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子
- ▪ 五辅第十
- ▪ 牧民第一
- ▪ ▪ 右四维
- ▪ ▪ 右四顺
- ▪ ▪ 右士经
- ▪ ▪ 右国颂
- ▪ 形势第二
- ▪ 宙合第十一
- ▪ 权修第三
- ▪ 枢言第十二
- ▪ 立政第四
- ▪ ▪ 右三本
- ▪ ▪ 右四固
- ▪ ▪ 右五事
- ▪ ▪ 右首宪
- ▪ ▪ 右首事
- ▪ ▪ 右省官
- ▪ ▪ 右服制
- ▪ ▪ 右九败
- ▪ ▪ 右七观
- ▪ 乘马第五
- ▪ ▪ 右立国
- ▪ ▪ 右大数
- ▪ ▪ 右地政
- ▪ ▪ 右阴阳
- ▪ ▪ 右爵位
- ▪ ▪ 右务市事
- ▪ ▪ 右黄金
- ▪ ▪ 右诸侯之地千乘之国
- ▪ ▪ 右士农工商
- ▪ ▪ 右圣人
- ▪ ▪ 右失时
- ▪ ▪ 右地里
- ▪ 七法第六
- ▪ ▪ 右为兵之数
- ▪ ▪ 右选陈
- ▪ ▪ 右七法
- ▪ ▪ 右四伤百匿
- ▪ 版法第七
- ▪ 幼官第八
- ▪ 幼官图第九
- ▪ ▪ 右中方本图
- ▪ ▪ 右中方副图
- ▪ ▪ 右东方本图
- ▪ ▪ 右西方副图
- ▪ ▪ 右北方本图
- ▪ ▪ 右东方副图
- ▪ ▪ 右北方副图
- ▪ ▪ 右南方本图
- ▪ ▪ 右南方副图
- ▪ ▪ 右西方本图
- ▪ 八观第十三
- ▪ 法禁第十四
- ▪ 重令第十五
- ▪ 揆度第七十八
- ▪ 法法第十六
- ▪ 兵法第十七
- ▪ 匡君大匡第十八
- ▪ 匡君中匡第十九
- ▪ 国准第七十九
- ▪ 轻重甲第八十
- ▪ 轻重乙第八十一
- ▪ 匡君小匡第二十
- ▪ 王言第二十一〔缺〕
- ▪ 霸形第二十二
- ▪ 霸言第二十三
- ▪ 轻重丙第八十二〔缺〕
- ▪ 轻重丁第八十三
- ▪ ▪ 右菁茅谋
- ▪ ▪ 右石璧谋
- ▪ 轻重戊第八十四
- ▪ 轻重己第八十五
- ▪ 问第二十四
- ▪ 谋失第二十五〔缺〕
- ▪ 戒第二十六
- ▪ 地图第二十七
- ▪ 参患第二十八
- ▪ 制分第二十九
- ▪ 君臣上第三十
- ▪ 君臣下第三十一
- ▪ 小称第三十二
- ▪ 四称第三十三
- ▪ 正言第三十四〔缺〕
- ▪ 侈靡第三十五
- ▪ 心术上第三十六
- ▪ 心术下第三十七
- ▪ 白心第三十八
- ▪ 水地第三十九
- ▪ 四时第四十
- ▪ 五行第四十一
- ▪ 势第四十二
- ▪ 正第四十三
- ▪ 九变第四十四
- ▪ 任法第四十五
- ▪ 明法第四十六
- ▪ 正世第四十七
- ▪ 治国第四十八
- ▪ 内业第四十九
- ▪ 封禅第五十
- ▪ 小问第五十一
- ▪ 七主七臣第五十二
- ▪ 禁藏第五十三
- ▪ 入国第五十四
- ▪ 九守第五十五
- ▪ ▪ 右主听
- ▪ ▪ 右主赏
- ▪ ▪ 右主问
- ▪ ▪ 右主因
- ▪ ▪ 右主周
- ▪ ▪ 右主参
- ▪ ▪ 右督名
- ▪ ▪ 右主位
- ▪ ▪ 右主明
- ▪ 桓公问第五十六
- ▪ 度地第五十七
- ▪ 地员第五十八
- ▪ 弟子职第五十九
- ▪ 言昭第六十〔缺〕
- ▪ 修身第六十一〔缺〕
- ▪ 问霸第六十二〔缺〕
- ▪ 牧民解第六十三〔缺〕
- ▪ 形势解第六十四
- ▪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
- ▪ 版法解第六十六
- ▪ 明法解第六十七
- ▪ 臣乘马第六十八
- ▪ 乘马数第六十九
- ▪ 问乘马第七十〔缺〕
- ▪ 事语第七十一
- ▪ 海王第七十二
- ▪ 国蓄第七十三
- ▪ 山国轨第七十四
- ▪ 山权数第七十五
- ▪ 山至数第七十六
- ▪ 地数第七十七
桓公曰:“寡人多务,令衡籍吾国之富商、蓄贾、称贷家,以利吾贫萌,农夫不失其本事,反此有道乎?”管子对曰:“惟反之以号令为可耳”,桓公曰 :“行事奈何?”管子对曰:“请使宾胥无驰而南,隰朋驰而北,宁戚驰而东,鲍叔驰而西。四子之行定,夷吾请号令谓四子曰:‘子皆为我君视四方称贷之闲,其受息之氓几何千家,以报吾 。’鲍叔驰而西,反报曰 :“西方之氓者,带济负河,菹泽之萌也,猎渔取薪,蒸而为食。其称贷之家,多者千钟,少者六七百钟,其出之钟也一钟,其受息之萌九百余家”。宾胥无驰而南,反报曰 :“南方之萌者,山居谷处,登降之萌也,上斲轮轴,下采杼栗,田猎而为食,其称贷之家,多者千万,少者六七百万,其出之中伯伍也,其受息之萌八百余家”。宁戚驰而东,反报曰 :“东方之萌,带山负海,若处,上断福,渔猎之萌也,治葛缕而为食,其称贷之家刃惠高国,多者五千钟,少者三千钟,其出之中钟五釜也,其受息之萌八九百家 。”隰朋驰而北,反报曰:“北方之萌者。衍处负海,煮泲为盐,梁济取鱼之萌也。薪食,其称贷之家,多者千万,少者六七百万,其出之中,伯二十也,受息之氓,九百余家。凡称贷之家,出泉参千万,出粟参数千万钟,受子息之民参万家。四子已报,管子曰 :“不弃我君之有萌,中一国而五君之正也,然则欲国之无贫,兵之无弱,安可得哉。“桓公曰:“为此有道乎。”管子曰:“惟反之以号令为可,请以令贺献者皆以鐻枝兰鼓,则必坐长什倍其本矣。君之栈台之职,亦坐长什倍。请以令召称贷之家,君因酌之酒,太宰行觞 。”桓公举衣而问曰:“寡人多务,令衡籍吾国,闻子之假贷吾贫萌,使有以终其上令。寡人有鐻枝兰鼓,其贾中纯万泉也,愿以为吾贫萌决其子息之数,使无券契之责 。”称贷之家皆齐首而稽颡曰:“君之忧萌至于此,请再以拜献堂下。”桓公曰 :“不可,子使吾萌春有以传耜,夏有以决芸,寡人之德子无所宠,若此而不受,寡人不得于心 ”;故称贷之家皆再拜受。所出栈台之职,未能参千纯也,而决四方子息之数,使无券契之责;四方之萌闻之,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曰 :“夫垦田发务,上之所急,可以无庶乎?君之忧我至于此。此之谓反准 。”
管子曰 :“昔者癸度居人之国,必四面望于天下,天下高亦高,天下高我独下,必失其国于天下 。”桓公曰:“若此言曷谓也 。”管子对曰:“昔莱人善染练,茈之于莱纯骸,緺绶之于莱亦纯锱也,其周中十金。莱人知之,闻纂茈空,周且敛马,作见于莱人操之,莱有推马,是自莱失綦茈而反准于马也。故可因者因之,可乘者乘之。此因天下以制天下,此之谓国准。“
桓公曰 :“齐西,水潦而民饥,齐东,丰庸而粜贱,欲以东之贱被西之贵,为之有道乎?”管子对曰 :“今齐西之粟,釜百泉,则鏂二十泉也,齐东之粟,釜十泉,则鏂二泉也,请以令籍人三十泉,得以五谷菽粟决其籍,若此,则齐西出三斗而决其籍,齐东出三釜而决其籍,然则釜十之粟,皆实于仓廪。西之民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无本者予之陈,无种者予之新,若此,则东西之相被,远近之准平矣 。”
桓公曰 :“衡数吾已得闻之矣,请问国准?”管子对曰:“孟春且至,沟渎阮而不遂,溪谷报上之水不安于藏,内毁室屋,坏墙垣,外伤田野,残禾稼;故君谨守泉金之谢,物且为之举。大夏,帷盖衣幕之奉不给,谨守泉布之谢,物且为之举。大秋,甲兵求缮,弓弩求弦,谨丝麻之谢,物且为之举。大冬,任甲兵,粮食不给,黄金之赏不足,谨守五谷黄金之谢,物且为之举。已守其谢,富商蓄贾不得如故,此之谓国准 。”
龙斗于马谓之阳,牛山之阴,管子入复于桓公曰 :“天使使者临君之郊,请使大夫初饬左右玄服天之使者乎 。”天下闻之曰 :“神哉齐桓公!天使使者临君之郊。”不待举兵而朝者八诸侯,此乘天威而动天下之道也;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
桓公终神。管子入复桓公曰 :“地重,投之哉兆,国有榷。风重,投之哉兆。国有枪星,其君必辱。国有彗星,必有流血。畜丘之战,彗之所出,必服天下之仇。今彗星见于齐之分,请以令朝功臣世家,号令于国中曰:‘彗星出,寡人恐服天下之仇,请有五谷菽粟布帛文采者。皆勿敢左右,国且有大事,请以平贾取之功臣之家。’人民百姓皆献其谷菽粟泉金,归其财物,以佐君之大事,此谓乘天菑而求民邻财之道也 。”
桓公曰 :“大夫多并其财而不出,腐朽五谷而不散。”管子对曰 :“请以令召城阳大夫而请之。”桓公曰:“何哉?”管子对曰 :“城阳大夫,嬖宠被絺绤,鹅鹜含余粖。齐钟鼓之声,吹笙箎,同姓不入,伯叔父母,远近兄弟,皆寒而不得衣,饥而不得食 。”“子欲尽忠于寡人能乎 ,故子毋复见寡人”;灭其位,杜其门而不出;功臣之家,皆争发其积藏,出其资财,以予其远近兄弟,以为未足,又收国中之贫病孤独老不能自食之萌皆与得焉,故桓公推仁立义,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亲,国无饥民。此之谓缪数。
桓公曰 :“峥丘之战,民多称贷,负子息,以给上之急,度上之求,寡人欲复业产,此何以洽?”管子对曰 :“惟缪数为可耳 。”桓公曰:“诺”,令左右州曰 :‘表称贷之家。皆垩白其门,而高其闾 。”州通之师执折□曰:“君且使使者。“桓公使八使者式璧而聘之,以给盐菜之用,称贷之家皆齐首稽颡而问曰 :“何以得此也。”使者曰:“君令曰:寡人闻之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也 ’,寡人有峥丘之战,吾闻子假贷吾贫萌,使有以给寡人之急,度寡人之求,使吾萌春有以倳耜,夏有以决芸而给上事,子之力也,是以式璧而聘子,以给盐菜之用,故子中民之父母也 。”贷称之家皆折其券而削其书。发其积藏,出其财物,以赈贫病,分其故赀,故国中大给,峥丘之谋也,此之谓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