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宫廷艳史
- ▪ 第一回 浅笑轻歌内府开家宴 遗红拾翠深宫戏宣华
- ▪ 第二回 金盒传来子占父妾 凌波步去侬夺郎心
- ▪ 第三回 夸国富海市陈百戏 诉衷情明灯映红颜
- ▪ 第四回 眼波当筵会心默默 火光匝地群盗凶凶
- ▪ 第五回 燕子入怀娇魂初定 才郎列座慧眼频亲
- ▪ 第六回 红拂姬人奔公子 紫髯侠客盗兵符
- ▪ 第七回 茶縻架下苦雨破好事 都护帐里烹儿餍馋涎
- ▪ 第八回 花嫩不经抽春风几度 眼媚宣露洗柳色无边
- ▪ 第九回 剪彩成花奏夫人弄巧 望辇结怨侯家女投环
- ▪ 第十回 谈天文袁紫烟得宠 贴人情大姨娘多情
- ▪ 第十一回 玉环赠处郎心碎 锦缆牵时殿脚行
- ▪ 第十二回 画长眉绛仙得宠 幸迷楼何稠献车
- ▪ 第十三回 玩童女初试任意车 砍琼花忽得长春药
- ▪ 第十四回 烽火连天深宫读表 笙箫彻夜绛帐摇身
- ▪ 第十五回 楼外烽烟书生划策 宫中酒色将军入彀
- ▪ 第十六回 聚家室李渊起义 相英雄虬髯让贤
- ▪ 第十七回 陈水戏灯火澈御沼 步月光鹿影惊帝座
- ▪ 第十八回 巡宫阙月下遇红颜 坐锦屏裙边订白首
- ▪ 第十九回 撤宫禁私通魏氏 入阁门惨杀朱妃
- ▪ 第二十回 白绢绕颈炀帝就死 红颜贴体萧后贪生
- ▪ 第二十一回 恩怨分明美人成烈女 忠义昭著内宫护幼君
- ▪ 第二十二回 窦建德自立为王 窦线娘巧战得婿
- ▪ 第二十三回 旧事重提萧后忍辱 新仇暗结秦王遭擒
- ▪ 第二十四回 马上坠弓鞵世民结袜 宫中正帝位李渊点妃
- ▪ 第二十五回 通贵妃父子聚麀争 良田文己嫔结怨
- ▪ 第二十六回 卫怀王淫凶杀乳母 隐太子贪色劫夫人
- ▪ 第二十七回 弟杀兄玄武门喋血 父禅子唐太宗即位
- ▪ 第二十八回 王将军巧计杀主 魏丞相私访遗孤
- ▪ 第二十九回 恩情缠绵杨妃失节 宫闱幽秘裴氏送儿
- ▪ 第三十回 天子风流侄配婶 东宫横暴奴私主
- ▪ 第三十一回 双美人搓脂摘玉 一老妻结义守情
- ▪ 第三十二回 兴佛法玄奘出使 伏祸胎武氏承恩
- ▪ 第三十三回 箫声起处初施雨露 素筵张时再证恩情
- ▪ 第三十四回 排异己萧妃遭谪 结欢心王后屈尊
- ▪ 第三十五回 王皇后失宠遭废 韩夫人当筵承幸
- ▪ 第三十六回 迎喜宫母女承宠 荣国第帝王祝寿
- ▪ 第三十七回 逼奸宫眷敏之得罪 惨杀后妃武氏行权
- ▪ 第三十八回 一废再废终立太子哲 初立继立虚设皇帝位
- ▪ 第三十九回 炊突无烟佳人丧命 闺闱抱病公主易夫
- ▪ 第四十回 冯小宝初入迷魂阵 来俊臣威震丽景门
- ▪ 第四十一回 筑明堂大兴土木 夺宠姬祸因奸淫
- ▪ 第四十二回 薛怀义力竭身死 张易之身强中选
- ▪ 第四十三回 玉臂触处情心动 美貌传时赘婿来
- ▪ 第四十四回 皇太女天开异想 崔侍郎暗纵娇妻
- ▪ 第四十五回 拔佛须公主斗巧 游夜园驸马偷香
- ▪ 第四十六回 皇后裙边云飞五色 太子府中议灭三思
- ▪ 第四十七回 韦皇后妙选面首 冯七姨奇制荐枕
- ▪ 第四十八回 慧范和尚双雕艳福 太平公主三日奇缘
- ▪ 第四十九回 朱棒横飞后妃惨杀 香木杂珮帝子中谗
- ▪ 第五十回 惠妃得子金神入胁 明皇遇仙黑僧降龙
- ▪ 第五十一回 惠妃计杀太子 力士夜进梅妃
- ▪ 第五十二回 廊阁纡耸骊山宫 龙凤腾舞华清池
- ▪ 第五十三回 翁占媳杨贵妃承宠 兄通妹虢夫人守寡
- ▪ 第五十四回 冰盘献荔枝 温池赐香汤
- ▪ 第五十五回 盗美姬庆绪夺父姬 续旧欢采苹承皇恩
- ▪ 第五十六回 杨贵妃翠阁争夕 唐明皇夹幕藏娇
- ▪ 第五十七回 杨玉环醉排风流阵 李太白狂草训蛮书
- ▪ 第五十八回 幸曲江寡妇承恩 返杨府宠姬逢怒
- ▪ 第五十九回 贵妃截发赎宠 宫女窥浴动情
- ▪ 第六十回 占厦屋夫人营新第 调灵禽天子泣花坟
- ▪ 第六十一回 唐天子斗鸡 杨国舅私妹
- ▪ 第六十二回 赐御香明驼私发 辱宠臣内殿愤争
- ▪ 第六十三回 赐婚姻杨家极宠 讨奸佞张氏遗裔
- ▪ 第六十四回 安禄山惊破霓裳曲 杨贵妃醉戏小黄门
- ▪ 第六十五回 长生殿梅妃受辱 马嵬驿国忠丧生
- ▪ 第六十六回 白绫三尺贵妃毕命 短剑一挥夫人轻生
- ▪ 第六十七回 蜀道中玄宗让位 新殿上龟年骂贼
- ▪ 第六十八回 李謩题词看锦袜 杲卿割舌殉孤城
- ▪ 第六十九回 许远计杀敌将 张巡惨烹爱姬
- ▪ 第七十回 猪儿夜刺禄山 龟年途遇李謩
- ▪ 第七十一回 念梅妃宫中刻像 欺上皇道旁拉马
- ▪ 第七十二回 会亡妃玄宗宴驾 爱良娣肃帝惧内
- ▪ 第七十三回 玉美人引出真美人 假夫妻配成怨夫妻
- ▪ 第七十四回 箭贯玉肩注缘分 杯饮洒泪识恩情
- ▪ 第七十五回 进忠言建宁王自尽 恋痴情李夫人乔装
- ▪ 第七十六回 辅国贪心窃奇宝 秋葵泄妒私俊男
- ▪ 第七十七回 李辅国行凶杀国母 程元振设计除奸雄
- ▪ 第七十八回 牟羽可汗涎母色 代宗皇帝恋旧情
- ▪ 第七十九回 落魄女子充故钏 多情天子怜新人
- ▪ 第八十回 元载纳娇妻身败名裂 子仪绑爱子义正辞严
- ▪ 第八十一回 粉面郎后宫惑女 锦衣人深山访贤
- ▪ 第八十二回 吴国舅力除大憝 小公主下嫁狂儿
- ▪ 第八十三回 德宗曲意媚王女 士会弃官娶美人
- ▪ 第八十四回 急色儿好色取辱 薄命妇安命作丐
- ▪ 第八十五回 乱宫眷朱泚变节 击奸臣秀实尽忠
- ▪ 第八十六回 安乐王月下刺贼 德宗帝宫中绝粮
- ▪ 第八十七回 退长安朱泚纵色 守项城杨氏助夫
- ▪ 第八十八回 窦桂娘忍辱报仇 李宿卫痴情烝主
- ▪ 第八十九回 听谗言谋废太子 和番人遣嫁公主
- ▪ 第九十回 拘弭国进宝 卢眉娘全贞
- ▪ 第九十一回 云烟缥缈天子求仙 粉黛连翩学士承宠
- ▪ 第九十二回 法门寺迎佛骨 中和殿破私晴
- ▪ 第九十三回 春色微传花障外 私情败露掖庭中
- ▪ 第九十四回 叔恋侄文宗急色 女负男太子殉情
- ▪ 第九十五回 夺美妾武宗下辣手 报宿恨郑后行残心
- ▪ 第九十六回 竞豪华公主下嫁 贪荒淫天子蒙尘
- ▪ 第九十七回 遭大劫黄巢造反 忌明主季述逼宫
- ▪ 第九十八回 杀宦官全忠立威 弑昭帝史太行凶
- ▪ 第九十九回 缢太后归束唐室 恋妻婶断送晋朝
- ▪ 第一百回 长安祸起郭威称帝 陈桥兵变赵宋受禅
当时有李灵曜,占据汴州城池造反,不问公私各物,一概截留。郭子仪有私宅,置在汴州,宅中器物,却丝毫不敢损坏,又遣兵士护送汾阳王器物出境。德宗时候,郭子仪以一身保持天下安危,垂二十年。校中书考二十四次,家中子弟,多至三千人。八子七婿,均为高官。诸孙数十人,朝夕到郭子仪室中问安。子仪因子孙太多,不能一一认辨,只略略点头含笑罢了。
当时传下一件故事,当初郭子仪从华州原籍从军到塞外去,因进京去催取军饷,回至银州地方。这一天正是七月七夕,忽然风起走石,月色无光。子仪在马上,不能分辨道路,便在路旁找得一所空屋,席地而宿。正在矇眬入睡的时候,忽然四壁红光齐发,光从屋外射入;子仪大惊,出至庭心中看时,只见一辆七宝云车,从空中冉冉而降。车中坐一美女,端庄美貌,仙骨不凡。子仪心中忽然觉悟,忙拜倒在地,祝道:“今日是七月七夕,想降者必是织女星官?愿赐长寿富贵。”只见那仙女嫣然一笑道:“大富贵,亦寿考!”她话说完,云光复合,彩舆徐升。女仙尚在舆中,低鬟笑子仪。后来子仪果然合了女仙之言,大富大贵,又得长寿。当时史官称他权倾天下,朝不加忌,功高一世,主不加疑,侈穷人欲,议不加贬。真是福德兼全,生荣死哀的了。
自郭子仪一死以后,唐室天下从此多事。有李宝臣,据成德军,扰乱十九年而灭;又有田悦之乱,朱滔之乱。当朝大臣,不但不知改过,且暴虐百姓,方节度使,令领北方健儿,富商家财,去接济军费。日甚一日。德宗皇帝,授李怀光为朔方节度使,领北方健儿,征讨田税,又拒朱滔。一面大招长安富商家财,去接济军费。
当时有一位官拜判度支的杜估,想出各种苛刻的赋税来,百般敲迫,民不胜苦。有一班软弱的百姓,受不住官家的逼迫,便自己缢死。德宗又令度支官遍查都民税粟,硬借四分之一,先后共搜刮得二百万缗。都城地方,人民十分惊慌,宛如遇了盗贼一般。第二年,德宗又改任赵赞做判度支官,又创立苛例二条:一条是间架税。每屋二架为间,上屋抽税钱二千文,中屋抽税钱千文,下屋抽税钱五百文。一条是除陌钱。凡是公私授受买卖财物,每钱一缗,须交官税钱五十文。两法同时颁行,禁止百姓逃税。如有隐匿不报等情,除交官杖责以外,还要加罚。可怜百姓叫苦连天,皇帝毫不知道,只把民膏民血,搜刮至军中。那诸路军将,又不肯齐心协力,你推我诿,历久无功。
接着李正己、粱崇义、惟岳等,又在四处反叛起来。就中最是李希烈、朱滔两路叛兵,来势十分凶猛。那官家兵马,见贼便败。军情报至京师,德宗心中,万分焦急。这时保卫京师的,只有李勉、刘德信两路兵马。德宗没奈何,把这两路人马,也调去救应东都。又命舒王谟为荆襄等道行营都元帅,户部尚书萧复为元帅府长史,右庶子孔巢父为左司马,谏议大夫樊泽为右司马。又调回泾原一带将士,令带同东行。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奉了皇命,率领五千泾原兵士,回至京师。时在十月,漫山遍野,下着大雨,兵士们冒雨兼程,冻饿交迫,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盼到了京师,满望得万岁爷的重赏,不料京兆尹王翃奉旨犒师,只给军士们吃了一餐粗饭菜羹,此外并无赏物。那五千兵士看了,心中不觉大怒,尽把饭莱泼掷在地上,用脚践踏成泥。齐声嚷道:“我辈将替皇帝冒死赴敌,如何一饭亦不使饱?吾等岂肯再为皇家拼命呢!如今眼看着琼林大盈二库中,金帛充满,朝廷如此小器,不肯分丝毫与我们,我们何妨自己动手去取呢!”一人创议,五千人齐声响应着;当时也不由长官说话,顿时披甲张旗,直向京城冲来。
当时姚令言从宫中辞行出来,忽听左右报说兵变,急急上马,赶至城外,向众人大声传谕道:“诸军今日东去,能早日立功,何患不得富贵?如何无端生变,自取灭族之祸?”军士们如何肯听他的话,一声吆喝,和潮水般拥上来,反把他主帅团团围住,鼓噪着直至通化门。这时德宗在宫中,也得了兵变的消息,便急令总管太监,赍着圣旨,赶出城来抚慰军心,每人赏给他彩帛一端。军士们见了这彩帛,更觉动怒,大声呼骂道:“这匹夫,我等岂为此区区彩帛来的吗?”就中有一个好箭手,便弯着弓搭上箭,飕的一箭射去,直中那太监的咽喉,倒地而死。众人一哄,打进了京城;见人便杀,见物便抢。百姓们拖儿挟女,啼哭而逃。那乱兵反向百姓大声呼道:“我辈是来保护你们的,你们财物暂借给我们用用,此后打倒了朝廷,便不夺汝等商货僦质了,也不税汝等间架陌钱了。”这兵士反乱的情形,早有朝廷官员,报至宫中。德宗大骇,忙令太子及翰林学士姜公辅,同出朝门慰谕。那乱军列阵丹凤门,擎着手中弓箭,大声鼓噪着,无可理喻。太子没奈何,返身逃进宫去。德宗急传手谕令禁兵抵敌乱军;不想那白志贞所统领的禁兵,尽是残缺不全的,平日只把虚名军在册子上,每月骗取绢饷,悉入私囊。到如今危急的时候,竟无一人前来。
德宗见召不到禁兵,便不觉慌乱起来。忙左手拉着王贵妃,右手拉着韦淑妃,后随太子诸王公主,从后苑逃出北门去。仓促之间,连御玺都不及取得。德宗逃至北门外十里长亭,略坐休息。那宦官窦立场、霍仙鸣,率内监百余人,追赶出城来随从着。停了一会,那普王谊,也带领一队兵士来护贺。德宗便命普王谊为前驱,太子为殿后,司农卿郭曙、右龙武军使令狐建也赶来护驾。才得了五六百名兵士,姜公辅当时叩马奏道:“朱泚从前亦为泾原军元帅,后因朱泚叛逆,废去他功名,闲住在京城中。臣闻得朱泚平日心常怏怏,如今乱兵,全是朱泚的旧部,若一旦奉朱泚为主,势必难除;不如请陛下便趁现在把朱泚召来同行,免生后患。”当时德宗心内十分慌张,也不暇顾虑到此;便不听姜公辅的话,一味催逼着人马前进,向西行去。
那时乱军在丹凤门外的,久候不见圣旨出来。知道皇帝已走了,便各各拔出利剑来,上去斩破宫门,直入含元殿,大掠琼林、大盈二库;京师居民,亦因怨恨皇帝苛敛他们,如今也乘势入宫窃取库物。把一座壮丽的宫殿,顿时闹成破碎狼藉,争夺喧嚷。大众无主,扰乱不休。姚令言便去和朱泚商议。因径原将士,原为朱泚旧部。只因当时朱泚讨平刘文喜后留镇泾原,加官太尉。谁知朱泚的兄弟朱滔,举兵反叛,用蜡丸封密书,遣人送与朱泚。在半路上,那送书的人,被马燧部下兵士捉住,送至京师。德宗便召朱泚入朝,出示朱滔的书信。朱泚看了,十分惶恐,叩头请死。德宗却也明理,知道他兄弟远隔,不能同谋,但如今已把朱泚召来,为防他日朱滔再来诱惑起见,便把朱泚留住在京中,赐他府第,给他俸禄,也可以算得皇恩浩大了。如今乱兵攻入京城,一时六军无主,姚令言倡议拥戴朱泚为主帅。那泾原兵士,原都是朱泚的旧部,便人人欢喜。
姚令信便亲领乱军,往朱泚府第中迎接去。那朱泚一再谦让,乱兵围立朱泚府门外,不肯散去。直延挨到夜半,姚令言劝朱泚当以社稷为重,出维大局,朱泚才答应下来。那五千名乱兵,便各各手中执着火炬,前呼后拥,把朱泚送入宫去。朱泚夜半升坐含元殿,传谕兵士,不得妄动。次日,朱泚又迁居北华殿,当即发下榜文来道:“泾原将士,远来赴难,不习朝章,驰入宫阙,以致惊动乘舆,西出巡幸。现由太尉权总六军,一应神策等军士,及文武百官,凡有禄食者,悉诣行在。不能往者,即诣本司。若出三日检勘,彼此无名者,杀无赦!”可笑当时满京城的文武官员,大半还睡在鼓中,以为皇帝尚在宫中;一如今见了朱泚的榜文,才知道德宗已经西出。那卢丞相和新任同平章事关播,便也在深夜时,爬出中书省的后垣,和他亲随互换穿了衣帽,混出城去。同时有神策军使白志贞,京兆尹王翃,御史大夫于颀,中丞刘从一,户部侍郎赵赞,翰林学士陆贽、吴通微一班大臣,亦陆续赶赴行在,直赶到咸阳地方,始与车驾相遇。德宗传谕,车驾转赴奉天。那奉天太守听得万岁驾到,不知是何因由,顿时惊慌起来,欲逃至山谷中躲避。主簿苏弁,在一旁劝道:“天子西来,理当出郭迎接;若一逃避,反召罪戾。”那太守便勉强把心神镇定了,出城去把天子车驾迎接进城来。各路将帅,打听得万岁爷驻跸奉天,便纷纷前来朝见。最后左金吾大将军浑瑊,从东京赶来,奏称朱据京师作乱。德宗听了大惊,说朱泚原是忠义之臣,如何作此大逆之事,当时卢杞在侧,也极口称朱泚忠贞,臣请以百口保之。德宗也听信卢丞相之言,一面令浑瑊为行在都虞侯,兼京畿渭北节度使,下诏征诸道兵入援;一面又写诏与朱泚,命他早平大难,迎还乘舆。
诏书写成,独缺了一颗御玺,不能发出去。德宗到此时,才想起当时仓促出宫,不曾把御玺带得,如今诏书上缺了玺文,不能发下去。德宗心里万分焦急,回得宫中,只是长吁短叹。
这时王贵妃,随侍在左右,见万岁爷神色忧郁,便问:“今日朝中何事劳万爷忧虑?”德宗便把去了御玺的话说出来。那王贵妃听了,却不慌不忙地从绣枕下拿出一颗玉玺来。德宗看时,果然是平日常用的那颗御印。忙问:“爱卿从何处得来?”王贵妃奏称:“原是臣妾见万岁爷仓皇出宫,把这玉玺遗留在案上,贱妾知此物是天子的信宝,不可遗失,便在慌张的时候,拿来系在里衣带上。如今藏在枕下多日,不是万岁说起,几乎也忘去了。”把个德宗欢喜得拉住王贵妃的手,只是唤爱卿。
从此德宗虽在行在,也天天宠幸王贵妃,几无虚夕,这且慢表。
如今再说那朱泚,好好的一位忠义大臣,如何忽然变了心,反叛起来,这罪魁祸首,还在姚令言和光禄卿源休二人。那光禄卿源林曾奉命出使回纥,原也替朝廷受过一番辛劳,回朝以来,不得重赏,心中颇怀怨望,如今见朱泚总管六军,便夤夜去见姚令言,说以叛逆之事。那姚令言起初听了十分惊慌。源休说道:“将军此次率领泾原将士来京,便尔作乱,使乘舆西巡,此灭族之罪,将军虽欲不反,他日天子回銮,其有何道以自全?”一句话却把个姚令言问住了,忙起身把源休邀至密室中,长揖请教。源休便道:“如今六宫无主,朱泚手握重兵,千载难得之机;我有一计可以逼住朱泚,使他不得不反。若能成事,再设法除此傀儡;若事不成,将军便杀朱泚自首,罪魁祸首在朱泚,而不在将军,将军何乐而不为?”姚令言听了,忙促膝附耳问大夫有何妙计,逼反朱泚。源休便笑说道:“将军岂忘当年太祖在晋阳宫故事乎?”姚令言听了恍然大悟。
第二天姚令言便假北华殿大排筵宴,请大元帅朱泚入席饮酒。当时陪席的有光禄卿源休,检校司空李忠臣,太仆卿张光晟,王部侍郎蒋镇,员外郎彭偃,太常卿敬釭。这一班原是势力之徒,如今见朱泚得了时,便大家在饮酒之间,百般奉承着,你劝一杯,我敬一盏。你称他为圣贤;我称他为豪杰。几乎把个朱泚,捧上天去。这朱泚初任大事,原也十分谨慎,如今他在宫中一住下,坐着万岁爷的龙椅,睡着万岁爷的龙床,出入有一班禁军拱卫着,起坐有一班宫女太监伺候着,他心中十分快乐。那帝王之念,便油然而起。只以一向忠顺,又碍着众人的脸面不好意思做出反叛的事体来。如今一班大臣劝他饮酒,你递一杯,我送一盏,已有七八分醉意。耳中只听得不断的颂扬说话,有的说大元帅是万家生佛,也有的说大元帅是天生救星,捧得这朱泚心痒痒的,甚是有趣。接着一阵阵的笙歌,送入耳来;一队队的舞姬,走近身来;朱泚在泾原军中的时候,便传闻得唐宫中轻歌妙舞,十分艳美。自来英雄无不好色,当时他心中想念;若得万岁爷在宫中赐宴,领略得宫姬们的歌舞,真是三生之幸。他此次入宫,那六宫妃嫔,共有二三千人,个个吓得躲在后宫,不敢出来。那朱泚也因她们是帝王的眷属,如何敢亵渎,因此他虽说占领宫殿已有一月余日,平日在北华殿中起居,却不敢向后宫中窥探。
如今原是这姚令言悄悄地进宫去劝着那班妃嫔道:“如今朱大将军有保护宫廷之功,明日朝中大臣公宴朱大将军;如今尔等性命,全在他手下,明日饮酒时,须选几个绝色的美人,在筵前歌舞,使大将军快乐,则尔我均可保得长久安乐。”那妃嫔都是女儿之流,有何见识,听姚将军如此说,便齐声答应。
姚令言知道宫中平日歌舞领队的,是一位虞贵嫔,长得绝世容貌。德宗每次听罢歌舞,便要召幸她。只因韦淑妃妒心甚重,每次却被淑妃阻止住的。因此虞贵嫔心中恨韦淑妃甚深;便是现在天子蒙尘,王贵妃和韦淑妃,都随着万岁爷西幸;独把这虞贵嫔丢下在宫中。她又惊慌,又气愤。姚令言也深知她的心事,便悄悄地叮嘱贵嫔:“须好好伺候朱元帅,若得了好处,定能宠冠六宫,不但吐了平日之气,且使我辈得攀龙舞凤,富贵无极。”那虞贵嫔听了这番话,平空里勾起了她做皇后的念头。第二天她领了一班舞姬上殿歌舞的时候,越是妆扮得妖冶动人。朱泚正被众人灌得醺醺大醉,酒力张着色胆,他看那班舞姬,个个长得和天仙一般美丽。尤其是那领班的虞贵嫔,长得身材袅娜,容光焕发。朱泚那两道眼光,只是滴溜溜地转个不定。姚令言在暗地里留心看时,知道是时候了,便悄悄地向众人递过眼色去;众人会意,便一个个溜下殿来,不别而去。
看看那虞贵嫔跳着,唱着,娇喉啭得和黄莺儿一般的圆脆,细腰转得和杨柳儿一般的轻柔,慢慢地移近朱泚的身旁去。那朱泚实在忍不住了,便伸出一只脚来,悄悄地把靴尖儿踏住虞贵嫔的裙幅儿。那虞贵嫔站不住身体了,把柳腰儿一折,看看要倒下地去了。那朱泚趁势伸手把虞贵嫔的玉臂捏住。虞贵嫔一缩手,只是拿她的媚眼儿斜觑着朱泚嗤嗤地笑,这一笑露出千娇百媚,把朱泚的魂儿,直勾向九霄云外去。他也顾不得了,便一转身,伸着两臂,把虞贵嫔的纤腰一抱,虞贵嫔便扶着朱泚,向后宫走去。那虞贵嫔住在春华宫中,当夜朱泚便留宿在虞贵嫔宫中,一连四天不见朱泚出来。
姚令言每日在宫门外探听,只听得宫中一片笙歌嬉笑的声音。这时朱泚只顾眼前快乐,也顾不得君臣之义了。姚令言便去邀集了李忠臣、张光晟、蒋镇、彭偃一、敬釭,一班文武大臣,上了一道劝进表。劝朱泚应天顺人,接了唐家天下,即皇帝位。朱泚读了表文,心中犹豫豫不决。那姚令言直入宫来,对朱泚大声说道:“元帅已占据了唐家宫廷,奸污了唐家宫眷,不造反也是死罪,造反也是死罪,尚有何疑虑之有!”朱泚听了,点头称是。接着,那光禄卿源休,也进宫来引说符命,劝朱泚称尊。朱泚忽然想起那段秀实来,他是一位国家的元老,京师地方,不论军民人等,都是爱戴他的。只因他秉性忠诚,敢言直谏,当时奸臣如卢杞一般人不能容他,常常在皇帝跟前,说他的坏话,要设计陷害他。段秀实便弃官回家,终日在家中闭户读书,不问外事。如今朱泚自己要称皇作帝,心想若得段秀实出来帮助,他必能得人民的信服,且能得京外各路官员的信服。他便和众人商量停妥,立刻遣发一队骑兵,执军中令箭,去召段秀实进宫来。
那秀实早已打听得朱泚有谋反的心迹,便把大门紧闭,不放那骑兵进门来。那骑兵见无门可入,便从后垣越墙进去硬逼迫着秀实进宫去。段秀实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便把他子弟唤来,一一嘱咐后事完毕,才进宫去。朱泚见段秀实到来,便甚是欢喜。笑说道:“司农卿来,吾事成矣!”秀实正色说道:“将士东征,犒赐不丰,这全是有司的过失,天子何从与闻?公以忠义闻天下,何勿开谕将士,晓示祸福,扫清宫禁,迎乘舆,自尽臣职,此不世出之功也。”朱泚听了,心中甚是惭愧,默无一言。秀实出宫,便悄悄地招呼将军刘海宾,泾原将吏何明礼、岐灵岳,在家中密议,欲共杀朱贼。
此时德宗遣金吾将军吴淑,来京师宣慰。朱泚佯为受命,把吴淑留住在省中,一面却私遣泾原兵马使韩旻领铁骑三千,直取奉天。一路去扬言说迎皇帝銮驾回京。便有岐灵岳探得消息,私地里来报与段将军知道。段秀实听了,不觉大惊,说道:“事在危急,只可以诈应诈。”便授计与灵岳,令他往姚令言军中去偷得兵符,只推说朱元帅另有机宜,须面授,星夜去把韩旻的战骑追回来。秀实明知此次死在朱泚手中,便对灵岳说道:“韩旻回来,吾侪盗符之事必要败露,我当直搏逆贼,不成即死,决不拖累诸公。”灵岳道:“公为国家柱石,应留任大难。现在事迫燃眉,且由灵岳暂当此任。他日果能诛杀逆贼,灵岳死亦瞑目矣!”正说时,果然韩旻兵马回来了。朱泚十分诧异,当着众将,严问是谁人追还的?灵岳这时在门外,忍不住了,便挺身而入,以手直指朱泚之面,说道:“天子今蒙尘在外,正臣子百身莫赎之时,如何反遣兵往袭?灵岳生为大唐忠臣,如何肯袖手旁观。追还韩旻寇兵,是俺盗得兵符去召回的。想尔奸贼,也无可奈何我的!”朱泚听了这一番话,怒不可遏,喝令左右将灵岳推出宫门斩首。那灵岳临刑时,骂不绝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