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韬
- ▪ 第一篇 文韬
- ▪ ▪ 六守第六
- ▪ ▪ 守土第七
- ▪ ▪ 盈虚第二
- ▪ ▪ 国务第三
- ▪ ▪ 文师第一
- ▪ ▪ 上贤第九
- ▪ ▪ 举贤第十
- ▪ ▪ 赏罚第十一
- ▪ ▪ 大礼第四
- ▪ ▪ 明传第五
- ▪ ▪ 守国第八
- ▪ 第二篇武韬
- ▪ ▪ 兵道第十六
- ▪ ▪ 三疑第十七
- ▪ ▪ 发启第十二
- ▪ ▪ 文启第十三
- ▪ ▪ 文伐第十四
- ▪ ▪ 顺启第十五
- ▪ 第三篇龙韬
- ▪ ▪ 立将第二十一
- ▪ ▪ 将威第二十二
- ▪ ▪ 励军第二十三
- ▪ ▪ 阴符第二十四
- ▪ ▪ 农器第三十
- ▪ ▪ 王翼第十八
- ▪ ▪ 论将第十九
- ▪ ▪ 选将第二十
- ▪ ▪ 阴书第二十五
- ▪ ▪ 军势第二十六
- ▪ ▪ 五音第二十八
- ▪ ▪ 兵征第二十九
- ▪ ▪ 奇兵第二十七
- ▪ 第四篇虎韬
- ▪ ▪ 金鼓第三十八
- ▪ ▪ 绝道第三十九
- ▪ ▪ 略地第四十
- ▪ ▪ 火战第四十一
- ▪ ▪ 垒虚第四十二
- ▪ ▪ 军用第三十一
- ▪ ▪ 三阵第三十二
- ▪ ▪ 疾战第三十三
- ▪ ▪ 必出第三十四
- ▪ ▪ 军略第三十五
- ▪ ▪ 临境第三十六
- ▪ ▪ 动静第三十七
- ▪ 第五篇豹韬
- ▪ ▪ 林战第四十三
- ▪ ▪ 乌云山兵第四十七
- ▪ ▪ 乌云泽兵第四十八
- ▪ ▪ 少众第四十九
- ▪ ▪ 分险第五十
- ▪ ▪ 突战第四十四
- ▪ ▪ 敌强第四十五
- ▪ ▪ 敌武第四十六
- ▪ 第六篇犬韬
- ▪ ▪ 分合第五十一
- ▪ ▪ 武锋第五十二
- ▪ ▪ 练士第五十三
- ▪ ▪ 教战第五十四
- ▪ ▪ 战车第五十八
- ▪ ▪ 战骑第五十九
- ▪ ▪ 战步第六十
- ▪ ▪ 均兵第五十五
- ▪ ▪ 武车士第五十六
- ▪ ▪ 武骑士第五十七
武王问太公曰:“律音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
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 ,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征、羽,此真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也。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当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征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此五行之符,佐胜之征,成败之机也。”武王曰:“善哉!”
太公曰:“微妙之音,皆有外候。”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敌人惊动则听之。闻枹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征也。闻金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闻者,宫也。此五者,声色之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