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宪宫闱艳史演义
- ▪ 第一编总论
- ▪ 第二编洪宪后及诸妃之历史
- ▪ ▪ 洪宪公主之韵事及艳史
- ▪ ▪ 小白菜遇合之轶闻
- ▪ ▪ 红红断颈刀头
- ▪ ▪ 高丽姨太太与小白菜争长之趣闻
- ▪ ▪ 美人试马肇奇祸
- ▪ ▪ 何妃艳事
- ▪ ▪ 干儿购妾赠假父
- ▪ ▪ 洪述祖恃妹为奥援
- ▪ ▪ 侍婢为姬妾
- ▪ ▪ 居丧纳妾
- ▪ ▪ 桂儿与贵儿
- ▪ ▪ 南极星帝两小星
- ▪ ▪ 牺牲人命为红颜
- ▪ ▪ 女校书为女秘书之趣谈
- ▪ ▪ 阿香轶事
- ▪ ▪ 翠媛与洪姨之关系
- ▪ ▪ 候补姬妾之异闻
- ▪ ▪ 第三编
- ▪ ▪ 洪宪太子与公主及
- ▪ ▪ 皇孙皇女等之历史(附皇媳与驸马)
- ▪ ▪ 大阿哥轶事十则
- ▪ ▪ 皇二子之历史及其文学与疏狂态度
- ▪ ▪ 袁诸子之历史及其行状
- ▪ 第四编改元前之官闱艳史
- ▪ ▪ 陆建章绝世奇闻之奏摺
- ▪ ▪ 闱中筹备帝制琐谈
- ▪ ▪ 豹房轶闻
- ▪ ▪ 敕封嫔妃之趣谈
- ▪ ▪ 内监与女官及诸妃争执之交涉
- ▪ 第五编改元后之宫闱艳史
- ▪ ▪ 家庭朝贺之怪剧
- ▪ ▪ 太子典学问题与改良教育之谕旨
- ▪ ▪ 家庭大闹革命两则
- ▪ ▪ 请办贡货之动议与解决
- ▪ ▪ 皇帝总统之双料头衔
- ▪ ▪ 电话中之秽亵秘史
- ▪ ▪ 手订祖训四大纲及宠妃之奢侈
- ▪ ▪ 御干儿之笑史四则
- ▪ ▪ 侍从女官之轶闻六则
- ▪ ▪ 琐事拾闻
- ▪ 第六编帝制取消后之官闱艳史
- ▪ ▪ 四皇子之风流艳史
- ▪ ▪ 诸妃窃取冕服上之珠钻
- ▪ ▪ 陈将军之夫人与洪妃
- ▪ ▪ 新华宫中之娇异
- ▪ ▪ 诸妃诅咒蔡将军之轶闻
- ▪ ▪ 袁太子劝止取消帝制书
- ▪ ▪ 一片娇喉啼泣声
- ▪ ▪ 周妈大闹新华宫
- ▪ ▪ 为呼陛下餐白刃
- ▪ ▪ 请愿书劝进表之珍藏
- ▪ 第七编 袁帝升遐后之宫闱艳史(附染疾及弥留时)
- ▪ ▪ 致疾之原因及诸妃子女侍疾之轶闻
- ▪ ▪ 诸妃争执服制之怪现状
- ▪ ▪ 弥留时之琐谈种种
- ▪ ▪ 高丽姨太殉袁皇帝始末记
- ▪ ▪ 大典筹备处改设治丧所
- ▪ ▪ 死后祈福形形色色之轶谈
- ▪ ▪ 分产活剧
- ▪ ▪ 出丧声中之轶事种种
- ▪ ▪ 诸妃风流云散之琐谈种种
- ▪ 第八编结论
著者曰:袁氏称帝,由改元洪宪起,以迄取消帝制止,其中时期仅八十三日耳。此八十三日时期,间其重重秘幕与笑戏,固已书不胜书矣。然千端万绪,纷如乱丝,正如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处说起也。故吾人不得不分其次序,条分缕晰以载之。人第见袁氏称帝后之种种事实,足供研究之材料。而不知改元以前,其家庭间酝酿怂恿而筹备之者,已匪伊朝夕耶。是以著者对于未改元时之洪宪宫闱秘史,安能留兹缺点而弗述及之也。先是,杨度等请设筹安会之呈文既上,袁氏尚游移未决,因退而告诸妻妾,且藉以觇若辈向背之意旨。时洪姨首先表示赞同曰:“此举势在必行,不可坐失是机会也。”袁氏笑而叩其说,洪姨曰:“论势与理,俱有充分之理由。老爷子以前清位极人臣之资格,出为民国之元首。而兵力之盛,足以栗詟天下。畴昔赣宁之役,此其明证也。老爷子即继清而正大位,畴敢反对哉?此就势而言也。至以事理论,亦颇正当。前者隆裕后使清帝推让政权,畀老爷子组织共和国政府,今维持已三年矣。我国民以民主不适用于今兹时代,要求改变政体。老爷子果俯顺与情,实行君主立宪。揆诸事理,殊与隆裕后当日畀权与老爷子之初衷亦弗为忤。老爷子又何必瞻前虑后而不为乎?“袁氏味其言有至理,因答之曰:“容再徐图之。”数日,迄未提及兹事。时袁克定心颇焦灼,急盼乃父准杨度等所请。盖杨度等之请设筹安会研究国体问题者,实克定之原动力也。欲催促袁氏,又恐为其申斥。知洪姨夙为乃父所宠爱,且有进言之能力,于是要求洪姨为己助。洪姨逆料其久挟青宫太子之希望,故曰不可。克定急,以言恬之曰:“他日我得志,当以母后事姨也。”洪姨逊谢曰:“妾何人。斯获为君家一姬人,已属如天福,敢冀非分想哉?公子是言殊折煞妾之寿数矣。”克定曰:“姨虑吾他日食前言乎?果尔,吾今日即呼姨为母,以坚姨信可乎?”乃不俟其许可,即执子礼甚恭。洪姨大喜过望,虽再四谦让而竟允诺之。然素知袁之性质不易与,设直接以此事坚请,转足启其疑团。计不如用旁敲侧击之法,或可易生效力。每届袁退休或归寝时,必与之絮絮谈汉高祖赵匡胤朱元璋往事,且曰:“彼三人者,除赵太祖稍有尺寸冯藉外,其余皆以匹夫而践天子之位。彼亦犹人耳。胡老爷子竟不彼三人若乎?”袁意为之动,曰:“吾非不欲也,实时机尚未至耳。”洪姨曰:“老爷子年近六十,然则将何所待耶?”袁默然。洪姨又密嘱诸妾及婢女仆妇,群以万岁爷呼袁。袁初犹不应,既久,则亦居之弗疑矣。
相传怂恿袁氏为帝者,以袁乃宽之功最钜。先是,袁虽为向南人,与项城却同姓不同宗。然乃宽则在在谄事袁,务博其欢心而始止。项城以其对于己承顺恭谨,心颇喜之。尝招入府中与语,因询及乃宽之先世籍贯、里居、职业甚详。乃宽固工于词令,应对不即不离,而词旨间隐露与项城确系远宗之支派。项城曰:“吾袁氏族极繁大,人口亦众,或者为共始祖之远支亦未可料。且翻遍百家姓,一书一笔写不出两袁字。今而后,吾即承认汝为同宗也。”乃宽喜极欲狂。叙其班次,乃宽为袁之族侄。由是,乃宽凡对人言,辄以宗叔呼袁矣。挟其同宗名义,遂出入府中无忌。即袁氏妻妾辈,亦弗回避。乃宽有子曰瑛,字不同。平昔极有夙骨,心颇鄙阿父行为。闻袁氏称帝,谓其破坏共和之罪人。久欲得而甘心,恨无隙可乘耳。比闻乃父与袁联宗,遂请于乃宽,以为父既忝属天潢贵胄之亲,儿亦思入观天颜也。乃宽许之。一日,因有要公见袁面陈,乃挟不同往,所让既毕命,不同趋叩袁,且呼之为族祖。袁睹不同气宇不凡,大加激赏,赐赍品物具。已而,令乃宽挈之谒见其妻妾。不同执礼极纯谨,以族祖母及族庶祖母称之。由此,数往来于宫闱间,冀乘间施袁氏以惨酷之手段。顾袁氏戒备甚严,出入均有侍从护卫,而卒无可下手。不同遂幡然改计。潜挟伟大之炸弹多枚,入埋于新华宫中,俾一朝爆裂,使袁氏一门同为灰烬。他人固不知,即其父乃宽亦未由窥其底蕴。不料袁氏恶运未终,事遂败露。当时尚不知谁实为此者。嗣经多方侦察,始悉乃不同所为。时不同已先期托故远飏矣。自炸弹案发现后之翌晨,袁氏接得邮局自天津赍来一函拆而阅之,乃不同来书也。其略云:“某某国贼听者,吾袁氏(不同自谓)清白家声乌肯与操莽为伍,况联宗乎?余所以覥颜族祖汝者,盖挟有绝大之目的来也。其目的维何?即意将手刃汝,而为我共和民国一扫阴霾耳。不图汝防范谨严,余未克如愿。因以炸弹饷汝,亦不料所谋未成,殆亦天助恶奴耶。或者汝罪未满盈,彼苍特留汝生存于世间,以待多其罪,予以显戮乎?是未可料。今吾已脱身远去,自今而后,吾匪惟不认汝为同宗,即对于我父,吾亦不甘为其子。汝欲索吾,吾已见机而作,所之地址,迄于一定。吾他日归来,行见汝悬首都门,再与汝为末次之晤面。汝脱戢除野心,取消帝制,解职待罪,静俟国民之裁判。或者念及前功,从宽末灭,汝亦得保全首领二者。惟汝自择之。匆匆留此警告,不尽欲言。”袁阅毕,怒不可遏,拟究乃宽以教子不严罪。嗣经袁之诸妾缓烦始幸而免。盖乃宽平首最工媚术,恒得诸妾之欢心。故诸妾不惜出死力为左袒也。厥从袁侦知不同素与乃宽性情不合,此次埋藏炸弹乃宽实不知情,复言归于好。乃宽愈以小忠小信坚袁之信。不数日,又恢复其原有势力。未几,竟获大典筹备处处长一席,足见袁氏之信任深矣。
当大典筹备处设立之前,则又一段秘史在焉。其个中真相,大约非目击者弗能知也。先是,杨度等筹安会开幕后研究国体决议,请于袁氏实行君主立宪。袁氏径可其议。其最奇者,改元洪宪明令未下时,先命设大典筹备处。起初,袁氏犹顾忌舆论攻击,严格的守秘密主义。又未敢动用国帑,因以经济支绌是虑。当有二姨太与三姨太发起,先由家庭间协助巨款。计袁之妻妾十六人、子十五、女十四挨次每人助一万元,谓之姘股份。凡出资者,俟他日袁氏登极后,各有优先之利益。宛如前清功名执中之官僚,欲以重金得某处优缺,集合刑名钱谷两幕帐房前稿后稿暨家丁等各助金钱贿赂当道,俟到任后,分别股份之多寡,定利权之大小也。名之曰:带肚子。不谓袁氏爱妾亦师其故智也。尔时,除于夫人与次子克文及三女淑顺反对外,其余咸一致赞同。咄嗟间,竟集资四十余万元为试办大典筹备处之用。议既决,遂觅一既亲信而又可靠之人为处长。顾一时颇难当选,事为袁乃宽所闻,欲攫取是职。既得为帝制功臣之一,又可从中侵蚀巨款。乃奉十万金为二姨太与三姨太寿,要其为己推荐。二姨太三姨太颔之。一日,袁又道及兹事,二姨太乘间进言曰:“妾意处长一席,非心腹者不办。妾等物色殆遍,惟有袁乃宽足以胜斯任。盖彼既系同宗,而办事复诚笃谨慎也。”袁喜曰:“微卿言,吾几忘之矣。”因立召乃宽至,告之故。且征取同意,乃宽满口承诺。任事后,略事支配,则四十余万已经告罄。亟与二姨太商,须觅一大资本家而为财政上浥注,始可取求不竭。二姨太然其说,嘱乃宽借箸代筹之。乃宽曰:“非囗囗囗不可。囗囗囗,素有大财神徽号,苟以是责畀之,彼则得矣。”二姨太果以是说请于袁,袁亦以为韪。于是与囗囗囗磋商,囗囗囗力任其可。愿先以五百万元资助。不足,仍可增益。惟有一事要求,异日袁践位,当以首揆一席酬庸为交换之条件。袁许之。越日,囗囗囗即挟巨款至,伪言系己解囊,实则皆挪自交通银行也。由是,苟有不敷用者,悉向囗囗囗要索,数月间,竟达四千万有奇。乃宽从而中饱之,为数亦不赀。有所得辄分其结余,报效二姨太三姨太,以酬其荐己之功。嗟乎!两姨之金取给于袁乃宽,而乃宽之所得则侵蚀于大典筹备处,筹备处之金又取给於囗囗囗,囗囗囗之金则又取给于交通银行。夫以国家有用之资财,供一人筹备帝制之用,而佥壬宵小又于中渔利之,若辈之肉其足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