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宫廷艳史
- ▪ 第一回 浅笑轻歌内府开家宴 遗红拾翠深宫戏宣华
- ▪ 第二回 金盒传来子占父妾 凌波步去侬夺郎心
- ▪ 第三回 夸国富海市陈百戏 诉衷情明灯映红颜
- ▪ 第四回 眼波当筵会心默默 火光匝地群盗凶凶
- ▪ 第五回 燕子入怀娇魂初定 才郎列座慧眼频亲
- ▪ 第六回 红拂姬人奔公子 紫髯侠客盗兵符
- ▪ 第七回 茶縻架下苦雨破好事 都护帐里烹儿餍馋涎
- ▪ 第八回 花嫩不经抽春风几度 眼媚宣露洗柳色无边
- ▪ 第九回 剪彩成花奏夫人弄巧 望辇结怨侯家女投环
- ▪ 第十回 谈天文袁紫烟得宠 贴人情大姨娘多情
- ▪ 第十一回 玉环赠处郎心碎 锦缆牵时殿脚行
- ▪ 第十二回 画长眉绛仙得宠 幸迷楼何稠献车
- ▪ 第十三回 玩童女初试任意车 砍琼花忽得长春药
- ▪ 第十四回 烽火连天深宫读表 笙箫彻夜绛帐摇身
- ▪ 第十五回 楼外烽烟书生划策 宫中酒色将军入彀
- ▪ 第十六回 聚家室李渊起义 相英雄虬髯让贤
- ▪ 第十七回 陈水戏灯火澈御沼 步月光鹿影惊帝座
- ▪ 第十八回 巡宫阙月下遇红颜 坐锦屏裙边订白首
- ▪ 第十九回 撤宫禁私通魏氏 入阁门惨杀朱妃
- ▪ 第二十回 白绢绕颈炀帝就死 红颜贴体萧后贪生
- ▪ 第二十一回 恩怨分明美人成烈女 忠义昭著内宫护幼君
- ▪ 第二十二回 窦建德自立为王 窦线娘巧战得婿
- ▪ 第二十三回 旧事重提萧后忍辱 新仇暗结秦王遭擒
- ▪ 第二十四回 马上坠弓鞵世民结袜 宫中正帝位李渊点妃
- ▪ 第二十五回 通贵妃父子聚麀争 良田文己嫔结怨
- ▪ 第二十六回 卫怀王淫凶杀乳母 隐太子贪色劫夫人
- ▪ 第二十七回 弟杀兄玄武门喋血 父禅子唐太宗即位
- ▪ 第二十八回 王将军巧计杀主 魏丞相私访遗孤
- ▪ 第二十九回 恩情缠绵杨妃失节 宫闱幽秘裴氏送儿
- ▪ 第三十回 天子风流侄配婶 东宫横暴奴私主
- ▪ 第三十一回 双美人搓脂摘玉 一老妻结义守情
- ▪ 第三十二回 兴佛法玄奘出使 伏祸胎武氏承恩
- ▪ 第三十三回 箫声起处初施雨露 素筵张时再证恩情
- ▪ 第三十四回 排异己萧妃遭谪 结欢心王后屈尊
- ▪ 第三十五回 王皇后失宠遭废 韩夫人当筵承幸
- ▪ 第三十六回 迎喜宫母女承宠 荣国第帝王祝寿
- ▪ 第三十七回 逼奸宫眷敏之得罪 惨杀后妃武氏行权
- ▪ 第三十八回 一废再废终立太子哲 初立继立虚设皇帝位
- ▪ 第三十九回 炊突无烟佳人丧命 闺闱抱病公主易夫
- ▪ 第四十回 冯小宝初入迷魂阵 来俊臣威震丽景门
- ▪ 第四十一回 筑明堂大兴土木 夺宠姬祸因奸淫
- ▪ 第四十二回 薛怀义力竭身死 张易之身强中选
- ▪ 第四十三回 玉臂触处情心动 美貌传时赘婿来
- ▪ 第四十四回 皇太女天开异想 崔侍郎暗纵娇妻
- ▪ 第四十五回 拔佛须公主斗巧 游夜园驸马偷香
- ▪ 第四十六回 皇后裙边云飞五色 太子府中议灭三思
- ▪ 第四十七回 韦皇后妙选面首 冯七姨奇制荐枕
- ▪ 第四十八回 慧范和尚双雕艳福 太平公主三日奇缘
- ▪ 第四十九回 朱棒横飞后妃惨杀 香木杂珮帝子中谗
- ▪ 第五十回 惠妃得子金神入胁 明皇遇仙黑僧降龙
- ▪ 第五十一回 惠妃计杀太子 力士夜进梅妃
- ▪ 第五十二回 廊阁纡耸骊山宫 龙凤腾舞华清池
- ▪ 第五十三回 翁占媳杨贵妃承宠 兄通妹虢夫人守寡
- ▪ 第五十四回 冰盘献荔枝 温池赐香汤
- ▪ 第五十五回 盗美姬庆绪夺父姬 续旧欢采苹承皇恩
- ▪ 第五十六回 杨贵妃翠阁争夕 唐明皇夹幕藏娇
- ▪ 第五十七回 杨玉环醉排风流阵 李太白狂草训蛮书
- ▪ 第五十八回 幸曲江寡妇承恩 返杨府宠姬逢怒
- ▪ 第五十九回 贵妃截发赎宠 宫女窥浴动情
- ▪ 第六十回 占厦屋夫人营新第 调灵禽天子泣花坟
- ▪ 第六十一回 唐天子斗鸡 杨国舅私妹
- ▪ 第六十二回 赐御香明驼私发 辱宠臣内殿愤争
- ▪ 第六十三回 赐婚姻杨家极宠 讨奸佞张氏遗裔
- ▪ 第六十四回 安禄山惊破霓裳曲 杨贵妃醉戏小黄门
- ▪ 第六十五回 长生殿梅妃受辱 马嵬驿国忠丧生
- ▪ 第六十六回 白绫三尺贵妃毕命 短剑一挥夫人轻生
- ▪ 第六十七回 蜀道中玄宗让位 新殿上龟年骂贼
- ▪ 第六十八回 李謩题词看锦袜 杲卿割舌殉孤城
- ▪ 第六十九回 许远计杀敌将 张巡惨烹爱姬
- ▪ 第七十回 猪儿夜刺禄山 龟年途遇李謩
- ▪ 第七十一回 念梅妃宫中刻像 欺上皇道旁拉马
- ▪ 第七十二回 会亡妃玄宗宴驾 爱良娣肃帝惧内
- ▪ 第七十三回 玉美人引出真美人 假夫妻配成怨夫妻
- ▪ 第七十四回 箭贯玉肩注缘分 杯饮洒泪识恩情
- ▪ 第七十五回 进忠言建宁王自尽 恋痴情李夫人乔装
- ▪ 第七十六回 辅国贪心窃奇宝 秋葵泄妒私俊男
- ▪ 第七十七回 李辅国行凶杀国母 程元振设计除奸雄
- ▪ 第七十八回 牟羽可汗涎母色 代宗皇帝恋旧情
- ▪ 第七十九回 落魄女子充故钏 多情天子怜新人
- ▪ 第八十回 元载纳娇妻身败名裂 子仪绑爱子义正辞严
- ▪ 第八十一回 粉面郎后宫惑女 锦衣人深山访贤
- ▪ 第八十二回 吴国舅力除大憝 小公主下嫁狂儿
- ▪ 第八十三回 德宗曲意媚王女 士会弃官娶美人
- ▪ 第八十四回 急色儿好色取辱 薄命妇安命作丐
- ▪ 第八十五回 乱宫眷朱泚变节 击奸臣秀实尽忠
- ▪ 第八十六回 安乐王月下刺贼 德宗帝宫中绝粮
- ▪ 第八十七回 退长安朱泚纵色 守项城杨氏助夫
- ▪ 第八十八回 窦桂娘忍辱报仇 李宿卫痴情烝主
- ▪ 第八十九回 听谗言谋废太子 和番人遣嫁公主
- ▪ 第九十回 拘弭国进宝 卢眉娘全贞
- ▪ 第九十一回 云烟缥缈天子求仙 粉黛连翩学士承宠
- ▪ 第九十二回 法门寺迎佛骨 中和殿破私晴
- ▪ 第九十三回 春色微传花障外 私情败露掖庭中
- ▪ 第九十四回 叔恋侄文宗急色 女负男太子殉情
- ▪ 第九十五回 夺美妾武宗下辣手 报宿恨郑后行残心
- ▪ 第九十六回 竞豪华公主下嫁 贪荒淫天子蒙尘
- ▪ 第九十七回 遭大劫黄巢造反 忌明主季述逼宫
- ▪ 第九十八回 杀宦官全忠立威 弑昭帝史太行凶
- ▪ 第九十九回 缢太后归束唐室 恋妻婶断送晋朝
- ▪ 第一百回 长安祸起郭威称帝 陈桥兵变赵宋受禅
当下他夫妇二人雇了长行车马,赶进京去。谁知到了王府一打听,那王承升已去世了一个多月,就因元夫人不肯安居在宫中做贵妃,使他母家的人,不得倚势发迹。如今王承升死了,那王夫人却把这元夫人恨入骨髓。因此哥哥死了,也不曾去通报妹妹。王夫人因丈夫死了,久住在京师地方,也没有什么意意,便把一家细软,和奴仆子女,一齐搬出京城,回家乡住去。
把京师地方的房屋,卖给了刑部堂官乔琳。这乔琳和元土会素昧平生,两人相见了,问起王承升夫人的来踪去迹,那高琳一口回绝他不知道。
这次元土会夫妇二人,到京师地方来,扑了一个空,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回家既无盘费,又无财产,留在京师,也处处招人白眼,官家原是最势力的地方,如今见元士会失了势,还有谁肯去招呼他?又因元士会私娶了宫中的退妃,让万岁爷知道了,还有罪名,因此元士会夫妇二人,在京师地方,逗留不住,两口子竟落在乞丐队中,向外州外县叫化度日去。
这正合着德宗皇帝所说的穷相女子,注定寒乞,将来必不能安享富贵的这句话了。
这德宗在位,朝廷中罢杨炎的相位,用右仆射侯希逸为司空,前永平军节度使张镒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希逸不久便死,张镒性情迂缓,只知考察烦琐,一点没有宰相的气度。只有卢杞,他仗着德宗宠任,在位日久,便乘机揽权,侵轧同僚。当时杨炎权在己上,诸事不便,便决计要排去杨炎。杞府中有一谋士,便想了一条栽害杨炎的计策,拟了一本奏章。杨炎新立的家庙,靠近曲江离宫;这地方在开元年间,有萧嵩欲立私祠,玄宗因望其地有王者气象,便不许萧嵩之请。如今杨炎胆敢违背祖训,立家祠于其上,是杨炎显有谋篡的异志。这奏章一递上去,果然不出那谋士所料,德宗看了,不觉大怒,立降杨炎官阶为崖州司马;遣派八个禁兵,押送前去。卢杞用了些银钱,叮嘱那禁兵,在半途上把杨炎缢死。德宗去了杨炎,认卢杞是好人,便拜他为丞相。
独有郭子仪在军中,得了这消息,叹着气道:“此人得志,吾子孙真无遗类了!”时在建中二年六月,郭子仪得病回京,满朝文武,齐往大将军府中探问病情,卢杞也来候病。郭子仪原是一位风流福将,他平日在军中,随带姬妾甚多,且都是美貌的,每遇子仪见客,那姬妾也便侍立在旁,毫无羞涩之态。
遇到常相见的宾客,那姬妾们也夹在里面歌唱谈笑,毫不避忌。
惟有此时一听中军官报说卢丞相到,便先令房中姬妾悉数避去,然后延卢丞相进见。待卢杞去后,有人问郭子仪:“是何用意?”子仪说道:“卢杞貌恶心险,若为妇人见之,必致骇笑;卢杞多疑,徒招怨恨。我正恐子孙受其祸害,如何反自招嫌隙呢?”诸宾客都佩服郭子仪的见识深远。但此次郭子仪抱病回京,病情却一天沉重似一天。德宗是十分敬重元老的,便打发皇帝从子舒王谟,赍圣旨省问郭子仪疾病。这时郭子仪病倒在床,不能起坐,只在床上叩头谢恩。那舒王转身出去,郭子仪便死了。年已八十五岁。德宗皇帝得了丧报,甚是悲伤,停止坐朝,下诏令众臣赴郭府唁吊,丧费全由朝廷支付,追赠太师,配享代宗庙堂。
子仪久为上将,平日为人谦和,更是忠心耿耿,当时朝中无论忠奸,一闻子仪名字,没有不敬重的。田承嗣是当时第一有威权的大臣了,子仪尝使人到魏州去,田承嗣听说郭子仪使至,便不觉向西下拜。当时对那使者说道:“我不向人屈膝已多年矣,今当为汾阳王下拜。”郭子仪的威德,有叫人如此敬重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王珠小姐到此时,百折柔肠,寸寸欲断。士会见了如此美人,如何肯舍,便连连地追问。只听王珠叹一口气说道:“相公已太晚了!俺当日原是好好的一位千金闺女,莫说人家羡慕,便是俺自己也看得十分尊贵的。如今不但成了残花败柳,且已成了一个薄命的弃妇,谁也瞧我不起了。莫说别人,便是俺哥哥,从前要劝俺进宫去的时候,便对着俺妹妹长妹妹短的哄着俺;如今见俺出宫来了,便也把俺丢在脑后不理不睬了。如今谁来亲近我的,便也得不到好处。”士会听了,便说道:“我也不问好处不好处,我只觉小姐可爱;我爱小姐,也不是从今天起头儿了。当时只因小姐是一位黄花闺女,我又有一位妻房在着;如今我妻子已死了,小姐又不幸出宫来,飘零一身,我不怜惜小姐,还有谁怜惜小姐呢?我不找小姐去做一个终身伴儿,却去找谁呢?”王珠小姐说道:“你可知道俺出宫的时候,万岁爷传旨,不许俺再嫁与士宦之家,只许拿俺去配给军校;你若娶俺去做继室,你便要抛撇了前程,你可舍得么?”士会便指天誓日地说道:“俺若得小姐为妻,莫说丢了冠带,便穷饿而死,也不悔恨的!”王珠小姐听了土会如此一番深情的话,不觉嫣然一笑道:“郎君可真心的吗?”士会噗地跪倒在地,又拉王珠小姐并肩儿跪下;一边叩头,一边说道:“苍天在上,俺元士会今日情愿弃官娶王珠小姐为继室,终身不相捐弃。若有食言之处,愿遭天灾而亡。”王珠小姐听了,忙伸手去捂住元士会的嘴,两人相视一笑,手挽着手儿,齐身立起。王珠笑说道:“若得郎君如此多情,真薄命人之幸也!”一句话不曾说完,只听得外面一人呵呵地笑着进来,口中说道:“若得贤弟如此多情,真吾妹之幸也!”王珠小姐早已看见,认得是他哥哥回来了,便啐了一声,一转身和惊鸿似地逃出屋子去了。
这里元土会和王承升二人,说定了婚姻之事。元士会真的立刻把冠带脱卸下来,交给王承升求他代奏皇上,挂冠归去。这里王承升念在同胞兄妹份上,便设了一席筵宴,替元士会夫妇二人饯别。王承升家中,原也富有,便拿了许多珍宝赠别。元土会家乡在郑州地方,还有几亩薄田房屋,夫妻二人,便双双回郑州家乡去住着。夫妻二人,十分恩爱,朝弹一曲,暮下一局,却也十分清闲。
这郑州原是一个小地方,那元士会的左右邻居,尽是贫家小户!见这元士会夫妇二人,忽然衣锦荣归,便人人看得眼红。
又打听得这位新夫人,曾经当今万岁爷册立过贵妃的,引动得众人一传十,十传百,那班乡村妇女,把个元夫人,当做天仙一般看待,个个上门来拜见。那王珠小姐,自从嫁得了元士会,便终日和颜悦色,笑逐颜开,再不如从前在宫中一般地愁眉泪眼了。因此那班村妇,天天和她来缠扰,她也乐于和她们周旋,觉得和乡村妇女周旋着,却另有一种趣味。却不知道便在这里边,惹出祸水来了。
那班乡女,去见了元夫人出来,便四处传说这位夫人的美貌,真是天上少见,地下无有的。这话传在一位姓褚的士子耳中,这褚官人,仗着他父亲在京中吏部为官,便在家乡地方,横行不法起来,霸占田土,鱼肉乡民,却无恶不作。他有一样最坏的毛病,便爱奸污良家女子。他仗着郑州刺史是他父亲的门下,诸事自有刺史袒护他,因此终日在街头巷尾,寻花觅柳。
这日,听他邻居一个少妇去见了元夫人出来,传说元夫人如何美貌,又说元夫人原是进宫去,经当今万岁爷册立过她做过贵妃的,如今私从宫中逃出来,却和这位元相公勾搭上了;一个丢了冠带,一个瞒了天子,带着百万家财,私逃回乡间来。这几句话,直钻进褚官人耳中去了。他第二天,把衣帽穿戴着周全,竟老着脸皮挤在那班村妇队中,到元府上去要见那位元夫人;那元府上的仆役,见他是一个男子,如何肯放他进门去,早被众人吆喝着,驱逐出大门来。
这褚官人见不到这元夫人的面,便早夜眠食不安。他邻家那个少妇,原和他结识下私情的;这时他便和少妇商量,要借那少妇的衣裙,假扮做一个妇人,混进元府去。见了元夫人,施展他勾引的手段,和美人儿亲近一回,便死也情愿!又说:“想她私奔着元相公,逃出京来的人,决不是什么三贞九烈的妇人。”那邻家妇人起初听他说要去勾引那元夫人,怕丢了她的一段恩情,如何肯放褚官人去。后来再三分说,这元夫人从宫中私逃出来,必广有金银珍宝,如勾搭上手,觑便偷了她的金银珍宝来,尽够你我两人一世的享用了。这邻家少妇听了这番话,亦欢喜起来。便把自己的衣裙,拣一套漂亮的,与褚官人穿着,又替他梳一个云髻,施了脂粉,贴了翠钿。这褚官人原也长得敷粉何郎似的,眉眼儿十分清秀,所以那邻家少妇捧着他和宝贝一般,不肯放手。
那少妇有一个小姑,也是不守妇道的人;他也看中了这褚官人多日了,只因自己面貌丑陋,褚官人也不爱她。她眼看着嫂嫂房中藏着一个野男人,闷着一肚子干醋,只因惧怕褚官人的势力,不敢在外面声张出来。如今见褚官人乔扮着女娘们,要混进元府去,勾引元夫人,她想这报仇的机会到了。她躲在嫂嫂隔房,听得清清楚楚,当时她便抢先一步,赶到元府上去,向那看守门口的奴仆,悄悄地说了一番。那班奴仆,跟着他主人在京中,耀武扬威惯了的,都不是肯省事的人。当时听那小姑来告诉了,都当作一件好玩的事。大家说道:“俺们俟这淫棍来时,剥得他赤条条,给他一顿老拳,这才知俺元府太爷的厉害呢。”说话之间,又有三五个乡妇人,手中提篮捧盒的;有的送水果来的,有的送蔬菜来的,都说要求见一见元夫人。
那门丁因今天准备打褚官人,便把那班乡妇,一齐回绝了出去。
停了一会,果然见一个颀长妇人,扭扭捏捏地行来,那小姑这时还未走,见了,便隐在壁角里,向那门丁努嘴儿。那班奴仆一声吆喝,便一拥上去,七手八脚地一阵乱扯,把那妇人身上的衣裙扯成蝴蝶儿一般,片片飞散,顿时赤条条地露出男子的身体来。大家齐骂一声臭囚囊,拳脚交下,那褚官人见不是路,便两手捧着肚子,拔脚飞逃。饶他逃得快,那身上脸上,已着了十多拳,顿时青肿起来。褚官人也顾不得了,只低着头向家中逃去。他妻子见丈夫竟赤条条地从外面逃来,便十分惊诧。忙问时,褚官人也不说话,只向床上一倒。他被元府一个家人,踢伤了肚子;这一睡倒,忙请大夫治伤,足足医治了一个多月,才能勉强起床。
这一口怨气,他如何忍得,便跑到郑州刺史衙门里去告密,说元士会诱逃宫眷。这个罪名,何等重大?那郑州刺史三年不得升官,正要找一件事立功,听了褚官人的话,正是富贵寻人,如何不认真办去。他便调齐通班军役,候到半夜时分,一声吆喝,打进元府去。不问情由,便把元士会夫妇二人双双擒住,捆绑起来,打入囚笼,带回衙门去。可怜那元夫人,是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如何经得这阵仗儿;早已缩在囚笼里,哭得和泪人儿一般。元士会看了,虽是万分心痛,但也是无法可想。
那位刺史官,捉住了士会夫妇二人,回衙去,也不审问。第二天,一匹马,亲自押着上路。晓得夜宿,径向京师行来。幸得郑州地方,离京师还不十分远,不消半个月工夫,已到了京师。
那刺史官把土会夫妇二人直送到吏部大堂,那班堂官,原都认识元士会的,只是他娶了王承升的妹妹为继室,这是秘密的事,众人都不得知道。王承升的妹妹,是经当朝万岁爷册立过为贵妃的,如今元土会竟大胆娶为妻子,这欺君犯上的罪,众人都替他捏一把汗。大家商议,看在同僚面上,便去把王承升请来会议。
那元夫人见了他哥哥,只是啼哭,深怨那郑州刺史多事。
王承升只得看在兄妹的情分上,替元士会做一个和事老,送了一笔程仪,打发郑州刺史回去,又把士会夫妻二人,带回家去。
那元夫人在路上,经过了这一番风霜跋涉,她这娇怯怯的身躯,早不觉大病起来。士会和她夫人是十分恩爱的,便躲在王府上,调理汤药。自己是挂冠归去的人了,便不敢出头露面。倘让人知道,他依旧逗留在京师,告到上官,又是一个欺君的罪名。
好不容易,盼到夫人病体痊愈了,王承升打发盘川,送他夫妇回郑州去。
谁知天下的事,祸不单行,福无双至;那郑州元士会府中,只因土会不在家,一天深夜,打进来一群强人,把府中所有值钱的珍宝,打劫得干干净净,还杀死了两个家人。这桩盗案命案,至今也还没有一个着落。这也不用说了,这显然是那褚官人做下的事。那褚官人原答应那邻家少妇,把元夫人的金银珍宝骗出来,和她过着日子的。如今觑着元士会犯了官司,押解进京去,这正是他下手的好机会。褚官人原结识下当地一班无赖光棍,惯做杀人放火事体的。褚官人只须化几文小钱,招集了一班狐群狗党,乘着黑夜,赶到元府上去,打破大门,见人便杀,见物便抢。那看守府第的男女仆人,早吓得屁滚尿流,四散奔逃,还有谁肯去替主人保守财物?不消一个更次,早把元府上的细软财物,掳得干干净净,好似水洗过一般。待那防守官兵得到风声赶来时,早已溜得无影无踪。褚官人宅子后面,原是临河的;那班强人,劫了财物,满满地装了一船,悄悄地运进了褚家后门,在藏粮食的地窖子里,平分了赃物。内中独乐死了那个邻家淫妇,褚官人给了她许多珍宝首饰。这件事他们做得十分秘密,连褚官人的妻子也睡在鼓中。
只可怜元士会,因得了这位美人,闹得家破人亡,受尽惊慌,历尽折磨,把元土会历年积蓄下来的官俸,和他夫人的闺房私蓄,都被此次褚官人抢得干干净净。从此他两夫妇在家度日,也艰难起来。所有旧日奴仆,见主人失了势,也都星散了。
可怜元夫人身旁,只留下一个小丫头,一切家务烹调的杂事,少不得要元夫人亲自动手,把一个脂粉美人,顿时弄得乱头粗服,憔悴可怜。元士会也是自幼儿享福惯的,只如今家计零落,他心爱的夫人,井臼辛劳,也只有在一旁叹气的份儿。这也是元夫人命宫中犯了魔蝎,她在厨下炊饭,只因身体十分疲倦,草草收拾,便伴她丈夫就寝,在不知不觉中,留下了火种。挨到夜深时候,那厨下火星爆发,顿进轰轰烈烈,把全个府第,好似抛在洪炉中一般。元士会从梦中惊醒,只见满室通红,那千百条火舌,齐向他卧房中扑来。他也不及照顾衣物,只翻身把并头睡着的夫人向腋下一挟,单衣赤足,向窗户中跳出去。
回头看时,那卧房已全被火焰包围了。他夫人身上,只穿了一件小红袄儿。寒夜北风,甚是难禁。只听他夫人一声哭一声唤着,元土会没奈何,鼓着勇气,再冲进屋子去,在下屋子里,拾得了几件破裙袄儿,拿来与他夫人穿上,暂时抵敌了寒威。
这时早已轰动了左邻右舍,人头拥挤,有帮着救火的,有帮着叫喊的。这一场火直烧到天色微明,把一座高大府第,烧成白地。元夫人想想自己苦命,又连累了丈夫受这灾难,便不禁望着那火烧场,呜咽痛哭。元士会只顾解劝他夫人的悲哀,却把自己的悲哀反忘去了。那一班闲人,只围定了他夫妻二人;也有拍着手打哈哈的,也有说着俏皮话的,却没有一个人可怜他的,更没有一个人招呼他到屋中去坐坐的。元士会看他妻子柔腰纤足,站立多时,知道她腰酸足痛,心中万分怜惜,便扶着他夫人向左右邻家去,求他们暂时收留,讨一碗水,给他夫人润润喉儿,借一个椅子给他夫人息息力儿。谁知他二人走到东,东家不理,走到西,西家不睬。说他二人是晦气鬼,没得把他的晦气带进门来。他们走遍了邻里,从前邻舍人家,抢着和看天仙一般找上门去求着要看这位元夫人的,如今元夫人亲自送上门来,给他们看,他们都好似见了鬼一般,把门儿关得紧腾腾的,连声息也没有。
元士会没奈何,扶着他夫人,慢慢地走到那离市街十里远的地方的一座破庙里。夫妻二人,双双在神座下席地坐着。一位朝廷命官,一位也是官家小姐,如今弄成这样的下场头,岂不可怜?士会怔怔地坐了半天,才想到他此处有一位八拜至交姓吴的朋友,土会兴盛的时候,那姓吴的也得他许多好处。如今听说他甚是得意,何不向他去借贷几文,充作进京去的路费,找到了他内兄王承升,再从长计议。当下把这个意思,对他夫人说知。可怜他夫人,自出娘胎,从不曾孤凄凄一人住在屋子里的,何况是在这荒僻冷静的破庙里。元士会便替她把两扇破庙门关起,搬了一块石头,拄着大门,又安慰了他夫人许多话,从那庙的后门出去,元夫人亲自去把那后门关闭上,独自一人,危坐在神座前候着。她心惊胆战,从辰时直候到午牌时分,还不见他丈夫回来,把个元夫人急得在神座前掩面痛哭,这一哭,把她满腹的忧愁心事,都勾引起来了,直哭得泪枯肠断。正呜咽时候,他丈夫在外面打着后门,元夫人去开了进来,那元士会只是叹气。元夫人连连问:“可借得银钱吗?”士会道:“这狗贼,他见我失了势,连见也不见我,只令他家仆役送了一两银子出来,我赌气丢下银子出来,一连走了四家,都推说没有力量帮助。到最后,俺实在无法可想了,去找一个新结识的朋友,倒还是那新朋友,拿出十两银子来。”士会说着,便把这银子托在手中。这元夫人在家中的时候,原是看惯金银的,后来进入宫去,立为贵妃,更是看惯了堆天积地的金银;到如今山穷水尽的时候,可怜她见了这十两银子,不由得不和宝贝一般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