坐,谓齐武帝曰:“庾杲之为蝉冕所映,弥有华采,陛下故当与其即真。”上甚悦。王俭仍曰:“国家以杲之清美,所以许其假职。若以其即真,当在胡谐之后。” 武帝尝与朝臣商略,酒后谓群臣曰:“我后当得何諡?”群臣莫有答者。王俭因目杲之,从容曰:“陛下寿等南山,方与日月齐明,千载之后,岂是臣子轻所仰量。”时人雅叹其辩 答。
杲之尝兼主客郎对魏使,使问杲之曰:“百姓那得家家题门帖卖宅?”答曰:“朝廷既欲扫荡京洛,克复神州,所以家家卖宅耳。”魏使缩鼻而不答。
时诸王年少,不得妄称接人,敕杲之及济阳江淹五日一诣诸王,使申游好。再迁尚书吏部郎,参大选事,太子右卫率,加通直常侍。九年卒,上甚惜之,諡曰贞子。
荜字休野,杲之叔父也。仕齐为骠骑功曹史。博涉群书,有口辩。永明中与魏和亲,以荜兼散骑常侍,报使还,拜散骑侍郎、知东宫管记事。
后为荆州别驾,前后纪纲皆致富饶,荜再为之,清身率下,杜绝请托,布被蔬食,妻子不免饥寒。齐明帝闻而嘉焉,手敕褒美,州里荣之。初,梁州人益州刺史邓元起功勋甚着,名地卑琐,愿名挂士流。时始兴忠武王憺为州将,元起位已高,而解巾不先州官,则不为乡里所悉,元起乞上籍出身州从事,憺命荜用之,荜不从。憺大怒,召荜责之曰:“元起已经我府,卿何为苟惜从事?”荜曰:“府是尊府,州是荜州,宜须品藻。”憺不能折,遂止。
累迁会稽郡丞,行郡府事。时承雕弊之后,百姓凶荒,米斗至数千,人多流散。荜抚循甚有理,唯守公禄,清节愈厉,至有经日不举火。太守永阳王闻而馈之,荜谢不受。
天监元年卒,停尸无以敛,柩不能归。梁武帝闻之,诏赐绢百疋,谷五百斛。
初,荜为西楚望族,兄子杲之又有宠于齐武帝,荜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嶷,嶷薨,蔼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时荜为州别驾,益忽蔼。及梁武帝践阼,蔼以西朝勋,为御史中丞,荜 始得会稽行事,既耻之矣;会职事微有谴,帝以蔼其乡人也,使宣旨诲之。荜大愤,故发病卒。
子乔复仕为荆州别驾,时元帝为荆州刺史,而州人范兴话以寒贱仕叨九流,选为州主簿,又皇太子令及之,故元帝勒乔听兴话到职。及属元日,府州朝贺,乔不肯就列,曰:“庾乔忝为端右,不能与小人范兴话为雁行。”元帝闻,乃进乔而停兴话。兴话羞惭还家愤卒。世以乔为不坠家风。
乔子敻少聪慧,家富于财,好宾客,食必列鼎。又状貌丰美,颐颊开张,人皆谓敻必为方伯,无馁乏之虑。及魏克江陵,卒致饿死。时又有水军都督褚萝面甚尖危,有从理入口,竟保衣食而终。
王谌字仲和,东海郯人,晋少傅雅玄孙也。祖庆,员外常侍。父元闵,护军司马。
宋大明中,沈昙庆为徐州,辟谌为迎主簿,又为州迎从事,湘东王彧国常侍,镇北行参军。及彧即帝位,是为明帝,除司徒参军,带薛令,兼中书舍人。谌有学义,见亲遇,常在左右。帝所行惨僻,谌屡谏不从,请退,坐此系尚方。
后拜中书侍郎。明帝好围棋,置围棋州邑,以建安王休仁为围棋州都大中正,谌与太子右率沈勃、尚书水部郎庾珪之、彭城丞王抗四人为小中正,朝请褚思庄、傅楚之为清定访问。后为尚书左丞,领东观祭酒,即明帝所置总明观也。迁黄门郎。
齐永明初,累迁豫章王太尉司马。武帝与谌相遇于宋明之世,甚委任之。历黄门郎,领骁骑将军,太子中庶子。
谌贞正和谨,朝廷称为善人,多与之厚。八年,转冠军将军、长沙王车骑长史,徙庐江王中军长史,又徙西阳王子明征虏长史,行南兖府州事。谌少贫,常自纺绩,及通贵后,每为人说之,世称其达。九年卒。
谌从叔摛,以博学见知。尚书令王俭尝集才学之士,总校虚实,类物隶之,谓之隶事,自此始也。俭尝使宾客隶事多者赏之,事皆穷,唯庐江何宪为胜,乃赏以五花簟、白团扇。坐簟执扇,容气甚自得。摛后至,俭以所隶示之,曰:“卿能夺之乎?”摛操笔便成,文章既奥,辞亦华美,举坐击赏。摛乃命左右抽宪簟,手自掣取扇,登车而去。俭笑曰:“所谓大力者负之而趋。”竟陵王子良校试诸学士,唯摛问无不对。
为秣陵令,清直,请谒不行。羽林队主潘敞有宠二宫,势倾人主。妇弟犯法,敞为之请摛,摛投书于地,更鞭四十。敞怒谮之,明日而见代。
永明八年,天忽黄色照地,F莫能解。司徒法曹王融上金天颂。摛曰:“是非金天,所谓荣光。”武帝大悦,用为永阳郡。后卒于尚书左丞。
何宪字子思,庐江灊人。博涉该通,群籍毕览,天阁宝秘,人间散逸,无遗漏焉。任昉、刘渢共执秘阁四部书,试问其所知,自甲至丁,书说一事,并M述作之体,连日累夜,莫见所遗。宗人何遁,退让士也,见而美之,愿与为友。
宪位本州别驾,国子博士。永明十年使于魏。
时又有孔逖字世远,会稽山阴人也。好典故学,与王俭至交。升明中为齐台尚书仪曹郎,屡箴阙礼,多见信纳。上谓王俭曰:“逖真所谓仪曹,不忝厥职也。”俭为宰相,逖常谋议幄帐,每及选用,颇失乡曲情。俭从容S上曰:“臣有孔逖,犹陛下之有臣。”永明中为太子家令卒。时人呼孔逖何宪为王俭三公。及卒,俭惜之,为撰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