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青演义
- ▪ 第四十三回 杨元帅上本劾奸 庞国丈巧言惑主
- ▪ 第一回 选秀女内监出京 赴皇都娇娥洒泪
- ▪ 第二回 八王爷蒙恩获美 狄千金慰母修书
- ▪ 第三回 寇公劝驾幸澶州 刘后阴谋换太子
- ▪ 第四回 遭洪水狄青遇救 犯中原西夏兴兵
- ▪ 第五回 小英雄受困求签 两好汉怜贫结义
- ▪ 第四十四回 骂奸党贞娘自缢 捏供词莽汉遭殃
- ▪ 第四十五回 佘太君金殿说理 包待制乌台审冤
- ▪ 第四十六回 行色匆匆星夜登程 狂飘飒飒中途落帽
- ▪ 第六回 较技英雄分上下 闲游酒肆惹灾殃
- ▪ 第七回 打死凶顽除众害 开脱豪杰顺民情
- ▪ 第八回 说人情忠奸辩驳 演武艺英杰纵横
- ▪ 第九回 急求名题诗得祸 报私怨越律伤人
- ▪ 第十回 受伤豪杰求医急 济世高僧赠药良
- ▪ 第四十七回 郭海寿街头卖菜 李太后窖内逢臣
- ▪ 第四十八回 诉冤情贤臣应梦 甘淡泊故后安贫
- ▪ 第四十九回 包待制当殿劾奸 沈御史欺君定罪
- ▪ 第十一回 爱英雄劝还故里 恨奸佞赐赠金刀
- ▪ 第十二回 伏猛驹误入牢笼 救故主脱离罗网
- ▪ 第十三回 脱圈套英雄避难 逢世谊吏部扶危
- ▪ 第五十回 贤命妇获救回生 忠直臣溯原翻案
- ▪ 第五十一回 包待制领审无私 焦先锋直供不讳
- ▪ 第十四回 感义侠同伴离奸 圆奇梦贤王慰母
- ▪ 第十五回 团圆梦力荐英雄 奉懿旨勇擒龙马
- ▪ 第十六回 感知遇少年诉身世 证鸳鸯太后认亲人
- ▪ 第五十二回 复审案扶忠抑佞 再查库假公济私
- ▪ 第五十三回 孙兵部领旨查库 包待制惊主伸冤
- ▪ 第十七回 狄公子乘醉寻奸 包大人夜巡衡事
- ▪ 第十八回 狄皇亲索马比武 庞国丈妒贤生心
- ▪ 第五十四回 宋仁宗闻奏思亲 王刑部奉旨审案
- ▪ 第十九回 御教场俊杰扬威 彩山殿奸徒就戮
- ▪ 第五十五回 刁愚妇陷夫不义 无智臣昧主辜恩
- ▪ 第五十六回 王刑部受贿欺心 包待制夜巡获证
- ▪ 第五十七回 勘奸谋包拯持正 儆贪吏王炳殉身
- ▪ 第二十回 奖英雄实至名归 会侠烈情投意合
- ▪ 第二十一回 荐解征衣施毒计 喜承王命出牢笼
- ▪ 第二十二回 离牢狱三杰谈情 解征衣二雄立志
- ▪ 第二十三回 现金躯玄武赐宝 临凡界王禅收徒
- ▪ 第二十四回 出潼关刘庆追踪 入酒肆狄青遇母
- ▪ 第五十八回 怀母后宋帝伤心 审郭槐包拯棘手
- ▪ 第五十九回 假鄷都郭监招供 真惶恐刘后自裁
- ▪ 第六十回 迎国母君王起驾 还凤阙李后辞窑
- ▪ 第二十五回 设机谋智拿虎将 盗云帕巧伏英雄
- ▪ 第二十六回 军营内传通消息 路途中痛惩强徒
- ▪ 第二十七回 因心急图奸惹祸 为国事别母登程
- ▪ 第六十一回 殡刘后另贬陵墓 戮郭槐追旌善良
- ▪ 第二十八回 报恩寺得遇高僧 磨盘山险逢恶寇
- ▪ 第二十九回 信奸言顽寇劫征衣 出偈语高僧解大惑
- ▪ 第六十二回 安乐王喜谐花烛 西夏主妄动干戈
- ▪ 第三十回 李将军寻觅钦差 焦先锋图谋龙马
- ▪ 第三十一回 勇将力剿大狼山 莽汉误投五云汛
- ▪ 第六十三回 杨宗保中锤丧命 飞山虎履险遭擒
- ▪ 第三十二回 贪酒英雄遭毒计 冒功肖小设奸谋
- ▪ 第六十四回 丢失毒锤西军败阵 安排酒宴宋将庆功
- ▪ 第三十三回 李守备冒功欺元帅 狄钦差违限赶边关
- ▪ 第三十四回 杨元帅怒失军衣 狄钦差忿追功绩
- ▪ 第六十五回 悼功臣加恩后嗣 虑边患暗探军情
- ▪ 第三十五回 帅堂上小奸丧胆 山涧中莽将呼援
- ▪ 第六十六回 稽婚姻狄青尽职 再进犯夏主鏖兵
- ▪ 第六十七回 美逢美有意求婚 强遇强灰心思退
- ▪ 第三十六回 莽先锋质证冒功 刁守备强辞夺理
- ▪ 第三十七回 守备无能军前出丑 钦差有术马上立功
- ▪ 第三十八回 思投效强盗进征衣 念亲恩英雄荐姐丈
- ▪ 第三十九回 临潼关刘庆除奸 五云汛张文上任
- ▪ 第四十回 庞国丈唆讼纳贿 尹贞娘正语规夫
- ▪ 第四十一回 逞刁狡沈氏叩阍 暗请托孙武查库
- ▪ 第四十二回 封仓库儒臣设计 打权奸莽汉泄机
- ▪ 第六十八回 赵元昊兵败求和 宋将帅凯旋完娶
却说狄青看见远远一匹骏马,跑上桥来,想来必然是匹颠狂之马。即跑出店去,走上桥栏,大声喝道:“逆畜,休得猖狂,吾来也!”当下让过众人,迎上前去。店主道:“此人真乃装着狐假虎威,来骗食酒面,趁看狂马而去,不拿出钱钞来,且收藏他这大刀便了。”店主正要呼伙伴来扛抬大刀,有刘文、李进跑至店来,喝声:“奴才,这是先帝金刀,我们呼延王爷府中拿出来的,你敢动么!”店主道:“不敢,王府人来,本当白食的。”刘、李二人,只不管他,且扛回金刀,仍出桥旁。只见狄青立在桥中,迎面跑来一匹骏马,生得高大雄胖,浑身好像朱砂点染,四蹄生来如铁,光身并无鞍辔,向狄青扑面冲来。
原来此马乃东番进贡朝廷,名曰火骝驹,只因此马凶恶得很,圣上赐与庞国丈,岂知马性顽强,不伏鞍辔拘锁,反伤陷了几名家丁。只为钦赐之物,故制囚笼,将它困禁了。这火骝驹不伏拘禁,力势凶狠,天天吵闹。这日却被他挣脱了笼厩,逃走出府外。家人飞报太师,庞洪听了,忙唤能干家人,上前追赶,谕令众人如有能降伏得此马,不拘军民,也须请到府中领赏。众家人领命,一程来追赶火骝驹,跑近桥边,只见一位少年,揪住火骝驹,还是纵跳不已,嘶怒如雷。众人看见此人生得堂堂一表,力能挽擒此马,十分惊骇,看不出此人气力有这般大。当下狄公子手挽马鬃,那马挣跳不脱,前蹄掀,后脚躁,恼了狄青,喝声:“逆畜,强什么!”狠力一捺,马已按倒尘埃,不能挣跳。
公子性起,连连端他几脚,痛得极了,滚来滚去,叫跳不出来。又复狠狠踹踏几脚,这火骝驹虽则雄壮,怎经得英雄虎力威狠,登时端破肚腹,肠多已泻出,横倒于桥边。众人观看的愈多,人人赞叹英雄力大,又有庞府家人走上前拉住小英雄,同声称说:“壮士,我们这狂马乃庞府跑走出来的,伤害于人,无人可制。方才相爷有言,若得有人制伏此马,请到府中领赏。“狄青笑道:“谁要望他的赏,吾不去的。”众人道:“壮士不来,太师爷必要责备我们。况且壮士踢死此马,乃是一位英雄无敌之人,速往见太师爷,还有重用于你。”当时你也扯,我也拉,狄青也觉可笑。真乃生来心性粗莽,也忘记了拿回店内金刀,只随着相府家人一同而走。后面刘文、李进不住呼叫:“狄壮士!不要随他去,快快回转来。”当日观看的闲人,何下千百,一片喧嚷之声不绝,狄青哪里听得到呼唤,随了众人,迳向相府而去。那刘、李只得扛了金刀回归王府。
却说庞洪、孙秀,在书房吃酒已完,仍谈及狄青之事,只见几个家丁前来说道:“禀上太师爷,火骝驹逃至天汉桥,遇一少年,十分猛勇,揪住马儿,按倒在地。端踏几脚,此马登时穿腹而死,为此小人等带了小汉子回来,禀知太师爷,可有赏赐否?”太师道:“此人能降伏狂驹,是个英雄之辈,且唤他进来。”家丁领命,出外去唤狄青。庞洪即踱出书斋,在中堂坐下,狄青己倒身下拜。
若讲到狄青在汴京未及一月,是以不知孙兵部就是庞太师女婿,也不晓得庞洪是个大奸臣,所以到他府中,当时跪倒尘埃道:“太师爷在上,小人叩头。”庞洪说:“英雄少礼,你尊名高姓?”狄青道:“小人姓狄名青。”太师道:“你是狄青么?原籍何方?”狄青道:“世籍山西。”庞洪听了不语,暗思:此人是吾贤婿大仇人,不意他反投入吾府,正如囚进铁网牢笼,待老夫款留在府,断送了这个畜生,方免了贤婿大患。想罢道:“狄壮士,老夫有言在先,如有人能除伏此狂驹,必当重用。难得你如今除却狂驹,是位盖世英雄,天下稀少。目今兵犯边关,杨元帅受困,你如此英雄,岂可埋没。你且在我府中耽搁几天,待老夫奏明圣上,保举你到军前效用,建立功劳,你意下如何?”
狄青哪里知他暗算机谋,闻他此言,跪倒连连叩头道:“若得太师爷抬举,小人三生有幸,深沾大恩。只为小人前时有犯孙爷,只忧他不肯容留于我。”国丈道:“不妨,待老夫保举你,岂惧他不收。——家将,且引壮士往后园楼中少歇,备酒款待。”家人领命而去。
这狄青竟忘记奉命杀孙秀之事,随了庞府家人,到后园丹桂亭中饮酒,真乃是个有头无尾的莽少年。独有庞太师大悦,踱回书房,只见孙秀已睡在醉翁床上,太师喜欣欣叫道:“贤婿,且大放宽心吧!狄青已入我彀中了!”孙秀闻言,忙立起来问其缘故,太师就将他自投到此,一一说知。孙秀大悦,喜扬扬说道:“岳丈,这小畜生听了呼延显使唤,仗着金刀,如此猖獗。今日难得上苍怜悯,使他自投罗网,反自遭殃,实乃快事!”太师道:“贤婿,如今放下愁肠,早些回府吧。”孙秀当下谢过大师,回街中而去。
且说太师是晚,差唤四名得力家丁,要将狄青弄得大醉,然后待夜深放起火来,将他焚死,明日另有金银赏劳。内有一名家将,名唤李继英,此人生来心雄胆壮,拳艺精通,上前禀道:“太师爷,这贼狄青如此狠恶,不独太师爷动恼,小人等也气忿于他。但思皇城之内,放火惊扰不安,终为不美。”太师道“依你便怎生打算来?”继英道:“据小人的主见,一些不难。三位不用多劳,且待今夜小人进往苑中,与狄青假作厚款,弄他大醉,何难一刀了决他性命。神不知,鬼不觉,即夜埋了尸首,泄却兵部大人之气,岂不省烦,强如放火惊扬。”太师听了继英之言,点首笑道:“如此更妙。但你虽有些本事,犹恐独力难成,倘然制他不得,反为不美。”继英道:“太师爷,不是小人夸口,倘若杀不得狄青,愿将小人首级献上抵当;如若杀了狄青,只求太师爷提拔,小人便是感恩。”太师道:“既如此,着你往取他首级,老夫且提拔你做个美地头七品县官。”继英道:“还求太师爷再赏酒筵一桌,待小人将他劝醉如泥,方好下手。”太师准请,命备酒于园中。
是晚国丈排夜宴于书房,独对银灯自酌,言道:“狄青,你先遭了药棍,又得医治不死,不想今日依从呼延显持刀来杀吾婿,你图杀命官,应该重罪。但此刀乃先帝遗留之物,人人杀却,也无偿罪,幸喜有救星,小畜生,今夜遭我毒手。但呼延显这老狗,我的女婿与你并无仇怨,因何怀此毒念,有日教你一命难逃,方见我老夫手段!”
不表国丈之言,却表李继英一路进园,思量当初随着狄广老爷在边关,多亏先老爷长育加恩,不异亲生儿女。自从恩主归仙之后,又遇水灾,西河一县人民,俱遭水难。我在水中,得逃性命,自奔投相府,已将八载,吾时常在此想念着夫人小主遇水之灾,未知生死。今朝得逢公子于此,力降狂驹,反遭罗网,但吾李继英曾受先老爷恩德,今日小主有难,岂可坐视不救!故特领此差,搭救了小主离灾,方见吾李继英知恩报恩之心。思想未了,不觉已进至花园,只见星光灿灿,月白如银。
当下狄青用过晚膳已久,正站立于桂花亭中,只见寒露靠霏,金风拂拂,此时人静心清,不觉满胸烦闷。思起下山之日,仙师有言说知,教吾至汴京,自得亲人会合,至今还未得一会。又曾记遭水难时,与母分离,今已八载,不得重逢,谅来骨肉沉于波浪中了。又不知张忠、李义,身在囹圄,何时脱离。只恨孙秀妒嫉,险些将我身首分开,幸亏得众位王爷相救,孙贼用药棍打我二十,几乎丧命,又蒙隐修调理痊愈,恩德如山,使我铭心刻骨。又思到一段念头,不觉顿足,悔恨心粗,拍胸道:“不好了!呼延千岁赐吾金刀,往杀孙贼.为降除狂驹,将金刀抛弃在面店中,我之罪大如天了。若不杀孙秀,也不打紧要,失去金刀,千岁爷岂不动怒。此时夜又深,难以出相府,不免挨至天明,早晨取回金刀,杀了孙秀,千岁爷必然提拔吾,强如在此庞府。”正在思量,又见有人送来酒筵一桌,叫道:“壮士,太师爷敬你是个英雄汉子,方才传言备酒设筵,以待壮士,尽欢赏月,勿要辜负良宵。”狄青道:“方才已领太师爷的赐了,如何一而再乎?”家丁道:“太师爷赏的酒食,有什么稀罕,还要狠狠的提拔你呢!”狄青道:“因何用着两副杯箸?”家丁又道:“太师爷只恐壮士寂寞,特命李继英兄来陪你用酒。”狄青道:“你们李继英是何等之人?”家丁道:“此人乃是太师爷得用家将。”
狄青听了,暗自思忖,那李继英之名,十分熟识,但一时想不起来。若问狄青九岁时已遭水难,主仆分离,已经七八载,故不能记忆。正在自言之际,李继英早已到了,扛酒撰家人已转身而去。继英到亭中,呼声:“壮士。”狄青问:“足下是何人?”继英道:“小人姓李名继英,特奉太师爷之命,着我来奉敬数杯。”狄青道:“哪里敢当!”二人坐下,用酒一番。
时交二鼓,一轮明月当空,四顾无人,继英细观公子,长叹一声,立起身子,把首一摇。狄青不解其意,便问:“李兄好好饮酒,因甚登时发此长叹?”李继英离坐,双膝跪下,呼声:“小主人,你可知今夜有大难临身否?”狄青道:“李兄,因何如此相称?未知劣弟有何大难?巳请起再说。”正要伸手挽扶,继英起来将手一招,二人同跑至登云阁,足踏扶梯,步步而上,秋风阵阵,卷透衣襟。继英道:“公子你不认识小人了。”狄青道:“想继英之名,似甚善熟,奈一时记认不来。”
继英道:“公子,我昔日跟随先老爷,多蒙恩育,故今不改别名。自从老主人归仙之后,小主人长成九岁,忽遇水灾,小人水里逃得性命,流落至汴京,无奈一贫如洗,只得投于相府羁身,时思主母公子逢灾,存亡未卜。今幸公子脱难长成,只可惜不晓得狼虎共同群,难脱此祸。”狄青听罢道:“不错,如今记起你来了。但你言语不明,快些说明吧。”继英道:“公子,你与孙兵部不知结下什么大冤仇?”狄青道:“我与他风马牛不相干,不知他为何生心害我?”继英道:“公子你难道不知孙兵部是庞太师的女婿么?”狄青道:“吾实不知他是翁婿。”继英说:“太师言你要杀他女婿,为此今夜款留于你,公子岂不中了奸谋毒害?犹如蝇投蛛网,鱼入纱缯,焉能飞遁?”
狄青听了,双眉逆竖,怒目圆睁道:“如此言来,庞贼也要害我了!”继英道:“他是翁婿相通,要谋害公子,是以小人特讨此差,以搭救公子。”狄青道:“只要你通知消息,我明白了。待我今夜打出庞府去,明日还来报仇。”继英说:“公子,此事不可,你虽则英雄胆壮,但思侯门如海,断断不易逃出。况且他家将人多,狠勇者不少。”狄青道:“纵使他庞府千军万马,我何惧哉!”继英道:“你纵然打出相府去了,太师爷明知小人通风,岂不将小人处治,一命难逃。”狄青道:“倘不打出相府,如何得脱离虎穴?”继英道:“我先已打算好,园门已经封锁,难以私逃,即此一带围墙,如此高耸,也难爬跨。只有对壁盘陀石旁有棵树,高接云霄,公子若爬上树,就可跨得过高墙了。墙外也有大树相接,即是韩琦吏部府第。”狄青道:“韩吏部可是庞贼奸党?”继英说:“非也,韩爷乃赤心保国无私之臣,我太师几次欲除害他,却无办法。公子权且走过韩府,暂避一宵。”狄青道:“继英,今夜若非你通知消息,我定然遭其奸害,受你大恩,理当拜谢。”言罢,低头便拜,继英也忙跪下,叩首道:“公子不要折杀小人,且请起,事不宜迟,休得耽搁,快些脱离此地为高。”
二人下了登云阁,即至盘陀石,公子扳着大树,继英又恐有人进园,东西四瞧,只见寂寞无声,才略觉放心。当时狄公子爬上古树,又跨过高墙,双手扳过隔墙大树。过得隔墙大树,望下有三丈余,也觉心寒,只得扳枝立而不下。
未知如何逃脱,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