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代宫闱史
- ▪ 第一回 华林园纳凉谈艳 天渊池灭烛调情
- ▪ 第二回 失尊卑昏主作酒佣 丧廉耻妖妃充店妇
- ▪ 第三回 臣废君南宋立外藩 子弑父北魏继明君
- ▪ 第四回 月夜卜金钱天心从吉 风雷生帝阙圣意除凶
- ▪ 第五回 在服产儿母后知祸水 入宫生妒姊妹起风波
- ▪ 第六回 蜜中砒双花并命 雪上霜一士轻生
- ▪ 第二十六回 惜花有意变色出宫门 学曲无心调情传闺榻
- ▪ 第七回 开锦囊公主陈词 灭沙门太子缓诏
- ▪ 第二十七回 祸从口出高熲被谗 利令智昏杨约陈词
- ▪ 第八回 变生肘腋宵人肆恶 祸起萧墙逆子生谋
- ▪ 第二十八回 有口铄金东宫废立 无凭妖梦郕国伤儿
- ▪ 第九回 巧笑倩兮珍禽能学语 灵魂去了神女显真身
- ▪ 第二十九回 虎口庆余生幸遇壮士 蓬门惊绝艳欣尝清蔬
- ▪ 第六十一回 妙术转春回灵心慧质 落花随波去雅趣奇情
- ▪ 第六十二回 精翠池边鱼龙百戏 广明殿上巾钗一席
- ▪ 第六十三回 化莲成鸟幻术侮人 借鸡替祸符法通灵
- ▪ 第六十四回 出巡无名亲幸启民帐 耀武存心深讨吐谷浑
- ▪ 第六十五回 江都宫吴歌翻旧曲 辽东城隋将大丧师
- ▪ 第六十六回 误寻仇索妹窦家底 报移祸杀贼南门街
- ▪ 第六十七回 黑夜救婵娟刀光霍霍 花银保白发棒影纷纷
- ▪ 第六十八回 窦线娘巧劫牢狱 刘守备力战衙前
- ▪ 第六十九回 黎阳发难独取下策 东都解围败走穷途
- ▪ 第七十回 屠党羽惨无人道 泄忿怒丧尽良心
- ▪ 第七十一回 胆小若鼠埋伏费心机 智能料敌落草避灾殃
- ▪ 第七十二回 改姓名避祸淮阳村 露消息投奔瓦岗寨
- ▪ 第七十三回 得众心枭雄有地 谈往事美人传趣
- ▪ 第七十四回 忌突厥计杀史蜀胡 袭车驾兵围雁门关
- ▪ 第七十五回 幽轩短槛迷楼藏春 登楼入阁任意寻欢
- ▪ 第七十六回 情伤三美再动游幸念 愤因五子又削纳言官
- ▪ 第七十七回 悲歌发江头来去无踪 妙人在殿脚隐显有定
- ▪ 第七十八回 麻叔谋杀人藏白璧 狄去邪放胆入地穴
- ▪ 第七十九回 痴心一片私藏传国宝 分尸三段符应二金刀
- ▪ 第八十回 调兵遣将假计得真情 入营行刺虚言成实事
- ▪ 第八十一回 倾众报仇将计就计 率师讨贼借人杀人
- ▪ 第八十二回 平双雄削柄滋乱贼 施绝计飞箭伤大将
- ▪ 第八十三回 万象春长夜寻欢 十大罪传檄讨昏
- ▪ 第八十四回 狱中问计佳儿兴正 宫里通词美妃侍寝
- ▪ 第十回 云雨太荒唐梦真梦假 尘寰多变幻怜死怜生
- ▪ 第八十五回 三番苦谏变起晋阳 一路顺利兵入关中
- ▪ 第十一回 除元凶新君登大宝 慕三美黠婢唤更衣
- ▪ 第十二回 媚茶儿三雕一箭 粲莲花片语全贞
- ▪ 第八十六回 负义杀友顿失众人心 背约寻欢屡尝闭门羹
- ▪ 第八十七回 破好事携走玉人 泄积忿叱逐宠姬
- ▪ 第十三回 存心纵欲贞妇魂飞 有意成仇藩王家破
- ▪ 第十四回 呼卢喝雉宫殿成赌窟 泣血椎心辒辕归艳骨
- ▪ 第八十八回 家乡在念将士潜行 社稷为忧宫人伏剑
- ▪ 第八十九回 识覆亡紫烟绝迹 骂叛党贵儿丧身
- ▪ 第十五回 破镜重圆终遭破镜 白圭不玷克保白圭
- ▪ 第九十回 恶贯满盈炀帝凶终 丑态百出萧后偷生
- ▪ 第十六回 李代桃僵鸳鸯遭打散 风狂雨暴莺燕尽摧残
- ▪ 第九十一回 腻云兴雨屈节受淫污 刻骨冰心雪仇献鸩毒
- ▪ 第十七回 防鬼来防人中宵变化 共欢终共妒竟夕谗言
- ▪ 第九十二回 施蹂躏惨无人道 进奋兴大发兽欲
- ▪ 第十八回 妙语纷披波平醋海 行为荒谬种借灵丹
- ▪ 第九十三回 一逃一逐双走雷夏泽 盒来盒往各解哑谜儿
- ▪ 第九十四回 荐忠良夏主忘仇 激义愤隐士受聘
- ▪ 第九十五回 流珠堂畔三更哀旧主 明月江头深宵收暴客
- ▪ 第九十六回 狭路起口角冤家欢喜 飞索跌英雄好事求成
- ▪ 第九十七回 钦烈志水埠喜迎宾 拒求亲月老空有兴
- ▪ 第九十八回 除暴不成功狗受烹 解围有诈枭雄屈尊
- ▪ 第九十九回 反复无常枭雄绝命 坚持不屈虎将丧元
- ▪ 第一百回 当筵刺语萧后受辱 布席礼佛杨氏终凶
- ▪ 第十九回 品足评头红颜来蹂躏 征歌选曲青眼睹公侯
- ▪ 第二十回 昏暗连绵大臣窃柄 威权逼迫幼主离宫
- ▪ 第二十一回 紫气绕门庭英雄出世 金鳞生躯壳师父知机
- ▪ 第二十二回 攀龙附凤功狗受封 柳亸茑娇媚猪邀宠
- ▪ 第二十三回 统一朔南朝俘太庙 混淆黑白夺嫡深宫
- ▪ 第二十四回 风送梅香路入天台 月移花影梦绕巫山
- ▪ 第二十五回 半夜窥殿床空人去 凌晨薄苑玉碎花残
- ▪ 第三十回 施笼络殷勤折节 逼悔婚咤叱凌人
- ▪ 第三十一回 匕光箭影大闹蜀王府 肝摧肠断夜走陕西城
- ▪ 第三十二回 巧相逢冤家路狭 恶手段亲兄谋深
- ▪ 第三十三回 画蛾眉宫中生雅谑 保花蕊席前发诤言
- ▪ 第三十四回 离奇午梦梦醒又寻欢 温存子夜夜凉偏种病
- ▪ 第三十五回 大宝殿孽冤相逢 芙蓉轩怒愤交加
- ▪ 第三十六回 如是云云奸谋百出 徒呼负负迫逐双妃
- ▪ 第三十七回 银钟飞去巧送鸳魂 金盒传来空怀芳念
- ▪ 第三十八回 风清月白好梦结同心 花迎柳拂急事候宫门
- ▪ 第三十九回 依稀花月貌筵间斟酒 消磨英雄气牛背读书
- ▪ 第四十回 酒污蟒绣杨素肆威 梦惊罗帐陈氏夺魄
- ▪ 第四十一回 花开花谢红颜凋零 鱼大鱼小白头失礼
- ▪ 第四十二回 筑苑圃佞臣献议 选采女皇后定评
- ▪ 第四十三回 十六苑群芳领袖 五大湖胜境题名
- ▪ 第四十四回 龙游凤簃小梦清凉 琴证鸳盟深情火热
- ▪ 第四十五回 惜花陈词王桂枝得体 当筵献曲朱贵儿易服
- ▪ 第四十六回 急转金铃纷飞莺燕 逼求松鼠笑索胭脂
- ▪ 第四十七回 解凶兆翻成吉梦 闻豪名共结深交
- ▪ 第四十八回 清夜月明歌声动海上 炎夏日暖娇语出凉亭
- ▪ 第四十九回 帘外悄无人春光未泄 花丛小相会好事成双
- ▪ 第五十回 席上传鞋旖旎风流 窗前窥榻艳冶魂消
- ▪ 第五十一回 依依慈母屈膝为情人 咄咄恶父驱走因私宠
- ▪ 第五十二回 俏佳人独邀仙女名 妙歌儿双夺皇恩酒
- ▪ 第五十三回 争次第灯光船影 分赏罚舞袖花球
- ▪ 第五十四回 悲欢苦乐层见叠出 宝辇龙船初下江都
- ▪ 第五十五回 戏炀帝梦里揶揄 捉后主殿前符咒
- ▪ 第五十六回 离奇神话种玉出琼花 荒唐祥瑞拔氅有老鹤
- ▪ 第五十七回 矮民媚主净身入宫 玉李荣枝先声异兆
- ▪ 第五十八回 睹落花怨女伤神 读遗诗痴人痛泪
- ▪ 第五十九回 千人选秀突出奇才 百般肆谑方现艳质
- ▪ 第六十回 谈天象如数家珍 升赤光惊现王气
话说樊玉儿说了也要舞剑,众人都觉诧异。炀帝笑问玉儿道:“夫人入苑以来从没有说过能够舞剑,怎的今夕倒也有兴起来?”玉儿笑道:“女儿舞剑,虽说也是一件雅事,究属有些失称,贱妾自幼即喜欢使枪弄棒,承恩入了西苑,便深自藏拙,不敢卖弄。今宵见薛美人舞得好剑,不觉触了心爱,再也忍耐不住了。”炀帝点头笑道:“想不到西苑里面这样人才济济。”
炀帝话声未完,玉儿在宴前身子一晃,已是到了殿阶下面,众人更是吃惊。雅云喝采不迭,玉儿却在殿下呼道:“薛美人快将你的剑丢给贱妾!”冶儿听了,便将宝剑向玉儿掷去。只见寒森森两口剑儿直向玉儿顶门落下,玉儿身子往下一挫,喝声来得好,两手接着宝剑,便霍霍的舞起来。众人仔细瞧视,见玉儿的舞法大是不同,初时如晴蜓点水,燕子穿帘,还有些卖弄美人体态。渐渐舞得紧了,两口宝剑就像两条白龙上下盘旋。舞到妙处,宝剑和人俱已不见,只觉银光闪闪,冷气飕飕,见一团白雪在阶前乱滚。炀帝看了,惊得呆住。众夫人更是屏息无声,蓦的一道寒光,直向殿上扑来,众人吃了一惊,定眼看时,却是玉儿喜孜孜地怀抱宝剑俏立宴前,面不改色,气不见喘,好似没事一般。
这时,早把个薛冶儿看得心喜神服,径到玉儿面前,拜倒娇体道:“夫人真是神人,贱妾敢求夫人赐允,传授给贱妾可好了?”玉儿慌忙将她扶起道:“美人的剑术和了贱妾,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分什么高低,怎生当得传授两字,只是不妨一同探讨探讨。”炀帝笑道:“樊夫人不须过谦,薛美人确逊一筹。”萧皇后也笑道:“初见了薛美人的舞剑,意为神乎其神的了,哪知出类拔萃还有樊夫人的神艺,我们真是目光如豆了。”玉儿重新落座,开怀畅饮。十六苑的美人又轮流奏了一阵乐。
这时,星河惨淡,已过了子夜。炀帝含了七八分酒意,不住的向袁宝儿睃视。萧皇后和众夫人瞧在眼中,暗暗失笑。萧皇后便含笑对炀帝道:“月落参横,更深夜阑了,圣上也该驾了鹊桥安渡银河了,莫使织女的芳心兀突不宁咧。”众夫人不禁齐声失笑。炀帝瞧了宝儿一眼,只见她低垂粉颈,不胜娇羞。炀帝即命撤宴,一同下山。炀帝仍与宝儿下了龙船,萧皇后和众夫人也各坐原船,随了炀帝的船儿到了北海堤岸上陆。众夫人送炀帝、萧皇后出了西苑,便各自归苑。炀帝和萧皇后、袁宝儿坐上辇车回到显仁宫。炀帝含笑向萧皇后道:“朕躬又要失陪了。”萧皇后娇啐一声,独自退入后宫安息。炀帝便携了袁宝儿同入寝殿,拥上凉榻,真个驾起鹊桥,渡了银河。宝儿十五年华,初邀恩宠,不免有啮指忍受的娇态,炀帝万分怜惜,着意温存,已是落红狼藉了衾席。
风流偏夜短,又已到天明。炀帝挨延了好久,方始临朝,便得了杨素的死信。原来杨素病儿日重,他的兄弟杨约,儿子玄感,尚觅名医调治,素张目道:“我尚想求活不成?”便却药不饮,延至初七晚上,他便一命呜呼。炀帝闻知了素的死讯,心中好不欢喜,但是表面上还需敷衍一番。追赠素为光禄大夫、太尉公,赐谥景武,特给辒车班剑四十人,前后部羽葆鼓吹,赙帛五千段,粟麦五千石,特命鸿胪卿司马俊监护丧事。杨素一生,倒也好算得生荣死哀,福寿全归了。
接着过了两天,太子昭竟也为了懊丧卧病之后,药石虽灵,难医心疾,便也绝命。炀帝只略哭了数声,草草丧葬,予谥元德。昭有三子,炀帝便封长孙倓为燕王,次孙侗为越王,幼孙侑为代王。群太子昭的死讯传到了西苑里面的芳菱耳中,不禁肝肠寸断。明知太子的死去和她相关,越发的伤心了,在亭中左思右想,只觉毫无生趣,竟在亭中自缢身死。待到西苑令马忠发觉,芳菱已是气绝多时。赶忙奏知炀帝,炀帝倒也伤感一回。萧皇后不禁垂泪,命人好好的将她收殓不提。
这天炀帝临朝,皇甫议奏称河渠已通,王弘亦称龙船造成,喜得炀帝游兴勃发,便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安排仪卫,准备出幸江都。宫廷内外,奉了这道诏书,知道炀帝性儿索急,一经出口,便需照行,不能够少些迟延,当下赶忙筹备起来。一连备办了半月有余,大致已是就绪,便上表请期。炀帝即行批定仲秋出发,令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统领,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统领,护驾南下江都。文武官员职在五品以上的赐坐楼船,九品以上赐坐黄篾。又命黄门侍郎王弘监督了龙船,在洛口伺候驾临。
到了那天出发日期,炀帝和萧皇后打扮得华丽庄严,恍似天神。召集了西苑、显仁宫内的夫人美女宫娥等人三千粉黛,一个个锦绣遍体,珠翠满头。萧皇后和炀帝并坐着一乘金围玉盖的逍遥辇。这一部辇车,却是炀帝命开府仪同三司何稠监造。何稠心智灵巧,参酌了古今,造得富丽堂皇,甚合炀帝心意,进稠为太府少卿。炀帝初下江都,始行乘坐此辇,一般夫人美女待炀帝和萧皇后登了宝辇,她们便在前后右左乘坐了香车,驾着宝马,族拥徐行。那般扈从官员,也都穿了蟒袍玉带,跨马随着。
前面导了左卫大将军郭衍,生得脸如黑漆,双目重瞳,颔下绕着一族短髭,身材魁梧,穿了一副乌金连环锁子甲,骑子一匹乌骓马,手中执了一柄宣花大斧,威风凛凛,好似一尊金刚。后面的右卫大将军李景,头戴金凤宝盔,身穿黄金甲,手执一柄虎头大金刀。胯下一匹黄骠骏马,飘着五绺长须,银盆船大脸剑眉凤目,英气勃勃,有如天神一般。两个大将军各带着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向通济渠进发。
一路上无事细表,已是到了通济渠。王弘早已预备了船只伺候,只因通济渠虽经开凿,究是仓促成功,还嫌狭小,吃水甚浅,龙船却不能出入,因此,只能停在洛口等候。炀帝等坐了王弘所备的小船,渡到了洛口,炀帝上了龙船。那只龙船共有四层,计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上面第一层为正殿内殿朝堂,中间两层却有百二十号的房间,俱用金玉饰成。最下的一层,便是内侍们所居。萧皇后也有一艘乘坐的船儿,比炀帝的龙船略微稍小,叫做翔螭船,里面的装饰却是无异。又有各种船儿数千艘,分坐诸王百官、妃嫔公主并装载供奉物品,共用挽船夫八万余人,内中提出了九千名,各穿了锦绣袍儿,专挽炀帝的龙船。萧皇后的翔螭船,护驾的兵士,也分乘了数千艘船儿,由兵士自行挽船,不得引用挽夫。但见彩旗飞舞,画舫联接,相连至二百余里,岸上又用骑兵数队,夹河卫行,直指江都。
炀帝在龙船里面,因与萧皇后分乘了两船,似觉乏味,即将萧皇后以及十六苑夫人、袁宝儿一船美人们都召上了龙船,分居了中间两层的百二十号住房,才觉热闹开怀。所过州县,五百里内概令供奉酒食。一般州员官儿,谁不要极力奉承。往往一州之中,供奉至数百车,山珍海味,搜罗殆尽。炀帝及萧皇后、十六苑夫人、后宫嫔妃美人视同草具,略一进食,便弃置不尝,将成碗的精肴美蔬向河中倾倒,河面上的油花到处不绝,这般奢侈骄淫,实为自古帝皇所不及。沿途又有离宫四十余座,每到一处,炀帝便上岸游玩一、二天,只因那些离宫统是急促造成,不免草率。炀帝沿途游了十几座离宫,都是一般,无甚可取。炀帝便不愿再玩其余的了。便一路不再停留,扬帆直下,到了江都。
江都本是南中有名的胜地,山明水艉,风景佳丽。炀帝到了那里,和萧皇后、十六苑夫人朝赏夕宴,整日欢娱,匆匆岁月,又已十月初旬。小阳春气候,和暖适人。这天傍晚时分,炀帝含了薄醉,独自在御园闲步,穿过了一带花廊,瞥见一个美人的俏影,在前面一晃,转入了粉墙跟首的月洞门儿。炀帝最爱偷偷摸摸地做作,他觉得那个美人的后影甚是俏丽,容貌谅也可观,他便赶上前去想瞧个仔细。哪知追出月洞门,已是不见了美人的芳踪。炀帝好生纳闷,信步向前,忽闻背后似有声息,回头瞧去,正是那个美人,却是在侧首的石屏背面转出,回向原路而去。炀帝依旧瞧了她的背影,不禁暗自失笑道:“原来她在石屏背后,怪不得见不着她,此刻她又回去了,何不唤回她呢?”炀帝自言自语的说着,重又走到月洞门儿跟着,见那个美人已是走到了花廊尽头,又须转弯了。炀帝暗想不好,再不将她唤住,让她转了弯儿过去,再要寻她甚是费事,便提高了声音喊道:“前面的是哪一个?且慢过去,朕有话问你。”哪知炀帝的话儿未毕,美人已是转了弯儿,好似炀帝的呼唤丝毫没有听见。
要是换了内侍们,炀帝早已动怒,只因是个美人,炀帝还能耐得。只是洒开大步,抄过花廊,飞也似的转弯,仍细瞧时,见那美人已是远远的站在一座假山洞前,向洞内张视。炀帝好生诧异,她在张些什么”便放缓了脚步,慢慢地掩将过去,仍想出其不意吓她一吓。待到相离了十多步路,炀帝更放轻了脚步,一步一步的踅上前去,到了相近的时候,炀帝便张开了两臂,将那美人的柳腰自后抱住。忽觉一阵头昏目眩,立脚不稳,陡的一跤跌倒,晕了过去。待至醒来睁目瞧时,只见一个内侍装束的人将自己扶起来,细看那内侍,却不是宫中的人。那个美人又已不知去向。炀帝不觉疑讶,心中暗想,不要遇了鬼怪,便定一定心神,正色向那个内侍问道:“你是哪一个?怎的没有见过你?”那个内侍笑道:“小的奉了长城公的命前来相请圣上。”炀帝闻是长城公陈后主相请,却已忘了陈后主在杨坚身死的下一月也就死了。正是:
已忘相隔阴阳界,底事还须相请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