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宝太监西洋记
- ▪ 第一回 盂兰盆佛爷揭谛 补陀山菩萨会神
- ▪ 第二回 补陀山龙王献宝 涌金门古佛投胎
- ▪ 第三回 现化金员外之家 投托古净慈之寺
- ▪ 第四回 先削发欲除烦恼 后留须以表丈夫
- ▪ 第五回 摩诃萨先自归宗 迦摩阿后来复命
- ▪ 第六回 碧峰会众生证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
- ▪ 第七回 九环锡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扫尽
- ▪ 第八回 大明国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迩率宾
- ▪ 第九回 张天师金阶面主 茅真君玉玺进朝
- ▪ 第十回 张天师兴道灭僧 金碧峰南来救难
- ▪ 第十一回 白城隍执掌溧水 张天师怒发碧峰
- ▪ 第十二回 张天师单展家门 金碧峰两班赌胜
- ▪ 第十三回 张天师坛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门
- ▪ 第十四回 张天师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万岁
- ▪ 第十五回 碧峰图西洋各国 朝廷选挂印将军
- ▪ 第十六回 兵部官选将练师 教场中招军买马
- ▪ 第十七回 宝船厂鲁班助力 铁锚厂真人施能
- ▪ 第十八回 金銮殿大宴百官 三叉河亲排銮驾
- ▪ 第十九回 白鳝精闹红江口 白龙精吵白龙江
- ▪ 第二十回 李海遭风遇猴精 三宝设坛祭海渎
- ▪ 第二十一回 软水洋换将硬水 吸铁岭借下天兵
- ▪ 第二十二回 天妃宫夜助天灯 张西塘先排阵势
- ▪ 第二十三回 小王良单战番将 姜老星九口飞刀
- ▪ 第二十四回 唐状元射杀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将
- ▪ 第二十五回 张天师计擒金定 姜金定水囤逃生
- ▪ 第二十六回 姜金定请下仙师 羊角仙计安前部
- ▪ 第二十七回 二指挥双敌行者 张天师三战大仙
- ▪ 第二十八回 长老误中吸魂瓶 破瓶走透金长老
- ▪ 第二十九回 长老私行羊角洞 长老直上东天门
- ▪ 第三十回 羊角大仙归天曹 羊角大仙锦囊计
- ▪ 第三十一回 姜金定三施妙计 张天师净扫妖兵
- ▪ 第三十二回 金莲宝象国服降 宾童龙国王纳款
- ▪ 第三十三回 宝船经过罗斛国 宝船计破谢文彬
- ▪ 第三十四回 爪哇国负固不宾 咬海千恃强出阵
- ▪ 第三十五回 大将军连声三捷 咬海干连败而逃
- ▪ 第三十六回 咬海干邻国借兵 王神姑途中相遇
- ▪ 第三十七回 王神姑生擒护卫 张狼牙馘斩神姑
- ▪ 第三十八回 张天师活捉神姑 王神姑七十二变
- ▪ 第三十九回 张天师连迷妖术 王神姑误挂数珠
- ▪ 第四十回 金碧峰轻恕神姑 王神姑求援火母
- ▪ 第四十一回 天师连阵胜火母 火母用计借火龙
- ▪ 第四十二回 金碧峰神运钵盂 金钵盂困住火母
- ▪ 第四十三回 火母求骊山老母 老母求太华陈抟
- ▪ 第四十四回 老母求国师讲和 元帅用奇计取胜
- ▪ 第四十五回 元帅重治爪哇国 元帅厚遇浡淋王
- ▪ 第四十六回 元帅亲进女儿国 南军误饮子母水
- ▪ 第四十七回 马太监征顶阳洞 唐状元配黄凤仙
- ▪ 第四十八回 天师擒住王莲英 女王差下长公主
- ▪ 第四十九回 天师大战女宫主 国师亲见观世音
- ▪ 第五十回 女儿国力尽投降 满剌伽诚心接待
- ▪ 第五十一回 张先锋计擒苏干 苏门答首服南兵
- ▪ 第五十二回 先锋出阵吊了魂 王明取得隐身草
- ▪ 第五十三回 王明计进番总府 王明计取番天书
- ▪ 第五十四回 王明砍番阵总兵 天师战金毛道长
- ▪ 第五十五回 金碧峰劝化道长 金碧峰遍查天宫
- ▪ 第五十六回 护法神奶儿扬威 和合二仙童发圣
- ▪ 第五十七回 金碧峰转南京城 张三峰见万岁爷
- ▪ 第五十八回 国师收金毛道长 国师度碧水神鱼
- ▪ 第五十九回 国师收服撒发国 元帅兵执锡兰王
- ▪ 第六十回 兵过溜山大葛兰 兵过柯枝小葛兰
- ▪ 第六十一回 王明致书古俚王 古俚王宾服元帅
- ▪ 第六十二回 大明兵进金眼国 陈堂三战西海蚊
- ▪ 第六十三回 金天雷杀西海蛟 三太子烧大明船
- ▪ 第六十四回 王良鞭打三太子 水寨生擒哈秘赤
- ▪ 第六十五回 三太子带箭回营 唐状元单枪出阵
- ▪ 第六十六回 三太子举刀自刎 哈里虎溺水身亡
- ▪ 第六十七回 金眼王敦请三仙 三大仙各显仙术
- ▪ 第六十八回 元帅收服金眼国 元帅兵阻红罗山
- ▪ 第六十九回 黄凤仙扮观世音 黄凤仙战三大仙
- ▪ 第七十回 凤仙斩金角大仙 国师点大仙本相
- ▪ 第七十一回 国师收银角大仙 天师擒鹿皮大仙
- ▪ 第七十二回 吸葛剌富而有礼 木骨都险而难服
- ▪ 第七十三回 佗罗尊者先试法 碧峰长老慢逞能
- ▪ 第七十四回 佗罗尊者求师父 铙钹长老下云山
- ▪ 第七十五回 番禅师飞钹取头 唐状元中箭取和
- ▪ 第七十六回 关元帅掸师叙旧 金碧峰禅师斗变
- ▪ 第七十七回 王尚书计收禅师 木骨国拜进降表
- ▪ 第七十八回 宝船经过刺撒国 宝船经过祖法国
- ▪ 第七十九回 宝船经过忽鲁谟 宝船兵阻银眼国
- ▪ 第八十回 番王宠任百里雁 王爷计擒百里雁
- ▪ 第八十一回 百夫人为夫报仇 王克新计取铃索
- ▪ 第八十二回 百夫人堕地身死 引仙师念旧来援
- ▪ 第八十三回 王克新两番铁笛 地里鬼八拜王明
- ▪ 第八十四回 引蟾仙师露本相 阿丹小国抗天兵
- ▪ 第八十五回 黄凤仙卖弄仙术 阿丹国贡献方物
- ▪ 第八十六回 天方国极乐天堂 礼拜寺偏多古迹
- ▪ 第八十七回 宝船撞进酆都国 王明遇着前生妻
- ▪ 第八十八回 崔判官引导王明 王克新遍游地府
- ▪ 第八十九回 一班鬼诉冤取命 崔判官秉笔无私
- ▪ 第九十回 灵曜府五鬼闹判 灵曜府五官闹判
- ▪ 第九十一回 阎罗王寄书国师 阎罗王相赠五将
- ▪ 第九十二回 国师勘透阎罗书 国师超度魍魉鬼
- ▪ 第九十三回 宝賨船离酆都国 太白星进夜明珠
- ▪ 第九十四回 碧水鱼救刘谷贤 凤凰蛋放撒发国
- ▪ 第九十五回 五鼠精光前迎接 五个字度化五精
- ▪ 第九十六回 摩伽鱼王大张口 天师飞剑斩摩伽
- ▪ 第九十七回 李海诉说夜明珠 白鳝王要求祭祀
- ▪ 第九十八回 水族各神圣来参 宗家三兄弟发圣
- ▪ 第九十九回 元帅鞠躬复朝命 元帅献上各宝贝
- ▪ 第一百回 奉圣旨颁赏各官 奉圣旨建立祠庙
赞曰:
猛兽野心,反噬非久;出遗害,咎归典守。上林清风,啬夫缄口;破樊脱槛,率圹以走。斗生弃野,猛虎饲之;匪虎饲之,惟神赐之。为鬼为魅,又曷使之;妖不胜德,正直耻之。
却说番王看见国师一杖就指出两只虎,天师一道飞符就吊下一个天神,心上好怕人;吓得只是抖战,又敢把来下酒!元帅道:“来人中焉得有虎?大是怪事。”国王道:“列位有所不知,这是我本国西山上生长的。”元帅道:“怎么又是一个人?”国王道:“他在山里坐着是只虎,他到地上来走着就变做一个人。”
洪公公口又快,接着说道:“这个虎我们本国极多。”马公公道:“在那里?”洪公公道:“你还说在那里!满南京城里,倒少了座山虎?倒少了市虎?”马公公道:“名色虽是如此,也还不十分这等狠么。”洪公公道:“那吃人不见血的,只怕还狠些。”
国王道:“小国海边上还有一等龟龙,约有三四尺高、两个獠牙、四只脚、满身鳞甲,甲缝里又生出刺来,不时出没;大凡国人遇着他的,便遭他一口,甚是为害。”元帅道:“也求天师。”天师道:“军中无以进酒,请以斩龙为令可乎?”二位元帅道:“此令极佳。”天师道:“请列位同出船外,见条龙,奉列位一杯酒。”众位道:“领命。”
天师书了一道符,用了印,咒了神,丢下水去。只见一会儿,一条龙口里衔着一道符,伸着个头在水面上,如引颈受刀之状。天师指一指,那条龙分为两段,一股鲜红的血水冒将上来。天师道:“列位请酒。”众位各领一杯。一会儿,又一条龙口里衔着一道符,伸着个头在水面中。天师指他一指,即时两段,一股鲜红血水冒将上来。天师道:“列位又该一杯酒。”众位又饮一杯。一会儿,又一条龙口里衔着一道符,伸着个头在水面上。天师指一指,即时两段,一股鲜血冒将上来。天师道:“列位又该一杯酒。”众位又饮一杯。国王道:“海里的龙多,卑末的量少,请别出一令罢。”天师道:“既是酒量不佳,贫道不敢相强,只请看斩龙罢。”一会儿,一条龙衔着道符上来,一会儿,一指两段。一会儿,一条龙衔着道符上来,一会儿,一指两段。站着就有百十条过手。
国师老爷看得不过意,说道:“天师在上,看贫僧薄面皮,饶他两条罢。”天师道:“但凭国师老爷尊意。”国师把个钵盂摆一摆,就摆上三五条龙在里面。国师道:“列位请登席,贫僧也劝一杯。”众位道:“领命。”国师道:“照着贫僧的钵盂有一条龙,列位奉一杯酒。”众位道:“就是。”只见国师一手托定了钵盂,一手一条龙,一条飞上天。说道:“列位请酒。”众位领了一杯酒。国师又一手一条龙,一条飞上天,说道:“列位请酒。”众位又饮一杯。国师又一手一条龙,一条飞上天。说道:“列位请酒。”众位又饮一杯,番王领了二杯。不敢多饮,国师道:“贫僧也不多劝了。”把个钵盂望上一拱,还有十数多条,一齐飞天上去了。
番王辞谢而去,到了朝门,见了许多的头目,都问道:“南朝人物何如?”番王道:“再不要提起他来!”众人道:“怎么不要提起他来?”番王道:“且莫讲他人物出众、本领高强,只讲他眼见的两三件儿:他把天神天将,只当个小郎,堂上一呼,阶下百诺。把我们西山黑虎只当个猫儿,呼之即来,杀之即死,把我们海里的龟龙,只当个曲鳝,要他死他不敢生。要他生不敢死。”吓得那些人都摇一摇头,摆一摆脑,都说道:“本然中朝是个佛国,我们明日同他的宝船,去朝贡他一番,也不枉了为人在世上。”
进了宫门,见了许多的妃子,都问道:“南朝人物如何?”番王又把个天将、黑虎、龟龙三件事,又说了一遍。妃子道:“本然中朝佛国,岂是偶然。我们明日同他的宝船,亲自去朝贡一番,也是为人在世上。”番王道:“你们言之有理。”
过了两日,番王又来参见元帅,禀说道:“卑末愿同元帅的宝船,亲自去朝贡你大明皇帝,你心下何如?”元帅道:“此举甚好。只是我们还要进西洋里面去,一时不得回朝。”番王道:“卑末等候就是。”元帅要行,番王又道:“进西洋里面,还有许多的里程,还有许多的凶险。这如今船上的现在宝贝、现在货物,岂可复置之危地?依卑末愚见,莫若权且屯塌在小国,后日再来取齐回京。”王爷道:“此言似亦有理。”元帅即时传令,仰征西中营大都督王党统领本营兵卒,就于满刺伽国竖立棑栅城垣,仍旧有四门,仍旧有钟楼,仍旧有鼓楼,里面又立一重棑栅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宝货钱粮,屯放在内。昼则番直提防,夜则提铃巡警。
安顿已毕,宝船前行。行了四昼夜,游击将军马如龙传送虎头牌,传到一个国,叫做哑鲁国,地方偏小,民以耕渔为业。国王看见虎头牌,不胜之喜,说道:“二十年前我们曾来进贡,荷蒙天恩,感激无尽!今日何幸,又得见大元帅军容!”宝船一到,马游击回话,国王带领两员头目,亲自迎接,参见元帅,递上降表。元帅接着,吩咐中军官安奉。又递上一封降书,元帅拆封读之,书曰:
哑鲁国国王麻黑若赖谨再拜奉书于大明国钦差征西统兵招讨大元帅麾下:侧闻天下之义,当混为一;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有伐用彰,无远弗届。蠢兹哑鲁,蕞尔遐荒,已幸当年,肃聆文教;讵期今日,载见武动。六师传雷电之威,八面寒穹庐之胆。敬伸短牍,用表微忱;未敢自专,伏侯进止。
元帅看书已毕,番王又递上一张进贡草单,元帅道:“国小民贫,此不必受。”又递上一张犒赏士卒的礼单,元帅道:“公礼且不受,何况私礼乎!一例不受。”各人赏赐他一番,使之归国。
船行一日,经过一个九州山,异香扑鼻,一阵一阵的随风飘荡,清味爱人。马游击带领些兵番上山去采香,就得了六株长香,径有八九尺,长有六七丈,黑花细纹,嫩如脂腻。进上元帅,元帅大喜,重赏马游击。
又行了一日,马游击又领了一个番王,迎接元帅。元帅道:“你是那一国?”番王道:“小国叫做阿鲁国。适来看见元帅老爷的头行牌,才晓得宝船从此经过,故此特来迎接。”元帅与他相见,他也递上一封降表。元帅接着,吩咐中军官安奉。又递上一封降书,元帅拆封读之,书曰:
阿鲁国国王速刺苏刺麻谨再拜奉书于大明国钦差征西统兵招讨大元帅麾下:侧闻天讨有罪,兵义者王;夷必宾华,理屈斯罚。维兹阿鲁国,敢外钧陶。仰中国之圣人,夙有依归之愿;瞻元戎之大纛,钦承节制之尊。敬以丹诚,寓之相简;获依巨庇,不尽颙延。
元帅甚喜。番王又有进贡,元帅不受,又有礼物,愈加不受,反厚赏赐与他,番王感谢而去。元帅道:“这虎头牌的功绩,都是王老先儿的。”王爷道:“但愿前去都是如此,舟行无阻,彼此有功。”
又行了四五日夜,马游击回话说道:“前面是我朝敕封的苏门答刺国。只是这如今国王有难,正在危急之时,听知道元帅提兵而来,不胜之喜。”二位元帅道:“是个甚么事故?”马游击道:“此国先前的国王,名字叫做行勒,和孤儿国花面王厮杀,中药箭身死。子幼不能复仇,其妻出下一道榜文,招贤纳士,说道:“有能为我报复夫仇,得全国土,情愿以身事之、以国与之。”只见三日之后,有一个撒网的渔翁揭了招贤榜文,高叫道:“我能为国报仇,全复国土!”国王之妻给与他鞍马、披挂、兵器等项,又与他一枝军马。果然的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声,一刀就杀了个花面王。国王的妻不负前约,就与他配合,尊敬他做个老王;家宝地赋,悉凭他掌管。后来年深日久,前面国王的儿子,名字叫做宰奴里阿必丁,长大成人,心里有些不忿得这个渔翁,尝背后说道:“此我父之仇。”一日,带了些部曲,把个渔父也是一刀,复了自家的位,管了自家的国,尊母为老,母老不管事。渔翁的儿子,名字叫做苏干刺,如今统了军马,赍了粮食,在这个国中,要和父王报仇,每日间厮杀不了。”元帅道:“两家胜负何如?”马游击道:“敌只常胜,本国的兵常输。”元帅道:“济弱扶危,在此一举!差左右先锋前去接应他,宝船不日就到。”
左右先锋得了将令,各领一枝人马,乘小舸而去,去到苏门答刺国,只见两家子正在厮杀,左先锋道:“此时日尚未西,我和你借着他的因头儿,就杀他一阵。”右先锋道:“言之有理。他们正在人困马乏之时,怎禁得加这一楔。”三通鼓响,呐喊一声,南阵上涌出两员大将,左一边将官,老虎头、双环眼、卷毛鬓、络腮胡,骑一匹银鬃马,使一杆豹头刀,高叫道:“那个是苏干刺?早早下马受降!”右一边将官,长丈身、大胳膊、回子鼻、铜铃眼,骑一匹五明马,使一杆鹰翎刀,高叫道:“那个是苏干刺?早早下马受降!”苏干刺心里吃了一惊,想道:“这两员将官又不是本国,又不是我西洋,是那里来的生主儿!怎么就叫我的名字?”连宰奴里阿必丁一时也不觉的,问左右道:“这两员大将是那里来的?和我助阵哩!”左右道:“就是南朝元帅差来的。”国王道:“何如此神速?盖天助我也!”越加打起精神来厮杀。自古道:“寡不敌众,弱不敌强。”三个人杀一个,够甚么杀?况南朝两员先锋,俱有万夫不当之勇,怎么叫苏干刺不败?这一阵就一败涂地,弃甲曳兵;直退到三五十里之外,方才收拾些残兵败卒,归了旧营。
国王得左右先锋之力,大胜这一阵,感谢不尽。即时安排筵宴,酬劳二位先锋。张先锋道:“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还昼夜赶去。”刘先锋道:“兵法又云‘穷寇莫追’。这是怎么说?”张先锋道:“苏干刺不为穷寇。他每日得胜,其气甚骄,虽有此败,彼必然说道:“这是偶然耳!岂又防备我们追他?正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刘先锋道:“既如此,愿闻尊教。”张先锋道:“只是路径儿还不熟些。”国王道:“小国路径极是好认。怎么好认?西北两边都是海,东南两边都是山。适才苏干刺的窠巢,却在正南上。正南上前去,又有两条路:一条靠溪,溪润屈曲,难以走马;一条靠山,山路抄直,到了罗诃岭,两边都是陡岸,止容一人一骑。”张先锋道:“此狭处有多少路程?”国王道:“有三五里之远。”张先锋对着刘先锋细细的说道:“如此如此。”刘先锋先去。国王道:“没有饮得酒。”刘先锋道:“明日再来领受。”张先锋又叫过一个年长的队长来,对他细细的说道:“如此如此。”
到了一更之后,衔枚勒马,逐阵而行。行了半夜,才到牛皮帐边。一声炮响,呐喊连天。张先锋领了头,后面都是些雄兵健卒。马壮人强,一齐杀进牛皮帐里去,吓得个苏干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没奈何,懵着头望前跑,跑了一会,苏干刺说道:“找溪边的大路而走,好上船去。”起头一望,只见溪边上有许多的灯火,原来是张先锋差下的队长,埋伏在那里,虚张灯火,吓他不敢走那条路。左右说道:“溪边先有追兵,去不得哩!”苏干刺就奔山路而行。
行到罗诃岭下,苏干刺勒住了马,左右说道:“事在危急存亡之顷,还勒住个马,有何高见?”苏干刺道:“这个岭两边都是陡崖,只间止容得一人一骑,万一有变,吾即死也!”左右道:“将军今日何故自怯?宰奴儿敢有这等的大胆!当那两个生主儿,岂可就晓得这个路径?走一步,得一步,只管走哩!”道犹未了,后面喊杀连天,鼓声震地。
苏干刺没奈何,抱着个头只是走,刚刚的过了大半,心里道:“到了这里,想也没事。”那晓得一声炮响,前面的火铳、火炮、火箭、火枪,雨点一般来。又有一样襄阳大炮,就是震天雷、搜地虎,也不过如此。当头一员大将,横刀立马,高叫道:“苏干刺那里走?”早早下马投降,免得受我刀兵之苦。”原来刘先锋已自拦住了路口,火器一切齐备,再走到那里去罢?将欲退后,后面又是一员大将,横刀立马,高叫道:“苏干刺那里走?早早下马投降,免受我刀兵之苦。”这正是张先锋的兵马追赶将来。前不得,后不得,正在两难之处,一声梆响,两崖上一齐的铁钩、铁抓飞将下来,把个苏干刺任是威风无处使,假饶双翅不能飞!活活的捉将过来。
到了天亮,国王接着元帅,说道:“多劳二位先锋夜来大战。”道犹未下,先锋已自解上苏干刺来。元帅吩咐国王,把苏干刺监候在这里,俟宝船回日,再行定夺。国王唯唯奉承,递上降表,元帅接着,吩咐中军官安奉。又递上降书,元帅拆封读之,书曰:
苏门答刺国国王宰奴阿里必丁谨再拜奉书于大明国钦差征西统兵招讨大元帅麾下:窃闻大国,天之所设;天子,天子所生。德风翔乎河源,武节幨子月崛;率宁人之有指,先元戎之启行;用广威光,克严讨罚。维兹小国,夙荷洪恩。彩币兼全,焕斗文之璀璨;银章紫诰,俨天语之叮咛。顾惟何人,幸叨宠渥!矧于戎幕,复荷生全。拜赐俯偻,流汗交并;仰瞻行在,统誓指挥。
降书已毕,又献上进贡草单。元帅展开来一看,只见单上计开:
金麦三十斛,银米三十斛,水珠一双(行军乏水,置土中,水自出),螺子黛十颗(宝也,每颗价千金),琉璃瓶个对,象牙十枝(长八九尺),鸟卵一双(其大如瓮),鳷鹊一双(形高七尺,能解人语),活褥蛇十条(状类鼠,色正青,能入穴取鼠无遗),名马十匹(马与龙交,所生者俱龙种也),胡羊五十只(尾大如扇,春月剖腹,取其膏数十斤,以药线缝合之,羊如故,不割即死),竹鸡二百只(略煮即烂,味美),五色番锦百端,红丝千斤,驼毛褥五十床,花簟五十床,锦襈百幅,金饰寿带五十条,钿带五十条,连环譬臂韛五十副,蔷薇水五十瓶(用洒之衣,香气经岁不散),栋香、白龙脑、白砂糖、白越诺、乳香、无名异、腽肭脐、龙涎香(龙斗则涎出,国人计取之,香极奇)、乳香,各数十石,寻枝瓜(极大,十人方可共啖一枚)、偏桃(其形偏,如石子,味佳)、千斤枣、石榴(重六七斤一个)、臭果(其长八九寸,开之甚臭,内有大酥白肉十四五片,甜美可食)、酸子(大如梨,其味香洌)、葡萄(大如鸡子,味极美)、美菜(异种所生,长六七尺)以上果品各百担。
元帅吩咐内贮官收拾进贡礼物。国王又献上礼物,犒赏三军。元帅接单视之,自蔬果柴米之外,一毫不受。国王款待元帅,元帅赴宴,只见国王宫殿甚是齐整。怎见得宫殿齐整?
玛瑙做柱科,绿甘做四壁,水晶做瓦,碌石做砖,活石做灰。虽是帷幕之类,都是百花烂锦,五色辉煌。两边列着左右丞相,太尉太保,门下又摆着骁勇兵卒,壮健军丁。
二位元帅尽欢而饮,住了数日。
又有各国来降:
邻国有故临国,人黑如漆,善战斗,好为寇盗,国王闻宝船在苏门答刺,进上:
骇鸡犀一对(即通天犀,用以盛米喂鸡,鸡啄之,至辄惊去),龙脑香二箱(状类云母,色如冰雪,香可闻十里)。
有默伽国,其先是个旷野之地,因为大食国有个祖师叫做蒲罗哞,徙居其地,取妻生一子,名字叫做司麻烟,生下地来,呱呱的哭了两三日,就把只脚照地上一顿。一顿不至紧,就涌出一股清泉来,日日长流,流成一个大井。井又有些灵验,甚么灵验、但凡飘洋的舟船遇着大风,把这个井水略洒几点,其风即止。国王闻中国宝船在苏门答刺,进上:
金钢指环一对,摩勒金环一对。
有孤儿国,即花面王国,地方不广,人民止千余家。田少不出稻米,多以渔为业,风俗淳厚。男子俱从小时用墨刺面为花兽之状,猱头,赤着身子,止用单布围腰。妇女围花布、披手巾、椎髻脑后。却不盗不骄,颇知礼义。国王闻中国有宝船在苏门答刺,进上:
稍割牛一头(角长四尺,十日一割,不割则死;人饮其血,寿五百岁,牛寿如之),龙脑香一箱。
其属国有勿斯里国,其地多旱,经八九十年,才见天雨一次。国中有一江神,最灵验。怎么灵验?每二三年,有一老者,头鬓尽白,从江中间挺然独立,国中人都来拜问他吉凶祸福。老者笑,则年岁丰稔,百事称意;老者愁,则年岁饥疫,百事不如意。国中有一个塔,又灵验。怎见得灵验?塔顶有一面神镜,无论远近,但有刀兵之祸,先前照见。国王闻中国有宝船在苏门答刺,进上:
火蚕锦一百斤(絮衣一袭,止用一两,稍过度,则炎蒸之气,人不可当)。
有勿斯离国,国最小,民以捕渔为业。有天生树,其果名曰蒲芦;采食之,次年复生,名曰“麻茶泽”:三年再生,名曰“没石子”。国人多以为食。国王闻中国有宝船在苏门答刺,进上:
奄摩勒十盘(其味香酸,佳甚),波罗蜜五盘(大如斗,味佳)。
有吉慈尼国,其地极寒,春雪不消。产雪蛆,状如瓠子,其味甚美。人有热疾者,啖之即愈,如神。国王闻中国有宝船在苏门答刺,进上:
龙涎香五十斤。
有麻离板国,其国地小富足。贵人用金线挑花的锦帕缠头,贫民亦用花帕。妇人耳坠手镯,有中国风。国王闻中国有宝船在苏门答刺,进上:
兜罗锦十匹(阔四五尺,厚五分,背面毳绒,番名蓦黑蓦勒),杂花番锦十匹,细布五十匹(长者五六丈,阔四尺多,中五六样,贵贱不同)。
有黎伐国,其国亦小,国民仅二三千家,自推一人做头目。曾附苏门答刺进贡中国。闻宝船在此,进上:
白砂糖五担,吉贝一箱,宾铁十担。
有白达国,国虽小,多出珍宝。人食酥酷饼肉,多以白布缠头。最犷悍,号强兵,四邻不敢侵犯。国王闻中国有宝船在苏门答刺,进上:
金钱二千,银钱五千(俱无孔,面凿弥勒佛于其上,背凿国王之名),五色玉各五端(青黄亦白黑俱有),夜光壁五片(可照二十余丈),白光琉璃鞍一副(放在暗室中,可照十余丈)。
二位元帅见了这些小国都来进贡,万千之喜!国王殷勤留住。元帅分遣左右先锋,前往西洋,经略各国。约有十日多些,右先锋刘荫领了南浡里国国王,亲来迎接,献上降表,又献上降书,书曰:
南浡里国国王卜失陀纳谨再拜奉书于大明国征西统兵招讨大元帅麾下:侧闻天启圣明,神资良弼,必有惩讨,以致升平。卜僻处夷荒,敢行悖乱?顿颡颊雷霆之下,潜身化育之中。氛珍尽消,仰太阳之普照;鲸鲵不作,见大海之无波。瞻恋之深,千百斯福。忭跃之至,倍万恒情!
降书已毕,又献上:
狻猊一只(生七日未开目取之,则易调习,稍长则难矣)。
进贡中国,元帅受之,不胜之喜。赏宴国王,极其欢洽。酒犹未散,只见左先锋张计有一干亲随左右,披头撒发,忙忙的禀元帅道:“祸事临门,怎生是好?”
不知是个甚么祸事临门,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