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钤经
- ▪ 卷一
- ▪ ▪ 天功第一
- ▪ ▪ 地利第二
- ▪ ▪ 人用第三
- ▪ ▪ 三才应变第四
- ▪ ▪ 三才随用第五
- ▪ 卷二
- ▪ ▪ 出将第八
- ▪ ▪ 辨将第六
- ▪ ▪ 论将第七
- ▪ ▪ 军令第九
- ▪ ▪ 船战第十
- ▪ ▪ 步战第十一
- ▪ 卷三
- ▪ ▪ 先胜第十六
- ▪ ▪ 胜败第十七
- ▪ ▪ 知奸第十八
- ▪ ▪ 夺恃第十九
- ▪ ▪ 袭虚第二十
- ▪ ▪ 兵机统论第十二
- ▪ ▪ 军谋第十三
- ▪ ▪ 教战第十四
- ▪ ▪ 先谋第十五
- ▪ ▪ 任势第二十一
- ▪ ▪ 使间第二十二
- ▪ ▪ 分守第二十三
- ▪ 卷四
- ▪ ▪ 被围第二十八
- ▪ ▪ 围寇第二十九
- ▪ ▪ 防敌第三十
- ▪ ▪ 候敌第三十一
- ▪ ▪ 追敌第三十二
- ▪ ▪ 诡敌第三十三
- ▪ ▪ 困敌第三十四
- ▪ ▪ 周备第三十五
- ▪ ▪ 远近第三十六
- ▪ ▪ 十可击第二十四
- ▪ ▪ 五不可击第二十五
- ▪ ▪ 五异第二十六
- ▪ ▪ 五机第二十七
- ▪ 卷五
- ▪ ▪ 料山第四十
- ▪ ▪ 料水第四十一
- ▪ ▪ 料尘第四十二
- ▪ ▪ 料敌阵第四十三
- ▪ ▪ 料敌营第四十四
- ▪ ▪ 料用天气第四十五
- ▪ ▪ 料地第三十七
- ▪ ▪ 生地第三十八
- ▪ ▪ 死地第三十九
- ▪ ▪ 料用地形第四十六
- ▪ ▪ 逆用古法第四十七
- ▪ 卷六
- ▪ ▪ 水战第四十八
- ▪ ▪ 水利第四十九
- ▪ ▪ 筑城第五十六
- ▪ ▪ 城壕第五十七
- ▪ ▪ 防城第五十八
- ▪ ▪ 反浸第五十九
- ▪ ▪ 弩台第六十
- ▪ ▪ 水攻第五十
- ▪ ▪ 过水第五十一
- ▪ ▪ 寻水脉第五十二
- ▪ ▪ 火利第五十三
- ▪ ▪ 火攻第五十四
- ▪ ▪ 守城法第五十五
- ▪ ▪ 烽火台第六十一
- ▪ ▪ 望楼第六十二
- ▪ ▪ 马铺第六十三
- ▪ ▪ 游奕第六十四
- ▪ ▪ 守城具第六十五
- ▪ ▪ 攻城具第六十六
- ▪ ▪ 地听第六十七
- ▪ ▪ 失道第六十八
- ▪ 卷七
- ▪ ▪ 大将旗鼓第七十
- ▪ ▪ 阵将旗鼓第七十一
- ▪ ▪ 金鼓第七十二
- ▪ ▪ 蠡角第七十三
- ▪ ▪ 鼓角第七十四
- ▪ ▪ 旗帜第六十九
- ▪ ▪ 漏法第七十五
- ▪ ▪ 传箭第七十六
- ▪ ▪ 测影第七十七
- ▪ 卷八
- ▪ ▪ 校猎第八十八
- ▪ ▪ 军乐第八十九
- ▪ ▪ 军赐第九十
- ▪ ▪ 大将军员第九十一
- ▪ ▪ 阵将军员第九十二
- ▪ ▪ 队将军员第九十三
- ▪ ▪ 征马第九十四
- ▪ ▪ 牧放第九十五
- ▪ ▪ 结营统论第七十八
- ▪ ▪ 六甲第七十九
- ▪ ▪ 地势第八十
- ▪ ▪ 山势第八十一
- ▪ ▪ 四兽第八十二
- ▪ ▪ 握奇营第八十三
- ▪ ▪ 偃月营第八十四
- ▪ ▪ 教弩第八十五
- ▪ ▪ 教弓第八十六
- ▪ ▪ 教旗第八十七
- ▪ 卷九
- ▪ ▪ 四阵统论第九十六
- ▪ ▪ 飞鹗阵第九十七
- ▪ ▪ 长虹阵第九十八
- ▪ ▪ 重覆阵第九十九
- ▪ ▪ 八卦阵第一百
- ▪ ▪ 飞辕阵第一百一
- ▪ 卷十
- ▪ ▪ 相人第一百二
- ▪ ▪ 金疮统论第一百三
- ▪ ▪ 治金疮第一百四
- ▪ ▪ 疫气统论第一百五
- ▪ ▪ 治疫气第一百六
- ▪ ▪ 治皲瘃第一百七
- ▪ ▪ 禳厌第一百八
- ▪ ▪ 相马统论第一百九
- ▪ ▪ 马忌第一百一十
- ▪ ▪ 马毛利害第一百一十一
- ▪ ▪ 治马金疮药第一百一十二
- ▪ ▪ 治马杂病第一百一十三
- ▪ 卷十一
- ▪ ▪ 天时统论第一百一十四
- ▪ ▪ 出军日第一百十五
- ▪ ▪ 孤虚第一百十七
- ▪ ▪ 九胜法第一百十八
- ▪ ▪ 地兵法第一百十九
- ▪ ▪ 黄幡虎尾第一百二十
- ▪ ▪ 游门第一百二十一
- ▪ ▪ 八卦第一百二十二
- ▪ ▪ 五姓第一百二十三
- ▪ ▪ 天罡第一百二十四
- ▪ ▪ 雷公第一百二十五
- ▪ ▪ 十二将第一百二十六
- ▪ ▪ 三九第一百二十七
- ▪ 卷十二
- ▪ ▪ 六壬传课第一百二十八
- ▪ ▪ 遁甲游都第一百二十九
- ▪ ▪ 五行胜负第一百三十
- ▪ ▪ 战位第一百三十一
- ▪ ▪ 八宫第一百三十二
- ▪ 卷十三
- ▪ ▪ 占相兵临利害第一百三十三
- ▪ ▪ 占兵已交胜负第一百三十四
- ▪ ▪ 占伏兵第一百三十五
- ▪ ▪ 占疑左右近地伏兵第一百三十六
- ▪ ▪ 占偷城及掳掠第一百三十七
- ▪ ▪ 占疑有人谋己第一百三十八
- ▪ ▪ 占灾危第一百三十九
- ▪ ▪ 占野地立营止宿第一百四十
- ▪ ▪ 占渡关梁探贼第一百四十一
- ▪ 卷十四
- ▪ ▪ 占星统论第一百四十二
- ▪ ▪ 日第一百四十三
- ▪ ▪ 月第一百四十四
- ▪ ▪ 杂星第一百四十五
- ▪ ▪ 客星第一百四十六
- ▪ ▪ 妖星第一百四十七
- ▪ ▪ 流星第一百四十八
- ▪ ▪ 彗星第一百四十九
- ▪ 卷十五
- ▪ ▪ 五星统论第一百五十
- ▪ ▪ 木星第一百五十一
- ▪ ▪ 火星第一百五十二
- ▪ ▪ 金星第一百五十三
- ▪ ▪ 水星第一百五十四
- ▪ ▪ 土星第一百五十五
- ▪ 卷十六
- ▪ ▪ 降娄第一百六十三
- ▪ ▪ 大梁第一百六十四
- ▪ ▪ 实沈第一百六十五
- ▪ ▪ 鹑首第一百六十六
- ▪ ▪ 鹑火第一百六十七
- ▪ ▪ 分野统论第一百五十六
- ▪ ▪ 星纪第一百六十
- ▪ ▪ 元枵第一百六十一
- ▪ ▪ し訾第一百六十二
- ▪ ▪ 老人星第一百五十七
- ▪ ▪ 大火第一百五十八
- ▪ ▪ 析木第一百五十九
- ▪ 卷十七
- ▪ ▪ 云气统论第一百六十九
- ▪ ▪ 杂云气第一百七十
- ▪ ▪ 胜兵云气第一百七十一
- ▪ ▪ 城上云气第一百七十二
- ▪ ▪ 将军云气第一百七十三
- ▪ ▪ 伏兵云气第一百七十四
- ▪ ▪ 奸贼云气第一百七十五
- ▪ ▪ 败兵云气第一百七十六
- ▪ 卷十八
- ▪ ▪ 天第一百七十七
- ▪ ▪ 地第一百七十八
- ▪ ▪ 虹霓第一百七十九
- ▪ ▪ 雷霆第一百八十
- ▪ ▪ 战候第一百八十一
- ▪ ▪ 杂占第一百八十二
- ▪ ▪ 占风统论第一百八十三
- ▪ ▪ 五音占风第一百八十四
- ▪ ▪ 刑杀占风第一百八十五
- ▪ ▪ 十二位占风第一百八十六
- ▪ ▪ 逆风第一百八十七
- ▪ ▪ 风雨杂占第一百八十八
- ▪ ▪ 八节占风第一百八十九
- ▪ 卷十九
- ▪ ▪ 时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
- ▪ ▪ 运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一
- ▪ ▪ 杂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二
- ▪ ▪ 时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三
- ▪ ▪ 六甲占乌情第一百九十四
- ▪ 卷二十
- ▪ ▪ 誓文第一百九十五
- ▪ ▪ 祭ㄌ沙门天王文第一百九十六
- ▪ ▪ 祭风伯雨师文第一百九十七
- ▪ ▪ 祭山川神文第一百九十八
- ▪ ▪ 祭黄帝文第一百九十九
- ▪ ▪ 祭尤文第二百
- ▪ ▪ 祭八神文第二百一
- ▪ ▪ 祭当境神文第二百二
- ▪ ▪ 牙旗神第二百三
- ▪ ▪ 门旗文第二百四
- ▪ ▪ 五方旗文第二百五
- ▪ ▪ 六纛旗文第二百六
- ▪ ▪ 五兵文第二百七
- ▪ ▪ 马文第二百八
- ▪ ▪ 衅鼓文第二百九
- ▪ ▪ 回兵第二百一十
金星者,西方之宿,金之精也。岁行分方,主义,主将策,主奸谋,主诛伐,将军之象也。其精下为风伯、雨师,所在之宿,止其分野。其芒色摇动,可以随形见灾,以出入不时为凶。其星日不依状,若没色大(一作木)甚光(一作火)。大者,表帝王之德正也。若合伏不伏,合见不见,不以常道者,此主君之失政臣下用权之兆也。或见非常之处,芒角七锋,色多似赤者,名曰七公,亦曰殷公,亦名太公(一作心),表帝王革政大丧之兆也。或出东方,不依伏没,其精名启明,亦名天相,乃在左右大臣不赴(一作附)君心也,万姓苍皇(一作黄),流移异国,兵革伏起。其星凡(一作九)锋色白晕,其精伏于昴酉四十五日。若依位而见,则灾消,名更。见于非常,其名大嚣,亦曰大泽,亦曰爽星。芒角所临之国,其大灾有七:一曰大水,二曰大火,三曰亡散,四曰兵聚,五曰大兵,六曰大饥,七曰诸侯死境、虫兽食人、天下大乱。日南方,金星居其北者曰盈,王侯不宁,用兵进吉退凶;日北方,金星居其南者曰缩,王侯有忧,用兵退吉进凶。当出不出,当入不入为失舍,不有破军必有死亡之兆。一曰:天下偃兵,野有兵者,所当之国大凶。当出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偃兵,兵在外则入。未当入而入,未当出而出,天下举兵,所当之国亡。当期(一作斯)而出,其国昌。出青(一作东)为东方,入黑为北方,出白为西方,入赤为南方。所居久,其国利。疾过,其乡凶。入七日而后复出,将军战死。入十日而后复出,相死。入又复出,王者恶之。已出三日而复微(一作没没),入三日而乃复盛出,是谓Й(一作央)伏,其下国有军将死。已入三日又复微出,三日乃复盛入,其下国有忧师。师虽众,敌食其粮,用其兵,虏其帅。出西方失行,夷狄兵败;出东方失行,中国兵败。一曰:出早为月食,出晚为天矢为彗星,将发于无道之国。金星出而留桑榆间,病其下国(行迟而下也,正出举目,平正出桑榆上,馀二千里焉)。上而疾,未尽期日过参天,病其对国。分天为三,在戌酉过其一也。金星经天,天下革主。日,阳也;金星,阴星也。日出则星亡。昼见于午,上于经天,是谓乱纪。金星昼与日争明,强国弱,女主昌。金星者,兵象也。出而高,用兵吉;浅,凶。金星庳浅,吉;深,凶。行疾,用兵疾,吉;迟,凶。行迟,用兵迟,吉;疾,凶。有芒角,敢战,吉;不敢战,凶。击角所指,吉;逆,凶。进退左右,用兵进退左右,吉;静,凶。圜以静,用兵静吉;躁,凶。金星出则兵出,入则兵入。顺之吉,反之凶。赤角,有战。金星者,犹军也;而荧惑,忧也。故火星从金星,军忧;离之,军舒。出金星之阴,有分军;出金星之阳,有偏将之战当其行。金星还之,破军杀将也。辰星者,杀伐之气,战斗之象也。与金星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夷狄败,中国胜。与金星俱出西方,皆赤而角,中国败,夷狄胜。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积于西方,夷狄用兵者利。辰星不出则金星为客,辰星出则金星为主。辰星与金星不相从,虽有军不战。若辰星出东方金星出西方,辰星出西方金星出东方为格,野虽有兵不战。辰星入金中五日乃出,及入而上出者,破军杀将,客胜;下出者,客亡地。辰星抵金不去者,将死军败。正其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视其所指,以名破军。水星绕环金星若斗,大战,客胜,主人吏士死。水星与金斗,可咸剑 (咸剑者,其间可容一剑也),小战,客胜。居金星前,三日军罢。出金星左,小战。历金星右,数万人战,主人吏士死。出金右去三尺许,军急约战。凡金星所出、所直之辰,其国为得位,得位者战胜。所直之辰,顺其色而角者胜,其色害者败,随地而败向也(郑色黄而未苍小败,宋色黄而赤黑者小败,楚色赤黑小败,燕色黑黄小败,移却则胜之)。金星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右肩青,左肩黑,比奎。大星色胜位、行胜色(大白行得其度,则胜色也),行其度尽,胜之。凡金星与月相夹,有兵,拔城,偏将战。与月俱出,守城者败。与列宿相犯,小战。与五星相犯,大战。金星在南,南军胜;在北,北军胜;出东方,背之吉,逆之凶。西、南亦如之。金星守南斗,三十日夷狄来侵。入羽林,兵起。食昴及食毕,胡王死。金星之光暗,战败将死。金星变色,随方色战,吉。若青则东克,馀亦如之。入月,客兵败将死。色白而角,可与战。金星之出也,初大后小,兵弱;初小后大,兵强。金星与木星一东一西,害王侯;一南一北,刀兵伏藏。犯毕左角,左将死;右角,大战,将死。陵房色赤,兵起。勾己,大战,不胜,将诛。金星出入而留守于尾,兵起于野,将士满道。入南斗,将战死。犯河鼓,败军杀将。犯牵牛,将失众,守兵作。犯房(一作危),亦兵起。入室,暴兵满道,将死。犯东壁,大兵起。守奎,外国兵入犯塞。守娄,征无功。守胃,兵起,胡王死,四夷多忧惊。犯毕,边兵欲毁。入毕口,马贵,军伤。犯觜,兵起。犯参,边兵起,左右厢大将忧。犯参、伐,兵起。犯井,将军恶之。入井,兵起。犯舆鬼,兵起。入柳,兵起,益地。守柳,大将死。犯星,大将入塞。入翼,天下兵起。犯轸,其国兵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