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宪宫闱艳史演义
- ▪ 第一编总论
- ▪ 第二编洪宪后及诸妃之历史
- ▪ ▪ 洪宪公主之韵事及艳史
- ▪ ▪ 小白菜遇合之轶闻
- ▪ ▪ 红红断颈刀头
- ▪ ▪ 高丽姨太太与小白菜争长之趣闻
- ▪ ▪ 美人试马肇奇祸
- ▪ ▪ 何妃艳事
- ▪ ▪ 干儿购妾赠假父
- ▪ ▪ 洪述祖恃妹为奥援
- ▪ ▪ 侍婢为姬妾
- ▪ ▪ 居丧纳妾
- ▪ ▪ 桂儿与贵儿
- ▪ ▪ 南极星帝两小星
- ▪ ▪ 牺牲人命为红颜
- ▪ ▪ 女校书为女秘书之趣谈
- ▪ ▪ 阿香轶事
- ▪ ▪ 翠媛与洪姨之关系
- ▪ ▪ 候补姬妾之异闻
- ▪ ▪ 第三编
- ▪ ▪ 洪宪太子与公主及
- ▪ ▪ 皇孙皇女等之历史(附皇媳与驸马)
- ▪ ▪ 大阿哥轶事十则
- ▪ ▪ 皇二子之历史及其文学与疏狂态度
- ▪ ▪ 袁诸子之历史及其行状
- ▪ 第四编改元前之官闱艳史
- ▪ ▪ 陆建章绝世奇闻之奏摺
- ▪ ▪ 闱中筹备帝制琐谈
- ▪ ▪ 豹房轶闻
- ▪ ▪ 敕封嫔妃之趣谈
- ▪ ▪ 内监与女官及诸妃争执之交涉
- ▪ 第五编改元后之宫闱艳史
- ▪ ▪ 家庭朝贺之怪剧
- ▪ ▪ 太子典学问题与改良教育之谕旨
- ▪ ▪ 家庭大闹革命两则
- ▪ ▪ 请办贡货之动议与解决
- ▪ ▪ 皇帝总统之双料头衔
- ▪ ▪ 电话中之秽亵秘史
- ▪ ▪ 手订祖训四大纲及宠妃之奢侈
- ▪ ▪ 御干儿之笑史四则
- ▪ ▪ 侍从女官之轶闻六则
- ▪ ▪ 琐事拾闻
- ▪ 第六编帝制取消后之官闱艳史
- ▪ ▪ 四皇子之风流艳史
- ▪ ▪ 诸妃窃取冕服上之珠钻
- ▪ ▪ 陈将军之夫人与洪妃
- ▪ ▪ 新华宫中之娇异
- ▪ ▪ 诸妃诅咒蔡将军之轶闻
- ▪ ▪ 袁太子劝止取消帝制书
- ▪ ▪ 一片娇喉啼泣声
- ▪ ▪ 周妈大闹新华宫
- ▪ ▪ 为呼陛下餐白刃
- ▪ ▪ 请愿书劝进表之珍藏
- ▪ 第七编 袁帝升遐后之宫闱艳史(附染疾及弥留时)
- ▪ ▪ 致疾之原因及诸妃子女侍疾之轶闻
- ▪ ▪ 诸妃争执服制之怪现状
- ▪ ▪ 弥留时之琐谈种种
- ▪ ▪ 高丽姨太殉袁皇帝始末记
- ▪ ▪ 大典筹备处改设治丧所
- ▪ ▪ 死后祈福形形色色之轶谈
- ▪ ▪ 分产活剧
- ▪ ▪ 出丧声中之轶事种种
- ▪ ▪ 诸妃风流云散之琐谈种种
- ▪ 第八编结论
袁于前清服宫时,为厉行新学之中坚份子。近以鉴于中外学子,略识几句爱比西提欧西语,窃取一二自由平等新名词,即俨然以新学家自命,动辄干涉政治。一遇国家有重大问题发生,或上书请愿,或严词诘质,叫嚣庞杂,莫此为甚。袁是以颇不以青年子弟人校肄业为然。祗以时会所趋,又未便遽行饬令停止。自改元洪宪后,因与左右近臣磋商,此后关于全国学校教授法,宜一律大加改良。拟以中学为主,择东西洋各科学确有裨益者为辅。其余如卢梭民约论美利坚及法兰西革命史诸书,概行禁止售卖。至国学之中,以读经为先。而四子书中,当去孟子一书。盖以其中所言,颇与今世革命家所持之宗旨相合,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及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仇等语,尤为悖逆不道。子弟读之,有坏心术。今后将改四子书为三子书。严饬各学校一律祗遵。近臣以礙难办是虑。袁曰:“无妨。吾将手订规则,先为吾诸子典学之程序,使其敬谨遵行,为天下先。更垂为祖训。如是,谁敢违吾旨乎?“近臣唯唯称是。袁乃手书朱谕一纸,交克定及其诸子。谕中大旨,略谓:“历代青宫,皆有典学之礼。读书程序,总莫能出乎圣经贤传范围之外(前略),现当新学膨胀时代,莘莘学子,咸趋于此途。视昔时典章文物,几若赘旒,甚或鄙为迂拘陈腐,投之浊汙溲溺,何可胜言。夫新学具有本原,苟学有心得,则于吾国前途,多所裨益,无如学者弃其精液而袭其皮毛,自谓醉心欧化,遂尔睥睨前型。始则为法理之上空谈,继即为政治之上干预。迹其生平行事,尝抱无父无君之思想,推原厥故,皆此离经叛道阶之厉也(中略)。汝今居青宫之位,从前所习,悉偏重於新学一途,兹当以身作则。于三子书中,悉心研究,务使体先圣立言之苦心,为一己效法之地步。果有一得,则将来治国平天下之道,端在乎是。慎勿以为老生常谈,而漠视之也。所有厘订课程,审定书籍,俟予正位后,当谕饬施行。并令汝弟及诸子永资遵守”云云。按此项谕旨,未见明文,外间无从知悉。故于此泚笔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