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庵梦忆
- ▪ 自序
- ▪ 卷一
- ▪ ▪ 钟山
- ▪ ▪ 报恩塔
- ▪ ▪ 天台牡丹
- ▪ ▪ 金乳生草花
- ▪ ▪ 日月湖
- ▪ ▪ 金山夜戏
- ▪ ▪ 筠芝亭
- ▪ ▪ 硚园
- ▪ ▪ 越俗扫墓
- ▪ ▪ 奔云石
- ▪ ▪ 木犹龙
- ▪ ▪ 天砚
- ▪ ▪ 吴中绝技
- ▪ ▪ 濮仲谦雕刻
- ▪ 卷二
- ▪ ▪ 孔庙桧
- ▪ ▪ 孔林
- ▪ ▪ 燕子矶
- ▪ ▪ 鲁藩烟火
- ▪ ▪ 朱云崃女戏
- ▪ ▪ 绍兴琴派
- ▪ ▪ 花石纲遗石
- ▪ ▪ 焦山
- ▪ ▪ 表胜庵
- ▪ ▪ 梅花书屋
- ▪ ▪ 不二斋
- ▪ ▪ 砂罐锡注
- ▪ ▪ 沈梅冈
- ▪ ▪ 岣嵝山房
- ▪ ▪ 三世藏书
- ▪ 卷三
- ▪ ▪ 兰雪茶
- ▪ ▪ 白洋湖
- ▪ ▪ 阳和泉
- ▪ ▪ 闵老子茶
- ▪ ▪ 龙喷池
- ▪ ▪ 朱文懿家桂
- ▪ ▪ 逍遥楼
- ▪ ▪ 天镜园
- ▪ ▪ 包涵所
- ▪ ▪ 斗鸡社
- ▪ ▪ 栖霞
- ▪ ▪ 湖心亭看雪
- ▪ ▪ 陈章侯
- ▪ ▪ 丝社
- ▪ ▪ 南镇祈梦
- ▪ ▪ 禊泉
- ▪ 卷四
- ▪ ▪ 泰安州客店
- ▪ ▪ 不系园
- ▪ ▪ 秦淮河房
- ▪ ▪ 兖州阅武
- ▪ ▪ 牛首山打猎
- ▪ ▪ 杨神庙台阁
- ▪ ▪ 雪精
- ▪ ▪ 严助庙
- ▪ ▪ 乳酪
- ▪ ▪ 二十四桥风月
- ▪ ▪ 世美堂灯
- ▪ ▪ 宁了
- ▪ ▪ 张氏声伎
- ▪ ▪ 方物
- ▪ ▪ 祁止祥癖
- ▪ 卷五
- ▪ ▪ 范长白
- ▪ ▪ 于园
- ▪ ▪ 诸工
- ▪ ▪ 姚简叔画
- ▪ ▪ 炉峰月
- ▪ ▪ 湘湖
- ▪ ▪ 柳敬亭说书
- ▪ ▪ 樊江陈氏桔
- ▪ ▪ 治沅堂
- ▪ ▪ 虎丘中秋夜
- ▪ ▪ 麋公
- ▪ ▪ 扬州清明
- ▪ ▪ 金山竞渡
- ▪ ▪ 刘晖吉女戏
- ▪ ▪ 朱楚生
- ▪ ▪ 扬州瘦马
- ▪ 卷六
- ▪ ▪ 彭天锡串戏
- ▪ ▪ 目莲戏
- ▪ ▪ 甘文台炉
- ▪ ▪ 绍兴灯景
- ▪ ▪ 韵山
- ▪ ▪ 天童寺僧
- ▪ ▪ 水浒牌
- ▪ ▪ 烟雨楼
- ▪ ▪ 朱氏收藏
- ▪ ▪ 仲叔古董
- ▪ ▪ 噱社
- ▪ ▪ 鲁府松棚
- ▪ ▪ 一尺雪
- ▪ ▪ 菊海
- ▪ ▪ 曹山
- ▪ ▪ 齐景公墓花樽
- ▪ 卷七
- ▪ ▪ 西湖香市
- ▪ ▪ 鹿苑寺方柿
- ▪ ▪ 西湖七月半
- ▪ ▪ 及时雨
- ▪ ▪ 山艇子
- ▪ ▪ 悬杪亭
- ▪ ▪ 雷殿
- ▪ ▪ 龙山雪
- ▪ ▪ 庞公池
- ▪ ▪ 品山堂鱼宕
- ▪ ▪ 松花石
- ▪ ▪ 闰中秋
- ▪ ▪ 愚公谷
- ▪ ▪ 定海水操
- ▪ ▪ 阿育王寺舍利
- ▪ ▪ 过剑门
- ▪ ▪ 冰山记
- ▪ 卷八
- ▪ ▪ 龙山放灯
- ▪ ▪ 王月生
- ▪ ▪ 张东谷好酒
- ▪ ▪ 楼船
- ▪ ▪ 阮圆海戏
- ▪ ▪ 巘花阁
- ▪ ▪ 范与兰
- ▪ ▪ 蟹会
- ▪ ▪ 露兄
- ▪ ▪ 闰元宵
- ▪ ▪ 合采牌
- ▪ ▪ 瑞草溪亭
- ▪ ▪ 琅嬛福地
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娶妾者切勿露意,稍透消息,牙婆驵侩,咸集其门,如蝇附膻,撩扑不去。黎明,即促之出门,媒人先到者先挟之去,其余尾其后,接踵伺之。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睄睄。”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睄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看中者,用金簪或钗一股插其鬓,曰“插带”。看不中,出钱数百文,赏牙婆或赏其家侍婢,又去看。牙婆倦,又有数牙婆踵伺之。一日、二日至四五日,不倦亦不尽,然看至五六十人,白面红衫,千篇一律,如学字者,一字写至百至千,连此字亦不认得矣。心与目谋,毫无把柄,不得不聊且迁就,定其一人。“插带”后,本家出一红单,上写彩缎若干,金花若干,财礼若干,布匹若干,用笔蘸墨,送客点阅。客批财礼及缎匹如其意,则肃客归。归未抵寓,而鼓乐盘担、红绿羊酒在其门久矣。不一刻,而礼币、糕果俱齐,鼓乐导之去。去未半里,而花轿花灯、擎燎火把、山人傧相、纸烛供果牲醴之属,门前环侍。厨子挑一担至,则蔬果、肴馔汤点、花棚糖饼、桌围坐褥、酒壶杯箸、龙虎寿星、撒帐牵红、小唱弦索之类,又毕备矣。不待复命,亦不待主人命,而花轿及亲送小轿一齐往迎,鼓乐灯燎,新人轿与亲送轿一时俱到矣。新人拜堂,亲送上席,小唱鼓吹,喧阗热闹。日未午而讨赏遽去,急往他家,又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