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谊新书
- ▪ 卷第一
- ▪ ▪ 藩强
- ▪ ▪ 大都
- ▪ ▪ 过秦上
- ▪ ▪ 过秦中
- ▪ ▪ 过秦下
- ▪ ▪ 宗首
- ▪ ▪ 数宁
- ▪ ▪ 藩伤
- ▪ ▪ 等齐
- ▪ ▪ 服疑
- ▪ ▪ 益壤
- ▪ 卷第二
- ▪ ▪ 权重
- ▪ ▪ 五美
- ▪ ▪ 制不定
- ▪ ▪ 审微
- ▪ ▪ 阶级
- ▪ 卷第三
- ▪ ▪ 时变
- ▪ ▪ 解县
- ▪ ▪ 威不信
- ▪ ▪ 忧民
- ▪ ▪ 俗激
- ▪ ▪ 瑰玮
- ▪ ▪ 孽产子
- ▪ ▪ 铜布
- ▪ ▪ 壹通
- ▪ ▪ 属远
- ▪ ▪ 亲疏危乱
- ▪ 卷第四
- ▪ ▪ 匈奴
- ▪ ▪ 势卑
- ▪ ▪ 淮难
- ▪ ▪ 无蓄
- ▪ ▪ 铸钱
- ▪ 卷第五
- ▪ ▪ 傅职
- ▪ ▪ 保傅
- ▪ ▪ 连语
- ▪ ▪ 辅佐
- ▪ 卷第六
- ▪ ▪ 礼
- ▪ ▪ 容经
- ▪ ▪ 志色之经
- ▪ ▪ 容经
- ▪ ▪ 视经
- ▪ ▪ 言经
- ▪ ▪ 立容
- ▪ ▪ 坐容
- ▪ ▪ 行容
- ▪ ▪ 趋容
- ▪ ▪ 跘旋之容
- ▪ ▪ 跪容
- ▪ ▪ 拜容
- ▪ ▪ 伏容
- ▪ ▪ 坐车之容
- ▪ ▪ 立车之容
- ▪ ▪ 兵车之容
- ▪ ▪ 春秋
- ▪ 卷第七
- ▪ ▪ 先醒
- ▪ ▪ 耳痹
- ▪ ▪ 谕诚
- ▪ ▪ 退让
- ▪ ▪ 君道
- ▪ 卷第八
- ▪ ▪ 官人
- ▪ ▪ 劝学
- ▪ ▪ 道术
- ▪ ▪ 六术
- ▪ ▪ 道德说
- ▪ 卷第九
- ▪ ▪ 大政上
- ▪ ▪ 大政下
- ▪ ▪ 修政语上
- ▪ ▪ 修政语下
- ▪ 卷第十
- ▪ ▪ 礼容语上 礼容语下
- ▪ ▪ 胎教
- ▪ ▪ 立后义
天下之势,方倒县,窃愿陛下省之也。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县之势也。天下倒县,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
非特倒县而已也,又类躄且病痱。夫躄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今西郡北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五尺已上,不轻得息,苦甚矣。中地左戍,延行数千里,粮食馈饟,至难也。斥候者望烽燧而不敢卧,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而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时,于焉望信威广德,难。臣故曰 :“一方病矣,医能治之 。”而上弗肯使也。天下倒县甚苦矣,窃为陛下惜之。
进谏者类以为是,困不可解也,无具甚矣。陛下肯幸听臣之计,请陛下举中国之祸,而从之匈奴。中国乘其岁而富强,匈奴伏其辜而残亡,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陛下威惮大信,德义广远,据天下而必固,称高号诚所宜,俛视中国,远望四夷,莫不如志矣。然后退斋三日,以报高庙,令天下无愚智男女皆曰 :“皇帝果大圣也 。”胡忍以陛下之明,承天下之资,而久为戎人欺傲,若此可谓国无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