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宫廷艳史
- ▪ 第一回 浅笑轻歌内府开家宴 遗红拾翠深宫戏宣华
- ▪ 第二回 金盒传来子占父妾 凌波步去侬夺郎心
- ▪ 第三回 夸国富海市陈百戏 诉衷情明灯映红颜
- ▪ 第四回 眼波当筵会心默默 火光匝地群盗凶凶
- ▪ 第五回 燕子入怀娇魂初定 才郎列座慧眼频亲
- ▪ 第六回 红拂姬人奔公子 紫髯侠客盗兵符
- ▪ 第七回 茶縻架下苦雨破好事 都护帐里烹儿餍馋涎
- ▪ 第八回 花嫩不经抽春风几度 眼媚宣露洗柳色无边
- ▪ 第九回 剪彩成花奏夫人弄巧 望辇结怨侯家女投环
- ▪ 第十回 谈天文袁紫烟得宠 贴人情大姨娘多情
- ▪ 第十一回 玉环赠处郎心碎 锦缆牵时殿脚行
- ▪ 第十二回 画长眉绛仙得宠 幸迷楼何稠献车
- ▪ 第十三回 玩童女初试任意车 砍琼花忽得长春药
- ▪ 第十四回 烽火连天深宫读表 笙箫彻夜绛帐摇身
- ▪ 第十五回 楼外烽烟书生划策 宫中酒色将军入彀
- ▪ 第十六回 聚家室李渊起义 相英雄虬髯让贤
- ▪ 第十七回 陈水戏灯火澈御沼 步月光鹿影惊帝座
- ▪ 第十八回 巡宫阙月下遇红颜 坐锦屏裙边订白首
- ▪ 第十九回 撤宫禁私通魏氏 入阁门惨杀朱妃
- ▪ 第二十回 白绢绕颈炀帝就死 红颜贴体萧后贪生
- ▪ 第二十一回 恩怨分明美人成烈女 忠义昭著内宫护幼君
- ▪ 第二十二回 窦建德自立为王 窦线娘巧战得婿
- ▪ 第二十三回 旧事重提萧后忍辱 新仇暗结秦王遭擒
- ▪ 第二十四回 马上坠弓鞵世民结袜 宫中正帝位李渊点妃
- ▪ 第二十五回 通贵妃父子聚麀争 良田文己嫔结怨
- ▪ 第二十六回 卫怀王淫凶杀乳母 隐太子贪色劫夫人
- ▪ 第二十七回 弟杀兄玄武门喋血 父禅子唐太宗即位
- ▪ 第二十八回 王将军巧计杀主 魏丞相私访遗孤
- ▪ 第二十九回 恩情缠绵杨妃失节 宫闱幽秘裴氏送儿
- ▪ 第三十回 天子风流侄配婶 东宫横暴奴私主
- ▪ 第三十一回 双美人搓脂摘玉 一老妻结义守情
- ▪ 第三十二回 兴佛法玄奘出使 伏祸胎武氏承恩
- ▪ 第三十三回 箫声起处初施雨露 素筵张时再证恩情
- ▪ 第三十四回 排异己萧妃遭谪 结欢心王后屈尊
- ▪ 第三十五回 王皇后失宠遭废 韩夫人当筵承幸
- ▪ 第三十六回 迎喜宫母女承宠 荣国第帝王祝寿
- ▪ 第三十七回 逼奸宫眷敏之得罪 惨杀后妃武氏行权
- ▪ 第三十八回 一废再废终立太子哲 初立继立虚设皇帝位
- ▪ 第三十九回 炊突无烟佳人丧命 闺闱抱病公主易夫
- ▪ 第四十回 冯小宝初入迷魂阵 来俊臣威震丽景门
- ▪ 第四十一回 筑明堂大兴土木 夺宠姬祸因奸淫
- ▪ 第四十二回 薛怀义力竭身死 张易之身强中选
- ▪ 第四十三回 玉臂触处情心动 美貌传时赘婿来
- ▪ 第四十四回 皇太女天开异想 崔侍郎暗纵娇妻
- ▪ 第四十五回 拔佛须公主斗巧 游夜园驸马偷香
- ▪ 第四十六回 皇后裙边云飞五色 太子府中议灭三思
- ▪ 第四十七回 韦皇后妙选面首 冯七姨奇制荐枕
- ▪ 第四十八回 慧范和尚双雕艳福 太平公主三日奇缘
- ▪ 第四十九回 朱棒横飞后妃惨杀 香木杂珮帝子中谗
- ▪ 第五十回 惠妃得子金神入胁 明皇遇仙黑僧降龙
- ▪ 第五十一回 惠妃计杀太子 力士夜进梅妃
- ▪ 第五十二回 廊阁纡耸骊山宫 龙凤腾舞华清池
- ▪ 第五十三回 翁占媳杨贵妃承宠 兄通妹虢夫人守寡
- ▪ 第五十四回 冰盘献荔枝 温池赐香汤
- ▪ 第五十五回 盗美姬庆绪夺父姬 续旧欢采苹承皇恩
- ▪ 第五十六回 杨贵妃翠阁争夕 唐明皇夹幕藏娇
- ▪ 第五十七回 杨玉环醉排风流阵 李太白狂草训蛮书
- ▪ 第五十八回 幸曲江寡妇承恩 返杨府宠姬逢怒
- ▪ 第五十九回 贵妃截发赎宠 宫女窥浴动情
- ▪ 第六十回 占厦屋夫人营新第 调灵禽天子泣花坟
- ▪ 第六十一回 唐天子斗鸡 杨国舅私妹
- ▪ 第六十二回 赐御香明驼私发 辱宠臣内殿愤争
- ▪ 第六十三回 赐婚姻杨家极宠 讨奸佞张氏遗裔
- ▪ 第六十四回 安禄山惊破霓裳曲 杨贵妃醉戏小黄门
- ▪ 第六十五回 长生殿梅妃受辱 马嵬驿国忠丧生
- ▪ 第六十六回 白绫三尺贵妃毕命 短剑一挥夫人轻生
- ▪ 第六十七回 蜀道中玄宗让位 新殿上龟年骂贼
- ▪ 第六十八回 李謩题词看锦袜 杲卿割舌殉孤城
- ▪ 第六十九回 许远计杀敌将 张巡惨烹爱姬
- ▪ 第七十回 猪儿夜刺禄山 龟年途遇李謩
- ▪ 第七十一回 念梅妃宫中刻像 欺上皇道旁拉马
- ▪ 第七十二回 会亡妃玄宗宴驾 爱良娣肃帝惧内
- ▪ 第七十三回 玉美人引出真美人 假夫妻配成怨夫妻
- ▪ 第七十四回 箭贯玉肩注缘分 杯饮洒泪识恩情
- ▪ 第七十五回 进忠言建宁王自尽 恋痴情李夫人乔装
- ▪ 第七十六回 辅国贪心窃奇宝 秋葵泄妒私俊男
- ▪ 第七十七回 李辅国行凶杀国母 程元振设计除奸雄
- ▪ 第七十八回 牟羽可汗涎母色 代宗皇帝恋旧情
- ▪ 第七十九回 落魄女子充故钏 多情天子怜新人
- ▪ 第八十回 元载纳娇妻身败名裂 子仪绑爱子义正辞严
- ▪ 第八十一回 粉面郎后宫惑女 锦衣人深山访贤
- ▪ 第八十二回 吴国舅力除大憝 小公主下嫁狂儿
- ▪ 第八十三回 德宗曲意媚王女 士会弃官娶美人
- ▪ 第八十四回 急色儿好色取辱 薄命妇安命作丐
- ▪ 第八十五回 乱宫眷朱泚变节 击奸臣秀实尽忠
- ▪ 第八十六回 安乐王月下刺贼 德宗帝宫中绝粮
- ▪ 第八十七回 退长安朱泚纵色 守项城杨氏助夫
- ▪ 第八十八回 窦桂娘忍辱报仇 李宿卫痴情烝主
- ▪ 第八十九回 听谗言谋废太子 和番人遣嫁公主
- ▪ 第九十回 拘弭国进宝 卢眉娘全贞
- ▪ 第九十一回 云烟缥缈天子求仙 粉黛连翩学士承宠
- ▪ 第九十二回 法门寺迎佛骨 中和殿破私晴
- ▪ 第九十三回 春色微传花障外 私情败露掖庭中
- ▪ 第九十四回 叔恋侄文宗急色 女负男太子殉情
- ▪ 第九十五回 夺美妾武宗下辣手 报宿恨郑后行残心
- ▪ 第九十六回 竞豪华公主下嫁 贪荒淫天子蒙尘
- ▪ 第九十七回 遭大劫黄巢造反 忌明主季述逼宫
- ▪ 第九十八回 杀宦官全忠立威 弑昭帝史太行凶
- ▪ 第九十九回 缢太后归束唐室 恋妻婶断送晋朝
- ▪ 第一百回 长安祸起郭威称帝 陈桥兵变赵宋受禅
杨国忠和安禄山二人,气冲冲的,互相扭打,直闯到玄宗筵前。杨丞相先跪倒,气喘吁吁地奏道:“臣杨国忠谨奏:安禄山辜负圣恩,久藏异志,在外招兵买马,蓄意谋反;望陛下立赐罢斥,早除凶恶,朝廷幸甚,百姓幸甚!”接着,安禄山跪下,一面抹着眼泪哭诉道:“臣安禄山谨禀:微臣谬荷主恩,触怒权贵;可怜臣势孤力弱,纵有赤心,丞相不能相容,也是枉然!求陛下免臣官职,放归田里,使苟全性命,皆陛下天高地厚之恩也!”说着,他又向杨贵妃叩着头哭诉道:“孩儿承娘娘恩宠,只因杨丞相不能相容,可怜孩儿不能久依膝下了!”杨贵妃眼看着一个哥哥一个义儿,各争宠爱,心中既丢不下哥,又丢不下义子;当下便也向万岁爷跪奏道:“将相不和,非国家之福,望陛下明察调处。”这几句话,杨贵妃原是关切着安禄山,只怕安禄山吃了杨丞相的亏。当下玄宗一面把贵妃扶起,一面传谕,杨国忠和安禄山二人,且退在朝门外候旨。
那杨国忠和安禄山二人,没奈何垂头丧气地一前一后,退出宫外支。在朝门口,各人背着脸儿站着,候着旨意。
停了一会,只见高力士传下圣旨来道:“杨国忠、安禄山,互相讦奏,将相不和,难以同朝理政;特命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克期赴镇。”安禄山对朝门谢过圣旨;起来向杨国忠拱一拱手道:“老丞相,下官今日去了,你再休怪我大模大样!朝门内,一任你张牙舞爪;朝门外,却由得我快乐消遥。”说着,他大摇大摆地向玉墀下走去;在到庭心中,又回过脸儿来,高声说道:“杨丞相,下官还有一句话儿:今日小王出镇范阳,想也是仗着丞相之力吗?”接着,冷笑了几声,走出宫门,跨上玉骢儿,一群家将,簇拥着去了。
这里杨国忠看他去远,半晌,才叹着气道:“这明是放虎归山,纵蛟入海!天下有这等事,叫老夫满腔块垒,怎生消得!今日满想灭那厮威风,谁知道反给他添了荣耀。但愿禄山此去,早早做出事来,到那时万岁爷方知俺有先见之明。”杨国忠一人在朝门口叹一会,说一会,里面高力士又传出谕旨来,大叫:“杨国忠听旨!杨国忠长男杨暄,授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常卿,兼户部侍郎;又赐杨暄尚延和郡主,赐杨国忠幼男杨朏尚孟春公主。”这是杨国忠几次在玄宗跟前恳求的,如今玄宗授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深恐杨国忠心中不服,便下这道旨意,安慰安慰杨国忠的意思。杨国忠谢过圣恩,果然十分高兴,回家去便分派府中总管,分头去召蓦募夫役,大兴土木,建造两府驸马府第,在宫东门前,与丞相府第相连接着。皇帝又下旨赐杨国忠第秘书少监杨鉴尚承荣郡主,又建筑高在的驸马府第,在丞相府左面一带。连韩国、虢国、秦国等姊妹弟兄五家,共有十座府第,楼阁崇宏,夹道相对;门前十马前行,踏直如矢,地平如镜。各有执戟武士,把守门户,平常百姓,见了这气派,早已吓得远远躲避出去。那三座宅第完工,杨国忠又派遣家院们,分头到淮扬苏杭一带去采办珍宝器皿。
一公主二郡主下嫁之日,皇上和贵妃亲自送嫁,临幸杨丞相府第。朝廷文武大臣,齐至丞相府中道贺。杨国忠以盛筵款待,又另设一席,请皇上和贵妃入座;便有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相陪劝酒。门内笙歌聒耳,门外车马喧阗。玄宗举杯笑对杨国忠道:“丞相一门富贵,位极人臣;朕今浮一大白,为丞相贺。”杨国忠忙亲自斟上酒去,陪着皇上饮干一杯。笑说道:“此皆圣天子天高地厚之恩,愚臣一生庸碌,只怕无福承当。”说罢,便跪下地去谢恩。玄宗又笑对杨贵妃道:“你杨家一门,已有一贵妃,二公主,三郡主,三夫人;那男子高官厚爵,不计其数,岂非荣宠极矣?”杨贵妃也忙躬身谢恩道:“臣妾托庇圣光,已惧殒越,何堪一门恩宠,臣妾实不胜惶恐感激之至!”玄宗这时,酒吃到高兴,便拉住贵妃的手,哈哈大笑道:“妃子有如此谦德,何患无福承当?朕如今只索加恩卿家。”便当筵传谕:“加杨国忠为司空,重赠贵妃父杨元琰为太尉,封齐国公,母为梁国夫人;着工部为齐国公造庙,御书碑额。拜国忠叔父元珪,为工部尚书;拜韩国夫人婿崔珣,为秘书少监;秦国夫人婿柳澄,为礼部侍郎。”
这时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肩下都有面貌姣好的小儿女陪坐着。玄宗独爱那韩国夫人的女儿,小字芹姑的,长得明眸皓齿,苗条身材。玄宗向芹姑招着手儿,韩国夫人推着她上前去;小小女儿,居然参拜如仪。玄宗大喜,把她揽在怀中,问她:“多少年纪?”韩国夫人代奏说:“十二岁。”玄宗笑说道:“却与朕家俶孙同年。朕今便面求韩国夫人,给与朕家做了孙媳妇儿吧。”说着,便传旨至宫中,把长皇孙接来,与芹姑相见。那芹姑却娇羞腼腆在奔在她母亲怀中躲着,玄宗便命长皇孙过去,拜见韩国夫人;韩国夫人忙拉着他手看时,只见这长皇孙眉目俊秀身材英挺,也不觉大喜。原来玄宗皇帝,有孙儿百余,独爱此儿孙俶儿。这时年才十五岁,便拜为广平王。平日常养在宫中,玄宗每宴大臣,便令长皇孙坐在御案前,玄宗每对左右大臣说道:“此儿甚有异相,他日亦是吾家一有福天子也。”左右大臣,齐称万岁。这时适有罽宾国进贡上清珠一双,珠光明亮,入放映照一室;看那珠面,有仙人玉女,乘云跨鹤之相。玄宗便取一粒,赐与长皇孙,用红纱包裹,挂在颈上。这时当筵玄宗取长皇孙颈上明珠,与众夫人传观。果然奇彩四射,光照一室。玄宗立刻传命,去宝库又取一粒上清珠来,赐与芹姑。杨国忠见自己甥女配与广平王为妃子,又得赐上清珠,便与同在府中宴饮的大臣,齐来与皇上和韩国夫人道贺,又与广平王道贺。
玄宗见众人高兴,又见虢国夫人膝前依着一男一女;便也传旨,赐虢国夫人子裴徽,尚延光公主,女指配为让皇帝媳。
虢国夫人见自己子女都得了富贵,便带了她子女二人离席谢恩。玄宗看虢国夫人,喜得花眉笑眼,平添妩媚,心中说不出的爱恋;只因碍着众人的耳目,只唤虢国夫人平身。这时秦国夫人,也携着一个儿子柳钧,一个夫弟柳潭,叔侄二人,一般地长得清秀。玄宗问他年纪,一般的十五岁。玄宗笑说道:“朕家的女儿,益发都给了你杨家吧!”又传旨,赐柳钧尚长清公主,赐柳澄尚和政公主。当时杨贵妃见母家的人,都和皇家结了婚姻,心中欢贵,便亲自斟酒,献与玄宗道:“臣妾进万岁喜酒一杯。”玄宗就贵妃手中饮了,又满斟一杯,与贵妃道:“妃子也喜。”接着,便有杨丞相领着众大臣,齐至筵前来劝酒。玄宗命取大觥来,说道:“朕今为诸大臣饮一大杯,愿诸大臣也喜。”一屋子大臣听了,轰雷也似一齐呼了一声万岁。
各人陪饮一杯。玄宗此时颇有醉意,宫女扶上御辇,摆驾回宫。
时已夜午,丞相府中,歌停舞止;五家侍卫,分作五队,每队着一色衣这时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各各用细乐吹送着,红灯照送着回府去。五家合队,五色相映,如百花之焕发。
一路车马行去,遗钗堕舄,沿路可拾。独杨国忠与虢国夫人,连骑并辔,挥鞭笑谑;一路行去,略无羞耻。这时路旁军士万人,手执火炬,照耀如同白昼。如此连接着三五个月,十家府第中筵宴笙歌,十分热闹,才把这各头婚嫁大礼,料理清楚。
内中算是韩国夫人的女儿,福分最大;那长皇孙,便是将来的正位天子代宗皇帝,芹姑一般地也立为贵妃。此是后话。
再说那日玄宗从广平王府中饮酒回宫,忽接安北都护使郭子仪奏章一道,内夹着诗笺一纸。那纸上绝好的簪花格字写着两首五言绝诗道:
“沙场征戎客,苦寒若为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随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于今已过也,重结后生缘!”
原来这时郭子仪自领一军,驻扎在边地木刺山;玄示念边军苦寒,令后宫嫔娥制棉衣万套,赐与军士。有一姓赵的军士,从棉衣领中,得了这张诗笺;知是宫女写的,不敢隐瞒,便呈上主帅。郭子仪又把这诗笺封奏入朝。玄宗见了诗笺,心中却也好笑了;便怀着诗笺,踱进后宫来,命高力士去遍示六宫。
又传着谕道:“谁作此诗,不必隐瞒,朕当成汝好事也。”传至兴庆宫中,有一宫女,跪下地来,自称万岁。高力士便把这个宫女带去朝见天子,玄宗看那宫女,果然也长得白净秀美。
问她名姓,那宫女叩着头,回说:“魏紫云,父亲魏卓卿,原也是士人,自幼儿传授诗书,颇解文墨。”玄宗笑道:“汝诗中说后生缘,朕今偏与汝结今生缘!”便令将此宫女送至边关,与那得诗笺的军士成婚。又加恩升那军士为帐前少校。这军士名陈回光,后来帮助郭子仪,屡立战功,官拜卫尉卿。夫妻二人,十分恩爱,留在后世,传为佳话。
如今再说安禄山离了京师,心中日夜想念杨贵妃;他和杨国忠在天子跟前一番争执,心中十分愤恨,誓欲报此仇怨,方可与杨贵妃亲近。他因玄宗皇帝恩情甚厚,原欲依杨贵妃的嘱咐,把这口气忍在心头,待皇上千秋万岁以后,再发作起来。
无奈杨国忠因在皇帝跟前说安禄山必反,欲皇上信他的话,便步步逼着安禄山造反:凡是玄宗赐与安禄山的诏旨,和安禄山所上奏章,都被杨国忠扣住不发。一面打发他的门客何盈蹇昂,在京师安禄山的亲友前打听安禄山谋反的消息;又指使京兆尹李岘带领兵马,围困安郡王的府第;又捉去安禄山的好友李超、安岱、李方来、王岷,打入死牢里;买通了牢头禁子,把这几人活活地勒死。又打听得吉温是安禄山的死党,便亲自带领兵士,半夜时分,去围住吉温的屋子,把吉温捉至丞相府中,百般拷打,审问安禄山谋反的凭据。那吉温熬刑不过,晕死过几次,却不肯吐出一句话来,杨国忠便把吉温发配到合浦地方。
从此京师地面,杨国忠的威权大震。
这消息传到范阳安禄山耳中,如何忍得,便立即拜表入朝,诉杨国忠有二十条大罪。一面召集大兵二十万,发令何千年为范阳镇东路将军,崔乾佑为范阳镇西路将军,高秀岩为范阳镇南路将军,史思明为蕞阳镇北路将军;安禄山手下,原有三十二路人马,分三十二名将官统带;本是番人、汉人并用的。自从安禄山为节度使,推说是番汉并用,易起嫌疑,奏请一律改用番将。安禄山自己也是番人,如今同谋造反,自然听从号令。
又用高尚、严庄为随军参谋,孙孝哲、高邈、张通儒为参军。
在范阳西城外,高立将台;安禄山一身披挂,高坐将台。二十万人马,各路统兵官领带着,排成阵势,一队一队地在将台前走过。那一千名将官,全身甲胄,齐站在将台前参拜。高声唤道:“末将们参见大元帅!”安禄山看众军士操练已毕,便杀牛宰羊,在校场上摆起千余桌酒席来,赐将士们痛饮。在饮酒中间,便走出一队番姬来,打扮得花枝儿似地招展着,在筵前舞着唱道:
紫缰轻挽,双手把紫缰轻挽,骗上马,将盔缨低按。
闪旗影云殷没,揣的动龙蛇一直地通霄汉。
按奇门布下了九连环,觑定了这小中原在眼,消不得俺众路强蕃。
这一员身材慓悍,那一员结束牢拴;这一员莽兀喇拳毛高鼻,那一员恶支沙雕目胡颜;
这一员会急迸格邦弓开月满,那一员会滴溜扑碌的锤落星寒;
这一员会咭叱克嚓的枪风闪铄,那一员会悉力飒刺的剑雨澎滩。
端的是人如猛虎离涧,显英雄天可汗!
番姬唱到此处,那满场数十万兵士,齐声接唱道:
振军威扑通通鼓鸣,惊魂破胆;排阵势韵悠悠角声,人习马闲。
抵多少雷轰电转,可正是海沸也那河翻;折末的铜做壁铁做垒,有什么攻不破攻不破也雄关!
唱完了词儿,接着一阵角声呜呜,鼓声通通,锣声堂堂,将台上砍下一个人头来,正中间竖起一面大纛旗,二十万人马,拔脚齐起,浩浩荡荡,杀奔灵武关来。
就中再说那位范阳镇北路将官史思明,原是突厥种人;长成长颈驼背,深目斜鼻,生性狡猾。和安禄山自幼儿生同乡里,早禄山一日生,禄山称他为兄。通六番言语,亦为互市郎。欠了官钱,无力偿还,逃走,被契丹国的巡查兵捉住;见他容貌奇怪,要杀死他。史思明颇有急智,哄着巡查兵说道:“我是大唐朝使臣,谁敢杀我。你们快送我去见大可汗,便有大功;若杀唐天子使臣,汝国旦夕便有大祸。”那契丹兵听了,果然十分害怕,便送他到契丹王前。史思明直立不拜,大声道:“天子使见小国君不拜,礼也。”契丹王疑是真使者,便收拾庐帐,安顿他住下;杀牛宰羊,好好地看待他。
史思明打听得契丹国有一位大将,名琐高的,颇能用兵,中国常受他的兵祸;便思活捉琐高回中国去,将功赎罪。他心生一计,一日,见契丹王,说欲回天朝,可汗亦应当遣使报聘。
契丹王果然派一大臣,并番兵三百,备下牛羊礼物,欲随史思明去大唐朝见天子。史思明故意笑道:“此大臣无足与见天子者,唯琐高大名,久闻于中国,可与见天子。”那琐高在一旁听了,十分喜悦,便自请欲与史思明同去朝见唐国天子。这琐高是契丹王十分亲信的大臣,一刻也不能离开左右的;当时不许,无奈琐高再三自告奋勇,契丹王不得已,着他随史思明一同到唐朝去。一队人马,走到平卢关外;史思明又生一计,约定三百名番兵和琐高大将,在关下略候,自己匹马先闯进关去。
见了平卢节度使,又打着诳道:“番兵数百,直逼关外,口称入朝,心实有变;请大将军设下埋伏,待小人去诱他进来,伏兵齐起,可杀尽番人也。”平卢节度使信了史思明的话,在府中伏下数千兵士;史思明去把琐高和三百番兵,一齐迎接进府来。堂中盛设筵席,琐高正要就席,忽然两廊伏兵齐起,史思明率武士二十人,奋勇当先,把琐高活活擒住,打入囚笼,送至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处。
张节度甚爱史思明骁通多谋,便留在帐下,表奏入朝,官拜史思明为将军。后来屡立战功,加官为平卢军事。玄宗宣召进宫,赐坐,问:“年几何?”史思明答称:“四十岁矣。”玄宗亲抚其背道:“汝贵在晚年,好自为之!”后又拜为大将军,任为北平太守。史思明自幼贫贱,欲娶妻子,无人肯嫁他。
思明乡中有一豪富辛氏,膝下只生一女,长得甚是娇美四方大族,求亲的朝暮不绝,女均不愿嫁,独愿嫁史思明。辛氏父大怒,辛女啼哭不休,必欲嫁思明;史思明闻之,大喜,在市井中召集无赖数十人,深夜时打入辛家,劫女去,远至师州,为夫妇。入年,生男儿六人,日见富贵。他任北平太守时,夫妇二人,衣锦荣归;辛氏父母,都拜倒在门外迎接。此时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造反,史思明大喜,说道:“此正大丈夫有为之时!”便统帅本部人马,去投入安禄山。安禄山拜他为北路将军,一齐杀奔灵武关来。
当时张通儒为安禄山作成一大篇檄文,说受天子密诏,特举义师,讨国贼杨国忠,列举国忠大罪二十条;又说杨国忠并非贵妃弟兄,乃是逆臣张易之孽种。原来武则天女皇,当时最宠爱张易之;易之每次入宫,常留住宫中十余日,不放他回家。
张易之当时在京师,虽一般也建造着高大府第;但因女皇帝耳目甚长,管束甚严,易之在府中,不许召幸姬妾。武则天为张易之在府中造一座望恩楼,楼高无梯。易之每回府,武则天便派人监视着,用山梯度易之上楼,楼上一切饮食供应,童男仆役俱全,待张易之一上楼,便立刻把楼梯撤去,把荆棘满堆楼下,令人不能走远。四面又用禁兵守卫着,真是围得水泄不通。
张易之母亲,见此情形,深怕张氏绝后,便拿银钱买通仆役,俟张易之在宫中的时候,选了一个绝色的女奴,扮着童男,送上楼去,藏在夹幕上;待张易之回府来,幽居在高楼上,心中正烦闷无聊,忽见此绝色女奴,便十分宠爱,日夜缱绻。谁知不多几日,张易之失势,家破人亡;这女奴在慌乱时候,逃出府来,投入杨家。杨国忠父亲,纳为姬人;不久,便生杨国忠。
所以安禄山把檄文腾榜郡县,说杨国忠是逆臣遗种,污辱贵妃门楣,誓欲杀此奸贼。
飞马报到灵武城,那灵武太守,正是郭子仪;他秉一片忠心,兼管文武两职。当时他一见探子,便吩咐把门儿掩起,悄悄地盘问,那探子便细细地报说。说安禄山驰缴各郡,欲清君侧;现在兵马,已直扣灵武关。郭子仪听了,不觉大惊失色;忙全身披挂,出至大堂,点齐人马,星夜出城,驰上关去,把守得如同铁桶。第二天,果然蕃兵大至;关外箭如飞蝗,关上石如雨下,两下里死力攻打了三天三夜。郭子仪也曾带领一千名校刀手,冲杀出关去;无奈那边安禄山的兵,愈来愈众,足有十万人马,把这小小关城,围困得水泄不通。郭子仪在关内身先士卒,竭力防守;安禄山督同军士,几次上关攻打,关上矢石齐下,终是不能得手。看看攻打了十天,安禄山便与史思明在帐中商议。史思明献议,此去西北路潼关,是入京师第一捷径,打听得把守潼关的,是一员老将,名哥舒翰。年已八十,虽说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因他生性刚强,部下十分怨恨;如今之计,王爷可统兵一半,前去攻打潼关,用计破了关隘,末将领兵五万,在灵武关遥为声势,使郭子仪不敢离关救应哥舒翰。
一旦潼关打破,这灵武关也不攻自破了。安禄山听了,连说:“妙计,妙计!”当夜分兵五万,安禄山统领着,悄悄地离开了灵武关,杀奔潼关而来。
那潼关守将哥舒翰,果然年老昏聩;每在关中无事,便饮酒消愁。每至酒醉,便拷打士兵,为醒酒之用。那兵士们人人怨恨,每日有逃生的;待安禄山一到,打听得关中兵士稀少。
又知道哥舒翰手下军心怨恨,便令张通儒写成劝降书,在半夜时分,把书信绑在箭头上,射进城去。那军士们见书信上写着,献了城关自有重赏,当下便各自暗地里商量献关之法。内有一个监军内侍,平素与哥舒翰极不相能;今见报仇的机会已到,当时进帐去见哥舒翰,探听主帅的口气。哥舒翰自知将寡兵少,不愿出战;这监军内侍,却竭力怂恿开关迎战。又说:“敌至不战,朝廷养我们将士何用?”今天也催逼,明天也催逼;哥舒翰被部下催逼不过,便开关迎敌去。谁知主帅才走出关门,只听得门里一声号炮响亮,那关中军士,倒过戈来,生擒了自己的主帅,献进安禄山营中。那安禄山竟不费一矢一卒之劳,安然得了潼关。当夜进了关城,犒赏士卒已毕,他心中念念不忘杨贵妃的恩情和杨国忠的仇恨;打听得此去西京,旦夕可至,便催动大小三军,连宵杀奔京师而来。
这时玄宗皇帝,正与杨贵妃在御花园中小宴;酒到半酣,玄宗对贵妃说道:“妃子,朕与卿清游小饮,那些梨园旧曲,都不耐烦听它;朕记得那年与妃子在沉香亭上赏牡丹花,召学士李白草《清平调》三章,令李龟年度成新谱,其词甚佳,不知妃子还记得吗?”杨贵妃便奏称臣妾还记得。玄宗便吩咐内侍,取过玉笛来,亲自吹玉笛,贵妃娇声唱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