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青演义
- ▪ 第一回 选秀女内监出京 赴皇都娇娥洒泪
- ▪ 第二回 八王爷蒙恩获美 狄千金慰母修书
- ▪ 第三回 寇公劝驾幸澶州 刘后阴谋换太子
- ▪ 第四回 遭洪水狄青遇救 犯中原西夏兴兵
- ▪ 第五回 小英雄受困求签 两好汉怜贫结义
- ▪ 第六回 较技英雄分上下 闲游酒肆惹灾殃
- ▪ 第七回 打死凶顽除众害 开脱豪杰顺民情
- ▪ 第八回 说人情忠奸辩驳 演武艺英杰纵横
- ▪ 第九回 急求名题诗得祸 报私怨越律伤人
- ▪ 第十回 受伤豪杰求医急 济世高僧赠药良
- ▪ 第十一回 爱英雄劝还故里 恨奸佞赐赠金刀
- ▪ 第十二回 伏猛驹误入牢笼 救故主脱离罗网
- ▪ 第十三回 脱圈套英雄避难 逢世谊吏部扶危
- ▪ 第十四回 感义侠同伴离奸 圆奇梦贤王慰母
- ▪ 第十五回 团圆梦力荐英雄 奉懿旨勇擒龙马
- ▪ 第十六回 感知遇少年诉身世 证鸳鸯太后认亲人
- ▪ 第十七回 狄公子乘醉寻奸 包大人夜巡衡事
- ▪ 第十八回 狄皇亲索马比武 庞国丈妒贤生心
- ▪ 第十九回 御教场俊杰扬威 彩山殿奸徒就戮
- ▪ 第二十回 奖英雄实至名归 会侠烈情投意合
- ▪ 第二十一回 荐解征衣施毒计 喜承王命出牢笼
- ▪ 第二十二回 离牢狱三杰谈情 解征衣二雄立志
- ▪ 第二十三回 现金躯玄武赐宝 临凡界王禅收徒
- ▪ 第二十四回 出潼关刘庆追踪 入酒肆狄青遇母
- ▪ 第二十五回 设机谋智拿虎将 盗云帕巧伏英雄
- ▪ 第二十六回 军营内传通消息 路途中痛惩强徒
- ▪ 第二十七回 因心急图奸惹祸 为国事别母登程
- ▪ 第二十八回 报恩寺得遇高僧 磨盘山险逢恶寇
- ▪ 第二十九回 信奸言顽寇劫征衣 出偈语高僧解大惑
- ▪ 第四十三回 杨元帅上本劾奸 庞国丈巧言惑主
- ▪ 第三十回 李将军寻觅钦差 焦先锋图谋龙马
- ▪ 第三十一回 勇将力剿大狼山 莽汉误投五云汛
- ▪ 第四十四回 骂奸党贞娘自缢 捏供词莽汉遭殃
- ▪ 第三十二回 贪酒英雄遭毒计 冒功肖小设奸谋
- ▪ 第三十三回 李守备冒功欺元帅 狄钦差违限赶边关
- ▪ 第三十四回 杨元帅怒失军衣 狄钦差忿追功绩
- ▪ 第三十五回 帅堂上小奸丧胆 山涧中莽将呼援
- ▪ 第三十六回 莽先锋质证冒功 刁守备强辞夺理
- ▪ 第三十七回 守备无能军前出丑 钦差有术马上立功
- ▪ 第三十八回 思投效强盗进征衣 念亲恩英雄荐姐丈
- ▪ 第三十九回 临潼关刘庆除奸 五云汛张文上任
- ▪ 第四十回 庞国丈唆讼纳贿 尹贞娘正语规夫
- ▪ 第四十五回 佘太君金殿说理 包待制乌台审冤
- ▪ 第四十一回 逞刁狡沈氏叩阍 暗请托孙武查库
- ▪ 第四十二回 封仓库儒臣设计 打权奸莽汉泄机
- ▪ 第四十六回 行色匆匆星夜登程 狂飘飒飒中途落帽
- ▪ 第四十七回 郭海寿街头卖菜 李太后窖内逢臣
- ▪ 第四十八回 诉冤情贤臣应梦 甘淡泊故后安贫
- ▪ 第四十九回 包待制当殿劾奸 沈御史欺君定罪
- ▪ 第五十回 贤命妇获救回生 忠直臣溯原翻案
- ▪ 第五十一回 包待制领审无私 焦先锋直供不讳
- ▪ 第五十二回 复审案扶忠抑佞 再查库假公济私
- ▪ 第五十三回 孙兵部领旨查库 包待制惊主伸冤
- ▪ 第五十四回 宋仁宗闻奏思亲 王刑部奉旨审案
- ▪ 第五十五回 刁愚妇陷夫不义 无智臣昧主辜恩
- ▪ 第五十六回 王刑部受贿欺心 包待制夜巡获证
- ▪ 第五十七回 勘奸谋包拯持正 儆贪吏王炳殉身
- ▪ 第五十八回 怀母后宋帝伤心 审郭槐包拯棘手
- ▪ 第五十九回 假鄷都郭监招供 真惶恐刘后自裁
- ▪ 第六十回 迎国母君王起驾 还凤阙李后辞窑
- ▪ 第六十一回 殡刘后另贬陵墓 戮郭槐追旌善良
- ▪ 第六十二回 安乐王喜谐花烛 西夏主妄动干戈
- ▪ 第六十三回 杨宗保中锤丧命 飞山虎履险遭擒
- ▪ 第六十四回 丢失毒锤西军败阵 安排酒宴宋将庆功
- ▪ 第六十五回 悼功臣加恩后嗣 虑边患暗探军情
- ▪ 第六十六回 稽婚姻狄青尽职 再进犯夏主鏖兵
- ▪ 第六十七回 美逢美有意求婚 强遇强灰心思退
- ▪ 第六十八回 赵元昊兵败求和 宋将帅凯旋完娶
慢言狄青在林贵营中候用。其时七月方残,始交八月。前时西夏赵元昊兴兵四十万,攻下陕西绥德、延安二府,一直进兵偏头关。有杨元帅镇守三关口。三关一曰偏头,二曰宁武,三曰雁门,全是万里长城西北隘口重地,屡命名将保守。如今关内亦是兵雄将勇。上月杨元帅已有本告急回朝,仁宗天子旨命兵部孙秀,天天操演军马,挑选能将,然后发兵。时乃八月初二,选定吉日,谕集一班武职将官,要往教场开操。是日城守营正值林贵,将教场命人打扫洁净,铺毡结彩,安排了坐位,各款预备,以俟孙秀下教场不表。
却说狄青在教场中,独自闲玩,不觉思思想想,动着一胸烦恼,长叹一声道:“吾蒙师父打发下山,到了汴京,已有二十多天,不见亲人,反结交得异姓骨肉,实是义气相投。岂知不多几日,惹起一场飞灾。想我虽在营中当兵效用,到底不称我心,不展我才,就是目下兵困三关,我狄青埋没在个小小武员名下,怎能与国家出力,真枉为大丈夫了!”当时,小英雄双眉交锁,自嗟自叹,又想:目下正是用兵较武之际,只可惜我狄青枉有全身武艺,又不便恳求林爷,将自己推荐。这孙兵部焉能晓得石中藏玉,草里埋珠,这便怎生是好?自言自想,走过东又走过西,只见公案上,有现成的笔墨在此,不免在粉墙上面题下数言,将姓名略现,好待孙兵部到此细问推详。倘得贵人抬举,便可一展安邦定国之略了。想罢,即提起羊毫,写了四句诗词于粉壁间,后边落了姓名,放下笔说道:“孙兵部啊,你是职居司马,执掌兵符,总凭你部下许多将士,焉能及得我狄青仙传技艺。”眼见红日沉西,迳自回营去了。
次日五更,教场中许多武将兵丁,纷纷聚集,队队排班,盔明甲亮,旌幡招展,人马拥挤。当时天色黎明,尚未大亮,壁上字迹,没有人瞧见。少停,鼓乐喧天,孙兵部来到教场。各位总兵、副将、参将、守备、游击、都司、总管等,五营八哨,诸般将士,挨次恭迎,好不威严。孙兵部端然坐下公位,八位总兵分开左右,下边挨次侍立,两名家将送上参汤用过。时天色大明,偶然看见东首正面壁上有字几行,不知哪人胆大,书于此壁。只为往日开操,此壁并无一字,孙秀如今一见,命张恺、李晃二总兵,往看分明。二位总兵奉命向前,细将诗句姓名记了,上禀部台道:“粉墙上字迹,乃是诗词,旁边姓名书着,乃山西人姓狄名青。”孙秀闻言,想来狄青还在京,又问:“其词如何?”张恺将其诗呈上:
玉藏噗内少人知,识者难逢叹数奇,
有日琢磨成大器,惟期卞氏献丹墀。
孙秀当下想来一些不错,料是前日打死胡公子的狄青,却被包拯放走了他。虽则同名同姓,天下所有,怎的却又是山西人氏,想必他仍在京中,未回故土,但未知安身在于何处。倘然为着胡伦之事,查捕于他,恐怕结怨于包黑,不若借此事问罪,何难了结这小畜生的性命。想罢,传知八位总兵,道:“作诗之人,诗句昂昂,寓意狂妄,你等须要留心细访其人,待本帅另有规训于他。”众人同声答应,旁边闪出一员总兵道:“启上大人,卑职冯焕,前日查得兵粮册上,有城守营林贵麾下,新增步卒,姓狄名青,亦是山西人氏。”孙兵部听罢,喜形于色,即传谕道:“暂停演操,着林千总引领狄青来见本部。“一声军令,谁敢有违。
当时孙秀心花大放,暗言:狄青呵,谁教你题诗句,这是你命该如此。少停来见本部时,好比蜻蜓飞入蛛丝网,鸟入牢笼哪里逃。此时弄翻了,这包黑子,哪里晓得,还能来放脱他么!想还未了,家将领进营员林贵到案下,双膝跪下,呼声:“大人在上,城守营千总林贵叩见。”孙秀道:“林贵,你名下可有一新充步兵狄青么?”林贵禀道:“小弁名下果有步兵,姓狄名青,蒙大人传唤,已将狄青带同在此。”孙秀道:“如此快些唤来见本部。”林贵只道是好意,恨不能狄青得遇贵人提拔,是以满心大悦,忙带同他到来参叩。
此时,狄青跪倒尘埃,头不敢抬,孙秀吩咐抬头,呼声:“狄青,你是山西人氏么?”狄青道:“小人乃山西省人氏。“孙秀道:“前日你在万花楼上,打死了胡公子,已得包大人开脱,你怎不回归故土?”狄青道:“启禀大人,小的多蒙包大人开释了罪名,实乃感恩无涯,如今欲在京中求名,又蒙林爷收用名下,故未回归故里。今闻大人呼唤,特随林爷到来参见。”孙秀听了点头,暗想正是打死胡伦之狄青,登时怒容满面,杀气顿生,喝声:“左右,拿下!”当下一声答应,如狼似虎抢上,犹如鹰抓雏儿一般。若论狄青的英雄膂力,更兼拳艺绝群,这些军兵焉能拿捉他,只因国法为重,这孙秀乃一位兵部大臣,此时身充兵役,是他营下之人,哪里敢造次?这是有力不能用,有威不敢施,只得听他们拉拉扯扯。
当时旁边林贵,吓得面如土色,又不敢动问。孙秀复喝令将狄青紧紧捆绑起。狄青急呼道:“孙大人呵,小人并未犯法,何故将吾拿下?”孙秀大喝道:“大胆奴才,你缘何于粉壁上妄题诗句?”狄青禀道:“若言壁上诗句,乃是小人一时戏笔妄言,并未冒犯大人,只求大人海量开恩。”孙兵部喝声:“狗奴才,这里是甚么所在,擅敢戏笔侮弄么?既晓得本部今日前来操演,特此戏侮,显见你目无法纪,依照军法,断不容情!”吩咐林贵:“将他押出斩首报来!”狄青呼道:“大人,原是小人无知,一时误犯.只求大人海量,恕小人初次。”说罢又跪下连连叩首。林千总也是跪在左边,一般的求免死罪。孙兵部变脸大喝道:“休得多言,这是军法,如何能看面情!林贵再多言讨情,一同枭首正法。”林千总暗想,狄青必然与孙贼有甚宿仇,料然难以求情得脱的,只可惜他死得好冤屈。逆不过兵部权令,早将小英雄紧紧捆绑起,两边刀斧手推下。
狄青见此情形,只是冷笑一声道:“我狄青枉有全身武艺,空怀韬略奇能,今日时乖运蹇,莫想安邦定国,体思名入凌烟,既残七尺之躯,实负尊师之德。”不觉怒气冲天,双眉倒竖,二目圆睁。不一时,推出教场之外,小英雄虽然不惧,反吓得林贵非常忧惊,教场中大小将官士卒,个个骇然。又见林贵被叱,哪得还有人上前讨救。
当时军令森严,不许交头接耳,到底军众人多,暗中你言我语道:“狄青死得无辜,孙兵部实乃糊涂之辈,全不体念人苦当兵,也是出于无奈。他纵然一时戏写了几句诗词,犯了些小军法,也不该造次将他斩杀的。”有人说:“孙兵部乃是庞太师一党,共同陷害忠良,想这狄青是忠良后裔,是以兵部访询得的确,要斩草除根,不留余蔓,也未可知。况且狄青是一小卒,入队尚未多日,怎能尽晓军法,尽可从宽饶恕于他。有意陷害于人,也就狼心过毒了!”
不表众将、众兵私谈,再表狄青正在推出教场之际,忽报来说,五位王爷千岁到教场看操。孙秀吩咐将狄青带在一旁等候开刀。是时兵部躬身出迎,林贵带狄青在西边两扇绣旗里隐住他的身躯。林贵附耳,教他待王爷一到,快速喊救,可得活命。
却说兵部迎接的王爷,第一位潞花王赵壁;第二位汝南王郑印,是郑恩之子;第三位勇平王高琼,高怀德之子;第四位静山王呼延显,呼延赞之子;第五位东平王曹伟,曹彬之子。此五位王爷,除了潞花王一人,皆在七旬以外,在少年时,皆是马上功名,故今还来看军人操演。
当下五人徐徐而至,许多文武官员伺候两边,林贵悄悄将狄青肩背一拍,狄青便高声大喊:“千岁王爷冤枉,救命呵!“一连三声,孙兵部呆了一呆。有四位王爷不甚管闲账的,只有汝南王郑印,好查察军情,问:“甚么人喊叫?左右速速查来!”当下孙兵部低头不语,接了五位王爷坐下,一同开言问道:“孙兵部,因何此时尚未开操?”孙秀道:“启上众位千岁,因有步卒一名,在正对公位的粉壁上胡乱题诗戏侮,将他查明正法,故而还未开操。”郑王爷间道:“诗句在哪里?”孙秀道:“现在对壁上。”汝南王踱上前去,将诗词一看,思量这几句诗词,也不过自称高才,求人荐用之意,并非犯了什么军法。想孙秀这奸贼,又要屈害军人,本藩偏要救脱此人。既踱回坐下。早有军兵禀复:“千岁,小人奉命查得叫屈之人,乃是一名步兵,姓狄名青。”王爷吩咐带他进来,汝南王呼道:“孙兵部,此乃一军卒无知偶犯,且姑饶他便了,何以定要将他斩首?”孙秀呼声:“老千岁,这是下官按军法而行,理该处斩的。”千岁冷笑道:“按什么军法?只恐有些仇怨是真。”一言未了,带上狄青,捆绑得牢牢的跪下,王爷吩咐:“放了绑,穿上衣。”狄青连连叩首,谢过千岁活命之恩。王爷道:“你名狄青么?”狄青俯伏称是。王爷又问:“你犯了什么军法?”狄青道:“启禀千岁,小人并未犯军法,只为壁上偶题诗句,便干孙大人之怒,要立时处斩。”郑千岁听了,点头言道:“你既充兵役,便知军法,今日原算狂妄。孙兵部,本藩今日好意,且饶恕他如何?”孙秀道:“狄青身当兵役,岂不知军法厉害,擅敢如此不法,若不执法处斩,便于军法有乖了。”王爷冷笑道:“你言虽有理,只算本藩今日讨个情,饶恕于他吧。”孙秀道:“千岁的钧旨,下官原不敢违逆,但狄青如此狂妄,轻视军法,若不处决,则千万之众,将来难以处管了。”郑千岁道:“你必要处斩他么?本藩偏要释放他。”
一旁激恼了静山王道:“孙兵部,你太不情了!纵使狄青犯了军法,郑千岁在此讨饶,也该依他的。”四位王爷不约同心,一齐要救困扶危,你言我语,只弄得孙秀哑口无言,发红满面。深恨五人来此,杀不成狄青,又不好收科,只得气闷闷的言道:“既蒙各位千岁的钧旨,下官也不敢复讲了。但死罪既饶,活罪难免。”汝南王道:“据你说便怎么样?”孙秀道:“打他四十军棍,以免有碍军规。”郑千岁道:“既饶他死罪,又何苦定打他四十棍,且责他十棍也罢。”
二人争执多时,孙秀皆以军法为言,众位王爷觉得厌烦了,勇平王大言道:“若论军兵犯了些小军律,念他初次,可以从宽概免。如责他四十棍,也过于狠毒,也罢,且打他二十棍,好待孙兵部心头略遂,不许复多言了。”孙秀听了大惭,不敢再辞,即离了坐位,悄悄吩咐范总兵用药棍,范总兵应允。原来孙秀平日间制造成药棍,倘不喜欢其人,或冒犯于他,便用此药棍。打了二十棍,七八天之内,就要两腿腐烂,毒气攻于五脏,就呜呼哀哉了。打四十棍对日死,打三十棍三日亡,打二十棍不出十天外,打十棍不出一月,也就要死的。
范总兵当日领命将药棍拿到,按下小英雄一连打了二十棍,痛得好厉害。打毕,禀上千岁,已将狄青打完了缴令。王爷命且放他起来。孙秀吩咐:“除了他名,拈他出去!”然后发令人马操演。此日金鼓齐鸣,教场中闹热操演,只有狄青被药棍打了二十,苦痛难忍,血水淋漓,真觉可悯,出了教场而去。
不知狄青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