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花缘
- ▪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赐芳筵
- ▪ 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顺时令 定罚约月姊助风狂
- ▪ 第三回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 骆主簿修书寄良友
- ▪ 第四回 吟雪诗暖阁赌酒 挥醉笔上苑催花
- ▪ 第五回 俏宫娥戏夸金盏草 武太后怒贬牡丹花
- ▪ 第六回 众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获谴降红尘
- ▪ 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论文科 老书生梦中闻善果
- ▪ 第八回 弃嚣尘结伴游寰海 觅胜迹穷踪越远山
- ▪ 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入圣超凡
- ▪ 第十回 诛大虫佳人施药箭 搏奇鸟壮士奋空拳
- ▪ 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 ▪ 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
- ▪ 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
- ▪ 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
- ▪ 第九十六回 秉忠诚部下起雄兵 施邪术关前摆毒阵
- ▪ 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团 节度营中解妙冒
- ▪ 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战无火关 启欲念被围巴刀阵
- ▪ 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将军游幻境 发慈心仙子下凡尘
- ▪ 第一百回 建奇勋节度还朝 传大宝中宗复位
- ▪ 第十五回 喜相逢师生谈故旧 巧遇合宾主结新亲
- ▪ 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问字 白发翁傲慢谈文
- ▪ 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
- ▪ 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羲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 ▪ 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
- ▪ 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鸡舞镜 碧梧岭孔雀开屏
- ▪ 第二十一回 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
- ▪ 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
- ▪ 第二十三回 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
- ▪ 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楼闻善政 徐公子茶肆叙衷情
- ▪ 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
- ▪ 第二十六回 遇强梁义女怀德 遭大厄灵鱼报恩
- ▪ 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出豕喙乡
- ▪ 第二十八回 老书生仗义舞龙泉 小美女衔恩脱虎穴
- ▪ 第二十九回 服妙药幼子回春 传奇方老翁济世
- ▪ 第三十回 觅蝇头林郎货禽鸟 因恙体枝女作螟蛉
- ▪ 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
- ▪ 第三十二回 访筹算畅游智佳国 观艳妆闲步女儿乡
- ▪ 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缠足受困 长须女玩股垂情
- ▪ 第三十四回 观丽人女主定吉期 访良友老翁得凶信
- ▪ 第三十五回 现红鸾林贵妃应课 揭黄榜唐义士治河
- ▪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学桉妻
- ▪ 第三十七回 新贵妃反本为男 旧储子还原作女
- ▪ 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
- ▪ 第三十九回 轩辕国诸王祝寿 蓬莱岛二老游山
- ▪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
- ▪ 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典
- ▪ 第四十二回 开女试太后颁恩诏 笃亲情佳人盼好音
- ▪ 第四十三回 因游戏仙猿露意 念劬劳孝女伤怀
- ▪ 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
- ▪ 第四十五回 君子国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岭下遇山精
- ▪ 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发慷慨储君结伴
- ▪ 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镜花岭孝女寻亲
- ▪ 第四十八回 睹碑记默喻仙机 观图章微明妙旨
- ▪ 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觅旧踪
- ▪ 第五十回 遇难成祥马能伏虎 逢凶化吉妇可降夫
- ▪ 第五十一回 走穷途孝女绝粮 得生路仙姑献稻
- ▪ 第五十二回 谈春秋胸罗锦绣 讲礼制口吐珠玑
- ▪ 第五十三回 论前朝数语分南北 书旧史挥毫贯古今
- ▪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窃书 显奇能红女传信
- ▪ 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细谈妙剂 洛家娃默祷灵签
- ▪ 第五十六回 诣芳邻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仆重逢
- ▪ 第五十七回 读血书伤情思旧友 闻凶信仗义访良朋
- ▪ 第五十八回 史将军陇右失机 宰少女途中得胜
- ▪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难 史英豪岭下招兵
- ▪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宾
- ▪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内品茶 老总兵园中留客
- ▪ 第六十二回 绿香园四美巧相逢 红文馆群芳小聚会
- ▪ 第六十三回 论科场众女谈果报 误考试十美具公呈
- ▪ 第六十四回 赌石砚舅甥斗趣 猜灯谜姊妹陶情
- ▪ 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问卜 顶盛典奉命抡才
- ▪ 第六十六回 借飞车国王访储子 放黄榜太后考闺才
- ▪ 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谒师 老国舅黄门进表
- ▪ 第六十八回 受荣封三孤膺敕命 奉宠召众美赴华筵
- ▪ 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众美初临晚芳园
- ▪ 第七十回 述奇形蚕茧当小帽 谈异域酒坛作烟壶
- ▪ 第七十一回 触旧事神往泣红亭 联新交情深凝翠馆
- ▪ 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抚瑶琴 白蒁亭八女写春扇
- ▪ 第七十三回 看围棋姚姝谈弈谱 观马吊孟女讲牌经
- ▪ 第七十四回 打双陆嘉言述前贤 下象棋谐语谈故事
- ▪ 第七十五回 弄新声水榭吹萧 隐俏体纱窗听课
- ▪ 第七十六回 讲六壬花前阐妙旨 观四课牖下窃真传
- ▪ 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旧套 对群花别出新裁
- ▪ 第七十八回 运巧思对酒纵谐谈 飞旧句当筵行妙令
- ▪ 第七十九回 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
- ▪ 第八十回 打灯虎亭中赌画扇 抛气球园内舞花鞋
- ▪ 第八十一回 白□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
- ▪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
- ▪ 第八十三回 说大书佐酒为欢 唱小曲飞觞作乐
- ▪ 第八十四回 逞豪兴朗吟妙句 发婆心敬诵真经
- ▪ 第八十五回 论韵谱冷言讥沈约 引毛诗佳句美庄姜
- ▪ 第八十六回 念亲情孝女挥泪眼 谈本姓侍儿解人颐
- ▪ 第八十七回 因旧事游戏仿楚词 即美景诙谐编月令
- ▪ 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释前嫌 逞风狂风姨泄旧忿
- ▪ 第八十九回 阐元机历述新诗 溯旧迹质明往事
- ▪ 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诵凄凉句 警芳心惊闻惨淡词
- ▪ 第九十一回 折妙字换柱抽梁 掣牙签指鹿为马
- ▪ 第九十二回 论果赢佳人施慧性 辩壶卢婢子具灵心
- ▪ 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禅机 众才女尽欢结酒令
- ▪ 第九十四回 文艳王奉命回故里 女学士思亲入仙山
- ▪ 第九十五回 因旧恙筵上谈医 结新之庭中舞剑
话说大盗连连叩头道:“只求夫人消了气恼,不记前仇,听凭再打多少,我也情愿。”妇人向偻罗道:“他既自己情愿,你们代我着实重打,若再虚应故事,定要狗命!”四个偻罗听了,那敢怠慢,登时上来两个,把大盗紧紧按住;那两个举起大板,打的皮开肉破,喊叫连声。打到二十,偻罗把手住了。妇人道:“这个强盗无情无义,如何就可轻放?给我再打二十!”大盗恸哭道:“求夫人饶恕,愚夫吃不起了!”妇人道:“既如此,为何一心只想讨妾?假如我要讨个男妾,日日把你冷淡,你可欢喜?你们作男子的,在贫贱时原也讲些伦常之道;一经转到富贵场中,就生出许多炎凉样子,把本来面目都忘了,不独疏亲慢友,种种骄傲,并将糟糠之情,也置度外,这真是强盗行为,已该碎尸万段!你还只想置妾,那里有个忠恕之道!我不打你别的,我只打你‘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把你打的骄傲全无,心里冒出一个‘忠恕’来,我才甘心!今日打过,嗣后我也不来管你。总而言之:你不付妾则已,若要讨妾,必须替我先讨男妾,我才依哩。我这男妾。古人叫做‘面首’,面哩,取其貌美;首哩,取其发美。”这个故典并非是我杜撰,自古就有了。”大盗道:“这点小事,夫人何必讲究考据。况此中很有风味,就是杜撰,亦有何妨。夫人要讨男妾,要置面首,无不遵命。就只这股骄傲,乃是我们绿林向来习气,久已立誓不能改的,还求见谅。”妇人道:“骄傲固是强盗习气,何妨把这恶习改了?”大盗道:“我们做强盗的,全要仗着骄傲欺人,若把这个习气改了,还算甚么强盗!这是至死不能改的。”妇人道:“我就把你打死,看你可改!”分付偻罗:“着实再打!”一连打了八十,大盗睡在地下,昏晕数次,口中只有呼吸之气,喘息多时,才苏醒过来。只见强打精神,垂泪说道:“求夫人快备后事,愚夫今要永别了。我死后别无遗言,惟嘱后世子孙,千万莫把绿林习气改了,那才算得孝子贤孙哩。”说罢,复又昏晕过去。
妇人见大盗命已垂危,不能再打,只得命人抬上床去,不觉后悔道:“我只为多打几板,自然把旧性改了,那知他至死不变。据此看来:原来世间强盗这股骄傲习气,竟是牢不可破。早知如此,我又何必同这禽兽较量!”因分付偻罗道:“这三个女子才来未久,大约船只还在山下,即速将他们带去,交他父母领回;那个黑女在此无用,也命他们一同领去。连日所劫衣箱,也都发还,省得他日后睹物又生别的邪念。急速去罢!倘有错误,取头见我!”偻罗诺诺连声,即将四人引至山下。恰好多、林二人正在探望,一见甚喜。随后衣箱也都发来。众偻罗暗暗藏过一只,大声说道:“今日大王因你四个女子反吃大苦,少刻必来报仇。你们回去,快快开船。若再迟延,性命难保!”多、林二人连连答应,把衣箱匆匆搬上,一齐上了舢板,竟向大船而来。
林之洋问知详细,口中惟有念佛。多九公看那黑女,甚觉眼熟,因问道:“请问女子尊姓?为何到此?”黑女垂泪道:“婢子姓黎,乳名红红,黑齿国人氏。父亲曾任少尉之职,久已去世。昨同叔父海外贩货,不幸在此遇盗。叔父与他争斗,寡不敌众,被他害了,把婢子掳上山去。今幸放归。但孑然一身,举目无亲,尚求格外垂怜!”多九公听了,这才晓得就是前年谈文的黑女。到了大船,搬了衣箱,随即开船。红红与众人见礼。吕氏问知详细,不免叹息劝慰一番。闺臣从舱内取出一把纸扇道:“去岁我从父亲衣囊内见了此扇,因书法甚佳,带在身边,上面落的名款也是‘红红’二字,不知何故?”多九公把当日谈文之话说了,众人这才明白。
闺臣道:“我们萍水相逢,莫非有缘!姐姐如此高才;妹子此番回去,要去观光,一切正好叨教。惟恐初次见面,各存客气,妹子意欲高攀,结为异姓姊妹,不知姐姐可肯俯就?”红红道:“婢子今在难中,况家世寒薄,得蒙不弃,另眼相看,已属非分;何敢冒昧仰攀,有玷高贵!”林之洋道:“甚的攀不攀的!俺甥女的父亲也做过探花,黎小姐的父亲也做过少尉,算来都是千金小姐。不如依俺甥女,大家拜了姊妹,倒好相称。”若花、婉如听了,也要结拜。于是序了年齿:红红居长,若花居次,闺臣第三,婉如第四,各自行礼;并与吕氏、多、林二人也都见礼。
只听众水手道:“船上米粮,都被劫的颗粒无存,如今饿的头晕眼花,那有气力还去拿篙弄柁!”多九公道:“林兄快把豆面取来,今日又要仗他度命了。”林之洋道:“前日俺在小蓬莱还同甥女闲谈:自从得了引方,用过一次,后来总未用过。那知昨日还是满舱白米,今日倒要用他充饥。幸亏女大王将衣箱送还;若不送还,只怕还有甚么‘在陈之厄’哩!”随即取了钥匙前去开箱。谁知别的衣箱都安然无恙,就是红红两只衣箱也好好在舱,就只豆面这只箱子不知去向。多九公道:“此必偻罗趁着忙乱之际,只当里面盛着值钱之物,隐藏过了。”林之洋这一吓非同小可,忙在各处寻找,那有踪影。只得来到外面同众人商议。又不敢回去买米;若要前进,又离淑士国甚远。商议多时,众水手情愿受饿,都不敢再向两面国去,只好前进;惟愿遇着客船,就好加价购买。一连断餐两日,并未遇着一船。正在惊慌,偏又转了迎面大风,真是雪上加霜。只得收口,把船停泊。众水手个个饿的两眼发黑,满船惟闻叹息之声。
闺臣同若花、红红、婉如饿的无可奈何,只得推窗闲望。忽见岸上走过一个道姑,手中提着一个花篮,满面焦黄,前来化缘。众水手道:“船上已两日不见米的金面,我们还想上去化缘,你倒先来了。”那道姑听了,口中唱出几句歌儿。唱的是:
我是蓬莱百谷仙,与卿相聚不知年;
因怜谪贬来沧海,愿献“清肠”续旧缘。
闺臣听了,忽然想起去年在东口山遇见那个道姑,口里唱的倒象也是这个歌儿,不知“清肠”又是何物,何不问他一声。因携若花三人来至船头道:“仙姑请了:何不请上献茶,歇息谈谈,岂不是好?”道姑道:“小道要去观光,那有工夫闲谈,只求布施一斋足矣。”闺臣忖道:“他这‘观光’二字,岂非说着我么?”因说道:“请问仙姑:你们出家人为何也会观光?”道姑道:“女菩萨:你要晓得一经观光之后,也就算功行圆满,一天大事都完了。”闺臣不觉点头道:“原来这样。请问仙姑从何至此?”道姑道:“我从聚首山回首洞而来。”闺臣听了,猛然想起“聚首还须回首忆”之句,心中动了一动道:“仙姑此时何往?”道姑道:“我到飞升岛极乐洞去。”闺臣忖道:“难道‘观光’‘回首’之后,就有此等好处么?我再追进一句,看他怎说。”因问道:“请教仙姑:这‘极乐洞’虽在‘飞升岛’,若以地里而论,却在何地?”道姑道:“无非总在心地。”闺臣连连点头道:“原来如此,承仙姑指教了。但仙姑化斋,理应奉敬,奈船上已绝粮数日,尚求海涵!”道姑道:“小道化缘,只论有缘无缘,却与别人不同:若逢无缘,即使彼处米谷如山,我也不化;如遇有缘,设或缺了米谷,我这篮内之稻,也可随缘乐助。”若花笑道:“你这小小花篮,所盛之稻,可想而知。我们船上有三十余人,你那篮内何能布施许多?”道姑道:“我这花篮,据女菩萨看去虽觉甚微,但能大能小,与众不同。”红红道:“请问仙姑:大可盛得若干?”道姑道:“大可收尽天下百谷。”婉如道:“请教小呢?”道姑道:“小亦敷衍你们船上三月之粮。”闺臣道:“仙姑花篮即有如此之妙,不知合船人可与仙姑有缘?”道姑道:“船上共有三十余人,安能个个有缘。”闺臣道:“我们四人可与仙姑有缘?”道姑道:“今日相逢,岂是无缘:不但有缘,而且都有宿缘;因有宿缘,所以来结良缘;因结良缘,不免又续旧缘,因续旧缘,以致普结众缘,结了众缘,然后才了尘缘。”说罢,将花篮掷上船头道:“可惜此稻所存无多,每人只能结得半半之缘。”婉如把稻取出,命水手将花篮送交道姑。道姑接了花篮,向闺臣道:“女菩萨千万保重!我们后会有期,暂且失陪。”说罢,去了。
婉如道:“三位姐姐请看:道姑给的这个大米,竟有一尺长,无如只得八个。”三人看了,正在诧异,适值多九公走来道:“此物从何而来?”闺臣告知详细。多九公道:“此是‘清肠稻’。当日老夫曾在海外吃过一个,足足一年不饥。现在我们船上共计三十二人,今将此稻每个分作四段,恰恰可够一顿,大约可以数十日不饥了。”若花道:“怪不得那道姑说’只能结得半半之缘’,原来按人分派,每人只能吃得四分之一,恰恰一半之半了。”多、林二人即将清肠稻拿到后面,每个切作四段,分在几锅煮了。大家吃了一顿,个个精神陡长,都念道姑救命之德。
次日开船。闺臣偶然问起红红当日赴试,可曾得中之话。红红不觉叹道:“若论愚姐学问,在本国虽不能列上等,也还不出中等;只因那些下等的都得前列,所以愚姐只好没分了。”若花道:“这是何意?难道考官不识真才么?”红红道:“如果不识真才,所谓‘无心之过’,倒也无甚要紧;无如总是关节夤缘,非为故旧,即因钱财,所取真才,不及一半。因此灰心,才同叔父来到海外,意欲借此消遣,不想倒受这番魔难。贤妹前日曾有观光之话,莫非天朝向来本有女科么?”闺臣道:“天朝虽无女科,近来却有一个旷典。”于是就把太后颁诏各话,告诉一遍。红红道:“有此胜事,却是闺阁难逢际遇。但天朝考官向来可有夤缘之弊?”闺臣道:“我们天朝乃万邦之首,所有考官,莫不清操廉洁。况国家不惜帑费,立此大典,原为拔取真才、为国求贤而设,若夤缘一个,即不免屈一真才,若果如此,后世子孙,岂能兴旺?所以历来从无夤缘之事。姐姐如此抱负,何不同去一试,我们既已结拜,将来自然同其甘苦。设或都能中试,岂非一段奇遇?”红红道:“愚姐久已心灰,何必又做‘冯妇’。‘败兵之将,不敢言勇。’虽承贤妹美意,何敢生此妄想。倘蒙携带,倒可同至天朝瞻仰赡仰圣朝人物之盛;至于考试,竟可不必了。”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