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度记
- ▪ 第一回 南印度王建佛会 密多尊者阐禅宗
- ▪ 第二回 道童骑鹤闯妖氛 梵志惺庵留幻法
- ▪ 第三回 蒲草接翅放青鸾 枪棒化蛇降众少
- ▪ 第四回 众道徒设法移师 说方便尊者开度
- ▪ 第五回 三尖岭众贼劫庵 两刃山一言化盗
- ▪ 第六回 本智设法弄师兄 美男夺俏疑歌妓
- ▪ 第七回 纯一报恩留长老 酒佣怀忿算高僧
- ▪ 第八回 巫师假托白鳗怪 尊者慈仁蝼蚁生
- ▪ 第九回 扰静功顽石化妇 报仇忿众恶当关
- ▪ 第十回 赛新园巫师释道 灵通关商客持经
- ▪ 第十一回 凶党回心因善解 牛童正念转轮回
- ▪ 第十二回 元通说破灵通关 梵志扩充法里法
- ▪ 第十三回 指迷人回头苦海 持正念静浪平风
- ▪ 第十四回 破幻法一句真诠 妙禅机五空觉悟
- ▪ 第十五回 茶杯入见度家僧 一品遗书荐梵志
- ▪ 第十六回 弄戏法暗调佳丽 降甘霖众感巫师
- ▪ 第十七回 赛新园复修旧庙 东印度重礼真僧
- ▪ 第十八回 二十七祖传大法 达摩老祖度元通
- ▪ 第十九回 清宁观道副投师 轮转司元通阅卷
- ▪ 第二十回 陶情逞能夸造酒 风魔设法警陶情
- ▪ 第二十一回 妄妇备细说衷肠 王范相逢谋道路
- ▪ 第二十二回 咏月王阳招讽诮 载酒陶情说转轮
- ▪ 第二十三回 贪嗔痴路过分心 清宁观僧投老祖
- ▪ 第二十四回 神司善恶送投生 和尚风魔警破戒
- ▪ 第二十五回 神元捐金救鸡豕 道士设法试尼僧
- ▪ 第二十六回 公兴五试寇谦之 正乙一科真福国
- ▪ 第二十七回 行者点化崔夫人 魏王约束中军令
- ▪ 第二十八回 崔寇恶报遭磨灭 忠孝投师入法门
- ▪ 第二十九回 扶演化阿罗说偈 尼总持扰静赴斋
- ▪ 第三十回 道副论忤逆根因 祖师度续弦说偈
- ▪ 第三十一回 度向氏一门复孝 化郁全五子邪心
- ▪ 第三十二回 执迷不悟堕酆都 忤逆妖魔降正法
- ▪ 第三十三回 试掸心白猿献果 堕恶业和尚忘经
- ▪ 第三十四回 求课诵报本回心 说忠欺灾祥果报
- ▪ 第三十五回 轻尘和尚消罪案 伯嚭奸魂被铁鞭
- ▪ 第三十六回 神女化妇试真僧 冤孽逢魔谋报怨
- ▪ 第三十七回 公道老叟看妖魔 献身行者陈来历
- ▪ 第三十八回 圣僧不食疑心物 神将能降不逊魔
- ▪ 第三十九回 师兄师弟争衣钵 秉教神王护法
- ▪ 第四十回 贞节妇力拒狐妖 反目魔形逃女将
- ▪ 第四十一回 扶头百辆论风流 改正狐妖谈古董
- ▪ 第四十二回 诵毛诗男子知书 付酒案邪魔离妇
- ▪ 第四十三回 授女将威扶惧内 结狐妖义说朋情
- ▪ 第四十四回 取水不伤虫蚁命 食馍作怪老僧贪
- ▪ 第四十五回 严父戒子结良朋 岁寒老友嗔狐党
- ▪ 第四十六回 正纲常见性明心 谈光景事殊时异
- ▪ 第四十七回 祖师慈悲救患难 道士方便试妖精
- ▪ 第四十八回 仙佛宝器收蛟患 祖师说偈试沙弥
- ▪ 第四十九回 善神守护善人家 恶党闻灾知警悟
- ▪ 第五十回 李老吝财招盗劫 仙官阅卷授诛心
- ▪ 第五十一回 阿诺享现成财产 大神送麒麟佳儿
- ▪ 第五十二回 悍妇凌夫遭鬼打 道人惩恶变驴骑
- ▪ 第五十三回 数珠子两敌丸丹 舒乡尊四知前世
- ▪ 第五十四回 高尚志逃名不仕 道副师见貌知心
- ▪ 第五十五回 犬怪变人遭食毒 鼠妖化女唱歌词
- ▪ 第五十六回 商礼改非脱禁狱 来思信善拜胡僧
- ▪ 第五十七回 奸贼坏心遭恶孽 善人激义救冤人
- ▪ 第五十八回 狐鼠怪掠美示恩 把来思救人失水
- ▪ 第五十九回 威神三阻狐鼠怪 菩萨两查善恶医
- ▪ 第六十回 把氏施膏母子会 鼋精报怨说因由
- ▪ 第六十一回 捕窃变鼋知苦难 僧人论酒说荤腥
- ▪ 第六十二回 道士三施降怪法 长老一静服鼋精
- ▪ 第六十三回 石克辱讨饭乞儿 喽罗报冤家债主
- ▪ 第六十四回 骆周善心成善报 虎豹变化得人身
- ▪ 第六十五回 走兽飞禽堪度化 士农工贾被妖魔
- ▪ 第六十六回 士悔妄欺成上达 道从疑爱被妖绳
- ▪ 第六十七回 说苦乐庙祝知音 举数珠长老破怪
- ▪ 第六十八回 赤风大王济贫汉 青锋宝剑化枯枝
- ▪ 第六十九回 救生命多保如来 耍拐人木石幻化
- ▪ 第七十回 仲孝义解难甚奇 古仆人悔心救痛
- ▪ 第七十一回 舒尊长误伤衙役 众善信备问善功
- ▪ 第七十二回 走邪猿仆遭迷病 救乳鸟虎不能伤
- ▪ 第七十三回 猿猴归正入庵门 道院清平来长老
- ▪ 第七十四回 零埃打鸟遇妖邪 零地随猴拴鸨怪
- ▪ 第七十五回 元来道者正念头 青白船家救海难
- ▪ 第七十六回 辛苗叟公门方便 小和尚还俗养亲
- ▪ 第七十七回 六老叟参禅论偈 三官长执册说因
- ▪ 第七十八回 殷独与鬼蜮结交 穆义同吴仁遇怪
- ▪ 第七十九回 夺人钱钞遭人骗 肥己心肠把己伤
- ▪ 第八十回 顾名思义消冤孽 化怪除邪总道心
- ▪ 第八十一回 花蛇怪自供恶毒 蠢道人笃信除邪
- ▪ 第八十二回 梁善娶妄得多男 邵禁因斋结众社
- ▪ 第八十三回 八斋友各叙罪孽 万年僧独任主坛
- ▪ 第八十四回 高义劝戒一兄非 高仁解散六博社
- ▪ 第八十五回 一偈谦光动傲生 五个精灵惊长老
- ▪ 第八十六回 无仁孽辈现精灵 有长前因呈长老
- ▪ 第八十七回 舒化修书请圣僧 怪狼闻经修善果
- ▪ 第八十八回 恃强凌弱反伤身 做贼偷牛遭怪耍
- ▪ 第八十九回 淹女胎村人作恶 查文卷大圣礼僧
- ▪ 第九十回 尼总持度狼了道 蔺员外警戒回心
- ▪ 第九十一回 化善医宗交感脉 客人货出孝廉家
- ▪ 第九十二回 善狼得度归人道 店主惊心拜鬼王
- ▪ 第九十三回 咒诅婆儿知悔过 奸淫魂梦逾东墙
- ▪ 第九十四回 建道场迎接高僧 试禅心显灵尊者
- ▪ 第九十五回 陶情卖酒醉行商 王阳变妇迷孤客
- ▪ 第九十六回 众商发心修庙宇 三僧说偈灭邪氛
- ▪ 第九十七回 讽经商真心显露 恶鬼汉磨折疑心
- ▪ 第九十八回 萧刺史重道敬僧 老祖师观颜知喜
- ▪ 第九十九回 杯渡道人神钵戏 波罗和尚显奇闻
- ▪ 第一百回 东度僧善功圆满 西域岭佛祖还空
话表化善变了道人警戒蔺员外,众人问他来历,他说出来历几句,往门外飞走,临走又说:“显灵庙后殿来问。”众人见他飞去不见了,惊叹是个神人,来度化员外,个个回心向善。这化善原奉大圣高僧劝戒村人,离了前村,却走到后村。只见一个仆人,同着一个医者前行。化善走近二人身边,听他彼此问答。医者问道:“你家主召我医谁?”仆人道:“医的是主人妻妾。”医者道:“想是两位娘子有病。不知因甚成疾?”仆人答道:“医家自有手段诊脉看病,问我何用?”化善听了,笑道:“这恶仆晓人不当如是。这必是甘连家妻妾缘故,我如今正要寻他劝戒。”乃摇身一变,也变了个卖药走方的,地上拾起块石头,变个串铃儿。让那医者进了甘连大门,他却在门首摇着铃儿走来走去。仆人见了,问道:“你这医家卖的是甚药,医的是甚病?却是内科外科,方脉大小科?”化善哪里知道,胡乱答道:“是内科。”仆人道:“可会医女人?”化善道:“专门,专门。”仆人听了忙入内说知甘连。甘连随叫请入,正好与地方医家计议用药。
仆人请得化善入屋,化善与医者、甘连叙礼坐定。这医者便盘问起来,道:“道兄贵处?尊姓大名?却是哪家方脉?”化善哪里答应得出,只是随口混答。甘连却问道:“先生请同医兄进内看小妻妾的脉。”化善道:“小子行的医不与人同,看的脉也不与一样。且请教医兄,是看的哪家脉?”医者道:“小子是王叔和传来,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这六部脉”化善道:“用的是哪家药?”医者道:“是四物二陈、辛温寒热诸样方药。请问道兄是哪家脉?怎么与小子的不同?想是太素脉。”化善答道:“小子诊的是个交感脉。”医者道:“为何叫做交感脉?”化善道:“小子这交感脉,乃妻妾有病,诊夫之脉;若是夫病,却诊妻脉;父病诊子脉,子病诊父脉。”甘连笑道:“先生,你说夫诊妻脉,妻诊夫脉,谓之交感。若是父病自有母,子病自有妻,如何又父子交诊?”化善笑道:“主人你却不知。比如有父无母,自然诊子;有子无妻,自然诊父。若是有母无父,便诊其媳。”医者笑道:“若是父母妻子俱无,却诊何人?”化善道:“便诊弟兄。”医者道:“今有一人,弟兄并无一个,有病却诊何人?”化善道,“但诊朋友”甘连笑道:“朋友却多,不是一个,又个个亲切,如何诊谁?”化善道:“朋友各个,契合必有一人,如古人管鲍、陈雷。要问病者平日是谁交契,便诊这交契之友。”甘连笑道:“你却与此人说交契,只怕此人不与你交契,却诊也不切。”化善听了,把眉皱将起来,道:“此处不必诊了。你有病,想着此人交契,此人之心却不与你交契。这病不消诊,不必用药,自然在他替你害了。”甘连越发笑起来,说:“你有病,怎么害他?”化善道;“病皆心作,他负你心,便是自病。所以我这诊的叫做交感脉。”甘连听了,道:“果是先生说得有理。小子妻妾有病,便烦先生诊小子的脉。”化善乃诊甘连之脉,说道:“主人,你妻病却不在你发,是你父母身上发的。但用药有三难:医了你妻妾,却医不得你父母;医了你父母,却医不得你妻妾,两不能医。先使你妻妾重病难痊,后却叫你灾殃无药可救。有此三难,便是卢扁复生,华佗再世,也救不得。莫说请这位道兄诊脉,便是王叔和来,也诊不出这一宗冤孽。”甘连听了,道:“先生此话,实关小子肺腑。只是此病,小子知四物无补,二陈枉然,料先生诊脉既神,医药必效,人前一言难尽,少待说此衷肠。”
甘连乃辞谢了医者,留着化善再求诊脉,说道:“先生既说父病诊子脉,子病诊父脉。小子老父时常有些寒热失调,望先生再诊小子之脉,看我老父之病何因?”化善道:“我曾有言说过,有父无母,方诊其子。主人既有母在,还当诊你母脉。”甘连听了,乃进后屋,说与母知。其母笑而不信。甘连道:“母亲不必疑笑。这先生话亦近理。”其母只得走到堂后,伸出手来。化善哪里诊脉,便说道:“是了,是了。这是为婆的不容媳妇,为公的见理不明,抑郁作病。可怜你父不知,受此灾难。”甘连笑道:“先生既说诊脉,为何老母伸出手,却又不诊便知其病?”化善道:“男女授受不亲,况以二指按妇女之手,若是贤良君子,一心怜病者受苦,那点精神专在按脉中寻病;若是混俗先生,心肠邪慝,自不作主,纵诊得亲切,怕有几分捉拿不住。看你母手,便知母脉;推你母脉,便知父病。总是媳妇不敬孝姑,姑心狭隘,不能宽下。媳妇面前背后,有怨姑之言;姑婆冷言热语,在公前生怪媳之谤。那做公公的,巴不得婆媳和顺,一有违言,抑郁成病。我医家却究根因在此。”化善说了,只见婆子在后堂大笑起来,说:“我先生医人病,枝连藤,藤连枝,虽不是病的原由,却倒也有几分说着。真真是两个媳妇性格不纯,咒公骂婆。我老头子知了,也时常生病。却如今天理昭彰,两上都重病卧床,恹恹待死。这样不孝媳妇,医药怎得效灵?”化善道:“老儒人,休得要说此话。我医家有割股之心,一则要你婆媳相安,二则要你媳妇孝顺。你媳妇必先孝顺,你婆媳自然往后相安。若是媳妇不孝顺,婆媳不相安,公姑致病尚小,你主家之子致病却大。一旦你甘连有病,叫人怎医?”甘连听了,惊慌起来,说:“先生必非凡俗之医。我小子定有调停之法,父母要紧,妻妾一凭存亡便了。”化善笑道:“此固一味良药,还要两味在人内眷。他如不急早发出这两味药来,莫说重病,便是小疾亦难得愈。”
妻妾有婢传入,说摇串铃的先生如此如此说。妻妄忙叫婢传出,问道:“先生要两味甚药?”化善道:“一味敬公,一味孝婆。这两味药到心便愈。”婢子传入,妻妾你说我,我说你,把平日不是悔悟过来。一个道:“我若病好,把公公当个活菩萨。”一个道:“我若疾愈,把婆婆当个亲生母。”二人只发了这两句,忽然病减几分。甘连深信先生是个神医,乃问姓名住处。化善却也不隐,乃说了五言八句,说道:
家住显灵庙,高僧即我师。
但愿有病者,居心自转思。
种种诸恶业,皆是病根基。
纲常真药物,背了不能医。
化善说罢,往门外飞走而去,临去回头看着甘连,说:“这病根都在你脉上。要脉平复,庙殿后来寻我。”甘连口里才叫:“先生慢行,待小子奉几贯药金。”化善道:“我是救人病要紧,不计利积阴功的。”说罢径去。却走到远里,只见一个老者,在田间冒暑热耕田种地,两个后生汉子却安坐在树荫之下,面前放着茶罐,他二人一递一盏儿吃。化善见了,忖道:“这精壮汉子,却不耕田,乃叫那老汉力作,想是少壮的家主,老年的佣仆。可怪他为甚的前世不修,今生造下个老不安闲。但世间有一等道理不明的,爱惜其子,宁自劳筋苦骨;又有一等不知养老孝父的逆子,自却偷安,背了天伦,怎叫冥司肯宽一笔之注?我心爱老,且变一个行路过客,探问他个情由。”化善摇身一变,变了一个客人。怎生打扮,只见他:
头戴一顶凉帽,身披两截麻衣。一囊行李压肩皮,三耳草鞋脚系。张着遮日小伞,横拖挽手鞭儿。手中油纸扇频挥,口说好炎天气。
客人走到树荫之下,看着两个汉子道:“天气暑热,途路难行。如你二位在这树荫,乘风吃茶,快活!快活!”汉子答道:“耕田种地,吃辛受苦,红汗白流,哪里快活?”客人道:“比如那田间的老者,便就不快活。这等老年,累筋苦骨,有子孙可代,自己该受快活。想必是二位的老力作?”汉子道:“是我老官人。”客人问道:“可叫做石戒么?”汉子道:“不是,不是。”客官你问石戒怎么?”客人道,“他也有名,故此问他。”汉子道:“石长者是我亲邻。说起话长,且请问客人贵处,往何地公干过我这村乡?”客人道:“小子远村为客,贩卖些货物,顺过贵村。只因天暑,借此树下乘凉。”汉子忙把茶一盏,递与客人,道:“凉茶吃一盏。且问客官,贩的是甚么宝货?”客人道:“小子贩的是人家必用的一宗宝货,老老小小,少它不得。”这个汉子道:“甚么物件,便老小少它不得?若是少了却怎么?”客人道:“老人少了有灾,少壮少了作病。这不止灾病,性命所系。”那个汉子笑道:“是了,是了,客官必是贩五谷。人非五谷不生活,若是少了它,饥饿成病,性命所关。”客人道:“不是,不是。五谷虽然是一宗宝货,比如你庄家却有,便少了自去设法。我这货物,孝廉君子家蓄积得多,我客人贩买了来,专卖与村乡人家用。”这个汉子道:“是了,是了,张孝廉家织有多布,李孝廉家种有多棉。客官必是贩布帛。人非布帛遮体,必然寒冷成病,亦是性命所关。”客人道:“不是,不是。布帛虽然是一宗宝货,比如张孝廉家,他一有织了自穿;李孝廉家种的是自着,不卖与客人贩买。我客人只好求他个教,传授我个方法。”那个汉子道:“是了,是了,客人贩的是珍珠玛瑙、珊瑚宝石。人心爱他,求之不得多病,谋之不来有命。只是我等庄家,重约有五谷,少了珍珠宝石,也不致灾病。”这个汉子道:“也不是宝石,客官贩的决然是酒。我庄家老老小小少不得它。”客人道:“一个酒,你庄家却怎么少不得?”这汉子道:
春若少酒花作羞,夏若少酒风生病。
秋若少酒月徒明,冬若少酒雪无兴。
早晨少酒怎起床,晚间少酒睡不定。
时刻少酒便作灾,老小把酒当性命。
客人笑道:“越发不是我贩的宝货。”二汉道:“客人,你说贩的货,人家老小少它不得,除了衣食,便非性命所关。我两人实不知道,望客官明白说,是何样货物。我庄村人家如少,必定也要奉求买些,怎肯错过客官前去。”客人道:“我的宝货,本为来卖与石戒。他既是你亲邻,如今有何话说?”汉子道;“我这石长者,一个忠厚仗义疏财的人,被两个子男坏了他的行止。如今男不守法度,做了些刁恶事,不但坏他行止,却气成一病,使他伏枕沉疴。”客人道:“一个忠厚老子,生下两个刁恶子男,当初怎起!”二汉道:“人人怪他当年生得子迟,溺爱不明,不曾教训的。”客人道:“这个真真的是石戒自作自受。且问你,比如张孝廉家,可有这等父?李孝廉家可有这等子?”汉子道:“他家老老小小,都有礼节,哪有这等父子。”客人知道:“这客人贩的,实不瞒你,便是这一宗礼节宝货。我见你二位安坐树下乘凉,却叫一个老父冒暑耕种。礼节没了,此时虽安,只怕一日灾病起来,性命所关最大。故此我来卖这礼节与你。”二汉笑道:“一个礼节,甚么要紧。怎说老老小小少它不得?少了便生灾病,性命所关。客官却又说我乘凉树下,我老父冒暑耕田,便没了礼节。这礼节既说没有,却又灾病报应。如今客官如何卖?我二人情愿奉求买你的。”客人道:“买我礼节,若是假意,便千金难买一字;若是真心要买,便白送与你们。”汉子道:“真心买,客官却如何把来送我?”客人道:“作速请你老父来吃茶乘凉,你却去冒暑耕田,便是白送这宝货与你。”汉子听了,笑将起来,哪里去叫他老父,依旧一递一盏吃茶。化善见他模样,忖道:“这汉子,好意思把礼节送与他,不知听受,视这道理为泛常。可怪他愚而不悟,若不施个小术警戒他,如何使他心服?但使他真心诚服,必须得他平日所喜的是何物,怕的是何事,警动得真心,然后方可戒他。”乃向二汉说道:“我客人讲了一番礼节,白送与你,你纵不喜去请你老父,难道不怕后来灾疾报应?”汉子道:“客官走你的路,这礼节陡然也难行。老父耕田,是从来习惯,也难替他。便是后来灾疾也不怕。”客人道:“你如今可有怕的?”汉子道:“怕便只怕一宗事。”却是何事,下回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