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岳全传
- ▪ 第一回 天遣赤须龙下界 佛谪金翅鸟降凡
- ▪ 第二回 泛洪涛虬王报怨 抚孤寡员外施恩
- ▪ 第三回 岳院君闭门课子 周先生设帐授徒
- ▪ 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结义 沥泉洞老蛇怪献枪
- ▪ 第五回 岳飞巧试九枝箭 李春慨缔百年姻
- ▪ 第六回 流泉山岳飞庐墓 乱草冈牛皋剪径
- ▪ 第七回 梦飞虎徐仁荐贤 索贿赂洪先革职
- ▪ 第八回 岳飞完姻归故土 洪先纠盗劫行装
- ▪ 第九回 元帅府岳鹏举谈兵 招商店宗留守赐宴
- ▪ 第十回 大相国寺闲听评话 小校场中私抢状元
- ▪ 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训赠宝剑 宗留守立誓取其才
- ▪ 第十二回 夺状元枪挑小梁王 反武场放走岳鹏举
- ▪ 第十三回 昭丰镇王贵染病 牟驼冈宗泽踹营
- ▪ 第十四回 岳飞破贼酬知己 施全剪径遇良朋
- ▪ 第十五回 金兀朮兴兵入寇 陆子敬设计御敌
- ▪ 第十六回 下假书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陆节度尽忠
- ▪ 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两狼 张叔夜假降保河间
- ▪ 第十八回 金兀朮冰冻渡黄河 张邦昌奸谋倾社稷
- ▪ 第十九回 李侍郎拚命骂番王 崔总兵进衣传血诏
- ▪ 第二十回 金营神鸟引真主 夹江泥马渡康王
- ▪ 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岳鹏举划地绝交情
- ▪ 第二十二回 结义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训子
- ▪ 第二十三回 胡先奉令探功绩 岳飞设计败金兵
- ▪ 第二十四回 释番将刘豫降金 献玉玺邦昌拜相
- ▪ 第二十五回 王横断桥霸渡口 邦昌假诏害忠良
- ▪ 第二十六回 刘豫恃宠张珠盖 曹荣降贼献黄河
- ▪ 第二十七回 岳飞大战爱华山 阮良水底擒兀朮
- ▪ 第二十八回 岳元帅调兵剿寇 牛统制巡湖被擒
- ▪ 第二十九回 岳元帅单身探贼 耿明达兄弟投诚
- ▪ 第三十回 破兵船岳飞定计 袭洞庭杨虎归降
- ▪ 第三十一回 穿梭镖明收虎将 苦肉计暗取康郎
- ▪ 第三十二回 牛皋酒醉破番兵 金节梦虎谐婚匹
- ▪ 第三十三回 刘鲁王纵子行凶 孟邦杰逃灾遇友
- ▪ 第三十四回 掘陷坑吉青被获 认兄弟张用献关
- ▪ 第三十五回 九宫山解粮遇盗 樊家庄争鹿招亲
- ▪ 第三十六回 何元庆两番被获 金兀朮五路进兵
- ▪ 第三十七回 五通神显灵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头山
- ▪ 第三十八回 解军粮英雄归宋室 下战书福将进金营
- ▪ 第三十九回 祭帅旗奸臣代畜 挑华车勇士遭殃
- ▪ 第四十回 杀番兵岳云保家属 赠赤免关铃结义兄
- ▪ 第四十一回 巩家庄岳云聘妇 牛头山张宪救主
- ▪ 第四十二回 打碎免战牌岳公子犯令 挑死大王子韩彦直冲营
- ▪ 第四十三回 送客将军双结义 赠囊和尚泄天机
- ▪ 第四十四回 梁夫人击鼓战金山 金兀朮败走黄天荡
- ▪ 第四十五回 掘通老鹳河兀朮逃生 迁都临安郡岳飞归里
- ▪ 第四十六回 兀朮施恩养秦桧 苗傅衔怨杀王渊
- ▪ 第四十七回 擒叛臣虎将勤王 召良帅贤后赐旗
- ▪ 第四十八回 杨景梦传杀手锏 王佐计设金兰宴诗曰:
- ▪ 第四十九回 杨钦暗献地理图 世忠计破藏金窟
- ▪ 第五十回 打酒坛福将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难
- ▪ 第五十一回 志火牛冲敌阵 祖赠宝破妖人
- ▪ 第五十二回 成方较锤结义 戚统制暗箭报仇
- ▪ 第五十三回 岳元帅大破五方阵 杨再兴误走小商河
- ▪ 第五十四回 贬九成秦桧弄权 送钦差汤怀自刎
- ▪ 第五十五回 陆殿下单身战五将 王统制断臂假降金
- ▪ 第五十六回 述往事王佐献图 明邪正曹宁找父
- ▪ 第五十七回 演钩连大破连环马 射箭书潜避铁浮陀
- ▪ 第五十八回 再放报仇箭戚方殒命 大破金龙阵关铃逞能
- ▪ 第五十九回 召回兵矫诏发金牌 详恶梦禅师赠偈语
- ▪ 第六十回 勘冤狱周三畏挂冠 探囹圄张总兵死义
- ▪ 第六十一回 东窗下夫妻设计 风波亭父子归神
- ▪ 第六十二回 韩家庄岳雷逢义友 七宝镇牛通闹酒坊诗曰:
- ▪ 第六十三回 兴风浪忠魂显圣 投古井烈女殉身
- ▪ 第六十四回 诸葛梦里授兵书 欧阳狱中施巧计
- ▪ 第六十五回 小兄弟偷祭岳王坟 吕巡检贪赃闹乌镇
- ▪ 第六十六回 牛公子直言触父 柴娘娘恩义待仇
- ▪ 第六十七回 赵王府莽汉闹新房 问月庵兄弟双配匹
- ▪ 第六十八回 通智取尽南关 岳霆途遇众好汉
- ▪ 第六十九回 打擂台同祭岳王坟 愤冤情哭诉潮神庙
- ▪ 第七十回 灵隐寺进香疯僧游戏 众安桥行刺义士捐躯
- ▪ 第七十一回 苗王洞岳霖入赘 东南山何立见佛
- ▪ 第七十二回 黑蛮龙提兵祭岳坟 秦丞相嚼舌归阴府
- ▪ 第七十三回 胡梦蝶醉后吟诗游地狱 金兀朮三曹对案再兴兵
- ▪ 第七十四回 赦罪封功御祭岳王坟 勘奸定罪正法栖霞岭
- ▪ 第七十五回 万人口张俊应誓 杀奸属王彪报仇
- ▪ 第七十六回 普风师宝珠打宋将 诸葛锦火箭破蛇龙
- ▪ 第七十七回 山狮驼兵阻界山 杨继周力敌番将
- ▪ 第七十八回 黑风珠四将丧命 白龙带伍连遭擒
- ▪ 第七十九回 施岑收服乌灵圣母 牛皋气死完颜兀朮
- ▪ 第八十回 表精忠墓项加封 证因果大鹏归位
诗曰:
一啸江河尽倒流,青霜片片落吴钩。
直捣中原非叛逆,雄心誓斩逆臣头。
上回何立之事,已经交代。如今要说那黑蛮龙在苗王李述甫面,假说征傜洞,领兵杀过三关。一路移文,说是要拿秦桧,与岳帅报仇。故此在路并无阻挡,反各馈送粮草。
那些地方官飞本进京。张俊、万俟卨、罗汝楫看了本章大惊,一同来见秦桧。到了相府,直至书房,只见秦桧发背沉重,卧床不起。三人将黑蛮龙杀进三关与岳家报仇,声言要朝延献出太师方才回兵,“今告急本章雪片一般,小官们不敢轻自奏闻,故特来请命。”秦桧听了,大叫一声,背疮迸裂,昏迷无语。
三人见秦桧这般光景,只得辞回商议:黑蛮龙十分凶狠,料难取胜。且假传圣旨,差官往云南去,将罪名都推在岳夫人身上,叫他写书撤回苗兵,他自然听允。一面吩咐地方官紧守关隘,添兵设备,以防攻击。
次日,进朝启奏:“秦丞相病在危笃,旨另册宰辅,以理朝政。”高宗闻奏,即传旨摆驾亲往相府看问。那秦桧过继的儿子秦熹,忙同着王氏夫人,一齐出府接驾。高宗来至书房,直至床前坐下,但见秦桧睡在床上,昏迷不醒。秦熹叫声:“大人!圣驾在此。”秦桧微微眼开眼来,手足不能动,带喘道:“何劳圣驾亲临!赦臣万死!臣因罪孽深重,致受阴愆,愿陛下善保龙体。臣被岳飞索命,击了一锤,背脊疼痛,料不能再瞻天颜也!”言毕,又发昏晕去。高宗命太医用心调治,朝事暂着万俟卨、罗汝楫协办。途传旨摆驾回宫,不表。
再说黑蛮龙一路杀来,势如破竹,遇州得州,逢县得县,一径杀到临安范村地方。但见:
盔甲鲜明如绣簇,喊声威震若山崩。
天王乘势离宫阙,下界凡夫孰敢凌?
张俊闻报,急命总兵王武领兵五千,出城擒拿洞蛮。王武得令,即带了人马,来到范村,安下营寨。
黑蛮龙提锤出马,直至营前喊叫道:“宋朝将官,晓事的快把秦桧献出,万事全体。稍有迟延,杀进城来,将你们那昏君一齐了命!”军士慌忙报知王武。王武随即提刀上马,出营大喝道:“你等洞蛮,为何不遵王化,擅敢兴兵,来犯天朝?罪在不赦!本帅特来拿你,碎尸万段。”黑蛮龙大怒,骂声:“你这班奸党逆贼,快快把秦桧首恶献出,饶你这班助奸为恶的多活几天。不然,杀进来,玉石不分,那时鸡犬不留,休要后悔!”王武大怒,喝声:“洞蛮,休得胡说!看刀罢!”便一刀砍来,黑蛮龙把锤枭开刀,还一锤打来。两马相交,刀锤并举。战不上五六个回合,这黑蛮龙的锤十分沉重,王武那里是他的对手,招架不住,着了忙,早被黑蛮龙一锤打个正着,头颅粉碎,死于马下。黑蛮龙招呼人马,冲将过来。王武的五千人马自相践踏,伤了一半。那些败残兵马,逃进城去了。黑蛮龙引兵至栖霞岭下寨。随命军士备下祭礼,亲到岳王坟上哭祭了一番。
次日,那张俊自己带领人马出城,来到净慈寺前,安下营寨。两旁道路,皆把石车塞断。张俊与御前总兵吴伦、陈琦、王得胜、李必显四人商议道:“那洞蛮十分骁勇,只可智取,不可力敌。”王得胜道:“小将有一计在此,今夜可将桌子数百张,四足朝天,放在湖内。将草人绑于桌脚之上,各执火球。元帅带领人马,乘着竹排,将桌子放过湖去。小将前去劫营寨,那厮决来迎战。小将引他到河边,黑夜之中不知水旱,决然跌下水去,那时擒之易如反掌也。”张俊大喜道:“妙计,妙计!”遂暗暗吩咐军士,依计而行。
待至天晚,领了人马,来到黑蛮龙营前呐喊。那黑蛮龙正在睡梦之中,听得有人来劫营,慌忙披挂,提锤上马,冲出营门。王得胜看见黑蛮龙出营,连忙带转马头便走,走到湖边。往别条小路上去了。黑蛮龙追至湖边,不见了王得胜,但见湖内有人手执灯球。因黑夜里看不明白,便将双膝一催,拍马往湖内追来,扑通的一声响,跌下水去。张俊在对岸见黑蛮龙跌入水中,心中大喜,众军士一齐呐喊,用挠钩把黑蛮龙搭起,将绳索绑了。命总兵张坤带领了三百人马,连两柄铁锤与坐骑,由六条桥解进城来。
正行之间,只见前面来了一将,白马银枪,拍马上来,一枪把张坤刺死,放了黑蛮龙,将那些护送人马尽皆杀散。黑蛮龙道:“将军尊姓大名?多蒙救俺的性命!”那将答道:“小弟姓韩名彦直,家父乃大元帅韩世忠。因岳元帅父子被害,心中气闷,不愿为官,隐居于此。今闻将军起兵与岳元帅报仇,大快人心。今晚闻将军与张俊交兵,家父恐将军被奸贼暗算,特着小弟来探听消息,不想正遇将军。”黑蛮龙道:“小弟多蒙将军救了性命,如不嫌化外之人,愿与结为兄弟。”韩彦直听了大喜,二人就在六条桥上,撮土为香,拜为兄弟。”黑蛮龙年长韩彦直两岁,遂为兄长。彦直道:“哥哥!小弟要告别了。若再迟延,恐奸臣知觉,深为不便。”黑蛮龙道:“贤弟若得空闲,可到化外来见见愚兄一面。”二人依依,不忍分手而别。彦直仍回家中,黑蛮龙仍旧到湖边下寨。
次日,领了人马,直至城门下讨战。军士报与张俊,张俊好生烦闷:“好好的已擒住了,又被他走脱!”遂与众将等商议道:“黑蛮龙骁勇难挡,不如用缓兵之计,只说朝廷有病,俟圣体少安,便送出奸人,与他报仇。目下先送粮草与他犒劳三军,彼必停兵。待云南消息一到,必然回兵,那时再调人马拿他。”商议定妥,就上城说与蛮龙。蛮龙道:“也罢,限你十日之内,将奸臣献出。若再迟延,便杀进城来,休想要活一个!”随命军士,仍旧退回栖霞岭下安营。这里张俊一面端正粮草犒赏之物,差人送到黑蛮龙营中;一面发文书去调各处人马,火速勤王。
不意那云南岳老夫人接到朝廷旨意,知道黑蛮龙兵犯临安,忙令岳雷写书一封,即命张英星夜兼程,来到临安,直至黑蛮龙营内。蛮龙接进寨中,取书开看,上写道:
大宋罪妇岳李氏,致书于黑蛮龙将军麾下:先夫遭罹国典,老妇待罪云南。倘奸邪有败露之日,必子孙有冤白之年。今将军虽具雄心义胆,但奋一愤之私,兴兵犯阙,朝廷震惊,本意为岳氏报仇雪恨,实坏我夫子一生忠义之名。故特差张英捧呈尺素,乞鉴我心!望即星夜班师回国,勿累老妇万世骂名,实有望焉!
蛮龙看毕,不觉感愤皆集,垂泪对张英道:“小弟自进三关,一路百姓无不为岳老伯悲惜。今岳伯母又坚持忠义之心,要小弟回兵。但是便宜了这奸贼,实不甘心!”张英道:“昔日牛将军等,亦为岳太老爷兴兵报仇。兵至长江,岳太老爷显圣作浪,不许渡江。可见他一生忠义,决不肯坏了名节。那奸臣罪恶满盈,少不得有报应之日,我与你只看他后来结果罢了!”黑蛮龙无奈,吩咐军士整备丰盛祭礼,同了张英到坟上再哭奠了一番,化了纸钱。回转营中,安歇了一夜。次日,拨寨起程,自回化外。正是:
满腔义愤兴师旅,一封尺素使回兵。
却说张俊已得了下书人回报,又见探子来报:“洞蛮已拔寨退兵去了。”才放下了心。遂进朝来假奏:“微臣杀退洞蛮,追赶不着,已逃窜远去,特此奏闻。”高宗大喜,加封张俊为镇远大都督,赏赐黄金彩缎。随征将士,各皆升赏。张俊谢恩出朝,一直来到相府,看候秦桧。秦熹接进书房。张俊到床前,见秦桧面色黄瘦,牙根紧咬,十分危笃,便问:“太师病体如何?连日曾服药否?”秦熹答道:“太医进药,总无效验。惟日夜呼喊疼痛,不时昏晕,谅不济事的了!”张俊轻轻叫声:“太师,保重贵体!黑蛮龙已被小弟杀退,将来报知。”秦桧睁开双眼,见了张俊,大叫一声:“岳爷饶命吓!”张俊看见这般光景,心下疑惑,只得别去。
秦熹送出府门,复身转来,方至书房门口,但听得里边有铁索之声。慌忙走进到床前来看,但见秦桧看了秦熹,把头摇了两摇,分明要对秦熹说什么话,却是说不出来。霎时把舌头吐将出来,咬得粉碎,呕血不止而死!诗曰:
宋祖明良享太平,高宗南渡起胡尘。
奸邪幸进忠贤退,报国将军枉用兵!
排斥朝臣居别墅,暗通金虏误苍生。
请看临死神人击,咬舌谁怜痛楚声!
当时秦熹哭了一场。一面打点丧事,一面写本入朝奏闻。这正是:运乖金失色,时退玉无光。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