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宫廷艳史
- ▪ 第三十二回 改遗诏雍正登位 好美色胤礻我丧命
- ▪ 第三十三回 红灯热酒皇子遗爱 煮豆燃萁兄弟化灰
- ▪ 第三十四回 牛鬼蛇神雍和宫 莺燕叱咤将军帐
- ▪ 第三十五回 鸟尽弓藏将军灭族 妻离子散国舅遭殃
- ▪ 第三十六回 破好事大兴文字狱 报亲仇硬拆鸾凤俦
- ▪ 第三十七回 破腹挖脑和尚造孽 褰帘入帏亲王销魂
- ▪ 第一回 杏花村里莺鸣燕唱 布尔湖边月证山盟
- ▪ 第二回 洞房天半神仙眷 毡幕地中龙虎儿
- ▪ 第三回 三尺粉墙重温旧梦 六十处女老作新娘
- ▪ 第四回 灯前偷眼识英杰 林下逐鹿遇美人
- ▪ 第五回 割发要盟英雄气短 裂袍劝驾儿女情长
- ▪ 第六回 腰间短刀斩伏莽 枕边长舌走英雄
- ▪ 第三十八回 弓鞋到处天子被刺 手帕传采郎君入彀
- ▪ 第三十九回 宝亲王私通舅嫂 乾隆帝宠爱香妃
- ▪ 第四十回 狱中回妇深夜被宠 宫里天子静昼窃听
- ▪ 第四十一回 念父母乾隆下江南 争声色雪如登龙舟
- ▪ 第四十二回 东征西讨福康安立功 依翠偎红皇太子偷香
- ▪ 第四十三回 证前盟和珅弄权 结深欢高宗宿娼
- ▪ 第七回 依佟氏东床妙选 救阿太西辽鏖兵
- ▪ 第八回 古埒城觉昌死难 抚顺关尼堪断头
- ▪ 第九回 脂香粉阵靡雄主 睡眼朦胧退敌兵
- ▪ 第十回 奸外母蒙格枉死 避内讧努尔求尸
- ▪ 第十一回 羡繁华观光上国 赖婚姻得罪邻邦
- ▪ 第十二回 杀亲子祸起骨肉 投明主初试经纶
- ▪ 第十三回 被底红颜迷降将 腔中热血赠知人
- ▪ 第十四回 苏子河边淹战将 萨浒山下困雄师
- ▪ 第十五回 兄逼弟当筵结恨 甥杀舅登台焚身
- ▪ 第十六回 翠华园神宗醉玉肤 慈庆宫妃子进红丸
- ▪ 第十七回 依翠偎红将军短气 娇妻雏儿天子托孤
- ▪ 第十八回 逼宫廷纳喇氏殉节 立文后皇太极钟情
- ▪ 第四十四回 莺莺燕燕龙须纤 叶叶花花云雨楼
- ▪ 第四十五回 脱簪苦谏皇后落发 奋拳狠斗天子被擒
- ▪ 第四十六回 涿州府皇孙出现 同乐园宦女失身
- ▪ 第四十七回 莺啼燕唱江南去 匣剑帷灯刺客来
- ▪ 第四十八回 文字奇冤冢中戮尸 姊妹绝艳水底定情
- ▪ 第四十九回 红烛照处美人死 绿树荫中帝子来
- ▪ 第十九回 朱唇接处嫂为叔媒 黄旗展来臣尊帝号
- ▪ 第二十回 传疑案宸妃逝世 惊艳遇洪帅投诚
- ▪ 第二十一回 多尔衮计歼情敌 吉特后巧偿宿缘
- ▪ 第二十二回 露奸情太宗暴殂 见美色豫王调情
- ▪ 第二十三回 救爱妾三桂借兵 杀宫眷崇祯殉国
- ▪ 第二十四回 酬大勋太后下嫁 报宿恨天子重婚
- ▪ 第二十五回 悲离鸾小宛入宫 誓比翼世祖游园
- ▪ 第二十六回 入空门顺治逊国 陷情网康熙乱伦
- ▪ 第二十七回 劫民妇暗移国祚 逋国师计害储君
- ▪ 第二十八回 小二哥暂充钦差 皇四子大战侠客
- ▪ 第二十九回 甘凤池座上献技 白泰官心中访盗
- ▪ 第三十回 斗法术计收血滴子 换娇儿气死陈阁老
- ▪ 第五十回 死宝妃高宗伤往事 游离宫嘉王窥秘像
- ▪ 第五十一回 燕瘦环肥国外选色 偷寒送暖宫内纳姬
- ▪ 第五十二回 老头子纪昀妙解 女孩儿福公祝寿
- ▪ 第五十三回 奇珍异宝和珅抄家 擎石蹋树成得献技
- ▪ 第五十四回 遇宫变煤黑子效死 献巧艺王董氏伤生
- ▪ 第五十五回 崇节俭满朝成乞丐 庆功劳一室做饿夫
- ▪ 第五十六回 弃旧怜新宫中杀眷 莺啼狮吼床上戕妃
- ▪ 第五十七回 敬事房驮妃进御 豫王府奸婢杀生
- ▪ 第五十八回 皇儿仁慈不杀禽兽 天子义侠挽救穷酸
- ▪ 第五十九回 姑谋妇皇后中毒 妾救夫烈妇偷尸
- ▪ 第六十回 创异教洪氏起义 知死期穆相辞行
- ▪ 第六十一回 昏灯哀语慈后逝世 香钩情眼荡子销魂
- ▪ 第六十二回 美人计宣娇救阿兄 烈女行文宗罢选秀
- ▪ 第六十三回 宣武门外名媛倚闾 钉鞋铺中贞妇投梭
- ▪ 第六十四回 皇恩浩荡冰花失志 侬情旖旎四春承欢
- ▪ 第六十五回 金莲贴地琼儿被宠 粉庞失色紫瑛丧生
- ▪ 第六十六回 目成心许载澂淫族姑 歌场舞榭玉喜识书生
- ▪ 第六十七回 倾心一笑杏花春解围 祝发三年陀罗春守节
- ▪ 第六十八回 金莲点点帝子销魂 珠喉呖呖阿父同调
- ▪ 第六十九回 美人落魄遭横暴 天子风流选下陈
- ▪ 第七十回 琼珠翠玉聘儿去 婉转歌吟引凤来
- ▪ 第七十一回 杀汉女胭脂狼藉 攻粤城炮火纵横
- ▪ 第七十二回 兰贵妃寄腹产载淳 咸丰帝避难走热河
- ▪ 第七十三回 泣脂啼粉梦惊三更 画栋雕梁园付一炬
- ▪ 第七十四回 防懿妃文宗草遗诏 立怡王肃顺夺国玺
- ▪ 第七十五回 除异己慈禧有急智 烛奸谋安后运独断
- ▪ 第七十六回 安得海好货取祸 郑亲王贪色遭殃
- ▪ 第七十七回 十年富贵奴凌主 一曲昆簧帝识臣
- ▪ 第七十八回 李鸿藻榻前奉诏 嘉顺后宫中绝食
- ▪ 第七十九回 争大统吴可读尸谏 露春色慈安后灭奸
- ▪ 第八十回 李莲英擅宠专权 慈安后遭妒惹祸
- ▪ 第八十一回 荣禄初入宫禁地 懿妃死偿恩情债
- ▪ 第八十二回 慈安太后为嘴丧命 峒元道士望气得意
- ▪ 第八十三回 白云观太后拈香 神仙会郁氏纳贽
- ▪ 第八十四回 花明柳暗颐和园 弹雨硝烟高丽宫
- ▪ 第八十五回 西苑内皇帝听艳歌 坤宁宫美人受掳掠
- ▪ 第八十六回 劝亲政翁师傅荐贤 兴醋波瑾珍妃被谪
- ▪ 第八十七回 幸名园太后图欢娱 坐便殿主事陈变政
- ▪ 第八十八回 三月维新孤臣走海上 半夜密议皇帝囚瀛台
- ▪ 第八十九回 寇太监殿前尽忠节 游浪子书馆惊宠遇
- ▪ 第九十回 接木移花种因孽果 剑光血痕祸起萧墙
- ▪ 第九十一回 烽火满城香埋枯井 警骑夹道驾幸西安
- ▪ 第九十二回 植蚕桑农妇辱吏 闹宫苑喇嘛驱魂
- ▪ 第九十三回 舒郁愤无聊踏春冰 忆旧恨有心掷簪珥
- ▪ 第九十四回 碧血溅衣寡君自晦 青衣入诗稚子蒙恩
- ▪ 第九十五回 开贿赂奕劻鬻爵 兴赌博小德摆庄
- ▪ 第九十六回 恨绵绵瀛台晏驾 阴惨惨广殿停尸
- ▪ 第九十七回 乱禁阙再建晶园 争封典两哭寝陵
- ▪ 第九十八回 保家声醇王忍小节 斮国脉宣统让大位
- ▪ 第九十九回 丧心病狂大辫儿复辟 衣香鬓影小皇帝完婚
- ▪ 第一百回 封闭清宫溥仪走天津 畅谈风月全书结总目
- ▪ 第三十一回 康熙帝挥泪废太子 汪绅士接驾失弱女
却说肃顺原打算先奉梓宫进京,向恭王要了国玺,立怡亲王载垣做皇帝。谁知孝贞皇后看出了肃顺的计策,便不许他先进京去,又说要和懿贵妃一块儿奉梓宫进京。肃顺无可奈何,只得遵了孝贞后懿旨,一同进京。他和端华在暗地派了怡亲王的侍卫兵,名说是保护后妃两宫的,实在是打算在半路动起手来,把懿贵妃母子两人杀死,只奉孝贞后进京去。谁知懿贵妃也早早料到有这一着,那喜刘送诏书进京的时候,便又谕令荣禄带了四千禁兵到热河来保护幼帝。这里梓宫正出得城,那面荣禄的人马也动了,两面碰个正着。肃顺见有一支禁兵保护着懿贵妃母子二人,荣禄跟随着懿贵妃又是寸步不离,一路上行来,苦没有下手的机会,把个肃顺急得只是在马上叹气。但是还想着自己带领侍卫兵先一日进京,还可以假托先帝的遗诏,把懿贵妃废了名号,又把幼帝载淳拒绝在城外,自己在城里奉载垣做皇帝,那时生米煮成熟饭,也不怕懿贵妃不奉诏。只因此时行宫里出来一行人马,是在梓宫前面,肃顺带领侍卫兵马算是保护梓宫,紧跟在后面;孝贞后和懿贵妃的车仗又在肃顺一班人后面;荣禄带领禁军保护两宫,又在后面。大队人马,在路上走得很慢。
走了许多日子,看看快到京城了。懿贵妃也料定肃顺有这么一着,便趁打尖的时候,在行宫里和孝贞后商量停妥,却叫两个宫女假扮着后妃两人,坐在后妃的车子里;自己却雇了几辆轻快的车子坐着,叫荣禄拨一小支人马暗暗地保护着,从小路抄在梓宫前面,飞也似地赶进宫去。孝贞后和懿贵妃到得京里,肃顺等还在路上。懿贵妃便把恭王、醇王、大学士周祖培、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麟、户部左侍郎文祥、右侍郎宝、鸿胪寺少卿曹毓英等一班心腹大臣召进宫去,连夜密议。又把传国玺给大臣们看过,议定奉幼主载淳为皇帝,改年号称同治元年。诸事停妥,第二天恭亲王派大队人马去驻扎在大清门一带,以备迎接梓宫;一面又在太和殿上预备彩灯,作为奉安梓宫百官行礼的地方。
直到第三天上,那怡亲王载垣和端华先进城来。孝贞后便吩咐把诏书向两人宣读。端华大声说道:“我辈未曾入城,诏书从何而来?”恭王说:“现在传国玉玺在此。”怡亲王也说道:“小王承先帝遗旨监国摄政,如今皇子年幼,非我允许,无论太后贵妃都无权召见臣王。”正说着,荣禄从里面出来说:“太后懿旨,将两人拿下。”便有兵士上前来擒住,又有侍卫上前来脱去两人的衣帽,拥用隆宗门,打人宗人府监禁起来。这时肃顺正护送梓走到密云地方打尖,醇王便秘密宜诏神机营大祥子、大文子,星夜赶到密云去捉拿。这时肃顺正在卧室里拥抱着两位如夫人睡在床上,听说醇王派人来捉拿他,他便咆哮如雷,在卧室中大骂。兵士打破房门,一拥上去把肃顺捉住,带上脚镣手铐,暂送宗人府去监禁。这里两宫皇太后和同治皇帝都是全身孝服,素车白马出皇城大门,把梓宫迎接进城,奉安在太和殿上,都行过礼,然后同治帝升殿。受百官朝贺毕,便下谕旨定肃顺、端华、载坦一班人的罪。谕旨上说道:
载垣,端华,肃顺,朋比为奸,专权跋扈,种种情形,均经明降谕旨,宣示中外。至载垣、端华、肃顺,于七月十七日皇考升遐,即以赞襄王大臣自居;实则我皇考弥留之际,但面谕载垣等,立朕为皇太子,并无令其赞襄政事之谕。载垣乃造作赞襄名目,诸事并不请旨,擅自主持;两宫皇太后面谕之事,亦敢违阻不行。御史董元醇条奏皇太后垂帘事宜,载垣等非独擅改谕旨,并于召对时,有伊等系襄赞朕躬,不能听命于皇太后,伊等请皇太后看折,亦属多余之语。当面咆哮,目无君上,情形不一而足;且屡言亲王等不可召见,意在离间。此载垣、肃顺、端华之罪状也。肃顺擅坐御位,子进内廷当差时,出入自由,目无法纪,擅用行宫内御用器物,于传取应用物件,抗违不遵旨。并自请分见两宫皇太后,于召对时,辞气之间,互相抑扬,意在构衅。此又肃顺之罪状也;一切罪状,均经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面谕,议政王军机大臣逐条开列,传知会议王大臣等知悉。兹据该王大臣等按律拟罪,将载垣等凌迟处死;当即召见议政王奕訢,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文祥,右侍郎宝鋆,鸿胪寺少卿曹毓英,惠亲王绵愉,惇亲王奕誴,醇郡王奕譞,钟郡王奕詥,孚郡王奕譓,睿亲王仁寿,大学士贾桢、周祖培,刑部尚书绵森,面谕以载垣等罪,不无有一线可原。兹据该大臣等佥称载垣、端华、肃顺,跋扈不臣,均属罪大恶极,国法无可宽宥,并无异辞。朕念载垣等均属宗支,以身罹重罪,应悉弃市,能无泪下!惟载垣等前后一切专权跋扈情形,谋危社稷,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非独欺凌朕躬为有罪也。在载垣未尝不自恃为顾命大臣,纵使作恶多端,定邀宽典;岂知襄赞政务,皇考实无此谕,若不重治其罪,何以仰副皇考付托之重?亦何以饬法纪而示万世?即照该王大臣等所拟,均即凌迟处死,实属怙罪相当;惟国家本有议亲议贵之条,尚可量从未减,姑于万无可宽贷之中,免其肆市,载垣、端华均着加恩赐令自尽。即派肃亲王华封,刑部尚书绵森,迅即前往宗人府空室,传旨令其自尽。此为国体起见,并非朕之私于载垣、端华也。至肃顺之悖逆狂谬,较载垣等尤甚,亟应凌迟处死,以伸国法而快人心。惟朕心究有所不忍,着加恩改为斩立决;即派睿亲王仁寿,刑部右侍郎载龄,前往监视行刑,以为大逆不道者戒。至景寿身为国戚,缄默不言;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于载垣等窃夺政柄,不能力争,均属事恩溺职。穆荫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已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该王大臣等拟请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革职,发往新疆效力,均属罪有应得。惟以载垣等凶焰嚣张,受彼箝制,实有难与争衡之势;其不能振作,尚有可原。御前大臣景寿,着即革职,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免其严遣。兵部尚书穆荫,即革职,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佑瀛,均着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钦此。
煌煌一篇上谕,全是懿贵妃的主意。这时载淳做了皇帝,懿贵妃也升做了太后。孝贞后住东面,宫里人称为东太后;懿贵妃住在西面,宫里人称为西太后。
当时肃顺在宗人府里接了圣旨,便十分愤怒,大声对载垣、端华两人说道:“你们当初不听我的话,把事体弄糟到这个样子!”原来咸丰帝临危的时候,肃顺便劝怡亲王先把国玺偷了出来,再行调动兵队,看住两位太后和幼主,不放他们进京去;一面下谕,革去恭王、荣禄一班人的职,夺去他们的兵权,然后回京行事。那时怡亲王胆小,不敢下手,那传国玉玺又落在西太后手里,大势已经去了。又放两宫先回京去,和恭王、荣禄从容部署,自己又守着笨重的梓宫,直比太后迟三日才到密云,坐失绝好机会,生生地败在怡亲王一人手上。当时肃顺口口声声怨恨怡亲王,怡亲王也无话可说,只得听凭华封、绵森两人把他押到宗人府空屋子里去自尽。
且说肃顺由睿亲王仁寿、刑部右侍郎载龄押着出宗人府来,直押到西市去行刑。那沿路看热闹的人,人山人海,见肃顺身肥面白,因在国丧期内,穿着白袍布靴,反绑着坐在牛车上。那犯人过骡马市大街的时候,道旁的小孩都欢呼着道:“肃顺这奸贼,你倒也有今天这一日吗?”还有许多读书人听说肃顺杀头了,便大家呼朋引类地坐着车子,带着酒菜,到西市去看热闹,一面欢呼畅饮,一面抓些泥土向肃顺脸上掷去。一霎时肃顺一张白白胖胖的脸堆满了泥土。刽子手举刀吃嚓一声,把肃顺的脑袋砍下来。便见人丛里走出一个少年来,扑地在睿亲王马前跪倒,满脸淌着眼泪。睿亲王问是什么人,那少年自认说是已故大学士柏葰的儿子,他愿出一千两银子把肃顺的头买去,祭他冤屈死的父亲。睿亲王也知道柏葰死得冤枉,又看那少年哭得厉害,便答应了他。少年便拿出一千两银子来赏了刽子手,捧着肃顺的头回家去,请了许多亲友看他祭人头。
说起那柏葰,在咸丰八年的时候做大学士。他虽是满人,却也常常放出去做主考。这一年,恰恰点柏葰做了北闱的主考,便有人告发,说他勾通关节,将一个戏子名平龄的取中了。他们旗下的公子哥儿原爱唱戏,高兴的时候串着班儿,算不得一回事体。况且捐了监生进考场,原讲不得出身,只看文章便了。无奈那肃顺正在专权的时候,他有意要兴大狱,在文宗跟前说了,把那时北闱的同考官一网打尽。从同考官起,直到举人,杀头的有五六十人。只有那时一个副考官名朱凤标的,因害眼病请假,不曾入场,只革了职,逃了性命。刑部会审下来,把柏葰的罪定了斩立决,那班满大臣都替他在文宗跟前跪求。无奈文宗听信了肃顺的话,再也挽不回来,当时对大臣们说道:“朕不是杀宰相,朕是杀考官。”到行刑的这一天,柏葰照规矩戴着没有缨子的帽子,穿玄色外套,步行到菜市口去谢恩以后,静候圣旨,又叮嘱了儿子在夕照寺守候。他儿子正要走时,忽见刑部尚书赵光嚎啕大哭着跑来。这时时辰已到,刽子手不容他说话,便跪请柏大人升天。柏葰临死的时候便嘱咐他儿子,不要忘了杀父之仇。只听得吃嚓一刀,人头落地。当时有人挽柏葰道: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雨露雷霆皆圣德;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皇天后土鉴孤忠。
如今,柏葰的儿子居然也守到肃顺杀头的这一天,不但是柏葰的儿子快活,便是全个京城里的读书人,都人人快活。
肃顺等人的如意算盘被粉碎了,天大一件事体全仗西太后一人的智谋,把同治皇帝的天下打了下来。同治皇帝便上母后皇太后尊号,称为慈安皇太后;上圣母皇太后称号,称为慈禧皇太后。由恭王领衔,奏请两宫垂帘听政。殿上挂着帘子,慈安太后坐在东面,慈禧太后坐在西面,同受百官朝拜,同理朝政。慈安太后原是一个忠厚人,又是不善于辞令的,凡有王公大臣奏对事项,总由慈禧太后问话。慈禧太后的说话有魄力又有杀气,大臣们听了个个害怕。但是每到了紧要关头,慈禧太后却不要自己做主,总要和慈安太后商量了才肯传谕。这慈安太后见慈禧的才具聪明都高出自己以上,便凡事尽让她些。但是每遇慈禧说话有错的地方,慈安却正颜厉色地规劝她,从不肯附和的。在慈禧的意思,早想把这听政的大权揽在自己掌握中了,只怕因为慈安办事严正,没有机会可以下得手。但她在暗地里,外面联络着侄儿荣禄,内里买服了安、崔两总管和李莲英,叫他们随时侦探东太后的举动,预备抵制的手段。
慈安太后办理朝政一秉至公,她凡事托恭亲王做主,说:“俺们娘儿,原不懂什么事体,只请六爷忠心为国,替皇上办事不错,遇事奏明一声便了。”恭亲王领了慈安太后的谕旨,便常常进宫奏事,商议朝政。慈安太后知道曾国藩是一个好官,便把他从两江总督升做大学士。后来何桂清失陷了城池,刑部议定斩罪。何桂清却暗暗地托同乡同年同官在京城里的十七人上奏折,替他求情,又拿了整万的银子去买通荣禄,求他在慈禧太后跟前说好话。他们认定慈安太后是不管事的,便不把慈安搁在心上。谁知这一回。慈安太后独依了太常寺卿李棠阶的奏本,下谕斩了何桂清。谕旨上说何桂清临阵脱逃,罪无可贷。这样办了一办,把全国的将士吓得人人胆寒。慈安太后又把李棠阶调入军机,一年之中官升尚书。将军胜保打了几次胜仗,便十分骄傲横暴,又十分贪淫。李棠阶知道了,痛痛地参了他一本,慈安太后赫然震怒,下谕把胜保捉来关在刑部大牢里,审问明白了,又下谕赐死。这时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一班汉大臣屡立战功,慈安的主意,便下旨封他们侯爵伯爵。
慈禧太后一向认为慈安太后是懦弱的,如今见她杀杀辣辣地办了几桩事,不觉有些胆寒起来。她回宫的时候,便召安得海来和他商量。那安得海是慈禧太后宠用的人,莫说是宫里,便是满朝中,他的权柄最大,常常仗着西太后的势力压迫一班王公大臣。这时恭亲王的权柄也不小,那恭亲王又是慈安太后亲信的大臣,他见安得海如此跋扈,早在心中怀着愤怒。遇到慈安召见的时候,便奏称安得海如何贪赃枉法,越分专权。那安得海却睡在鼓里,依旧是横行不法,他在外面便处处替慈禧太后拉拢,有许多大臣都入了慈禧的党。慈禧的同党一天多一天,那安得海的权柄也一天大一天。
风向不对,慈禧太后便把安得海传进宫里,告诉他说:“如今慈安太后渐渐地擅权了,动不动杀大臣办将军,你须小心些,在外面不要招摇得太厉害,当心犯在东太后手里,不是玩的。”谁知那安得海听了,非但不害怕,还气愤愤地说道:“害怕她怎的!皇上是俺们太后的皇上,东太后的权威,无论怎的大,总盖不住俺们太后的上面去。皇太后原是和东太后客气,凡事尽让她些,奴才看来,如今皇太后再不能讲客气了;俺太后让一步,东太后便进一步,照着这样下去,莫说俺们做奴才的将来没有饭吃,便是俺太后将来也没有立足的地方了。”这几句话正说在慈禧太后的心眼儿上,便点点头说不错。
从此以后,安得海便常常在慈禧太后跟前献计,如何专权,如何结党。又常常出宫到荣禄家里去商量事体。那恭亲王也在背地里随处侦探安总管的行为。他们的事体,恭亲王统统知道,常常去奏明慈安太后,要下安得海的手。那慈安太后总碍着慈禧太后的脸面,不好意思动手。有一天,恭亲王为江南的军务进宫去见慈安太后,慈安太后叫他去请慈禧的旨意。那恭亲王走到西宫门口,只见安得海在前面走着,也走进西宫去。安得海明明瞧见恭亲王的,他也不上前去招呼,竟大模大样地走进宫去。恭亲王心中不觉大怒,但他在宫门外却被太监们挡住了,说太后有事。恭亲王没奈何,只得忍着气在宫门外候着。谁知直候到天色快晚,还不见传见,把个恭亲王气得不住地顿足,气愤愤地走出宫去。见了醇亲王,便说道:“安得海这奴才如此无礼,俺非杀他不可!”
原来这一天,慈禧太后在宫中尽和安得海商量到山东去采办龙衣的事体,却不曾知道恭亲王在宫门外请见,那安得海原是看见恭亲王进宫来的,却故意不叫太监们通报,有意捉弄恭亲王的。安得海得了慈禧太后的密旨,便悄悄地出京,动身到山东,预备下江南替慈禧太后置办龙衣锦缎去。照清官的祖宗成法,做太监的不许出京城一步,如查得有太监出京的,便立刻就地正法。如今这安得海出得京来,非但不知道隐瞒,反沿途招摇,借着慈禧太后的威势,自称钦差大臣,一路上骚扰地方,逼勒官府。那山东地方官被他敲诈得叫苦连天。他坐着大号太平船两只,船上插着日形三足鸟旗,一面船旁又插了许多龙凤旗帜,带着许多美貌的童男童女。又沿途传唤官妓到船上供差,品竹调丝。船在水中央走着,两岸闲着的人站得密密层层,好似打着两重城墙。船过德州,正是七月二十一日,是安太监的生日。安得海便在船中大做起生日,在中舱里陈放着龙衣,有许多男女上船去对他拜着。这消息传到德州知州赵新耳朵里,知道太监私自出京是犯法的事体,便亲自带了衙役赶上去查拿,那安太监的船已去远了。赵知州不敢怠慢,便亲自进省去禀报山东巡抚丁宝祯知道。接着又有各府县的文书寄到,众口一词,说安太监如何骚扰地方,逼勒官府。那丁宝祯听了大怒,一面动公文给东昌、济宁各府县跟踪追拿,一面写了一本密奏,八百里文书送进京去,专奏与慈安太后知道。那天,恭亲王正在军机处,接到了这一本奏章,一看,也不觉大怒。便袖着这本奏章匆匆赶进宫去,请见慈安太后。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