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钤经
- ▪ 卷一
- ▪ ▪ 天功第一
- ▪ ▪ 地利第二
- ▪ ▪ 人用第三
- ▪ ▪ 三才应变第四
- ▪ ▪ 三才随用第五
- ▪ 卷二
- ▪ ▪ 辨将第六
- ▪ ▪ 论将第七
- ▪ ▪ 出将第八
- ▪ ▪ 军令第九
- ▪ ▪ 船战第十
- ▪ ▪ 步战第十一
- ▪ 卷三
- ▪ ▪ 先胜第十六
- ▪ ▪ 胜败第十七
- ▪ ▪ 知奸第十八
- ▪ ▪ 夺恃第十九
- ▪ ▪ 袭虚第二十
- ▪ ▪ 兵机统论第十二
- ▪ ▪ 军谋第十三
- ▪ ▪ 教战第十四
- ▪ ▪ 先谋第十五
- ▪ ▪ 任势第二十一
- ▪ ▪ 使间第二十二
- ▪ ▪ 分守第二十三
- ▪ 卷四
- ▪ ▪ 被围第二十八
- ▪ ▪ 围寇第二十九
- ▪ ▪ 防敌第三十
- ▪ ▪ 候敌第三十一
- ▪ ▪ 追敌第三十二
- ▪ ▪ 诡敌第三十三
- ▪ ▪ 困敌第三十四
- ▪ ▪ 周备第三十五
- ▪ ▪ 远近第三十六
- ▪ ▪ 十可击第二十四
- ▪ ▪ 五不可击第二十五
- ▪ ▪ 五异第二十六
- ▪ ▪ 五机第二十七
- ▪ 卷五
- ▪ ▪ 料山第四十
- ▪ ▪ 料水第四十一
- ▪ ▪ 料尘第四十二
- ▪ ▪ 料敌阵第四十三
- ▪ ▪ 料敌营第四十四
- ▪ ▪ 料用天气第四十五
- ▪ ▪ 料地第三十七
- ▪ ▪ 生地第三十八
- ▪ ▪ 死地第三十九
- ▪ ▪ 料用地形第四十六
- ▪ ▪ 逆用古法第四十七
- ▪ 卷六
- ▪ ▪ 水战第四十八
- ▪ ▪ 水利第四十九
- ▪ ▪ 筑城第五十六
- ▪ ▪ 城壕第五十七
- ▪ ▪ 防城第五十八
- ▪ ▪ 反浸第五十九
- ▪ ▪ 弩台第六十
- ▪ ▪ 水攻第五十
- ▪ ▪ 烽火台第六十一
- ▪ ▪ 过水第五十一
- ▪ ▪ 寻水脉第五十二
- ▪ ▪ 火利第五十三
- ▪ ▪ 火攻第五十四
- ▪ ▪ 守城法第五十五
- ▪ ▪ 望楼第六十二
- ▪ ▪ 马铺第六十三
- ▪ ▪ 游奕第六十四
- ▪ ▪ 守城具第六十五
- ▪ ▪ 攻城具第六十六
- ▪ ▪ 地听第六十七
- ▪ ▪ 失道第六十八
- ▪ 卷七
- ▪ ▪ 大将旗鼓第七十
- ▪ ▪ 阵将旗鼓第七十一
- ▪ ▪ 金鼓第七十二
- ▪ ▪ 蠡角第七十三
- ▪ ▪ 鼓角第七十四
- ▪ ▪ 旗帜第六十九
- ▪ ▪ 漏法第七十五
- ▪ ▪ 传箭第七十六
- ▪ ▪ 测影第七十七
- ▪ 卷八
- ▪ ▪ 校猎第八十八
- ▪ ▪ 军乐第八十九
- ▪ ▪ 军赐第九十
- ▪ ▪ 大将军员第九十一
- ▪ ▪ 阵将军员第九十二
- ▪ ▪ 队将军员第九十三
- ▪ ▪ 征马第九十四
- ▪ ▪ 牧放第九十五
- ▪ ▪ 结营统论第七十八
- ▪ ▪ 六甲第七十九
- ▪ ▪ 地势第八十
- ▪ ▪ 山势第八十一
- ▪ ▪ 四兽第八十二
- ▪ ▪ 握奇营第八十三
- ▪ ▪ 偃月营第八十四
- ▪ ▪ 教弩第八十五
- ▪ ▪ 教弓第八十六
- ▪ ▪ 教旗第八十七
- ▪ 卷九
- ▪ ▪ 四阵统论第九十六
- ▪ ▪ 飞鹗阵第九十七
- ▪ ▪ 长虹阵第九十八
- ▪ ▪ 重覆阵第九十九
- ▪ ▪ 八卦阵第一百
- ▪ ▪ 飞辕阵第一百一
- ▪ 卷十
- ▪ ▪ 相人第一百二
- ▪ ▪ 金疮统论第一百三
- ▪ ▪ 治金疮第一百四
- ▪ ▪ 疫气统论第一百五
- ▪ ▪ 治疫气第一百六
- ▪ ▪ 治皲瘃第一百七
- ▪ ▪ 禳厌第一百八
- ▪ ▪ 相马统论第一百九
- ▪ ▪ 马忌第一百一十
- ▪ ▪ 马毛利害第一百一十一
- ▪ ▪ 治马金疮药第一百一十二
- ▪ ▪ 治马杂病第一百一十三
- ▪ 卷十一
- ▪ ▪ 天时统论第一百一十四
- ▪ ▪ 出军日第一百十五
- ▪ ▪ 孤虚第一百十七
- ▪ ▪ 九胜法第一百十八
- ▪ ▪ 地兵法第一百十九
- ▪ ▪ 黄幡虎尾第一百二十
- ▪ ▪ 游门第一百二十一
- ▪ ▪ 八卦第一百二十二
- ▪ ▪ 五姓第一百二十三
- ▪ ▪ 天罡第一百二十四
- ▪ ▪ 雷公第一百二十五
- ▪ ▪ 十二将第一百二十六
- ▪ ▪ 三九第一百二十七
- ▪ 卷十二
- ▪ ▪ 六壬传课第一百二十八
- ▪ ▪ 遁甲游都第一百二十九
- ▪ ▪ 五行胜负第一百三十
- ▪ ▪ 战位第一百三十一
- ▪ ▪ 八宫第一百三十二
- ▪ 卷十三
- ▪ ▪ 占相兵临利害第一百三十三
- ▪ ▪ 占兵已交胜负第一百三十四
- ▪ ▪ 占伏兵第一百三十五
- ▪ ▪ 占疑左右近地伏兵第一百三十六
- ▪ ▪ 占偷城及掳掠第一百三十七
- ▪ ▪ 占疑有人谋己第一百三十八
- ▪ ▪ 占灾危第一百三十九
- ▪ ▪ 占野地立营止宿第一百四十
- ▪ ▪ 占渡关梁探贼第一百四十一
- ▪ 卷十四
- ▪ ▪ 占星统论第一百四十二
- ▪ ▪ 日第一百四十三
- ▪ ▪ 月第一百四十四
- ▪ ▪ 杂星第一百四十五
- ▪ ▪ 客星第一百四十六
- ▪ ▪ 妖星第一百四十七
- ▪ ▪ 流星第一百四十八
- ▪ ▪ 彗星第一百四十九
- ▪ 卷十五
- ▪ ▪ 五星统论第一百五十
- ▪ ▪ 木星第一百五十一
- ▪ ▪ 火星第一百五十二
- ▪ ▪ 金星第一百五十三
- ▪ ▪ 水星第一百五十四
- ▪ ▪ 土星第一百五十五
- ▪ 卷十六
- ▪ ▪ 降娄第一百六十三
- ▪ ▪ 大梁第一百六十四
- ▪ ▪ 实沈第一百六十五
- ▪ ▪ 鹑首第一百六十六
- ▪ ▪ 鹑火第一百六十七
- ▪ ▪ 分野统论第一百五十六
- ▪ ▪ 星纪第一百六十
- ▪ ▪ 元枵第一百六十一
- ▪ ▪ し訾第一百六十二
- ▪ ▪ 老人星第一百五十七
- ▪ ▪ 大火第一百五十八
- ▪ ▪ 析木第一百五十九
- ▪ 卷十七
- ▪ ▪ 云气统论第一百六十九
- ▪ ▪ 杂云气第一百七十
- ▪ ▪ 胜兵云气第一百七十一
- ▪ ▪ 城上云气第一百七十二
- ▪ ▪ 将军云气第一百七十三
- ▪ ▪ 伏兵云气第一百七十四
- ▪ ▪ 奸贼云气第一百七十五
- ▪ ▪ 败兵云气第一百七十六
- ▪ 卷十八
- ▪ ▪ 天第一百七十七
- ▪ ▪ 地第一百七十八
- ▪ ▪ 虹霓第一百七十九
- ▪ ▪ 雷霆第一百八十
- ▪ ▪ 战候第一百八十一
- ▪ ▪ 杂占第一百八十二
- ▪ ▪ 占风统论第一百八十三
- ▪ ▪ 五音占风第一百八十四
- ▪ ▪ 刑杀占风第一百八十五
- ▪ ▪ 十二位占风第一百八十六
- ▪ ▪ 逆风第一百八十七
- ▪ ▪ 风雨杂占第一百八十八
- ▪ ▪ 八节占风第一百八十九
- ▪ 卷十九
- ▪ ▪ 时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
- ▪ ▪ 运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一
- ▪ ▪ 杂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二
- ▪ ▪ 时加占乌情第一百九十三
- ▪ ▪ 六甲占乌情第一百九十四
- ▪ 卷二十
- ▪ ▪ 誓文第一百九十五
- ▪ ▪ 祭ㄌ沙门天王文第一百九十六
- ▪ ▪ 祭风伯雨师文第一百九十七
- ▪ ▪ 祭山川神文第一百九十八
- ▪ ▪ 祭黄帝文第一百九十九
- ▪ ▪ 祭尤文第二百
- ▪ ▪ 祭八神文第二百一
- ▪ ▪ 祭当境神文第二百二
- ▪ ▪ 牙旗神第二百三
- ▪ ▪ 门旗文第二百四
- ▪ ▪ 五方旗文第二百五
- ▪ ▪ 六纛旗文第二百六
- ▪ ▪ 五兵文第二百七
- ▪ ▪ 马文第二百八
- ▪ ▪ 衅鼓文第二百九
- ▪ ▪ 回兵第二百一十
每时有八刻十二分,一刻六十分,一日二十时,合一百刻。冬至前三日改第一箭,昼四十刻(日出辰时一刻),夜六十刻(日入申时八刻),每更一十二刻,每点二刻二十四分。后三日改第二箭,昼四十一刻(日出辰时半刻),夜五十九刻(日入酉时半刻),每更一十一刻四十八分,每点二刻二十二分。小寒初日改第三箭,昼四十二刻(日出卯时八刻),夜五十八刻(日入酉时一刻),每更一十一刻三十六分,每点二刻一十八(一作九)分。后九日改第四箭,昼四十三刻(日出卯时七刻半),夜五十七刻(日入酉时一刻半),每更一十一刻二十四分,每点二刻一十六分。大寒后三日改第五箭,昼四十四刻(日出卯时七刻),夜五十六刻(日入酉时二刻),每更一十一刻一十二分,每点二刻一十四分。立春前三日改第六箭,昼四十五刻(日出卯时六刻半),夜五十五刻(日入酉时二刻半),每更一十一刻,每点二刻一十二分。后六十日改第七箭,昼四十六刻(日出卯时六刻),夜五十四刻(日入酉时三刻),每更一十刻四十八分,每点二刻九发。雨水初日改第八箭,昼四十七刻(日出卯时五刻半),夜五十三刻(日入酉时三刻半),每更一十刻三十六分,每点二刻七分。后第九日改第九箭,昼四十八刻(日出卯时五刻),夜五十二刻(日入酉时四刻),每更一十刻二十四分,每点二刻四分。惊蛰后三日改第十箭,昼四十九刻(日出卯时四刻半),夜五十一刻(日入酉时四刻半),每更一十刻十分,每点二刻二分。春分前三日改第十一箭,昼五十刻(日出卯时四刻),夜五十刻(日入酉时五刻),每更一十刻,每点二刻。后六日改第十二箭,昼五十一刻(日出卯时三刻半),夜四十九刻(日入酉时五刻半),每更九刻四十八分,每点一刻五十七分。清明初日改第十三箭,昼五十二刻(日出卯时三刻),夜四十八刻(日入酉时六刻),每更九刻三十六分,每点一刻五十五分。后九日改第十四箭,昼五十三刻(日出卯时二刻半),夜四十七刻(日入酉时六刻半),每更九刻二十四分,每点一刻五十二分。谷雨后三日改第十五箭,昼五十四刻(日出卯时二刻),夜四十六刻(日入酉时七刻),每更九刻一十二分,每点一刻五十分。立夏前三日改第十六箭,昼五十五刻(日出卯时一刻半),夜四十五刻(日入酉时七刻半),每更九刻,每点一刻四十八分。后六日改第十七箭,昼五十六刻(日出卯时一刻),夜四十四刻(日入酉时八刻),每更八刻四十八分,每点一刻四十五分。小满初日改第十八箭,昼五十七刻(日出寅时半刻),夜四十三刻(日入戌时半刻),每更八刻三十六分,每点一刻四十二分。后九日改第十九箭,昼五十八刻(日出寅时八刻),夜四十二刻(日入酉时一刻),每更八刻二十四分,每点一刻四十分。芒种后三日改第二十箭,昼五十九刻(日出寅时七刻半),夜四十一刻(日入戌时一刻半),每更八刻一十二分,每点一刻三十分。夏至前三日改第一箭,昼六十刻(日出寅时七刻),夜四十刻(日入戌时二刻),每更八刻,每点一刻三十六分。后六日改第二箭,昼五十九刻(日出寅时七刻半),夜四十一刻(日入戌时一刻半),每更八刻一十二分,每点一刻三十八分。小暑初日改第三箭,昼五十八刻(日出寅时八刻),夜四十二刻(日入戌时一刻),每更八刻二十四分,每点一刻四十分。后九日改第四箭,昼五十七刻(日出卯时半刻),夜四十三刻(日入戌时半刻),每更八刻三十六分,每点一刻四十三分。大暑后三日改第五箭,昼五十六刻(日出卯时一刻),夜四十四刻(日入酉时八刻),每更八刻四十八分,每点一刻四十五分。立秋前三日改第六箭,昼五十五刻(日出卯时一刻半),夜四十五刻(日入酉时七刻半),每更九刻,每点一刻四十八分。后六日改第七箭,昼五十四刻(日出卯时二刻),夜四十六刻(日入酉时七刻),每更九刻一十二分,每点一刻五十分。处暑初日改第八箭,昼五十三刻(日出卯时二刻半),夜四十七刻(日入酉时六刻半),每更九刻二十四分,每点一刻五十二分。后三日改第九箭,昼五十二刻(日出卯时三刻),夜四十八刻(日入酉时六刻),每更九刻三十六分,每点一刻五十五分。白露后三日改第十箭,昼五十一刻(日出卯时三刻半),夜四十九刻(日入酉时五刻半),每更九刻四十八分,每点一刻五十七分。秋分前三日改第十一箭,昼五十刻(日出卯时四刻),夜五十刻(日入酉时五刻),每更十刻,每点二刻。后六日改第十二箭,昼四十九刻(日出卯时四刻半),夜五十一刻(日入酉时四刻半),每更十刻十二分,每点二刻二分。寒露初日改第十三箭,昼四十八刻(日出卯时五刻),夜五十二刻(日入酉时四刻),每更一十刻二十四分,每点二刻四分。后九日改第十四箭,昼四十七刻(日出卯时五刻半),夜五十三刻(日入酉时三刻半),每更一十刻三十六分,每点二刻七分。霜降后三日改第十五箭,昼四十六刻(日出卯时六刻),夜五十四刻(日入酉时三刻),每更一十刻四十八分,每点二刻九分。立冬前三日改第十六箭,昼四十五刻(日出卯时六刻半),夜五十五刻(日入酉时二刻半),每更一十一刻,每点二刻一十二分。后六日改第十七箭,昼四十四刻(日出卯时七刻),夜五十六刻(日入酉时二刻),每更一十一刻一十二分,每点二刻一十四分。小雪初日改第十八箭,昼四十三刻(日出卯时七刻半),夜五十七刻(日入酉时一刻半),每更一十一刻二十四分,每点二刻一十六分。后九日改第十九箭,昼四十二刻(日出卯时八刻),夜五十八刻(日入酉时一刻),每更一十一刻五十六分,每点二刻一十八分。大雪三日改第二十箭,昼四十一刻(日出辰时半刻),夜五十九刻(日入酉时半刻),每更一十一刻四十八分,每点二刻二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